热度书院 > 其他小说 > 权柄 > 权柄第190部分阅读

权柄第190部分阅读

狠一挥拳道:“如果他们东去,便是踏上了不归路,就放他们去吧!”

    ……

    双方主帅几乎同时下定了决心,要与对方决一死战,战场就在苍茫的牧野原上。这一仗无论结果如何,都必将载入史册,为后人分说凭吊。但参与这场战役的人,却只有一个心念。那就是活下去!

    如何活下去?将敌人杀光!

    当太阳升到最高点,驱散天边最后一朵云彩,决战地时刻终于到了。

    秦雷率领着他全部人马列队走向了战场,在对面等待他地是百胜公地四十万大军,双方相距不到数里。

    没有任何突然性,双方都知道必然有此一战。

    秦雷站在战车上,看一眼左右望不到边的大秦骑兵。他们旌旗蔽日、刀枪如林,在日光下更显威武雄壮。他紧了紧按在车栏上地手。紧紧闭上双眼,仿佛要从这些无畏的战士身上,汲取克服恐惧的勇气。

    他怕吗?是地,秦雷在害怕,如果不把手搁在车栏上,身边人都会看到他不由自主的颤抖。

    他地恐惧不是来自对面严阵以待、挥汗如雨的几十万大军;也不是来自无路可退、孤军奋战的危险局势……而只是来自一个人!

    百战百胜赵无咎!

    可以说,近二十年来。整个神州都在这人威名的笼罩之下,败在他手下的名将不计其数,被他击败的部队接近百万。他数次大败秦军,几乎凭着一己之力,改变了近百年来秦强齐弱的局面。

    尤其是这一次,从一开始,他就把秦国君臣玩弄于股掌之间,退避三舍、请君入瓮。最终在这牧野原上又一次大败秦军。

    秦雷知道,在战略层面上,秦国已经输了,他输得心服口服。在亲身品味了赵无咎举世无双地格局魄力、算无遗策的运筹能力后,秦雷感到深深的恐惧……现在他要用战术动作扭转战略上的劣势,其难度无异于上青天。如果此次战败,他毫不意外,也不会太沮丧。

    因了解而恐惧,但绝不会因恐惧而退缩,因为我已无路可退!

    就算你真的是神,我也要高高举起锋利的长剑,用出我全部的力气,赌上我的所有,向你发出不顾一切地挑战!

    战死沙场或是打破神话,就在今朝了……

    ……

    ‘唰’地抽出雪亮的唐刀。秦雷仰天长啸道:“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斩落拦路虎!”

    “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斩落拦路虎!”秦军将士齐声高喝道。

    “杀!”秦雷用尽全身的力气暴喝道。猛地挥出了手中的长刀,指向正前方的敌军。

    长刀所指。兵锋所向!

    三支庞大的骑兵部队隆隆启动,中间深黑色地是京山骑兵,左面三里处是大红色的龙骧骑兵,右侧三里处是天蓝色的天策骑兵。

    在一面面军旗的指引下,六万大秦精骑踏着雨点般急骤步伐,浑如一体地前进,铮亮的铠甲与锋利兵刃,反照着灿烂却令人感觉不到温暖的秋日阳光,如一团在大地流动的光澜,又好似一柄开天辟地的盘古巨斧,势入奔涌向着敌阵漫涌过去!劈斩过去!

    大秦朝的精锐在此,决一死战吧!

    双方的距离近了,齐军前阵地布置便一览无余……无数大盾兵结成铁通般防御,相同数量地长矛兵在其身后探出锋利的长矛,组成攻守兼备地厚实前卫。一排排的弓弩手则隐身于前卫之后,为己方提供远程打击。

    至于齐国为数不多的骑兵部队,并没有出现在前阵,应该是隐藏在了后面。

    待看清齐军的虚实,大秦齐军便开始加快了推进的速度,在多处积水的莽原上风驰电掣。但在急速的运动中,却始终推持着完好整齐的阵型,仅这一点,就足以让齐国人眼红不已。

    当推进到敌军阵前一里处时,大皇子亲率的两万龙骧重骑兵突然加快速度,超前突出。就像眨眼之间,便与对方的右翼发生了猛烈的碰撞,惨烈的战斗立时到来!

    龙骧军身着血红色的浮屠铁甲,防御坚固而全面,几乎无视敌方密雨般的箭矢……除了巨大的床弩和笨重的强弩之外,其余的弓箭射在‘浮屠甲’上。只能留下一个个白色地小点,很难造成杀伤。而床弩和强弩都是平射,无法越过己方的前卫,是以齐军根本就没带。

    转眼便冲到了五丈之外,龙骧骑兵们双手平举着超过两丈长的大枪,为了保持稳定,还用下腋紧紧夹着。敌人就在面前。连对方眼睛里的血丝都能看清,龙骧骑兵却没有一丝动摇。仍然义无反顾地撞了上去……在经受了昨日无奈的败退之后,他们迫切想要将耻辱洗刷!

    比对方更长也更尖锐的长枪,轻而易举地破开了齐军蒙皮包铁的盾牌,然后轻易刺透盾后齐军地胸甲。被洞穿的盾牌发出一阵阵短促却沉重的破碎声;被洞穿的齐军发出痛苦的闷哼声……

    借着那沛然莫御的冲力,秦军的大枪从盾牌兵地后背出来,甚至纷纷扎进长矛兵的前胸,这才缓下了势头。

    铺天盖地的红色骑兵狠狠的冲撞在了齐军严密的军阵上。仿佛滔天巨浪狠狠拍在顽固的礁石上,伴着惊天动地的轰鸣声,血战从最初一刻便开始了!

    因为占了兵器和兵种的便宜,甫一交手,龙骧军便消灭了第一线地大半齐军。但齐军人数太多,秦军还来不及撤出大枪,便有七八杆长矛反刺过来。根本不给秦国骑兵闪躲的机会,长矛就透体而入。刺死了冲在前面的骑兵。

    但秦国战马的速度已经起来了,即使主人战死,那被甲的战马仍然去势不减的冲入了齐军地阵线,那浩然莫御的巨大冲力,一下子便把前面几排的齐军撞飞出去,后面的也东倒西歪。收不住脚……看似牢不可破的军阵,居然第一下交手便岌岌可危了!

    齐军缺少骑兵,只能结阵坚守,在上官耳提面命的反复灌输下,他们都坚信如林的长枪阵,可以克制一切骑兵。

    但事实证明,如果不是上官忽悠他们,就是上官也从没面对过骑兵的集团冲击……连人带马皆披重甲,舍生忘死的冲刺过来,那巨大的冲力根本不是双脚踏地地步兵可以抵御地。

    ……

    秦军骑兵对战场有着天生的嗅觉。一见齐军阵脚松动。不待军官下令,便死命催动战马。疯狂地冲了上去,转眼便杀入了军阵之中。

    大惊失色的齐军纷纷递出长枪,期望能把对手挡在军阵之外,但令他们失望的是,虽然可以杀死冲在前面的秦军骑兵,可受到的冲击却越来越大,很快便超过了齐军可以忍耐的限度,阵型便逐渐向里崩塌。

    而与敌方前卫交缠在一起的龙骧重骑兵,已经扔掉不利于近战的长枪,换上狭长的环首刀,与对方展开了白刃肉搏战!

    勇猛的大秦将士们挥起沉重而锋利的长刀,居高临下地往敌军士兵身上砍劈,却丝毫不理会敌人斩在自己身上的刀枪……赵无咎奉行多多益善的用兵政策,是以除了几支精锐之外,大部分齐军都是身着皮甲、甚至是布甲,手上也是嵌着铁头的木杆长枪。在面对武装到牙齿的龙骧骑兵时,自然要吃大亏。

    每当齐军费劲九牛二虎之力,将长枪刺入秦军坚实的盔甲时,秦军往往已经砍杀了个齐兵。而更要命的是,因着骑在马上,齐军的长枪很难刺到立刻致命的头部和胸部,只能伤害到龙骧骑兵的腿部和腹部。

    对悍勇无匹的龙骧骑兵来说,哪怕是血流如注、哪怕是腹部开口,肠子都流出来,但只要还能挥动长刀,他们便会继续战斗下去!

    相比秦军,齐军唯一的优点便是人多。但这唯一的一点,便足以抗衡秦军所有的长处……所谓人多势众胆气足,便是这个道理。

    在督战队的驱使下,齐军疯狂的攻击着秦军,一波波的冲上来,不停地造成伤害……在无数长矛的捅刺下,就算是身着重甲,惨重的牺牲却也在所难免。

    双拳难敌四手、好虎架不住群狼!

    第九卷 架海金梁 第五三八章 千骑卷平冈

    烽火燃不息,剑戟战刀枪。

    野战格斗死,亡魂不得殇。

    士卒涂草莽,乌鸢啄人肠。

    兵乃凶器也,胜败皆重伤。

    ……

    几十万大军在不到十五里的密集战线上拼命厮杀。每时每刻都有无数次的兵刃交击,迸发出一串串火星。片片破碎的盔甲漫天飞溅,鲜血也随之喷撒而出,染红了双方兵士的衣甲,也染红了铺着黄绿色枯草的大地。

    兵刃飞舞交错,数不清的头颅被斩落,带着如注的血流,划过恐怖的弧线,滚落到激战中的士兵脚下与马腿之下,然后就象运动场上的蹴鞠似地被踢来踢去,最终踩个粉碎。

    有些士兵被斩去半边脑袋、流出白花花的脑浆;有些士兵被敌人开膛破肚,肠子都随着鲜血淌了出来,自己却毫无察觉,仍然面色呆滞的挥舞着手中的兵刃,直到浑身的力气消失,这才脚下一软,躺倒在兵荒马乱的战场上。

    濒死的兵士与断腿的战马跪卧在地上无助的哀号,转眼就被双方的人马践踏致死……

    死亡人数急剧攀升,鲜血肆意的流淌,甚至把昨日积成的一个个小水洼流满溢出,形成一道道纵横交错的血溪,在战场上蛛网般的交错流淌,绘制出一副名为‘死亡’的图画。

    ……

    就在战局陷入焦灼地时候,秦军士兵听到身后传来一阵阵低沉有力的战鼓声!鼓声隆隆。穿透了嘈杂的战场,直达每一个大秦将士的心田!鼓舞着他们奋进!奋进!奋进!!

    仅凭声音,他们便可以确定那面战鼓就在自己身后不远处。暂未接敌的兵士纷纷回头,便见着那面象征大殿下的五丈红龙王旗,已经到了众人的身后。

    大旗之下,是一辆驷马战车。战车上站着一身戎装地大殿下,正举着两根儿臂粗的鼓槌。面色坚毅地全力敲击着一面巨大的牛皮战鼓,根本不理会从身边擦过的箭支。

    伴着那催人奋进的鼓声。王旗上的龙色巨龙狰狞咆哮,向所有将士宣布:有进无退,孤王与你们同在!

    见主帅甘冒矢石,亲自阵前击鼓,秦军顿时士气大振,兵士们齐声高喊着:“赳赳老秦,共赴国难!”如癫似狂向着齐军发动了最猛烈的攻击!

    骑兵们疯狂的劈砍着身周地敌兵。许多官兵身被十几处伤口,仍然酣战不休,直到力尽而亡。后面紧跟着的射手也不再爱惜弩弓,拼命的拉动弓弦、扣动扳机,射出漫天乌云般的箭支,给衣甲单薄的齐军沉重的打击。

    面对着完全不要命的秦军,齐军本就被冲成‘凹’字形的前阵,终于呼啦一声。彻底崩溃了。大队地齐军拼命向两翼逃开……却没人敢抛下手中的兵刃。

    龙骧军的目地就是向前、向前、再向前!根本不去追杀逃向两侧的敌军,径直朝着前方去了。

    ……

    就在龙骧军势如破竹的同时,天策军也取得了漂亮的战果!

    率领两万天策军冲锋地,是李龙李虎李彪李豹四员大将。虽然这四人名字很猛兽,也秉承了李家一贯不讲客套、卷袖子操家伙就上的优良传统。

    但若是以为他们人头猪脑、有勇无谋,那你就大错特错了。

    他们冲击的不是齐军左翼的正面。而是后翼!

    四人带着两万军队,绕了很大的一个圈子,跑到了齐军的左后方,从保护侧翼的轻步兵下手。

    那些身着皮甲的长矛兵,气喘吁吁地跑到后阵,来不及摆好阵势,便被蓝色闪电般的天策骑兵蛮横切入!四员骁将四马当先,竟然抢先杀入敌阵,虎虎生风地抡着大铜锤、宣花斧之类刚猛无比地兵刃,一个劲儿地往齐军头上招呼。

    一个个脑袋拍西瓜似得红瓤四溅。视觉冲击效果绝对震撼!骇得齐军士兵手脚发软。更加无力抵抗。李家地爷们都是得理不饶人的主,眼见着齐军被吓的发挥失常。本着有便宜不占王八蛋的精神,招呼手下孩儿拿出‘疯狗精神’,几番撕咬……哦不,几番冲杀之下,先后击伤多名东齐将领,竟无人可挡!很快便把这些挡道的步军杀得落花流水,四散逃窜。

    打垮了保护后翼的步兵,天策骑兵也是毫不停歇,他们的目的很明确……正前方的齐军中军大旗。他们知道,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要想取胜,唯一的方法就是全力攻击赵无咎的中军,只要齐军中军被击退,战局一定会大为改观。

    而且京山军正在前方猛烈攻击赵无咎的中军,李家四大野兽希望通过两面夹击,快速达到这一目的。

    ……

    我们再把视线投向中路。

    作为一支秦雷孕育出来的部队,他们的作战风格明显不同于友军……

    在轻骑兵的掩护下,京山军排成一排排平行的纵队,以一条很宽的阵地线向前推进。每条纵队基本上是一个大队的编制,大队之间由传令兵传送命令。

    不一会儿便到了齐军面前。看着眼前严阵以待的玄甲步兵,京山军并不害怕……毕竟它们昨天并没表现出,什么强于京山军的地方。

    因为京山军纵队之间间距很宽,所以当中间十个纵队接敌时,两侧的各五个纵队面前仍然一片空白。十个接敌纵队迅速摆开战斗队形,准备开始作战,另外十个部队则仍然继续前进,想要包抄敌人侧面和背后的地区,以此迫使齐军后退,好趁机逼近齐军并使之在后退时变得一片混乱,然后趁乱掩杀。

    此乃是秦雷经过反复比较,结合前人经验,总结出的一套战法,基本上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还能以弱胜强、以少胜多,效果十分的好。

    但这次的对手却是号称当世最强,盛名之下必无虚士,不知道这法子还能不能灵光。

    接敌的十个纵队迅速变为五行横队,却仍然不上前肉搏,而是发扬京山军的优良传统,什么强弩、连弩、弓箭、标枪之类的,铺天盖地地往百胜军脑袋上招呼……别人在这种场合下射箭,都是为了马蚤扰对方、打乱阵脚,但京山军却要尽可能的杀伤敌军、震慑敌胆,以减小近身白刃时的难度。当然,要是能直接击溃敌军就跟好了。

    这显然是奢望,虽然百胜军在京山军超级变态的密集打击中风雨飘摇,但他们毕竟训练有素、且装备精良,在度过了最初的慌乱后,很快用一面面铁盾组成森严的阵势,挡住军阵的前方和上方,大大减少了伤亡人数。

    见弓箭没有效果,京山军又纷纷投掷名为‘小甜瓜’的手持型火油暴烈弹,以及名唤‘小傻瓜’的强韧型烟雾弹。

    两种‘瓜’并不是同时投掷,而是先扔‘小甜瓜’,后掷‘小傻瓜’……小甜瓜虽然威力一般,但可以激起火烧火燎的一片,视觉效果十分的好。而‘小傻瓜’喷涌出的浓浓烟雾,可以为大部队冲锋提供重要掩护。且还带有浓重刺激性味道,可以让对方暂时失去战斗力。

    两瓜一出,效果不同凡响。便见百胜军前阵官兵哭天抹泪、咳嗽连连,连兵刃也握不紧了。

    一见有效果,几员猛将便抢先冲出,带着兵士们一道冲向不再严密的百胜军阵。

    感受到沉重的压力,‘百胜军’只好收缩阵型,以密集队形咬牙抵抗……却被两翼原本未接敌的京山军从左右包抄的,再加上后面冲过来天策军,一时竟然有了四路合围的势头。

    各个战场都占优势,形势似乎一片大好。

    但秦雷仍然面色冷峻地望着齐军阵中那面‘百战百胜旗’,他相信赵无咎很快就会有应对的法子!

    来吧!赵无咎,我等你拆招!

    第九卷 架海金梁 第五三九章 乱战!!

    牧野原上,战事如火如荼。几十万人奋死拼命厮杀,打得天昏地暗,血流成河。

    战马的嘶鸣声,兵刃交击的厮杀声,疯狂的喊杀声、凄厉的惨叫声、绝望的哀嚎声,甚至还有悲痛的哭号声,声声震天。这种种可怕的声音混合在一起,汇成了一曲令人闻之色变、肝胆俱裂的死亡与杀戮之歌。

    但在百胜公的那面黄金雄狮战旗下,白发飘飘的赵无咎却丝毫不为所动。他神色安详的微闭着眼睛,静静的立在战车上。随意搁在车栏上的右手,甚至还在轻轻打着拍子,似乎无比享受身周的一切。

    急促的脚步声越来越近,不一会儿,便听见赵无伤的声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