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其他小说 > 魔法与科学的最终兵器 > 魔法与科学的最终兵器第151部分阅读

魔法与科学的最终兵器第151部分阅读

动飞机、战车、大炮、毒气,照样被埃塞俄比亚黑蜀黍打得满地找牙……之类的特例外,自近代以来,战争的胜利者总是工业产值和资源更多的一方。

    这是趋势,也是现实问题。公虽然暂时获得了胜利,但其工业水平和兵源素质低下的根本问题并未得到根本改善,随着人类方投入更多的军队,那些精锐终究会被消耗干净,最终演变成一场全火器现代军队对冷兵器蛮族军队的单方面屠杀。

    当然,ve公司可以对公国提供包括低息贷款在内的援助,但公国的财政状况是否能支付高额军费开支,偿清借款?答案显然是“不能”。如此一来,ve公司就不得不自掏腰包支持公国将战争进行下去,直到最终胜利,或者是被这个挂在脖子上的磨盘压得粉碎……

    总之一句话,这是个无底洞,只会产生亏损,而不是收益……

    真可惜。

    李林如此评价道。

    这位长老有着长远的目光,并且不像大多数上年纪的老练政客那样保守,能抓住问题的重点,能接受新生事物——以政治家来说算是非常优秀的。但受限于时代和技术水平,他未能看得更长远,以至于过早的做出了结论。

    “人类的确会增加军事力量,公国自身也很难弥补战争长期化带来的损失,就算搬空沙皇陛下的国库,他们也很难坚持到战争结束。”

    “那么……”

    “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不灵活一点呢?”

    李林又一次笑了起来,对有些讶异的欧西里斯长老说到:

    “我们可以为罗斯联合公国提供武器租赁服务,如果公国愿意,我们还可以提供后勤保障人员和少量的一线战斗人员。当然,也是以租赁的形式。”

    带着一脸人畜无害的微笑,李林饮干了红茶。(未完待续。。)

    16以神之名义(二)

    租赁武器?

    欧西里斯对这种说法感到有些不适应。的确,人们可以租借马车、帆船、服装、房屋,以及其它需要,但买不起或者不愿购买,却有人提供租借的东西。不过武器和战斗人员……这些似乎并不是可以租借的东西。

    李林的看法却完全不一样,只要有人愿意,并且条件合适,武器装备和人员同样可以租赁,他要做的就是为公国提供一个商业简化版的《租借法案》。

    历史充分证明了这种租借的成功,受惠于《租借法案》,苏联才能赢得艰苦卓绝的伟大卫国战争。

    李林不认为这种说法有什么问题,苏联的崇拜者和辩护士可以想得出一千种理由或者伪造数据来反驳,但数据和事实就摆在那里。撇开大量的武器成品不谈,对苏联工业输血的数据就足够用来打脸了。

    在战局最危险的1941年10月,苏联的工业不但落后,而且相当部分在德国占领下,或是在向东迁移的火车上。莫斯科的工人们则忙着暴动,妇女们高喊“把机器留在原来的地方,这样如果希特勒来了,我们还可以为他工作!”忍了钢铁同志很多年的人们甚至喊出了“打到苏维埃!善良的老希特勒万岁!”的口号。

    可以想见,在这样混乱的情况下,苏联工业能有多大产能。当时苏联总的工农业生产产值已经不足当年6月份的一半,苏联工业极度缺乏工业材料。粮食也是如此,工业机械更换及维修的配件更是如此,这种情况贯穿1941年到1942年,直到1943年年中,苏联本国的工厂才能够向红军提供充足或接近充足的武器弹药。但如果没有万恶美帝资本主义援助的卡车、高标号航空汽油、列车车头、铁轨、电台、机械部件、半制成品(例如型钢、铜管等等)、化学制品、精密机器、零配件以及工具,有些情况下甚至包括整座工厂,苏联工业的“造血”功能恐怕会糟糕得多。更不要说至关重要的,被“玉米头”尼基塔谢尔盖耶维奇赫鲁晓夫同志提到的午餐肉罐头——丢了乌克兰大粮仓之后,再没有斯帕姆午餐肉的话,饿疯了的红军战士很可能会枪毙了政委。跑去为第三帝国的“王师”带路。而后方饿死的人恐怕也比大饥荒年代多出许多。

    当然,由于小胡子元首的低能指挥,未能及早实行经济总动员,且资源不足。三线作战的第三帝国必然会输掉战争。甚至可能因为输得不够快。代替日本人享受历史上最早的两次实战核打击的洗礼。不过苏德战场的结局恐怕会演变成大致类似一战后期的胶着状态,对性格坚硬的同名字一样的钢铁同志来说,那种结局绝对算不上“胜利”。更谈不上能借此鼓吹“社会主义经济在卫国战争中取得了胜利”、“苏联能够独力战胜德国”的神话。

    所以《租借法案》对钢铁同志是必须的。

    现在,罗斯联合公国同样需要《租借法案》,李林也正这么打算,不过不是为了让公国取得胜利,而是保证他们把这场战争变成类似凡尔登、索姆河的绞肉机。

    “我还是不明白,即便如此,公国的财政也……”

    “偿还的方式并不仅限于金币而已。”

    李林耸耸肩,为欧西里斯解释道:

    “资源、土地租借权、主权、税收——只要能攫取利益的,我们都可以接受。”

    还是米利坚合众国的残疾人大统领曾经干过的事情,罗斯福先生用50条驱逐舰从英国人那里换来了纽芬兰、百慕大、安提瓜、圣卢西亚、牙买加、特立尼达和多巴哥,以及英属圭亚那的17处土地租借权,用于修建军事基地,租期为99年。而李林想要得到更多,在战争结束后,如果公国无法支付全部的贷款和租金,ve公司将可以顺理成章的获得许多原本无法得到的东西。比如遍布公国的租界和军事基地,比如公国的经济命脉和矿产资源,比如一个单方面对ve公司开放的市场,比如由公司派遣的政治顾问、经济顾问、军事顾问、法律顾问……

    “等一下,公国会接受这种条件?”

    欧西里斯的脸上破天荒的出现了表情,也难怪,任何人听到这种条件都会有类似的反应,哪怕他是一条龙。

    尽管公国贵族向来以无能著称,但要他们答应卖国卖得如此彻底的条件,这也实在是……

    “他们一定会。要知道,就算战争结束,公国也有需要用到钱的地方,而我们是唯一能提供贷款的对象,用资源还贷款,没什么不合理。”

    理直气壮的回答噎得欧西里斯一时间回不过神,但仔细想想,确实正如李林所说,公国没有能力也没有意向去拒绝唯一的放贷者。人类阵营是不会借钱给公国的,塞雷斯就算想浑水摸鱼,自身有限的财力也无法满足公国庞大的资金缺口,此外他们对公国的偿还能力也心存疑虑。至于矮人……他们在开战之处就明确了立场:为了惩罚公国一贯的反矮人行径,他们将支持人类阵营。

    没有其它选择,只有ve公司愿意,且有能力提供贷款和《租借法案》,公国只能答应那些苛刻的条件,哪怕ve公司会趁机控制他们的国家。

    垄断意味着无限的暴利。龙族长老此刻真正领会到这句话背后所蕴含的深刻哲学了,

    “这样一来,帕金森的死就更成问题了。”

    欧西里斯皱着眉头说到。

    李林为他描绘了一个广阔、美好而且安全的前景,他很清楚龙族能从中获得多大的利益——政治、经济上的双重利益,美妙的让他心满意足,同时他也对计划执行中可能遇到的障碍感到忧虑。

    如果人类联军的指挥官是帕金森一样愚蠢、死板的军官,那么他们确实可能会源源不断的将士兵和金钱砸进战场,战局将按照李林的剧本上演。但现在帕金森死了,而且还是没有取得任何战果、且部队损失惨重的情况下被爆头了。这种情况下,人类会检讨帕金森的失败之处,并且送一位新的指挥官去指挥强大的联军,这位新指挥官很可能并不像帕金森那样顽固,如果他采取更加巧妙有效的战术去攻略要塞,公是否能坚守得住?万一失去了里加要塞,后方新军的征召、训练尚未完成的公国很可能会陷入雪崩式的总崩溃,这个计划将就此泡汤,他们的投资全部会打水漂。

    “这会给计划增加变数。”

    “您的担心确实有可能,所以我下令我的部下干掉了帕金森。”

    “这是什么意思?”

    “很简单。”

    李林呷了口红茶,换上一种正经的、一点也不像嘲讽的表情。

    “以帕金森的能力,给他再多的时间和兵力也很难突破公的阵地,只会增加阿尔比昂军的阵亡数字。当女王陛下对此忍无可忍,下令撤换少将阁下时,其他将军就会深刻检讨帕金森的拙劣指挥,尽可能避免重复相同的错误,而这是我们不希望看见的。因此,我们必须在他变成一个笑话之前,让帕金森少将倒下。接下来,我们就可以充分利用手里的资源,将少将阁下塑造成一位每个军人模仿的,对象——一位军神了。”

    “能行吗?”

    欧西里斯的怀疑还未完全打消,对炒作这种专业性很强的事情,他了解的并不多。但在他看来,帕金森少将创造的惊人损失足以让任何一个智商正常的人打消把他当偶像崇拜的念头,即使不考虑阿尔比昂人自己的想法,光是其他国家——尤其是查理曼的嘲笑就能完成这件事。

    “当然能行,首先,阿尔比昂的将军们,尤其是举荐帕金森少将为先遣司令的大人们,以及那位威灵顿公爵,为了他们自己,一定会竭尽全力发掘帕金森少将的闪光点,将他描述成一位无愧于荣誉的勇敢的阿尔比昂军人。只有这么干,他们在用人举荐上的失误才能被撇清,军方一直视为宝贵传统的大无畏精神才能不带任何污点,继续传承下去。”

    停了一下,等欧西里斯长老将这部分消化后,李林再次开口。

    “接下来,只要查理曼人跟教皇猊下公开称赞帕金森少将,那么阿尔比昂人就会自动去崇拜那位‘军神’。”

    “是……这样吗?”

    “我什么时候说过谎话?”

    ——任何时候。

    龙族长老在心里评论到。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不存在“诚实的商人”。即便存在这种奇葩,也早就被社会淘汰了,忽悠是商人们必须具备的基本职业技巧。而众所周知,李林是成功的商人、政治家、战争掮客、金融家、法律专家、舆论操盘手……每一样都是睁眼说瞎话,无节操无下限的职业,身兼这些职业,并且获得成功的李林居然说他自己“什么时候说过谎话”。这真是一个年度金奖级的冷笑话。

    吐槽完毕的欧西里斯长老心情开始转好,尽管还未能完全能理解其中奥妙,不过他已经暂时放弃了“取消合作”的念头,他打算再多观察一阵子,再做出决定。

    反正装着帕金森少将的棺材正启程赶往伦迪纽姆,用不了多久,就能知道结果。(未完待续。。)

    16以神之名义(三)

    想要知道战争何时爆发,别跟着大众舆论走,看看物资流动,然后自己下判断。

    军校里曾听过这样的说法,在和帕西法尔聊天时,也曾对后勤的事情有过一番了解,所以一看手中的曲线表格,罗兰的头皮就开始一阵阵的发麻。

    钢铁、硝石、布匹、粮食的价格都在上涨,尽管涨幅不大,但考虑到最近供需通道都很畅通,国家也没有出台增税政策,也没什么灾荒、歉收之类的事情,短时间内各种物资同时上涨的现象,就绝称不上正常了。

    结论只有一个:查理曼在为战争做准备。

    事实上,战争的叫嚣已经持续了一个多月,到这一周前,物流和市场都没有出现波动,这一度造成某种“战争不会到来”的错觉。但当阿尔比昂兵败里加城下,先遣司令帕金森少将战死的消息传来后,舆论的狂躁和市场的波动几乎同时开始了。

    罗兰并不是没留意过查理曼民间舆论,也不是没想过迟早查理曼也会跳下水参与战争,但他完全没想到会来的这么快。

    太快了!

    从阿尔比昂偷袭加里宁格勒开始,满打满算也才半个月左右,阿尔比昂红衫军居然在里加城下摔了个大跟头,丢掉了6000名士兵,先遣司令也当场战死。而查理曼不但没有从中吸取教训,反而迫不及待得要跳进这个大坑里。

    “真见鬼!”

    拳头在桌上重重一顿,茶杯盘子跳了起来。

    “这是战争。不是游戏或赌博啊,那群家伙就那么迫不及待啊。”

    “这就是政治啊,小少爷。”

    身穿整齐的女式商务装,侧立在办公桌旁的蜘蛛嘲弄道:

    “当您用和平主义的观点看问题时,大人物们使用现实主义和功利心去看问题的,您看到的是战争导致的破灭风景,他们看到的是战争带来的巨大收益,区别仅此而已。”

    “呼……这些我当然清楚。”

    把郁结在胸口的疙瘩吐出来一般,罗兰长出了一口气。

    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人们就敢践踏世间一切法律。犯下任何罪行。甘冒绞首的风险。

    当李林像阐述一个真理一般说出这番话时,罗兰还只是不舒服,但现在各个国家、势力的表现无疑证明这就是一个真理,和“谎言重复一千遍就是真理”、“结果就是一切”等诸多言论一样。是正确的让他感到恶心的真理。

    他很不舒服。但绝不仅仅因为这些事情。

    适度提升工人待遇、股东例会、原材料进口、市场调控和调研……公司的经营决策一下子全都压在他身上。理由很明确,总裁和副总裁一起放大假,罗兰少爷不来挑这个担子。日子就没法过了!

    文山会海已经够罗兰头大了,但本应由总裁负责的事情可不光只有公司里的那部分,参加公众活动,签署各类合同,接见社会名流……这些也全是他的工作。

    尤其是与上流社会的互动工作,没完没了的沙龙、宴会、狩猎、舞会是保持公司和查理曼上层友好关系必不可少的程序,但这些仪式性的聚会不断给他完成其他工作制造麻烦。每次在聚会上,他都一边在心里大骂“这群家伙为什么每天都那么空”。一边堆起营业用微笑,和一堆满脸阿谀奉承、怎么看都像皮条客的老男人们握手,几天下来不但脸颊和手酸的要命,工作也因此被积压的更多了。

    如果能用公务繁忙为借口推掉这些邀请的话,那倒也能减轻不少压力,可有些人的邀请是他不能拒绝的。

    比如首相兼红衣主教黎塞留、国王陛下、王后、第二王妃、王太子、第二王子、陆军大臣、海军大臣、财政大臣……

    随着战争临近,ve公司的重要性越发凸显,即便不考虑财团的影响力,为了满足未来战争中的消耗,人们也绝不会怠慢庞大的军工综合体。更何况在总裁、副总裁神隐的状态下,代行总裁工作的罗兰是唯一的沟通渠道,谁都不愿错过既能打探口风,又能和未来财团掌舵人加强私人关系的机会。

    话虽如此,每个与会者也对这一点心知肚明,但不少人却没有摆出恰当的态度。

    王后和王太子就是这些人的代表,这两位显贵不是容易相处的类型,性格里都有着根深蒂固的傲慢、目空一切和自以为是的高人一等。在他们眼里,李林和罗兰都是缺乏教养、令人厌恶的暴发户,靠着肮脏下流的手段才得以爬到如今的位置,但面对李林时,慑于他毒辣的报复手段,这两位还可以强行收敛起那副嘴脸,避免总裁先生感到不快,又想出什么毒计把他们折腾的食不下咽、夜不能寐。但谈话对象换成温和的罗兰时,那些毛病就再也遮掩不住了。

    显而易见,尽管顶着“少年天才”的名头,但罗兰那点“功绩”和王太子实打实的军功不可能相提并论,而且他还太年轻,声望和影响力也非常淡薄,大多数的光环来自他的养父。一个大多数人眼中的“富二代”,在尊贵的王太子眼里和平民没什么两样,他的态度当然不可能好。

    事实上,王太子的态度已经算非常克制了,尽管他在语言和行动两方面都表达出对罗兰的不屑和轻蔑,但还没忘记最起码的礼节。王后的表现要刻薄的多,不要说礼节,其肆无忌惮的姿态俨然是将罗兰视为宫廷奴仆,或者更低贱的、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