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其他小说 > 魔法与科学的最终兵器 > 魔法与科学的最终兵器第153部分阅读

魔法与科学的最终兵器第153部分阅读

中最重要的关键,就是高度有效的铁路系统。在“七日战争”中,防卫军正是仰赖这样一个铁路网,为机械化部队的狂飙提供了保障,最终促成既定战略目标的实现。

    但这个过程中,铁路网暴露出来的问题也不少,在战争初期阶段甚至险些影响到战争的进度,险些让整个作战破产。后来在总结经验教训时,也着重提到了这一点。

    既然连拥有世界第一铁路网,累积了大量经验和事前规划的亚尔夫海姆在铁路的军事应用方面都会遇到意想不到的麻烦,换成公国来做同样的事情时,麻烦就会升级成噩梦。

    帕西法尔对此就深有体会。在承担了几次向里加输送物资的任务后,他就得出了一个足以代表亚尔夫海姆技术官僚们心声的结论——公国的后勤系统和基础设施对战争需求的反应,堪称一切官僚们噩梦的素材。

    首先,由于长期对铁路漫不经心的态度,国家幅员过于辽阔的现实,地方官僚、贵族的私心利益,以及对外国企业必要的戒备。公国的铁路建设一直处于非常落后的状态。整个国家并未形成相互连接的铁路网络,而是大段大段支离破碎单线铁路,双轨铁路桥很少见到,大多是一来一回两座铁路桥,而两桥间距通常都有上百公尺开外。更致命的是除掌握在ve公司手里的部分之外,公国根本没有一个专门的机构来调度协调。只是按照传统的办法,用畜力运输来进行接力运输,可想而知,运力低下到了什么程度。

    在这种情况下,公国根本不可能制定出一份完善、详尽、长期的运输计划,一切都是依靠想当然和拍脑袋来决定。结果他们过高的估计了战时火车同行的数量,几乎停止了手上每一条商业铁路的运输。然后把50节车厢编为一列军列,而民用货车编组早就可以做到100节车厢一列了。在运输过程中,为了保持“调动速度一致”,所有的火车被命令只能以状况最差的火车的速度为标准行驶。加上大量机车的防冻液被士兵偷走喝掉,且长期缺乏保养,导致不少机车状况不佳,结果公列的速度比自行车还慢……

    如果以为这就是噩梦的全部,那就大错特错。给调动中的军队提供饮食,也反应出了罗斯联合公国复杂的官僚主义思想。无论是军列还是贝希摩斯驮兽运输队,每六个小时都会停下来用餐一次。尽管公司为每列火车都加挂了炊事车厢。并且随车携带有野外厨具,可火车站的炊事设施太少,而且相距很远,难以满足需求。部队饿着肚子行军一整天。然后在半夜被连续供应两顿饭食的事情层出不穷。在维济亚马车站。这种混乱达到了顶峰:当地火车站长精神完全崩溃。颠倒了所有发车信号的顺序,将十多列军列延误12小时之久,之后跑进厕所上吊自杀了。

    在那位站长大人挂了以后。经双方高层协调,临时担任站长,对军列进行调度的不是别人,正是当时现场的唯一有铁路调度经验的人员——帕西法尔。经历了随时可能精神崩溃的一周后,铁路运输开始走上正轨,他也得到了解脱。

    “没有亲身经历过那种混乱的人无法相信,从未对人开枪的我,在那些日子里,每天想的都是要把公国那群官僚混蛋拉到墙根下枪毙。”

    “我相信。”

    看着帕西法尔自嘲式的苦笑,舒伦堡点点头。

    铁路系统的混乱只是整个公国后勤体系的一个缩影,无论前线还是后方,公国那种漫不经心的氛围随处可见,一切都充斥着混乱。

    后方忙着宫廷斗争,各方势力撕咬的不可开交,并且不可避免波及到了前线和后勤。前线的将军们一边忙着应付各种明枪暗箭,一边尽己所能的强化防御体系,抓紧训练士兵,尽可能提升补充兵的水平,让部队战斗力恢复到战前水平。不过效果不怎么好,从报告上看,那些拿惯了粪叉的年轻人到现在还有不少闹不清滑膛枪和线膛枪的区别,经常装错子弹导致枪械损坏。

    如果在人类大军杀来的时候,公国上下依然如此混乱,恐怕很难能保住他们脆弱的防线。为此,ve公司除了加大武器租赁的力度外,还有必要从其他方面对公国提供援助。

    当然,这种援助的前提是不能对亚尔夫海姆自己产生不利影响,譬如提供工作母机、机床、冲床,短期内这些东西拍不上用场,从长期看还会威胁到亚尔夫海姆,所以这些东西并不在援助和出售清单上。

    取而代之的,则是ve公司对公国的铁路、农业提供外包管理服务,并提供一定程度的物资和人员援助。

    “外包?”

    “没错,你可以理解为一种人力资源的租赁。公司提供专业人员对公国的方方面面进行代为管理,提升工作效率。派遣员工的薪水由公国支付,如果他们觉得不满意,可以投诉或者解除合同,不过我觉得他们不会对薪水只有三分之一,工作效率却是官僚们三倍甚至四倍的派遣人员有意见的。”

    这的确非常诱人,但似乎对战争走势影响不大。

    “节约,上尉。”

    舒伦堡笑了起来,解释到:

    “公国缺少金币和效率,但不缺人头。将一些效能低下的部门外包给我们,他们可以节约出大量的金币去购买、租赁武器,也能节约出大量虔诚的灰色牲口到战场上去使用这些武器。”

    罗斯联合公国在各方面都很落后,不论工业、农业,都是如此。尽管坐拥肥沃的基辅平原,每公顷小麦平均产量却只有可怜的14吨。假如由ve公司派遣专家进行管理,测定土壤,根据霜冻和晴雨日数和市场需求制定计划,让农民进行合理耕种,粗略估计每公顷小麦产量可以提高到64吨。同时这在很大程度上为公国节省人力,依照舒伦堡自己的估算,一旦由ve公司接手农业生产管理,每生产1吨小麦,公国每年可以从农庄、屠宰场、运输系统等相关部门的生产岗位上抽调2~3人成为士兵。

    工业方面同样如此,ve公司虽不会提供制造机具,但可以对武器的运输、保养提供外包服务。这就大大降低了武器的报废率,缩短了武器维修的时间,还能为公国培养一批专业的维修保养人员。

    私下里,舒伦堡还向斯托雷平透露:公司还可以派遣讲师,对下级官员进行专业培训,并且在外包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实习。由此,公国既可以在未来减轻对外包的依赖,在战争结束后还能得到一批素质相对优良的职业官僚,从长远来说,这一点无疑极具吸引力。当然,派遣讲师开课讲授的钱还是要由公国来出……

    截至目前,这套外包计划究竟能为公国节约出多少人力资源,还没有一个具体数据,初步估计至少可以挤出5万左右的青壮年,已经足以拉平战场上的实力对比了。

    廉价、实用、快速见效,能够培养一批人才,更重要的是主导权依旧在公国手上——凭借这些优点,“人才外包”这个替代方案成功吸引了斯托雷平这位挑剔的客户,并且将之引荐给大长老维特。据说在长老会里反响不错,虽然也有一些反对的杂音,但在公司猛烈的银弹攻势面前,大部分杂音很快就会消失。

    现在只剩下一个问题,公司必须通过一个平台来展现外包的成效,让剩下最后一点怀疑的声音彻底闭嘴。

    而帕西法尔,这位曾经只用了一周时间就把一个混乱不堪的火车站管理成模范车站的年轻人,正是一个最好的公关宣传对象。

    “上尉。”

    舒伦堡中校收起了轻浮的笑容,拍拍帕西法尔的肩膀,以极其正式的、政委式的口吻说到:

    “这是组织对你的信任,也是对你的考验。祖国、人民、军队都在看着你,我们史塔西也会全力支持你的工作。相信您一定不辱使命,在履历上增添新的功勋。”

    一个鼓励,同时也是一个警告。明白无误的宣告帕西法尔没有拒绝这个任命的权力,也不存在失败的余地,否则他将会迎来非常不幸的结局。

    那绝不是仅仅只是在履历上留下几段不好的评语那么简单……

    看看像豺狼一样微笑的舒伦堡,帕西法尔嘴唇动了一下,过了好一会儿,才挤出一个分不清是哭还是笑的表情。(未完待续。。)

    16以神之名义(九)

    茶杯和浅碟发出清脆的碰撞,尼德霍格将高级茶具收拾到一起转交给勤务兵,接过一个黑色磨砂纹牛皮文件夹夹在腋下,悄无声息的回到真皮沙发的侧后方。

    巨大的观景窗外,穆斯贝尔海姆正在一点点远去,尼德霍格看也不看过去非常向往的龙族根据地,两眼直视前方。

    上方是一望无际的青空,脚边是地毯般铺开的云层,下方有闪耀着蔚蓝波光的海洋,青白蓝三色交汇,在遥远的彼端描绘出世界的边际——如此壮阔的画卷与眼前的背影相互交错,清晰的让人感受到承担起整个世界重量的意义。与之相比,穆斯贝尔海姆简直如同路边石子般渺小,根本不值一晒。

    呼吸有一瞬间加快,很快又恢复平静,在李林点过头后,打开文件夹开始报告。

    一如既往,报告上形式一片大好,军工生产形势一片大好,相关产业的利润增长基本达到了指标,公国对租借法案和人才外包计划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都是好消息,符合精灵阵营一贯对“人类大杀兽人,兽人也大杀人类”表示喜闻乐见的态度,后一个更是标志着长久以来,对罗斯联合公国的渗透工作终于走上了正轨。

    在防卫军总参谋部拟定的大量作战计划中,除了对人类国家的“黄|色方案”、“白色方案”、“海狮计划”、“鹫日作战”、“莱茵卫士”等诸多假想方案之外,也不乏针对罗斯联合公国这个潜在对手的备用计划。譬如“蓝色方案”、“巴巴罗萨计划”、“台风计划”、“堡垒计划”、“春醒计划”等等不一而足。

    不过计划终究是计划,仅靠在地图上用红蓝铅笔画箭头来规划,到了实际作战才发现计划与现实脱节的事情早已屡见不鲜。为此,战前的情报和物质准备工作至关重要,准备的是否充分,直接决定战争的走势。

    在人类诸国,这种准备早已进行了很多年,并且在七日战争中充分展现出成果。消化吸收经验教训后。结合发达的基础设施,作战计划很容易就能进行调整。就算实战中再次发生军队和物资调度的问题,凭借良好的公路系统和空前的摩托化和空中运输手段,压力也能得到缓解。但在公国,这个经验是完全不适用的。

    公国的铁路、道路设施非常落后,而且还很不连贯,零零散散的分布在广袤国土上,这些彼此互不相连、建立在松软的沙土地基上、用长钉简单固定铁轨和枕木、承载能力只有可怜的38公斤/公尺的宽轨铁路,对防卫军而言几乎毫无价值。一旦开战。极有可能出现七日战争初始阶段那种大量补给物资在边境上滞留、拥堵的情形。这无疑将严重制约机械化部队的推进速度和持续作战能力,而这两点正是防卫军“闪电战”的核心要求。一旦失去了速度和火力,所有作战计划中“在严寒冬季到来前结束战争”的指标都不可能实现。在尿尿都会结冰的严冬和烂泥及腰的春季。防卫军无力发起大规模攻势。接下来等着他们的,就将是地狱一般的消耗战……

    那将是一场灾难。

    因此有必要尽早“帮助”公国实现铁路现代化,至少要能做到即使某条线路总受袭击或自然灾害,占领军的各调度部门也可以随时将列车变更到其他相邻支线上。但这个工作靠公国自己是不可能实现的,即使维特大长老和斯托雷平内政大臣这样目光长远的精英能看到建立高效铁路系统带来的好处,并且愿意用强力手段推进铁路建设。身为农业国家的公国也不可能承担起巨额的建设费用,更不要说他们还有一群愚蠢无能的腐败官员——除了拖后腿,这帮人什么都做不好。

    只能靠ve公司来完成这件事,但一来外国公司掌握本国交通命脉这种事情对任何国家来说都很忌讳,二来要建设起能满足亚尔夫海姆战略需求的铁路网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资源需求也相当惊人。因此,最好的解决之道是由公司派遣专业人员进行现场监督指导。掌握公国各地地理环境情报的同时,提升公国官僚们的业务素质,让公国自己去慢慢构建铁路网。

    “可以吗?阁下。”

    合上文件夹,尼德霍格问到。

    尽管这是当前条件下,最好的解决手段,但公国终究是潜在的战略对手,其官员水平的提升等于是变相的增强国力,这对精灵阵营来说并非好事。

    “没关系。”

    俯瞰脚下的云海,冷漠的声音在德弗林格级航空战舰贵宾舱内传开。

    “没有相应的物质基础和制度化的技术官僚培养体制,依靠外力在短时间内培养出一批勉强合格的官僚,并不能解决根本的问题。”

    说的直白点,这就好像给古稀老人注射荷尔蒙,他可能会变得很精神,会出现一些年轻化的迹象,但他依旧是个老人,注射再多荷尔蒙也不可能让他变成身强力壮的青年。

    这是不折不扣的体制问题,依靠传统的方式很难彻底解决,只是将问题问题延后处理。如果想要彻底解决,唯有用体制以外的方式。

    但李林不会让任何人有机会这么干,虽然在公国内掀起革命听上去很诱人,但结果很难预料。如果最终出现的是的地球21世纪初在伊拉克、利比亚、乌克兰那样欢乐的结局到还好。但1917年德国总参谋部用秘密专列将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送回俄国,结果一年后第二帝国染上自己制造出来的革命瘟疫扑街的情形也不是没有可能。

    “我们要做的不是给公国戴上项圈,而是为他们立出道标。”

    李林从不打算过分逼迫某个国家或者某个人,依靠强拉硬推的手段不会带来任何好处,只有施加恰到好处的压力,结合适当的诱惑让对方依循自己立下的道标行动,才能获得最多的利益。只不过什么才是“恰到好处的压力”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一个拿捏不好,就可能失去本应得到的好处。

    “就先让公国得点甜头吧。”

    红色的眼瞳微微偏向一侧,眺望着渐渐消失在水天线之下的穆斯贝尔海姆,与衰老无缘的脸孔勾起了嘴角。

    16以神之名义(十)

    欧西里斯抬头仰视着那个东西。

    拥有羽翼的美丽女性雕像,张开双臂和六对彩虹羽翼,摆出宛如拥抱世人的神圣身姿,平静温和的眼睛就这么注视着参观者,展现着符合艺术品身份的美丽高雅。

    母神的雕像。

    居于最高、最显眼的位置,连周边12尊巨龙的雕像也只得屈居其下,以俯首低头的姿态凸显全能之神的至高无上。

    自古代种以降,但凡智慧生命的聚集地,必定存在这类赞颂母神为主题的雕像,各种族将时间、金钱、技艺全部倾注在其中。

    然而,这并非文化,而是信仰。

    文化既不能控制,也没有明确的方向性,是随着时间和世界变迁产生的结果。益处果然不少,但有时会连过去也一并破坏。追根究底,只是人们将这种没有目的、没有方向的现象,冠之以“文化”的称谓罢了。

    相较之下,从一开始,信仰就有着明确的方向,通过意志的不断积累,将自我和集体导向通往神明之路。

    与之对应,全能的母神也赐予众生无限的爱。

    ——以及控制。

    和被严格封锁情报的智慧种不同,古代种们从一开始就清楚世界处于被管理的状态之下,就连手法也大致心中有数。

    毕竟他们一开始就是作为管理运用系统的一部分被制造出来的,知晓一些细节也不值得奇怪。基于这个缘由,龙族长老们对“神意代行者”这一存在的理解也比任何一个种族都来的透彻。

    简单地说。那就像是管理羊群的牧羊犬。

    监视各种族是否维持在母神设定的状态,发现有谁脱轨,立即加以纠正,如果不可能纠正,就要赶在危害扩大之前消灭脱轨者。只要有他们存在,智慧生命就不可能脱离精心编织的栅栏,更不可能自由发展文明文化。结合教会的权势,就能更进一步。用间接的手段去干涉各国的经济和政治。

    经由数千年时间的运作,这套系统已经被充分验证其有效性,直到数十年?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