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其他小说 > 神话三国 > 神话三国第4部分阅读

神话三国第4部分阅读

对着刘辩,蜷起身子,将头藏在被子里,嗡声道:“陛下,夜深了呢。”

    “夜深了才好,没人打扰啊。”刘辩俯身伏了过去,贴在唐瑛的背上,一手搂住她的纤腰,慢慢的向上移去,将一只玉兔握在手心里,一手顺着她的腰带插了进去,抚摸着她平坦的小腹,指尖小心翼翼的探进了春草丛生的溪谷。

    “陛下……”唐瑛忽然喘息起来,她握着刘辩的手,却一点力气也没有,反倒是像在鼓励刘辩似的。刘辩大喜,将唐瑛搂在怀里,附在她如红玉一般的耳边,轻声说道:“英子,这就是蝉附吧?”

    唐瑛羞不自胜,点了点头,出声轻细,宛如蝉鸣。

    第018章 龙虎交

    蝉附是张角留下的《太平经》内篇里的一个名词,实际上指的是一种体位,男子俯在女子的背后,如雄蝉附于雌蝉之上,再配以呼吸,行六九之数,号称能治七伤。

    对于刘辩来说,他又不是那种专门以色相执行任务的乌鸦,美人在抱,哪里还记得什么呼吸和六九之数,脑海里只有本能和冲动。

    可是要说七伤,刘辩还真有。这一天一夜,大惊大惧,大悲大喜,他都经历过了。各种危机扑面而来,应接不暇,他一直处于高度紧张之中,整个人就像一张绷紧的弓,不知道什么时候“呯”的一声就断了,估计心肝脾肺肾什么的都受了伤。

    和唐瑛颠龙倒凤一番,最后在唐瑛急促的喘息声中一泄如注,出了一身汗,顿时神清气爽,浑身轻松。

    两人骨酥筋软,筋疲力尽,也懒得叫宫人来收拾,相拥而卧。

    “陛下,你今天……好威猛。”唐瑛蜷缩在刘辩怀中,保持着蝉附的姿势,双腿微动,摩了摩依然不肯退出去的龙根,心满意足的说道:“你今天……真像个大丈夫。”

    刘辩嘿嘿笑了一声,心道当然威猛,老子前世也算是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啊。要不然,老头也不会公报私仇,不让我和他的宝贝孙女接触。唉,当皇帝也不错啊,再也不用为房子、女人犯愁了。只可惜,现在形势不妙,不知道不能活几天,如果没有袁隗、董卓这些坏人,我这个皇帝当得还能舒心一些。

    “我以后,会比今天还威猛,还像大丈夫。”刘辩揉捏着唐瑛胸前的一对玉兔,轻声说道:“等我把蔡邕找回来,学会了黄帝十二形,练就不倒金枪,那才叫威猛呢。”

    “到了那时候,只怕就不止臣妾一个人承恩了。”唐瑛悠悠的叹了一口气:“其实要搞明白黄帝十二形,不需要等到蔡邕回来。宫里也许就有人能看懂那些文字。”

    “谁?”刘辩又惊又喜:“你刚才怎么不说。”

    “陛下的同胞姐姐,万年公主。”

    刘辩脑子里“嗡”的一声,已经淡忘的记忆重新浮现。没错,他除了弟弟刘协之外,还有一个姐姐刘和,光和三年封为万年公主,今年正好二十岁。因为先帝和大将军何进争权,连带着对何家人都没什么好感,一心想把皇位传给刘协,也没顾上替刘和安排婚事,就这么耽搁成了老姑娘。

    这位姐姐性情平和,和他这个笨笨的同胞弟弟不像,倒有点像另一个弟弟刘协,很聪明,遗传了先帝的灵性,喜欢书画,也许能看懂这些古文字。

    明天去找姐姐帮忙。刘辩心情大好,指尖夹住一粒突起的葡萄,微微用力:“好啊,你居然敢欺君,看我不处罚你。”

    “陛下要怎么惩罚臣妾?”

    “嘿嘿,我们刚刚试了蝉附,这次试试兔吮毫。”

    “陛下……能行吗?”唐瑛转过头,戏谑的斜睨着刘辩,还促狭的收缩翘臀,夹了夹软成一团的龙根。刘辩得意的笑了笑:“正因为龙根不振,所以才要你兔吮毫啊。”

    唐瑛一愣,这才明白过来,顿时羞得满脸通红。正当刘辩担心会不会她翻脸的时候,唐瑛转过身,慢慢的滑了下去。她仰起头,眼睛上挑,眼角含春,似笑非笑的看着刘辩,张开嘴,露出雪白整齐的贝齿,轻轻叩击,咯咯作响,作出一副咬人的模样。刘辩又是欢喜,又是紧张,这究竟是一只可人的小白兔,还是一头凶猛的母老虎,不会真的咬老子一口吧。

    在刘辩紧张的期待中,唐瑛缩进了被子里。刘辩倒吸一口冷气,蓦的绷紧了身体,瞪圆了眼睛。

    ……

    刘辩再一次梦见了龙。

    这一次没有风雨交加,也没有电闪雷鸣,却有龙吟虎啸,龙腾虎跃。

    山岗上,一头白虎迎风呼啸,狂风大作,吹乱了云层,一条青龙从云层缝隙中飞旋而下,绕着山岗翻腾飞舞,龙吟阵阵,白虎占据着山头,寸步不让,虎啸声声。双方对峙了片刻,青龙扑向山头,白虎跃起空中,双方斗在一起。

    它们从山头战至空中,又从空中战至山谷,所到之处,风云变色,山河振荡。狂风呼啸而过,扯得山林哗哗作响,溪水暴涨,咆哮而来,如巨龙般横扫山谷,冲刷着两岸的石壁。地动山摇,一块块巨石从山顶落下,砸在河谷中的溪水里,激起一道道冲天水柱,然后被汹涌的激流卷走、吞没。

    经过一番鏖战,青龙卷住了白虎,白虎咬住了青龙,它们既像是斗得你死我活,又像是恩爱缠绵,互相戏弄。忽然间,白虎张开了血盆大口,一声长啸。

    刘辩猛然惊醒,眼开了眼睛。

    他还在床上,唐瑛缩着身子,躺在他的怀中。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甜迷,有一些暧昧,还有一丝清晨的凉意。他抱着唐瑛,一条胳膊枕在唐瑛的颈下,一条胳膊搂着唐瑛的纤腰,掌心攀在她的一对玉兔之间,一条腿跨在唐瑛的臀上,一条腿垫在她的身下。

    刘辩愣了一下,他定了定神,忽然发现自己这个姿势和刚才梦中青龙缠着白虎的姿势非常像。他又看了看唐瑛,唐瑛嘴角带笑,睡得正香,也不知道梦到了什么,她无意识的哼哼着,叩击着齐的牙齿,就像梦里的那只白虎,只是没有那么凶残。

    刘辩想起来了,昨天晚上,他和唐瑛先后试了蝉附、兔吮毫,食髓知味,意犹未尽,随后又试了龙翻、虎步,这才云散雨收,相拥而眠,然后就做了那个龙虎斗的梦。

    难道我是那头青龙,唐瑛是那头白虎?刘辩下意识的动了动手,想要验证一下。却忽然觉得掌心有些异样,仿佛什么原本连在一起的东西突然断了似的。他一愣,重新将手放了回去,细细品味。

    过了片刻,一丝若有若无的气息从唐瑛的胸口流了出来,渗入他的掌心,那种身心交融,浑为一体的感觉又回来了。那股气息顺着他的手臂,流入他的身体,消散于无形。几乎在同一时刻,他感觉到了自己小腹深处有轻微的脉动,很微弱,却非常清晰。

    刘辩屏住了呼吸,心头涌过一阵狂喜。

    莫非……这什么房中术真的有用?

    第019章 万年公主

    初尝真气的滋味,刘辩赖了一会儿床,不过当他着意去体会的时候,却发现这感觉越来越弱,很快消失了,让他很怀疑自己刚才是不是还没睡醒,只是一场春梦。

    直到唐瑛停止了磨牙,打了个哈欠,从梦中醒来,刘辩也没有感觉到什么气。

    “陛下,你怎么了?”看着刘辩一脸的失落,唐瑛坐了起来,有些不安:“臣妾……做得不好,还是臣妾起得迟了,服侍不周?”

    “啊?”刘辩一愣,看着唐瑛半喜半嗔的脸,连忙说道:“不,你做很好。”说着,他挤了挤眼睛:“继续努力!”

    唐瑛松了一口气,嗔了他一眼:“那陛下在想什么?”

    “我在想……黄帝十二形的事。”

    “这个无妨,今天臣妾去找公主问一问,便知究竟。”唐瑛主动请缨道。

    “好。”刘辩轻佻的摸了摸唐瑛的脸:“美人辛苦。”

    “再辛苦,也是应该的。”唐瑛轻笑一声:“只要陛下能重振朝纲,让臣妾做什么都愿意。”

    刘辩的脸有点苦,这个目标可有点太大,承担不起啊,而且我是来找龙的,当皇帝只是顺便。

    ……

    早饭后,刘辩便去看何太后。大汉以孝立国,即使天子也不能例外。更何况何太后是一个很强势的人,以前的刘辩有点怕他,更是每天去探望。现在的他虽然不怕他,可是想想这个世上就这么几个亲人,而且太后又刚刚受了惊吓,摔断了腿,去看看她,给她一点亲情的慰藉,也是应该的。

    何太后的气色依然很差,看到刘辩,也没什么精神,说了几句闲话,便挥手让他退下。刘辩正准备走,却看到了他的姐姐万年公主。万年公主牵着刘协的手,一起来看望太后。刘协的脸色也不太好,眼圈有些黑,神情有些恍惚。

    刘辩摸着刘协的头,关切的问道:“阿协,你怎么了?”

    “没什么。”刘协摇了摇头,欲言又止,不动声色的退了一步,离开了刘辩。

    万年公主看着刘协,又看看刘辩:“陛下,臣妾和陈留王去看母后,回来再和陛下说话。”

    刘辩听着语音不对,也没有多问,点了点头,便在永乐宫的外面等着。过了一会儿,身后响起一阵轻微的脚步声,万年公主走了过来,却没有看到刘协。

    “陛下!”万年公主款款下拜。虽然她是刘辩的同胞姐姐,却同样要行臣礼。

    刘辩看看万年公主,摆了摆手。“姐姐似乎有话对我说,我们去濯龙园吧,免得惊扰了母后。”

    万年公主有些意外,她思索片刻,点了点头。

    濯龙园就在永乐宫西边不远,出了西南角的小门,走几步路,就到了濯龙池。沿着那条小道,刘辩走上了假山上的亭阁,凭栏远刻,被烧毁的朱雀阙触目惊心,非常刺眼。

    “姐姐有什么话要对我说?”刘辩转过身,看着一脸讶色的万年公主:“是不是阿协对你说,我夺了父皇留给他的东西?”

    万年公主瞪大了眼睛,小嘴张成了圆形,显然吃惊不小。其实她刚才便已经很吃惊了,因为她看到刘辩站在廊下,虽然形容不变,可是整个人的气质却与兵变前大相径庭,判若两人。以前的天子不管是站是坐,总是低着头,弓着腰,一副怯懦的模样,而现在的天子虽然眼神忧郁,却昂头挺胸,如同一棵不肯弯腰的竹子,虽然瘦弱,却有另一种不同的气势。

    而他此刻发问,语气中蕴含的主动和自信,更让她有些怀疑眼前的这个少年还是不是她的兄弟。

    迟疑了片刻,万年公主点了点头:“那是先帝留给他的纪念,你已经有了整个江山,没必要再夺走这个……这个……”

    万年公主犹豫了半晌,还是没说出这究竟是什么东西。

    “姐姐,你应该比我更清楚,先帝原本是打算将整个江山都传给他的。”

    万年公主轻叹一声,无言以对。这是实情,她无法否认。

    “而这个……东西,我不知道它叫什么,因为先帝从来没有告诉我。”刘辩嘴角一挑,语带讥讽。“也许你知道,也许你不知道,但是现在我相信,这个东西不仅仅是个念想。它就是整个江山。”

    万年公主花容失色。

    “看样子,姐姐也知道?”刘辩长叹一声:“你和先帝一样,都觉得我挑不起这个担子,宁愿把希望寄托在只有九岁的阿协身上?”

    万年公主低下头,避开了刘辩哀怨的目光。过了片刻,她重新抬起头,眼中有无法掩饰的痛苦。

    “陛下,你不应该抱怨先帝,也不应该责怪臣妾和陈留王。这是命,是命,就没人能够改变。”

    “命,什么命?”

    “当初先帝曾经请许劭给陛下和陈留王卜过一卦,看看你和陈留王哪个更有天子命格。”万年公主的脸色发白,嘴唇也失去了血色。“许劭说,你有天子命,可是命短。陈留王也有天子命,可是命苦。你说,先帝该怎么做?”

    刘辩倒吸一口冷气,半晌没有说出话来。

    这许劭是妖怪吗?他怎么算得这么准。历史上的刘辩可不是命短,刘协可不是命苦么。这世界还是自己知道的那个世界吗,怎么这么多妖怪?梦里的那条龙,不会也是真的吧?

    “因为许劭这句话,先帝才断了废长立幼的念头。”万年公主怜悯的看着刘辩:“陛下,你……知道这里面的原因吗?”

    刘辩气极反笑。他当然知道。他有天子命,可是命短,皇位迟早还是命苦的刘协的。既然如此,先帝又何必和何进撕破脸,非要让刘协先继位呢,完全可以等一等,等自己这个短命的过把瘾就死,然后顺理成章的让刘协继位啊。

    原来这里面还有这么一回事,自己居然一点也不知道。局外人啊,以前的刘辩就是一个局外人,稀里糊涂的做了一个龙套,然后又稀里糊涂的死了。

    “我命在我不在天,更不在许劭。”冷静下来的刘辩摇摇头,抛开了哀怨,更抛开了一切顾虑。“既然现在我还是天子,我就要挑起这个担子。姐姐,你愿意帮我吗?”

    第020章 黄帝十二形

    万年公主惊讶于刘辩的自信,没有拒绝,一口答应了下来。毕竟是同胞姐弟,她也不希望刘辩短命,如果能够帮刘辩一点忙,她求之不得。

    不过,当她得知刘辩要她帮忙翻译《黄帝十二形》帛书时,万年公主皱起了眉头。

    “字,我都认识,不过,我未必能解得出来。”

    刘辩不解,既然认识字,还有什么解不出来的。

    万年公主叹了一口气,讲了一段往事。

    先帝在世的时候,为了能振兴大汉,可是花了不少心思。其中有一项就是建鸿都门学。鸿都门学专门招收精通书法、绘画的人才,很多人都以为这是先帝玩物丧志,其实先帝是想寻找能够精通古文字的人才,而又不想引起世家的注意。找这些人,就是为了破解皇家收藏的一些用古文字写成的古籍,希望从里面找到能够振兴大汉的法门。

    《黄帝十二形》帛书就是先帝曾经寄予了很大希望的一个目标。当时先帝已经派人译出了这些古文,但是却没法理解其中的意思,有如天书,最好只好不了了之,重新收藏起来。再然后,他就把注意力转到了《太平经》上。

    “等等,《黄帝十二形》有今文译本?”

    “当然。”万年公主很肯定的说道:“最后一个版本是我亲笔抄录的。我记得很清楚。”

    “可是,这个版本的《黄帝十二形》失踪了。”

    万年公主愕然,脸色变得非常难看。刘辩的脸色同样不好看。他想起昨天晚上在东观的经历,意识到这里面大有文章。先帝费了那么大的周折,秘密译出了《黄帝十二经》,却无法破解其中的秘密。现在有人偷走这份秘笈,说明有人懂得怎么破解,也就是说,先帝的辛苦全是为人做了嫁衣。

    先帝的一举一动全在对方的注视之中,甚至包括鸿都门学的建立,都可能是对方的计谋之一。他们的目的就是想了解宫里收藏的这些古籍,《黄帝十二经》正是其中之一,所以对方居然直接将原本偷走了,而不是抄录一份,可见急迫。

    刘辩的背后升起一阵凉意。毫无疑问,昨天那个敢质问卢植的小吏就是其中之一,而像他这样的人还不知道有多少。考虑到袁绍、袁术一个任西园八校的中军校尉,一个任虎贲中郎将,负责宫廷安全的虎贲郎、羽林郎甚至包括殿中的郎中、中郎里,不知道有多少是他们的耳目。

    袁家会不会半夜派人割了自己的首级?从王越等人的武艺来看,不是没有这个可能啊。

    刘辩好半天才缓过神来:“姐姐,既然有人偷走,说明有人能看懂。你看不懂《黄帝十二形》,是什么原因?”

    “里面有太多的隐语,特别是经脉方面的。”万年公主沉吟道:“我想,也许学医或者修道的人能够搞明白。”

    “为什么这么说?”

    “从序文里看,《黄帝十二形》是黄帝三大神医之一的雷公所著。三大神医中,俞跗精针砭刀石,蓍有《黄帝外经》,岐伯精药草方剂,著有《黄帝内经》、《本草》,皆是各人所精擅的医术,雷公著《黄帝十二形》,自然是与他精通的脉法有关。而十二形的取名,又大多与军队有关。”

    “军队?”

    万年公主瞥了刘辩一眼,耐心的解释道:“黄帝与?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