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其他小说 > 神话三国 > 神话三国第54部分阅读

神话三国第54部分阅读

全部出去,然后命人在神像前铺了一个床位,准备夜宿神殿之中,慢慢参悟。貂蝉本想留下来侍候他,却被他拒绝了。他要一个人静一静,说不定还能得到更多的信息。

    貂蝉出去以后,刘辩盘腿坐了下来,调匀呼吸,凝神静气,静静的等待着。

    当周围的一切渐渐的离他远去,耳边只剩下自己的呼吸和心跳声时,他听到了悉悉窣窣的声音。这个声音很微弱,却非常清晰,似乎很遥远,又似乎近在眼前,飘忽不定,却始终萦绕在他的耳畔。刘辩明白,这个声音很可能就是貂蝉的本命兽在神像体内爬行时发出的时间,至于在哪个位置,他却不太清楚。

    他也不去问,只是静静的听着。

    周围一步寂静,就连近卫郎都撤到了神殿之外,神殿内只有刘辩自己和一尊不会说话的神像,还有神像体内的小兽。他放空了心神,静静的听着,眼前一团漆黑,可是在黑色之中,又有什么东西在动,仿佛那只浑漆黑,只有背部有一条白线的小兽,正在顺着一条看不见的管道穿行。

    想到小兽,刘辩忽然又想起了驳兽。驳兽浑身雪白,唯独尾巴是黑色的,从背后看的时候,它和小兽正相反。一念及此,刘辩忽然心中一动,若有所思,瞬间从恍恍惚惚的境界中跳了出来。

    他抬起头,静静的打量着沉默的神像。神像脸上的笑容很神秘,有点像传世名作中的蒙娜丽莎,让人猜不透她在想什么,又在笑什么,甚至是不是在笑。

    刘辩仿佛想到了什么,却怎么也想不起来。他沉思良久,最后决定还是暂时抛开那个念头,重新倾听小兽在神兽体内爬行的声音。

    不知过了多久,刘辩再次进入了恍恍惚惚的境界。不过,他没有听到小兽爬行的声音,神像体内一片寂静,大殿里只剩下刘辩自己的呼吸声和心跳声,那只小兽仿佛突然之间消失了。

    刘辩不解,本想起来找一找,但念头刚刚一动,他又改变了主意,决定不去管小兽的生死,就这么慢慢的等下去。

    大殿里漆黑一片,万籁俱静,仿佛天地之初。

    ……

    长安。

    王允拥被而卧,眼睛闭着,呼吸很平稳,却没有睡着。

    不知道过了多久,门外传来了一阵轻而急的脚步声。王允突然睁开了眼睛,翻身坐起。

    “吱呀”一声轻响,门被推开了,王盖闪身进了门,随即又轻轻的掩上了门。他站在门口,一动不动,直到眼睛适应了室内的环境,这才轻声叫道:“父亲?”

    “如何?”王允已经坐了起来,两眼目光炯炯。“刘焉的人来了没有?”

    “来了,可是……”王盖欲言又止,黑暗中,他的声音透着说不出的沮丧。王允立刻皱起了眉头:“究竟怎么了,说话吞吞吐吐的,没一点丈夫气概。是不是刘焉派来的兵力太少?”

    “兵力的确不多。”王盖无声的叹了一口气:“听刘范说,他派了三千步卒来,儿子觉得,刘焉大概是对我们没什么信心,想坐观成败。”

    “坐观成败?”王允冷笑一声:“他不臣之意已明,就算不出兵,也逃不出逆臣之名。依我看,他可能是被郭泰前些天的行动吓住了,以为朝廷有了防备,不敢深入。志大才疏之辈,莫不如此。”

    王盖沉默不语。十多天前,原本镇守扶风的郭泰突然回到长安,移驻子午谷,又派了一部分人去郿县的斜谷口,加强了戒备。不过,他调动的人马有限,总数不过两千多人,而且两天前,他们又都离开了,重新回了扶风。刘焉也许听到了之前的风声,派人制止了前来助阵的部下。

    刘焉人在成都,和部下有千里之遥,要想遥控指挥,这里面至少有五天的时间差。这种秘密任务根本不合适遥控指挥,要么亲临一线,要么安排一个信得过的将领,这样才能随机应变,当机立断。刘焉遥控指挥,实在是愚蠢到了极点。王允看不起刘焉,王盖也不怎么赞同刘焉的这个做法。

    问题是刘焉只是他们的盟友,不是他们的下属,就算不同意,他们父子也拿刘焉没办法。相反,他们还要迁就着刘焉,没有刘焉这三千人马的帮助,他们很难全面控制长安。

    “韩遂、马腾真是没用,快一个月了,还没能攻进长安。”王允轻叹一声:“这些凉州人果然都是靠不住的。要想靠他们来完成儒门的大业,实在是痴心妄想。如果我手里他们的一半人马,牛辅、郭泰的首级早就提在我的手里了。”

    “父亲说得是,儒门人才济济,唯独在兵权上力量薄弱。如果不是这个原因,当初窦武、陈蕃也不会功败垂成。如果他们像父亲这般文武双全,儒门的大业早就成功了,可至于拖延至今日。”

    王允笑了一声,自信满满。“这一天很快就会来的。一旦控制了长安,控制了牛辅的部属,手握并凉精锐,就算山东战事不利,我们也可以稳住半壁江山,儒门也不至于一败涂地。”

    王盖赞了一声:“还是父亲深谋远虑。他们都将目光放在山东,唯独父亲看中了关中。”

    “山东人……”王允微微一笑,不屑之色溢于言表:“清谈客众,能臣了了。袁本初四世三公,也不过如此。我听说,荀家的那个王佐之才,到现在也没有奉袁绍为主。陈家宁可依附陶谦,也不肯向袁绍低头。钟繇决意在朝中观望,韩家则投靠了袁术。颍川四家,居然没有一家看好他的,要想成大事,岂不是痴人说梦。”

    ……

    褒斜谷,刘范摸黑行走在栈道之上,脚下的木板被踩得吱吱作响,伴随着夜风,敲在刘范的心头。

    刘范抬起头,看了看远处黑黝黝的山影,心头莫名的涌过一丝不安。

    他奉王允之命,从长安赶来迎接从益州赶来的援军。三千益州军悄悄的进入长安,配合王允的行动,将给牛辅突然一击。在张辽、郭汜率兵与韩遂、马腾对峙的时候,长安兵力空虚,牛辅身边只有五千多人,运作得当,完全可以一击而中。

    帮助儒门控制了长安,刘焉对儒门有功,将来就有可能实现割据益州的目的。刘焉自己也清楚,割握益州不可能是长久之计,儒门一旦控制了洛阳、长安,迟早会收复益州,一统天下。但是作为乱世中保命存身的手段,却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到时候还可以和朝廷讲条件,封王封侯,皆有可能。

    对于他们父子来说,握有益州,是进可攻,退可守的上上之策。帮助儒门取长安,只是避免与儒门发生冲突而已。

    刘范正想得出神,身边的亲卫忽然拽了他一下:“少主,你看。”

    第231章 水火无情

    刘范抬起头,脸色瞬间变得煞白。

    一百步外的栈阁前亮起了一排火把,数十个身影矗立在黑暗之中,像是守护栈道的山神。

    栈阁里通常都会有士卒守护,以免有山贼或者山民觊觎阁中所藏的粮食、甲杖,但是很少会有这么多人,而且大半夜的不睡觉,手持火把在阁前列队,自然不会是闲得无聊,半夜进行演习。

    刘范知道,这些人十有八九是针对自己来的。前面既然有了堵截的,后面也不会没有人。刘范这时候才想起来,那间栈阁的驿卒笑得有些诡异。

    刘范进退无路,栈道的左边是滔滔不绝的褒水,右边是岸然壁立的悬崖。跳进褒水,他会被淹死,爬悬崖,他也没那本事。他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硬着头皮向前走,希望寻些士卒要等的人不是他。

    一百余步,刘范走了很久。

    当他拖着沉重的腿,终于走到栈阁前的时候,一个年轻的校尉站在他面前,一手举着火把往刘范脸上一照,一手抚着战刀,微微一笑:“左中郎将刘范?”

    刘范万念俱灰,所以的侥幸不翼而飞。

    “在下正是刘范。”

    “贾侍中等候多时,请左中郎将随我来。”校尉转过身,向栈阁走去。

    刘范听到贾侍中三个字,莫名的一惊,就像被毒蛇咬了一口,险些跳起来。在长安这么久,也和王允父子接触得不少,听王允提及的名字最多的就是贾诩。贾诩是天子近臣,洛阳兵变的时候,他多次领别部独立作战。天子北伐,荀攸随行,贾诩却一直没有动静。王允最担心的就是贾诩来了长安,一旦贾诩到了长安,王允的计谋就很可能被他看破。

    但是,经过几个月的明察暗访,王允始终没有在长安发现贾诩的踪迹,基本确定贾诩不在长安。可是现在贾诩突然出现在这里,当然不是一时心血来源,夜游栈道,只可能是专门在这里等他,等益州来的三千人马。

    贾诩不仅在长安,而且对他们的行动了如指掌,他们还有成功的希望吗?

    王允一直在骗我,他根本不知道贾诩在哪里。

    刘范深吸一口气,定了定神,走进了栈阁。

    贾诩穿着臃肿的冬衣,正靠在灯旁读书。听到刘范的脚步声,他放下了手中的书卷,看着刘范,轻笑了一声:“我想,你一定会告诉我,你不顾天黑危险,夜行赶路,是为了去成都劝阻你的父亲,让他不要助纣为虐,应该忠于朝廷,忠于陛下。”

    刘范张了张口,却什么也没说。他想说的话还没出口,就被贾诩说了,他还说什么。

    “你肯定还会告诉我,你并不知道有三千益州军正在赶往长安的路上,离此不足十里。”

    “侍中说什么,我听不明白。”刘范哑声道。虽然知道瞒不过贾诩,可是他还是不想束手就缚。

    “没关系,很快你就会明白。”贾诩站了起来,将书卷塞进袖子里,披上一件半旧的大氅:“走吧,我请你看一场好戏。也许,你会和戏中的某些人有关。”

    ……

    天色微明,刘范站在栈道之上,看着对面的山崖和半山腰上的栈道,心沉到了谷底。

    这是益州军前往长安的必经之路,现在却控制在贾诩的手里。

    贾诩在栈道口安排了三十名士卒,这些士卒手里拿的全是弩,还有几架守城弩已经安装到位,寒森森的箭头直指对面的栈道。守城弩的旁边,点着两堆篝火,篝火的旁边摆着一堆箭,箭杆上缠了厚厚的布条,浸过油的布条。

    最多半个时辰之后,三千益州军的前锋就会出现在条栈道上。他就是来迎接他们。可惜,现在迎接他们的却是贾诩和这些强弩、火箭。即使刘范对军事比较外行,他也知道贾诩会做什么,行走在栈道的三千益州军和昨天晚上的他一样,前后失据,死路一条。

    贾诩坐在崖边的一个竹榻上,两条腿垂在空中,正在百~万\小!说。褒水在他的脚下哗哗流淌。刘范看了一眼褒水,忽然心头一喜。栈道的下方两丈左右就是褒水,秋冬水浅,褒水的水面比往日低了一丈左右,流速也小得多,犬牙交错的石头露出了水面。如果从栈道上跳下去,虽然可能摔伤,虽然水有点凉,却有可能逃出贾诩布好的陷阱。以益州军对山地战的熟悉,这样的地形可能对他们造成一些麻烦,却不可能完全困住他们。

    他看了一眼贾诩,嘴角微微一挑。天子信任的贾诩,不过如此。王允那么担心他,实在有些过了。

    ……

    朝阳升了起来,远处的栈道上,远远的走来了一队人马。他们沿着栈道逶迤而行,走得并不匆忙,甚至有些悠闲。很显然,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正在走进一个陷阵。

    刘范很想喊一声,给他们提个醒。可是看看距离,再看看身边那几个一脸杀气的士卒,还是打消了这个主意。他只要露出一点报警的意思,这些人肯定会毫不犹豫的砍死他。

    在刘范焦急的注视下,益州军越来越近,终于出现面刘范的面前。当他们看到栈道上严阵以待的士卒时,立刻慌乱起来,报警的鼓声大起,在山谷间来回震荡,透着说不出的恐惧。

    鼓声一起,守城弩旁的士卒立刻点燃了巨箭上的引火物,强壮的士卒举起大锤,猛的敲在弩机上,守城弩猛的一颤,燃烧的巨箭呼啸而出,直奔益州军身后的栈道。

    益州军看到了飞驰的火箭,也明白了敌人的意图,不禁发出惊呼,有的人拔腿向后奔去。可是在狭窄的栈道上,根本没有让他们奔跑的空间,而且他们跑得再快,也快不过飞驰的巨箭。

    “呯”的一声,巨箭飞过五百多步的距离,射在对面的山崖上,就在栈道的下方数尺左右,深深的扎进石壁之中。巨上的火苗立刻舔着了栈道上铺着的木板,火势更烈,眨眼间就烧着了数十块木板,以让人不敢相信的速度蔓延。

    看到此情此景,刘范的头皮一阵发麻。他知道,贾诩肯定事先做过手脚,比如在木板上倒油,或者涂漆。为了防止栈道因为湿气过大而腐朽或者被虫咬,在上面浸油或者涂漆是非常常见的事,即使有人发现了上面有新鲜的油漆,也不会有人起疑心。

    可是,此时此刻,这些油和漆却是致命的,一被火苗舔着,木板就燃烧起来,烈火熊能,让人不敢靠近。虽然有军官大声下令士卒上前救火,却没有几个人敢冲上去。就在他们的注视下,一块木板被烧断,又一块木板被烧掉,栈道很快就出现了一个数步宽的大缺口。

    片刻之间,守城弩连续不断的射击,射出数十只火箭,将栈道烧成十几段。益州军将士挤在那些残存的栈道上,看着越来越近的火,有的人上前扑打,有的却大叫着,跳下了栈道,扑进褒水之中。

    刘范暗自笑了一声,看了贾诩一眼。

    就在这时,栈道北面突然响起激烈的战鼓声,沿着狭窄的山谷奔腾而来,像一道看不见的洪流,瞬间就淹没了益州军惊慌的叫喊。

    刘范诧异的转过头,看向身后的栈道。昨天晚上,他就是跟着贾诩从那里过来的,那里只有一百多士卒,除此之外,他没有看到任何大军的影子。难道贾诩就要靠这一百多名士卒追杀益州军?

    而且,他们用什么办法?

    通过栈道?栈道上已经挤满了人,根本无法迅速前进。

    利用战船?水量不足,明石暗礁遍布,战船根本无法顺利通行,走不了多远,就可能被撞得粉碎。

    刘范没有想太久,因为他很快就知道了答案。

    鼓声之中突然多了一个轰轰的声音,紧接着,刘范看到一道高达一丈以上的浪头汹涌而至,狂暴的冲刷着两崖的山崖,像一头发怒的巨兽,不顾一切的向前狂奔,撞得两侧的山崖瑟瑟发抖。片刻间就从刘范的眼前掠过,冲向那些刚刚跳下栈道,准备涉水逃生的益州军。

    刘范惊骇莫名,他不知道这些水是从何而来。这几天没有下过雨,根本不会有山洪出现,这场洪水来得太过诡异。他不由自主的将目光转向了贾诩。

    贾诩悠然自得的坐在悬崖边,泛着白沫的浪花从他脚下涌过,冲撞山崖上,激起的浪花打湿了他的大氅,在大氅上流下了一滴滴的阴影,就像是慢慢洇开的血泪。

    跳下栈道的益州军发出绝望的哭喊,拼命的向栈道奔去。可惜,栈道在他们上方两丈以上,急切之间,他们根本来不及爬回栈道上去。

    片刻之间,数十名益州军士卒被突如其来的洪水卷走,在水中沉浮,像一块朽木,被洪水裹胁着,撞向两侧的山崖。

    栈道上的益州军失魂落魄,面色如土。

    贾诩放下了书卷,看着对面正在燃烧的栈道,看看无情的冲击着益州军将士的洪水,叹了一声:“水火无情,善用水火者无敌,可不慎哉?”

    第232章 帝者,谛也

    贾诩对刘范招招手,好整以暇的看着已经陷入绝境,全无还手能力的益州军,淡淡的说道:“刚才这曲《波荡壑》如何?还能一听么?”

    “《波荡壑》?”刘范重复了一句,却不明白贾诩在说什么。

    “是的,《波荡壑》,黄帝㭎鼓十二曲中的一阙,以一百二十面㭎鼓激发水势,波涛涤荡谷壑,故名《波荡壑》。”贾诩嘴角微挑,眼神中难得的带了几分得意:“我经过几个月的冥思,创编了一个只用三十六面鼓的小阵,今日牛刀小试,看起来效果还不错。”

    刘范两只眼睛瞪得溜圆,心头剧震。刚才的山洪不是意外,而是贾诩用鼓声激发的?黄帝㭎鼓十二曲,这个名字?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