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其他小说 > 娇妻如云 > 娇妻如云第40部分阅读

娇妻如云第40部分阅读

嘀咕起来,这沈公子脸皮确实厚,比杂家还厚,难怪能招人喜欢。

    杨戬定定神,装模作样地看了沈傲几眼,才笑呵呵地道:“沈公子是大福大贵之相啊,依杂家看,将来入阁拜相亦是迟早的事。”

    杨戬似乎是在向沈傲传递某种信息,沈傲心中了然,却是道:“入阁拜相?我可担当不起,倒是想教公公看看,我这一辈子能娶几个老婆。”

    他说得很认真,一点都不像是开玩笑。杨戬一时无语,这是什么人啊,堂堂监生,大大的才子,好好的不想着自己的前程,却去问老婆,这……这……太不像话了,不过倒是很有意思,好,杂家给他算一算。

    他继续看了看沈傲的面相,咿呀一声,惊奇的道:“沈公子骨骼惊奇,必是花丛高手,印堂泛红,只怕是命犯桃花,将来必定妻妾成群。”

    哦?本公子居然印象泛红?还真是天生异象啊,找机会照照镜子去,沈傲闻言大喜,喜滋滋地道:“公公可不要诳我,若是将来沈某人讨不到老婆,将来卷了铺盖,可是要到公公府上吃喝拉撒的。”

    杨戬大笑,这小子上道啊,是个人才,牙尖嘴利,还是个自来熟,和杂家倒是很像,这样的人有前途。

    想着,杨戬随即拍着胸脯道:“只要沈公子看得起,就是现在卷铺盖到杂家的府上去,杂家也负责你的吃喝如何?”

    沈傲反倒不好意思了,开玩笑而已,这杨公公还来真的了,表现得还这样的诚挚,好像自己不去他家吃拿很不过意似的。

    这一番话下来,更是拉近了二人的距离,脸皮厚的碰到一个脸皮更厚的,自来熟得遇到一个自来的更熟的,三言两语之间,若是还有什么拘谨,那真是见鬼了。

    二人足足说了半个时辰,杨戬已起身坐到沈傲的身前了,那伸出来的兰花指儿搭在沈傲身上,呵呵笑道:“沈傲小弟,实话和你说了吧,宫里头的那位……嘿嘿,对你很看重呢,非但是官家,就是三皇子也对你赞誉有加,有了圣眷,你还愁个什么?你看那太尉高俅,从前是什么人?不过是个小小书童,却因蹴鞠踢得好,得了圣眷,如今已获三公,实授开府仪同三司,统管禁军,端的是威风八面,位极人臣。以沈傲小弟的本事,依我看,只怕比之高太尉更加了得呢。”

    咦,原来高俅也是书童出身?居然是本公子的同行?

    不过什么开府仪同三司,沈傲却不知道是什么官,听这口音,倒像是国防部长级别的,看来这高俅倒是并没有后世那样不堪,倒成了沈傲的楷模了。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莫非本公子就是给高太尉更新换代的替代品?

    沈傲心里做着升官发财的美梦,却是苦笑道:“杨老哥这话差了,方才官家还特意宣了一道旨意来骂我呢,放浪不羁、浪蝶狂蜂还有德行浅薄,这些话真是令人振聋发聩,学生一听,很是惭愧,别说做官发迹,整日胆战心惊的,哪里还敢有这心思。”

    杨戬道:“沈傲小弟这就不懂了,官家日理万机,能让他放在心上的人有几个?这世上能让官家咬牙切齿痛骂的又有几人?官家这是在敦促你,是对你抱有期望,否则,发一道中旨来骂你做什么?”

    噢,被皇帝骂还是一件很荣耀的事,敢情沈傲应当谢主隆骂了,这个逻辑真是太强大了,沈傲哭笑不得,只好讪讪然地道:“多谢杨老哥提点。”

    杨戬亲昵地拍着沈傲的肩:“时候不早了,杂家还要回去交差呢,今日与沈傲小弟一见如故,有空闲可去杂家府上坐坐,若是有人欺负了你……”杨戬的脸上浮出一丝狞笑:“就和杂家说,杂家倒要看看,谁有这样的胆子。”

    这年头还是太监横啊,这种话就是国公都不敢说,可是杨戬却是堂而皇之的说出来。沈傲心里乐呵呵的,有关系不用,过期作废,往后是该找机会寻这个杨公公帮帮忙,比如上次遇到曹公公的事,若是现在遇到还哪需要这样麻烦,直接请杨公公摆平就是。

    将杨戬送走,回来的路上便看到许多惊诧的目光,显然方才那道圣旨令府里的一干人等为这表少爷提心吊胆,几个平时和沈傲走得近的,都来相问,那刘文擦着额上的冷汗道:“表少爷,方才真真是吓死我了,我原先还以为,这官家是要拿问表少爷呢,没事就好,往后往表少爷收收心,好好读书,遵照着官家的话去做。”

    沈傲笑呵呵地拍着他的肩道:“怕什么,打是亲,骂是爱懂不懂……”他神神秘秘地附在刘文的耳畔道:“官家多半是爱上我了。”

    “啊……”刘文惊叫,表少爷真是什么话都敢说啊,连忙道:“表少爷去歇一歇,刘某还有事要做,告辞,告辞。”

    过了两日,中试的榜单贴出来了,沈傲却没有去看,大有一副一切都是浮云的心态。

    到了下午,便有许多同窗成群来拜访,都是恭喜沈傲夺得头名的,这些家伙闹哄哄的,搅得人不得安生,倒是夫人脾气好,教沈傲和周恒好好接待,又是留饭,又是教人上好茶、做些新奇的糕点招待,同窗们也不客气,脸皮厚的让沈傲都自惭形秽,该吃的吃,该拿的拿,临走时还一个个亲热的挽着沈傲的手说:“过几日我们再来拜访,沈兄就不必送了,来日方长嘛。”

    沈傲无语,他哪里是想送他们,巴不得赶紧将他们赶走。

    为了这圣旨的事,夫人担心极了,四处向人打听宫中的消息,又督促沈傲往后不许胡闹,闹得都上达天听了,这还了得,因而隔三岔五叫他去佛堂,并不是想教沈傲去礼佛,而是怕他去惹是生非,教他收收心。

    倒是国公对圣旨的事却是没说什么,有时带着沈傲去拜访几个京中的朋友,这些朋友大多都是喜好古玩的,早已盼着沈傲去赐教了。

    抽了空,沈傲去了陈济那里几次,陈济对他的态度却是软了下来,教他做经义,将自己的心得倾囊相授,做文章时如何破题,如何承题,如何开讲,如何收尾,这些都需要许多技巧的,他拿了沈傲中试的那篇经义去看,随即指出了不少不足之处。

    沈傲这时候才发现,陈济确有非凡之处,这个状元公行书尚可,诗词是他的弱项,可是唯有一样却是出类拔萃,便是这经义,其水平别说是沈傲,就是国子监中的诸位博士都差之千里。

    沈傲人聪明,又有基础,因此学起来也快,此后每天写一篇经义,第二日清早去向陈济请教,陈济看了他的经义之后,再指出缺点,举出他的不足,加以矫正。

    如此反复过了几天,沈傲的水平倒是见长了,仿佛这几天所学的东西,比从前在学堂里所学的要多得多。

    其实这也难怪,在国子监里,博士们授课,往往并不讲技巧,只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在他们看来,要想下笔千言,只须背就是了,不但要背四书五经,更要背一些经典的范文,反反复复的背,一直要到倒背如流的地步。

    偏偏沈傲将四书五经背了个滚瓜烂熟,一些经典的经义也记下了不少,这思维非但没有开阔,反而僵化了。每次写经义,脑海中便出现了经典的范文,不管如何下笔,却总是脱不开这些范文的影响。

    可是陈济的办法却不同,陈济讲的是一个练字,不断的鼓励沈傲自己去写经义,写完了再让他指正,告诉他哪里出了错误,需要改正的地方在哪里,若是用另一种思维来破题是否会更好,这种一对一的教学方式,再加上陈济的高绝水平,让沈傲一时茅塞顿开。

    第156章 周刊

    转眼到了十一月十三,年关越来越近,近几日的天空却总是阴沉沉的,阴霾阵阵。

    这天,一大清早,天空便洒落了一丝雨线,滛雨霏霏,大冬天里竟是下起了毛毛细雨,夹带着彻骨的寒意。

    沈傲昨日去邃雅山房转了转,山坊已经开业了,由吴六儿主持,生意倒是红火得很,这种大众型的茶肆吸引的顾客颇多,不过利润却少。

    这只是一个开始,沈傲倒是并不太在意这新店的利润,只要有赚头就行。

    春儿是闲不住的,住在邃雅山房,偶尔帮着算算帐,她进了国公府,学了一些算数,因而算账的事倒是力所能及。

    沈傲正打着一个主意,由于邃雅诗册的畅销,吴三儿已将多余的钱购下了一件濒临倒闭的印刷坊,招聘工匠,更新了活字工具,倒是忙得不亦乐呼。

    沈傲的意思是,除了出版邃雅诗册,似乎还可以印刷些别的东西,以赚取更多的利润。

    沈傲曾教周恒做过调查,在汴京城中,识字率还是相当高的,不过许多人虽然识字,可是文化水平却大多也只是识字而已。

    这批人可以算是汴京城中的中产阶级,有些生计,略有家财,手头却并不充裕,因此主要的消遣自然及不上腰缠万贯的巨贾和官人,既不可能去勾栏青楼里一掷千金,也没有附庸风雅的本钱;有空寻个茶肆、酒肆坐一两个时辰,听人说说书,和人闲扯几句,就已是极为难得了。

    沈傲打算办一种类似于报纸的刊物,每周发一版,当然不是议论时政,而是以讲故事为主,版面他已想好了,报纸设定为后世报纸大小,每版三张,共设立四个专栏,一个叫猎奇鬼话,自是写一些鬼怪的故事,还有一个叫才子佳人版,什么某生邂逅某富家小姐之类的情话故事,这种故事主要是迎合闺阁中少女的需要,故事情节一定要够yy,最后一定要有团圆圆满的结局,什么长相思守,什么有情人终成眷属之类,求的就是一个爽字。

    至于第三个专栏,则是一些八卦故事,当然这种所谓的八卦其实大部分是胡编乱造,如汴京城某地某人偷蒙拐骗,十恶不赦,勇气与机智并重的官差们如何寻凶,又如何索取物证,最后将其捉捕归案之类。这种故事有一定的纪实性,又添加了不少煽情的内容,满足观众的猎奇心理。

    最后的第四专栏,则是长篇连载的专栏,连载的故事有一定的好处,在于一旦前篇吸引到了读者,这些读者很乐意掏钱看后面的故事,所谓欲罢不能,便是这个道理。

    有了构思,要施行起来倒也容易,技术和发售的事自然是交给吴三儿,沈傲则专心去编些后世耳熟能详的故事,往后还可以让一些人投稿,每周的故事不需要太多,也不至于手足无措。

    不过教沈傲亲自提笔去写故事,时间和精力都消耗的太多,沈傲的主意,打在了小章章身上,小章章在邃雅山房里白吃白喝白睡,小日子过得倒是不错,有了空暇,还可以和茶客们讨教些文学上的问题,平时看百~万\小!说,和侍女们发生些不清不楚的关系,倒是颇有乐不思蜀的意思。

    沈傲悔恨啊,早知道不该引狼入室,现如今这家伙被自己养着,倒是一点儿愧疚的意思都没有,叫了几声表哥差点儿要把沈傲当亲哥了。

    这样下去可不行,不能让小章章继续堕落下去,要诈取他的剩余价值……哦,不对,要教会他自食其力,让他振作起来。

    其实小章章的文化水平还是不低的,虽然距离作出好诗好词还差得有点远,其他的倒都还不至于难住他;毕竟出身世家,底子摆在那里,就是像周恒那样天天游手好闲,也不至变成大老粗。

    沈傲摸着小章章的背,很亲切地说,小章章啊,你想不想一鸣惊人,想不想作出一番事业,让别人刮目相看。

    这句话正中陆之章的心怀,自然是点头如捣蒜,哪里会说个不字。

    这就好办,沈傲需要的就是有为青年,有胆魄,有决心,有毅力。

    最后,小章章成为了周刊的第一个专栏作家,第一版周刊的故事,几乎全部由陆之章主笔写出。当然,灵感全部来自于沈傲,沈傲先列好大纲,设计好人物和大致的剧情,其余的事就不劳他操心了,由陆之章来将故事填充的饱满曲折。

    故事写出来后,倒还真不错,尤其是那几部小短篇,虽然都是后世耳熟能详的小段子,可是经由陆之章润笔,竟还玩出了点儿小花样,沈傲大为赞赏,公子就是公子啊,心里头的鬼主意不少,不呆板,有创意,很有前途。

    今日,沈傲清早醒来,作的第一件事,便是穿了衣衫上街去买一份隧雅文萃,今日是隧雅文萃开刊的第一日,效果到底如何,他的心里其实还是有点儿虚的,不亲眼看看,放心不下。

    吃了送来的早餐,沈傲端起一方铜镜,左右照了照,呵呵一笑,自言自语地道:“杨公公一张嘴太会唬人了,竟说我印堂是粉红色的,我看着怎么白得很,做小白脸都够了。”

    心里yy一番,掩门出去,到了马房,原想借一匹马出去闲逛的,谁知这马厩里,却看到周若带着丫头正在挑选马车。

    周若见了沈傲,脸上的表情令人琢磨不透,只见她撑着一柄油伞,细雨如线飘洒下来。她本来就纤巧削细,在油伞之下,更显得动人了。尤其是那俏丽的脸庞,在雨雾蒙蒙之中面凝鹅脂,唇若点樱,眉如墨画,神若秋水,说不出的细腻动人。一身翠绿的裙子,在这浑浊的雨中更显得格外的夺目鲜润,直如雨打碧荷,空灵清逸极了;虽只是板着脸,却有一种别样的风情。

    这样的小雨,沈傲自是不带伞的,雨线飘洒至他的头上,脸上都浸湿了,好在他皮糙肉厚,倒不觉的什么。

    看了沈傲这模样,周若便气不打一处来,这样的寒冬里淋着雨,这个表哥也太不知珍惜自己了,要是病了,只怕要害得她娘担心了。

    “哈哈,表妹,你也要出门?这倒是巧了。”沈傲笑呵呵地浑不在意,他心里知道,这个表妹是面冷心热,越是冷淡,就越热心。

    周若瞥了他一眼,道:“春儿如何了?你将她安置起来了吗?”

    说起来春儿的事还真是需要感谢表妹,若不是她急中生智叫小郡主去报信,只怕沈傲要遗憾终身了,沈傲正色道:“已经将她安置起来了,无妨的,我还得谢过表妹呢!”

    周若冷哼了一声,嗔怒道:“你的风流债还不少呢,又是蓁蓁姑娘,又是春儿,将来还不知继续会祸害多少姑娘。”

    有吗?很多吗?在这个时代,似乎并不多啊,哥们也只是响应优生优育的号召与时具进而已。

    沈傲觉得有些委屈,苦着脸道:“表妹的话似乎说重了一些吧,其实表哥也没有这么不堪的。”

    雨水滴答落在他的身上,周若见他喋喋不休的自辩,心里颇有些不忍:“你为什么不到马厩里去躲躲雨,在雨中站着,莫非觉得自己很英雄吗?”

    沈傲撇撇嘴:“我要出门了,马厩就不去了,表妹若是拿那油伞为我遮雨,这才差不多。”他向马夫道:“给我寻匹马来,要帅一点的。”

    马夫和沈傲是熟识的,也知道帅是怎么个回事,笑呵呵地道:“表少爷,俊俏的马儿是没有了,今日要采买不少年关的杂物,都被人挑走了,倒是有两头驴儿,模样儿也是很周正的,可谓驴中极品,不知表少爷要不要?”

    “驴?”沈傲眼睛直愣愣地望着马厩中一匹马,不消说,这马已被表妹预定了,驴就驴吧,驴子好,走路不快,安全环保,好表哥配好驴,咦,本少爷居然连想事的时候都押韵了,看来文化水平见长啊,这经义没有白学。

    沈傲道:“好吧,就替我牵一匹来,事先说好,不要母的。”

    周若听到沈傲在这边胡说八道,心里不由地想:“不要母的,这又是什么典故?”俏脸一红,啐了一句:“不正经,难怪圣旨都下来训斥你。”

    马夫牵了驴来,这驴儿懒洋洋的,上了鞍,也没有为它添加几分矫健;沈傲无语,却也不嫌弃,翻身上去,晃悠悠的夹着驴腹,朝周若笑道:“表哥今日有点急事,先走一步了。”

    周若见他淋着雨,有心叫他一起坐马车,可是话儿哽在喉头,却是没有开口,冷言道:“哼,你自走你的。”

    沈傲不再多说,急促促地骑驴践踏着泥泞而去。

    出了周府,远处便是一个酒肆,按照沈傲对吴三儿的吩咐,周刊发售时,需找一些无所事事的童子,让他们带着周刊四处叫卖,尤其是人流较多的地方,一定不能错过。只可惜今日下了雨,出师不利,因而只能退而求其次,在酒肆、茶肆等一些人群?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