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其他小说 > 娇妻如云 > 娇妻如云第159部分阅读

娇妻如云第159部分阅读

看,作画的人,就没几个好的。”

    赵佶脸色一黑,天知道太后是指着和尚骂秃驴还是指桑骂槐,却也无可奈何,悄悄地叹了口气。

    太后继续道:“一定要重惩,哀家还是那句话,剥去王爵,再发一道严厉的旨意去申饬下,还有一样,往后他来后宫这边给哀家问安,就给哀家挡了,哀家不愿见他。”说罢,朝赵宗道:“晋王满意了吗?”

    晋王赵宗面如土色地道:“母后,不可啊……”

    第559章 今时不同往日

    太后板起脸来,深深地看了赵宗一眼,道:“怎么?这样处置你还不满意?沈傲固然是坏,可是官家那边也要用,好歹也是有功之臣,难不成要杀了他的头才甘心?”

    赵宗苦着脸,道:“母后,儿臣不是这个意思。”他眼珠子一转,无可奈何地道:“儿臣恳请母后,不要责罚蓬莱郡王。”

    这一句话,让殿中之人都是微微愕然,赵佶朝赵宗看了一眼,心里想,朕这皇弟莫非是转了性?从前从不肯吃亏的,今日怎么学会忍气吞声了?

    太后慢吞吞喝了口茶,又用丝帕擦了嘴,才是慢吞吞地道:“你说,为什么不要责罚?”

    “这个……这个……”赵宗往四周看了看,显然正在考虑是否该在大庭广众之下说出来。

    太后知道他的心意,朝嫔妃们道:“你们都退下去,哀家不用你们陪着。”

    嫔妃们道了一声安,便纷纷退了出去。

    殿中只剩下太后、太皇太后、赵佶和赵宗,赵宗这才没有了顾忌,笑呵呵地道:“母后,沈傲这个人也不算太坏,不过是犯了些小过错,责罚就免了吧,儿臣就当吃了亏,不和他计较。”

    太后道:“把你的道理说出来,不要拐弯抹角。”

    赵宗连忙道了一声是,接着道:“实在不敢隐瞒母后,昨日在蔡家门口,紫蘅和那姓沈的小子在大庭广众之下……咳咳……那个……那个……儿臣听了,自然是心有不甘,本来还想着要和沈傲理论理论的,可是转念一想,紫蘅和他确实相处得极好,说是青梅竹马也不为过,又遇到这种事,大家都看到二人手拉着手同乘着一匹马,闹出这种事,紫蘅以后还怎么嫁出去?”

    太后听了,突然也觉得有几分道理,闹了这么一出,原来那些来提亲的,谁还敢再提?有了蔡伦的前车之鉴,谁知道下一趟,晋王府送来的会不会又是一个丫头?这倒也罢了,那沈傲如此凶恶,别人也惹不起。赵紫蘅又和沈傲有了肌肤之亲,这是许多人亲眼见到的事,就更没有人肯去提亲了。嫁不出去,怎么办?这才是摆在太后和赵宗面前的难题。

    太后淡漠地道:“这些话,怎么都不像是你想出来的,该是王妃想出来的吧?”

    赵宗尴尬地道:“是王妃和儿臣一起想的。”知子莫若母,以太后对赵宗的理解,他还真不到如此深远。

    太后道:“那你说,该怎么处置?”

    赵宗苦笑道:“到了这般地步,还能说什么?儿臣就这么个女儿,从前都是含在嘴里怕化了,小心翼翼的,总不能叫她一辈子待嫁。不如这样,既然是沈傲那坏小子惹出来的是非,儿臣就吃点亏,把紫蘅嫁了他就算了。现在若是把沈傲的爵位剥除了,紫蘅嫁过去,面子上也不好看。儿臣昨夜辗转难眠,也想了很多,想起来,那沈傲也没什么不好,除了爱胡闹之外不管学问、做事都是出众的。”

    他这般说,太后也陷入深思,赵紫蘅嫁不出去才是大事,现在遇到这么一出,天家颜面固然紧要,可是晋王这边也不能薄待,紫蘅这么乖巧,更不能让她一辈子待字闺中。

    太后看着赵佶淡淡地道:“官家的意思呢?”

    赵佶这时却是反对道:“母后,万万不可,安宁已经嫁过去了,再嫁紫蘅,这两个都是我和皇弟的心头肉,怎么能侍候一夫?就算传开了,也是个笑话。”

    赵佶当然反对,本来就嫌沈傲的夫人太多,赵佶至今还耿耿于怀,现在又加塞一个郡主,那还了得?这件事,不能有商量的余地!

    赵宗大叫:“皇兄……”

    赵佶绷着个脸,就是不松口。

    太后也跟着劝道:“沈傲的夫人是多了,哀家也看着碍眼。可是到了这个田地,你做皇兄的,看到自己的嫡亲兄弟这般为难,又看到紫蘅这么乖巧的人儿这个样子,你心里就过意得去吗?官家,哀家这辈子也不求什么,只求你们这一对兄弟能平平安安,一个安生地治国平天下,不要辜负先帝的厚望。另一个呢,也好生地过日子,无忧无虑地做个贤王。现在紫蘅这个样子,她的事一日定不下来,哀家就一日茶不思饭不想,官家若是但凡有一分孝心,总要体恤一下才是。”

    这番话,多少有一点柔情攻势的意思。赵佶双肩微微一颤,一时也不好断然拒绝了,只是趴伏着不动。

    太皇太后看到这个局面,心里也想笑,可是表面上免不得要劝一下:“官家,反正沈傲也有了这么多个夫人,多一个也不多,又有什么打紧?再者说了,身为人子,这孝字却是罔顾的,你就点了这个头,皆大欢喜就是。”顿了一下,又道:“再者说,安宁和紫蘅,从前在端王府那边,也是极好的一对姐妹,将来在一起,也有个照顾,不是?”

    赵宗就没这么客气了,一把抓住赵佶的臂膀,摇晃着道:“皇兄……我这做皇弟的是胡闹了一些,可是今日的事,你一定要答应,不答应,我在王妃那边也不好交……”他说到一半,发现自己说漏了嘴,立即改口道:“爱妃也会郁郁寡欢,皇弟更是忧心如焚啊。”

    赵佶被缠得没有办法,只好摇头道:“朕先想一想,就算要嫁,也不能轻易嫁过去。紫蘅年纪尚幼,也不急于一时。这个风口浪尖,先是许给了蔡家,又许给沈傲,难免叫人笑话。”

    太后沉吟了一下,道:“你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接着朝赵宗眨了眨眼,意思是不要再纠缠了。

    赵宗笑嘻嘻地道:“皇弟只当皇兄已经应下了。”

    赵佶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太后道:“那沈傲还要不要处置?就算不剥去爵位,至少也要下旨意申饬一下才对。”

    赵宗大叫:“不可,私下里说一说也就是了,让皇兄去说一下,母后还是不要出面的好。”

    他这般尽心维护,倒是有几分自知之明,这个时候下旨意出去,天下人都看着,闹大了,晋王府的伤害最大,他回去也不好向王妃交差。

    赵佶道:“还是申饬一下好,私下里训斥和没有处分一个样。”

    赵宗立即道:“皇兄不可啊,申饬下去,天家的颜面往哪里搁?私下里罚他一年半载的俸禄就好了。”接着,带着乞求的目光望向太后道:“母后,儿臣说的对不对?”

    太后沉吟,道:“这样处罚,太便宜了他。”

    赵宗道:“不便宜,不便宜的。”

    这一阵扯皮,让人意兴阑珊,本来太后要兴师问罪,却被苦主赵宗拦着。赵佶要维护一下,最后反倒是赵宗维护得更厉害,连赵佶都觉得这样罔纵实在过意不去。

    太皇太后笑道:“罢了,罢了,既然紫蘅要嫁过去,这件事就当没有发生过。私下里说一下也好,罚俸就不必了,哀家听人说,沈傲在外头做着偌大的生意,又是茶坊又是周刊的,还会在乎这点钱吗?罚了他,不知道的,还以为咱们天家刻薄。”

    赵佶摇摇头,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最难的就是家务事,只好吁了口气道:“儿臣明白了。”

    从景泰宫出来,赵佶心急火燎地将杨戬叫来,杨戬正屏息等着景泰宫的消息,看赵佶铁青着脸出来,心里大叫不妙,想问又不敢问,就听到赵佶道:“去,把那混账叫进宫来,要快,朕在文景阁那边等他。”

    听到是文景阁不是讲武殿,杨戬松了口气,应了一声:“奴才这就去。”接着飞也似地去了。

    赵佶撑着步撵到了文景阁,闷着脸进去,左等右等,还不见沈傲进宫,心里也是烦乱,站起来,又坐下去,如此反复了好几次。

    沈傲那边听到官家召见,心里也是惴惴不安,立即骑了马到正德门这边,杨戬在这边等着,一见到,立即朝他招手。沈傲原打算放马入宫的,这时候下了马,将马交给正德门的禁军,快步过去。

    二人边走边入宫,杨戬道:“陛下那边,只怕肚子里有火气,你要小心应对,还有,方才杂家听景泰宫的敬德说,太后和晋王,已经不追究这事了,大致是叫陛下私下训斥就是。纵是这样,你也不能怠慢,总之,没事就好。”

    沈傲颌首点头:“明白,所以这一趟,我特意带了一样宝贝来。”他狡猾地扬了扬手上的一方锦盒:“先移开陛下的注意,再从容应对。”

    杨戬咯咯一笑道:“杂家就说你最是聪明的,原来早有打算。”

    沈傲朝他一笑,低声道:“待会要不要去太后那边问个安?太后是不是还在生气?现在去,会不会碰钉子?”

    杨戬犹豫了一下:“脾气再坏,你也要去,请个罪,也就是了。晋王也在那边,正好对着他也认个错,省得到时候揪扯不清。”

    沈傲点了点头道:“大不了挨一顿骂就是,怕个什么?”说罢雄赳赳气昂昂地加快了步子。

    杨戬小跑着追上来道:“蔡家那边,可要小心,蔡京吃了这么大的亏,肯定是不会轻易罢休的。”

    沈傲撇了撇嘴,深深地看了杨戬一眼,道:“到了这个地步,蔡京敢冒头,我就敢把他砸下去,今时已经不同往日了。”

    第560章 近臣威武

    到了文景阁这边,沈傲步入阁中,朝赵佶行了礼,便老老实实地跪着,也不说话。

    在以往,赵佶都是叫沈傲坐下说话的,今日却没有叫,不理不睬的样子装作在看一幅字帖,沈傲略显尴尬,朗声道:“陛下,微臣寻了样东西,知道陛下一定喜欢,特来献上,请陛下赏玩。”

    赵佶冷哼一声道:“朕没这个兴致。”

    说罢,继续去看桌上的字帖,继续对沈傲不理不睬。

    沈傲大是尴尬,舔了舔嘴,也不再说什么。

    过了一会,赵佶突然道:“把东西拿来给朕看看。”

    沈傲大喜,立即拿出锦盒来,凑过去在御案前将锦盒打开,笑呵呵地道:“陛下请看。”

    赵佶故作漫不经心地扫了锦盒一眼,沉吟道:“和氏璧?”

    沈傲颌首:“陛下果然见多识广。”

    赵佶淡笑摇头,将一方玉印取出来,抚摸了玉的纹理,翻开玉印的底座,便看到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字,撇撇嘴道:“这是不世出的宝物,怎么会在你的手里?”

    和氏璧传为琢玉能手卞和在荆山发现,初不为人知,后由文王赏识,琢磨成器,命名为和氏璧,成为传世之宝。春秋战国之际,几经流落,最后归秦,由秦始皇制成玉玺。之后玉玺归于汉刘邦。入唐后却不知所终了,后世的君王几经寻访,却都不知所踪。只这一样宝物,绝对非同凡响。

    赵佶仔细把玩,脸色变得庄肃无比,突然抬眸道:“它不是和氏璧。”

    沈傲淡笑道:“陛下何以见得?”

    赵佶道:“和氏璧是用荆玉作成,荆玉质地温和,置于手心,温而不燥,可是这块玉石虽然伪作的惟肖惟妙,偏偏玉质上却是差了。”分辨出了玉璧的真伪,赵佶显得兴致勃勃,继续道:“再者相传国玺传入隋宫。隋亡之后,萧后与隋皇孙政道携玉玺遁入漠北突厥。此后唐军入突厥,索回萧后和皇孙政道,玉玺又归于唐,直到后晋石敬瑭攻陷洛阳前,后唐末帝和后妃在宫里自残,所有御用之物也同时投入火中。从此之后,和氏璧便再无踪迹,后世寻访了数百年都无所知,岂是你能寻到的?”

    沈傲笑道:“陛下慧眼如炬,微臣叹服,这玉,确实是赝品。”

    赵佶忍不住自得地捏了捏颌下的胡须,道:“拿一个赝品也想来糊弄朕,朕岂是好蒙骗的?”

    沈傲笑着道:“陛下,微臣万死。不过这玉璧,虽不是和氏璧,却也是一件宝物。唐书中曾言:唐初,太宗李世民因无传国玉玺,乃刻数方“受命宝”、“定命宝”等玉“玺”,聊以自蔚。陛下,可曾记得这个典故吗?”

    赵佶颌首,萧后和隋皇孙带着印玺逃入漠北时,有相当一段时期内,初唐是没有和氏璧的,当时的唐太祖李渊倒是并不介意,唯独在太宗皇帝眼里,却是如鲠在喉,于是命令匠人伪作和氏璧,造受命宝。只是到了后来,玉玺从突厥那边夺回来,才将这些赝品全部废弃。

    真正的和氏璧固然是价值连城,可是唐太宗伪作的几样受命宝也是弥足珍贵。赵佶曾收藏过一方定命宝,可是受命宝倒是没有见识过,这时忍不住多看了手上的玉印一眼,道:“何以见得这就是受命宝?”

    沈傲道:“陛下看那底座的章刻,那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之间是不是有印泥的积淀。”

    赵佶认真细辩,果然在缝隙之中有红泥,只是时间过得太久,早就斑驳风干,若不细辩,还真是看不出。

    沈傲继续道:“唐时的印泥区别甚大,最主要的是水调朱砂的比例,好的印泥红而不躁,沉静雅致,细腻厚重。印在书画上则色彩鲜美而沉着,有立体感。时间愈久,色泽愈艳。质地差的印泥,印出来则显得色泽灰暗或浅薄,有的油迹浸出,使印文模糊。陛下仔细看这印泥诟,可分辨出了什么吗?”

    赵佶亦是心细如发之人,至少在鉴定古玩上能够颇有眼色,小心翼翼地从字间的缝中扣除一点印泥诟,仔细辨认了一下,道:“立时数百年而不腐,确实是印泥中的极品,也只有御用的才有这般色泽。”

    沈傲颌首点头道:“这就是了,不是受命宝,谁又会用这印章?既然有人使用,那么必然是唐皇的御用之物。陛下若是再不信,可以叫人寻来前唐太宗皇帝时期的圣旨来比对一下。”

    赵佶晒然一笑,道:“朕明日试试看。这印玺,你是从哪里得来的?”

    沈傲道:“契丹人送了不少礼物过来,微臣一件件地梳理,倒是发现了这个。那些契丹人,只当作是赝品,却不曾想到,这赝品又是真迹,平白无故便宜了微臣。”说罢,又是笑道:“这种东西,并不是臣能够享用的,臣鉴定了之后不敢私藏,立即呈上来请陛下把玩。”

    赵佶颌首点头道:“虽是赝品,也是真迹,你说得倒是不错。”

    这一番对话,渐渐将赵佶方才的怒气冲淡了,等赵佶将受命宝叫人送到内库去,这才想起沈傲的前科,此时想要板起脸来呵斥几句,可是想到人家刚送来了东西,伸手不打笑脸人,再加上拿人手短,只好摇摇头,苦笑道:“昨日你带人闯到蔡府去,太胡闹了。”

    只看赵佶的脸色,沈傲便知道这场风波算是压了下去,立即叫屈道:“陛下,微臣是去给蔡府贺喜的。生怕那边不热闹,还特意请了不少朋友、下属一道去,好给蔡府那边添几分光彩。谁知道后来会是那个样子,再者那蔡伦……”沈傲叹了口气,才又道:“他的脾气实在太坏了,陛下是没有看到他当时的样子,好好的一个新娘,拳打脚踢,这还嫌不够,还想继续行凶,微臣看他打得太凶,才出手偏帮了一下,把那新娘认作了自己的义妹,顺手轻轻地打了蔡伦几下。”

    什么叫近臣,这就叫近臣,近臣就是随时随地能给皇帝递话,皇帝也会相信的臣子。沈傲这一番解释,避重就轻,着重说的就是蔡伦,蔡伦在赵佶心中印象本就不是很好,听得他如此暴戾,也是不禁皱眉,沈傲又说是顺手打了蔡伦几下,就好像是轻轻把指头捏成兰花状,在蔡伦的脑壳上轻轻弹两下一样。

    赵佶道:“那为何报上来的却是蔡伦被打了个半死不活?”

    沈傲肃然道:“陛下,本来随手动他几下也就是了的,错就错在蔡伦居然还手。武备学堂的校尉看不过去,于是便动了手。”

    赵佶淡淡然地道:“不管怎么说,也是你的不对,蔡府那边要抚慰一下。这个蔡伦,也确实不像话,只是如今打成了重伤,也就不予?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