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其他小说 > 秦皇纪 > 秦皇纪第100部分阅读

秦皇纪第100部分阅读

“原来你是长了一双狗眼,连这么大一个缺口都没瞧见。”秦异人右手食指在剑锋上一指,一脸的讥嘲之色。

    这个将领瞪大眼睛一瞧,只见剑锋上还真有一个米粒大小的缺口。他当然知道他的剑上有缺口,只是眼下的赵九原军械奇缺,他想换都没地儿换,只能将就用了。

    被秦异人当众点破,这事太丢人了,这个将领不由得脸色刷的一下就红了,比起鸡冠还要红,一脸的尴尬。

    其他将领一见这情形,不由得察看自己的佩剑,发现有缺口的,忙收了回去。没有缺口的,接着摆剑丛,想要见识秦异人的胆色。

    秦异人一瞧,只见收回去的剑不少,这剑丛一下子就少了许多,不由得摇头,戏谑道:“本公子在来的路上,听人说赵国的赵军比起叫化子还要穷,我还有些不信,眼下嘛,我信!”

    自从长平大战爆发,赵国把九原的精锐抽调一空。自此以后,就没有一枚钱,一粒粮,一件军械的补充。而这些赵军,还要抵挡北方游牧民族的进攻,他们的日子很是艰难,真的很不好过,比叫化子强不到哪去。

    一众将领的脸色更加不好看了,想反驳,又不知从何反驳。

    “你们不过是想见识见识本公子的胆量,是吧?本公子这就成全你们。”秦异人大步一迈,进入剑丛,转过身,面对一个将领,拍着胸脯道:“本公子就站在这里,你若有种,就杀了本公子。本公子决不还手。”

    “来啊,来啊!”冲这个将领吼得山响,口水乱溅,喷了这个将领一头一脸都是。

    “你……我……”这个将领依心中那恨,恨不得把秦异人剁成肉泥,再拿去喂野狗。可是,被秦异人的气势所慑,想要说一句威胁之言,却是不知从何说起,跟鬼打了似的。

    “你什么你?本公子在这里,你有种来啊,给本公子一剑啊。”秦异人紧逼一步,冷笑道:“本公子侮辱过赵丹,攻破了邯郸,灭了赵国,你们不是自许豪杰吗?你们不是很恨本公子吗?有种的,你杀啊,你杀啊!”

    秦异人这话太气人了,他侮辱赵孝成王,攻破邯郸,灭亡赵国之事,是赵人心里的痛。他此时提起来,那是在赵人伤口上撒盐,一众将领恨得牙根发痒,恨不得把他碎尸万端。

    然而,说来也怪,秦异人的气势竟然比他们强,比他们更嚣张,把他们给震住了,震得一愣一愣的,个个明明恨秦异人恨得要命,却就是不敢把手中剑对着秦异人刺过去。

    此时此刻,秦异人就在眼前,就在剑丛中,只要他们动手,秦异人万难幸免。

    问题是,他们没这底气。

    秦异人来到战国之初,被小吏赵平欺压,那时节,秦异人凭着一股气,硬生生的压下赵平的嚣张气焰,今日,这等事儿再度上演了。

    实力固然重要,但,有时候气势更有用,眼下就是最好的明证。

    “没胆儿了吧?亏你还自吹自擂是赵人,我呸!”秦异人重重啐一口,转过身,不再鸟这些将领。

    昂首挺胸,大步而前,从容、镇定,从剑丛中走过,来到李牧面前。

    一众赵将眼睛瞪得象铜铃,死盯着秦异人,没有放过一个细节,他们不得不承认,秦异人这不是装的,而是真的镇定从容。

    “虎狼秦人,还算有点狗胆。”一众赵将不得不服气,虽然嘴上的话不好听,佩服之意已然流露。

    “见过李将军。”秦异人冲李牧一抱拳。

    “见过公子。公子好胆色!”李牧打从心里对秦异人的胆量服气。

    当日在赵国王宫中相见,那时节的秦异人,生死悬于一线,秦异人还敢为李牧和赵括之母说情。当时,李牧就对秦异人的胆识极为佩服。如今,再度见识了秦异人的胆识,他更加佩服了。

    “公子,请坐。”李牧侧身相请,邀请秦异人在客座就坐。

    然而,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只见秦异人上前一步,在李牧的位置上,大马金刀的坐了下来。

    “啊!”一片惊怒声响起,赵将个个眼睛瞪得滚圆,一脸的难以置信。

    这是李牧的位置,秦异人如此做,这是不把他们放在眼里。

    李牧也是一愣,他明明好言相邀,秦异人坐他的位置,这是喧宾夺主,置他于何地?

    “赵丹已经降于大秦了,是大秦的臣子,你们就是本公子的部下,本公子不坐这里,还坐哪里?”秦异人却是头一昂,胸一挺,沉声道。

    虽然李牧他们很不愿承认,却不得不说,秦异人的话占住了理,他们想要反驳,却不知从何说起,唯有张口结舌的份。

    真要斗嘴,这些将领没有一个是秦异人的对手。

    “你……”司马尚却是怒了,手按在剑柄上,脸色大变,就要找秦异人的麻烦。

    李牧忙拦住他。

    “你就是司马尚,是吧?可惜,可惜。”秦异人拿眼睛一瞪司马尚,不住摇头。

    “可惜什么?”司马尚非常不爽。

    “可惜你眼睛揣在裤裆里,不识时务。”秦异人却是如同没有看见他那副扭曲的脸孔似的,冷冷的道。

    “我不时识务?”司马尚颇有些不明所以。

    这与不识时务有屁的相干。

    “大秦出兵了,本公子率军北上,你们都得听本公子的号令。”秦异人扫视一眼众人,这才缓缓道。

    “秦国出兵了?”

    “出兵几多?”

    一众将领千盼万盼,盼望秦国出兵,一听这话,哪里还有心思对付秦异人,无不是睁大眼睛,如同麻将中的二筒似的,死盯着秦异人。

    第六章 秦赵联手(下)

    自从长平大战后,赵九原的形势就异常严峻,精锐被抽调一空不说,还没有得到一兵一卒、一钱一粮的补充,他们的日子异常艰难。他们无时无刻不在盼着增援,哪怕是小小的增援,对于李牧他们来说,也是非常难得。

    是以,他们一听说秦国出兵了,他们异常迫切,想要知道秦国究竟出兵几多。

    秦异人把众将急迫的样儿看在眼里,不由得在心中一叹:“李牧艰难若斯!”

    “赵人都是好样的。在如此困境面前,依然在坚持,在坚守,为华夏守土。”紧接着,秦异人对李牧他们就是大为赞叹。

    在如此艰难面前,李牧他们没有退缩,没有放弃赵九原,没有退走,而是坚持着,为华夏守土,无论如何赞誉都不为过。

    秦异人伸出三根手指。

    “三千?”

    “就这么点?”

    一片失望的叹息声响起,如同雷鸣般,异常响亮。

    一众人狠狠摇头,很是失望,太过失望了。

    三千援军,不过是杯水车薪,济不得事。尽管这是秦军锐士,可是,在数十万匈奴控弦之士面前,一样没有用处,要李牧他们不失望都不成。

    “你们怎么这么想呢?”秦异人很是郁闷。

    “秦王就想着扫灭列国,一统华夏,却不顾华夏安危,真是狼子野心。”

    “中原再怎么乱,再怎么打,那是我们华夏自己的事儿。匈奴南下,这是异族入侵,秦王不识大体,不顾大局,实为千古之贼也!”

    “没错。若是这次让匈奴占据了河套之地,虎狼秦国就是罪魁祸首!秦王就是千古罪人!”

    秦异人一句话引得众将七嘴八舌,大声谩骂。人人咬牙切齿,恨恨不已,若是秦昭王在面前的话,他们一定会把秦昭王撕着吃了。

    秦国雄视天下,一天下之心昭然若揭,谁个不知,哪个不晓?只是一直以来,秦国一天下的条件还未成熟。如今,长平大战,秦国干掉了赵国这个唯一的对手,又在中牟一战中斩首七十万,令山东列国无力抗秦,正是大扫东进,扫灭列国的良机,秦昭王断然不会错失。

    一众赵将要不如此想都不成。

    “你们就不能多想点吗?”秦异人很是无语,这些赵将还真是能想的,在他们眼里,秦国就那么不堪吗?

    “多想点?难道是三万?”李牧虎目中精光闪烁,一脸的希冀。

    “三万?”这次,连一直不说话的司马尚也是一脸的希冀,一双眼睛死盯着秦异人。

    “三万?这还差不多。”

    “三万虽然不错,可是,一样济不得事呢。”

    “是呀。匈奴可是数十万之众,区区三万秦军济得甚事?哎,没用的!”

    众将先是一喜,紧接着就是脸色黯然,一脸的惋惜,狠狠摇头叹息。

    三万秦军比起三千来说,是多了不少,可以给赵军以有力的增援。可是,面对拥有数十万控弦之士的匈奴,依然济不得事。

    秦异人扫视一眼众将,把他们那副惋惜样儿看在眼里,很是无语,手指摇摇。

    “这是何意?”赵将不明所以。

    “你该不会说是三三三……三十万?”李牧虎目中精光暴射,如同利剑般,在秦异人身上剜来剜去,结结巴巴的道。

    “三十万?”一片惊呼声响起,众将瞪圆眼睛,张大嘴巴,一脸的不信。

    要他们相信秦国出兵十万八万,他们会相信,要他们相信秦国出兵三十万,这难度不小,不比登天容易。

    若是在寻常时日,赵将或许会相信秦国会出兵三十万,眼下正是秦国大举东进的良机,要他们相信,真的很难。

    “不可能吧?”明智如李牧也是不信,摇头不说,还拍了拍额头,那意思是说自己也真能想的,想援兵想疯了。

    “没错!就是三十万!”就在众将不信之际,只听秦异人大声肯定一句。

    “不可能!绝不可能!”众将异口同声的否认,大摇其头,一副宁愿相信日头从西边升起也不愿相信这是真的。

    “公子,你就莫要诳我们了。”李牧摇头,道:“即使没有秦军,我们一样会死战到底!只要我们有一个人活着,绝不后退一步!”

    他竟然以为秦异人是在诳他们,为的是提振他们的军心士气,要他们死战。

    “我们赵人,没有贪生怕死之辈。不象你们虎狼秦人,打自家人挺厉害,遇到胡人打来了,连个影儿都不见。”司马尚不仅不信,还损起了秦国。

    “我们赵人没有孬种!”众将异口同声的附和。

    人人昂着头颅,挺起胸膛,极是自豪。

    这不是自吹之词,赵人豪杰性格,真的没有孬种。虽然匈奴势大,他们也是不惧,也会拼死力战。

    “本公子说的是真的,大秦出兵三十万!”秦异人颇有些郁闷,我说的是事实,好不好?

    秦异人这话掷地有声,让人不敢有丝毫怀疑,然而,一众人的反应各异。

    “虎狼秦人就知道骗人,切莫信他的鬼话!”有众将仍是不信。

    “他说的不会是真的吧?”有将领有些信了。

    “公子,你没骗人?”李牧一双虎目瞪得滚圆,死盯着秦异人,没有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司马尚也是死盯着秦异人,一瞬不瞬。

    “我骗你们,有好处吗?”秦异人没有正面回答,而是反问一句。

    想想也是这理,这话还真是把李牧他们给问住了。

    “真的!”

    “太好了!”

    一转过这弯,一众人不得不信了。紧接着,他们就是一片欢呼声,个个满脸的喜悦。

    匈奴势大,赵军难以抵挡,这让他们万分担忧。虽然前来增援的并不是赵军,而是他们仇恨的秦军,不管怎么说,秦军还是华夏一脉,这仍然让他们欢喜。

    李牧虎目中泪光闪闪,一双手紧握成拳,使命的晃动。

    长平大战之际,赵国把九原的精锐抽调一空,只留下两万老弱残兵给李牧。李牧接手九原防务,千斤重担压在肩上,让他喘不过气来。这两年多时间里,是他人生中最为难熬的岁月,他要钱没钱,要粮没钱,要军械没军械,要人没人,能保得九原不失,谈何容易。

    其中的难几多,苦几多,唯有李牧自己最是清楚。

    如今,秦国出兵三十万增援,这是自长平大战爆发以来,他得到的第一次增援,尽管是来自秦国这个死敌的增援,那也是华夏一脉,难能可贵了,由不得李牧不激动。

    司马尚牙齿咬得格格响,兴奋得狠狠一晃拳头,一切尽在不言中。

    作为李牧的副手,他深知九原能撑到眼下,是何等的不易。为此,他和李牧是绞尽脑汁,费尽心血,熬下来的。如今,秦国大举出兵,他们身上的担子就可以御下来了,终于可以喘口气了,由不得他不激动。

    “这就是民族的脊梁!中华民族历经风雨,数千年屹立不倒,原委就在这里!”秦异人把一众人的激动样儿看在眼里,大是感慨。

    秦赵虽是死仇,毕竟是华夏一脉,有着相同的血脉,有着共同的祖先。不管仇有多深,怨有多大,在对付异族这一点上是一致的。

    一众人激动一阵之后,心情平复下来,看着秦异人,静等他下面的说话。

    秦国大举出兵,秦异人率军而来,他必然是有所思量,不得不弄清楚。

    “我早有耳闻,知晓你们的日子不好过,很是艰难,如今,我亲眼所见,其艰难处远超我所想象。”秦异人眼里泪花滚滚,很是动情的道:“在如此艰难的日子里,你们没有放弃!你们没有退缩!你们依然在战斗!你们为了华夏,依然在奋斗!这种精神非常宝贵,就是用光我所有的溢美之词都不能夸赞你们努力的万一!我,很感动!非常感动!”

    秦异人这不是演戏,而是真的被赵军的坚韧给感动了,这话很是动情。

    自从长平大战爆发,赵国把精锐抽调一空之后,他们就没有得到任何增援。就是在这样艰难的情势下,他们仍是在坚守,为华夏守土,无论如何赞誉都不为过。

    “公子!”秦异人是真心在赞扬,这是对他们努力的承认!

    是长平大战后,第一次正式承认他们的艰苦努力,还有比这更能暖人心的吗?

    上自李牧,下至普通将领,无不是哽咽难言。

    更有人低声饮泣。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激动时!

    “从今天起,我们,大秦,将与你们一道,守卫华夏的每一寸土地,保卫华夏的疆土!”秦异人抹抹眼泪,接着道:“能与你们这样伟大的豪杰并肩作战,同进退,共生死,是我的荣幸!”

    李牧他们的坚守真的很感人,秦异人的热血了,眼中精光暴射!

    “谢公子!”李牧他们齐声向秦异人道谢。

    “本公子再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长平大战后,你们没有得到一兵一卒,一钱一粮的补给,你们的日子过得很是艰难,从今天起,你们不用再紧巴巴的过日子,因为大秦将会给你们提供粮草、军械。”秦异人的声调略高。

    “太好了!”李牧他们大是振奋。

    钱粮军械,正是李牧他们急需之物,秦异人决定由秦国提供,还有比这更振奋人心的吗?

    “还有,从长平大战后,赵丹拖欠你们的军饷,亦由大秦补齐。”秦异人再告诉他们一个好消息。

    “不会吧?我没听错?”

    “这是真的吗?”

    一众人明明听得很是清楚,却仍是不信。

    第七章 朱亥来投

    为华夏守土固然是他们的责任,可是,他们上有老,下有小,他们要养家糊口,需要军饷。赵国拖欠他们两三年的军饷,他们不得不靠举债度日,一家老小过得紧巴巴的。若是由秦国把这些军饷补齐,他们的家人就不用再过这种苦日子了,还有比这更让他们欢喜的吗?

    “公子,你没骗我们?”有将领仍是不信。

    秦赵本是死仇,秦国能发兵前来增援已经难能可贵了,谁敢奢望秦国把赵国拖欠的军饷补齐?这真的是一种奢望了。

    就是李牧都不信。

    赵国拖欠两万赵军两三年的军饷,算下来亦是一笔不小的金,秦国虽然富强,也不得不掂量掂量。

    “是真的!”秦异人明白他们为何不信,笑道:“大秦要一天下,不仅仅是要一疆域,一人心,还要接过你们肩上的抗胡大任!唯有如此,大秦才能真正的一天下!”

    这话很有信服力,太有信服力了!

    在历史上,秦始皇统一中国不仅仅是统一疆域、人心、文字、度量衡,还包括抵抗胡人的重任。

    蒙恬击破匈奴,这是接过了赵国抗击匈奴的重任;王贲追入辽?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