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其他小说 > 秦皇纪 > 秦皇纪第127部分阅读

秦皇纪第127部分阅读



    “咻咻!”尖锐的破空声响起,秦军的手弩发威了,弩矢宛若一条条毒蛇般,在空中飞掠,对着大宛军队就射了过去。

    “这是什么怪声?”大宛军队平生头一遭遇到弩这种远程打击武器,压根儿就不知道这是何物,虽然听见了尖锐的破空声,只是感到奇怪而已。

    真是无知者无畏!

    “啊!啊!啊!”直到弩矢射中大宛军队,穿透他们的身体,他们这才知道手弩原来是杀伤力不小的武器,可惜的是,已经晚了,十几个人被当场射死,三十来个被射伤。

    “砰!砰!砰!”大宛军队摔倒在地上,发出一阵沉闷的着地声。

    “这是怎生的事?”

    “难道是神明降下神罚了?”

    “他们怎么会无缘无故的死去?”

    城头上,大宛群臣看在眼里,不明所以,个个一脸的惊奇,眼睛瞪得滚圆。

    对于这些坐井观天的大宛群臣来说,他们是平生头一遭见到手弩,他们哪里识得,要不惊奇得如同进入大观园的刘姥姥都不成。

    “这是手弩!这就是传闻中的手弩?”好在大宛王还算有点见识,搜肠刮肚一番之后,终于弄明白了,这原来就是手弩。

    对于手弩,他也只是听过,却是没有见过,心里大是好奇,一双眼睛瞪得滚圆,死命的打量着秦军手里的手弩。

    这只是单兵用的手弩,他就惊奇成这样了,若是大型强弩的话,他的眼珠子会不会掉在地上呢?

    “咻咻!”就在大宛君臣震惊之际,秦军手里的手弩继续发威,射杀了不少大宛兵士。

    大宛军队死伤近百人,终于冒着矢雨冲到弓箭的射程范围内,弯弓搭箭,对着秦军就射了过去,一时间,破空之声大作。

    “我就不信,还杀不了你们。”大宛兵士极是自得,以为比弓箭,他们是稳胜。

    然而,战事的进展远远超出了他们的想象。

    “换弓箭!”对于强悍的秦军来说,大宛兵士用弓箭射他们,若是他们不能用弓箭还以颜色的话,那是无法接受的,不再使用手弩,而是换上了弓箭。

    秦军摘下硬弓,搭上劲矢,弓开满月,对着大宛士卒就射了过去,破空声大起,箭矢如同毒蛇般飞掠。

    “啊!啊!啊!”大宛士卒被箭矢射中,发出一阵惨叫声,纷纷落马。

    再观秦军,大宛士卒的弓箭射在秦军身上,大多是溅出一溜火花,只有极少数人受了点轻伤。

    同样是弓箭,这反差也太大了吧,包括大宛王在内,所有看见此事的大宛人个个惊奇得下巴差点砸肿了脚面。

    大宛作为西域的霸主国,其军队很是强大,让西域诸国惊恐难安。其箭术了得,是大宛成为西域霸主的一个重要原因,大宛人对自己的箭术相当自信。然而,今天他们一向赖以自豪的箭术竟然失灵了,要他们不惊奇都不成。

    为何如此?

    并非大宛人的箭术差,相反,他们的箭术相当了得,不见得比秦军差。毕竟大宛是游牧为生,自小生长在马背上,可以在马背上过一生,练就一身不错的骑射之术。

    只是在战场上光有一身了得的本领并不见得就能取胜,还要有精良的装备,这却是大宛人最缺少的。

    先说大宛的弓,比起秦军手里的硬弓来说,那就差得太远了,其射程和穿透力远远不如,谁叫大宛没有先进的文明,发达的科技呢?

    再说大宛的盔甲,他们只有一点皮甲,其防护能力自然是差得远了,遇到秦军的劲矢,要不被射伤都不成。更别说,秦军的盔甲虽然不是精铁盔甲,是青铜盔甲,但是,秦国制造的青铜盔甲其防护能力不比铁甲差。以大宛那力道有限的弓射出的箭,哪里能够穿透秦军的盔甲,自然是不可能给秦军造成可观的杀伤。

    “这……”大宛君臣看在眼里,个个瞪圆了眼睛,眼珠子差点掉下来。

    要不是他们亲眼看见,打死也不会相信这是真的。骑射之道,是大宛赖以强大的看家本领,竟然远远不如秦军,这事太难以置信了,他们宁愿相信老母猪上树,也不相信这是真的。

    “冲上去!砍杀可恶可恨的中原人!”大宛王心想既然弓箭不如秦军,那么仗着大宛军队人多势众,只要冲上去,就能给秦军巨大的杀伤。右手一挥,大声下令。

    “杀!”大宛士卒也有这想法,一收弓箭,紧据着弯刀,对着秦军就冲了过来,个个吼得山响,杀气腾腾,一副要把秦军撕着吃了的样儿。

    “杀!”秦军同样大喝一声,收了弓箭,拔出秦军,紧握着,对着大宛士卒就冲了过去。

    秦剑在日光下闪闪发光,夺人目睛,如同一面面镜子,很是骇人。

    “这是……剑吗?怎生象铜鉴呢?如此明晃晃的。”大宛君臣见秦军手里的剑明晃晃,可以反射阳光,再瞧瞧大宛士卒手里的弯刀,除了一部分是明晃晃的外,其余的锈迹斑斑,不由得很是无语。

    大宛虽是西域的大国,同样摆脱不了西域诸国的共同缺点,那就是没有发达的科技,没有先进的文明,不可能制造得出精良的装备。对于大宛军队来说,能有武器用就不错了,哪管他生不生锈。

    “就算你们的剑锋利,又能如何?”大宛王心想大宛拥有兵力优势,即使装备不如秦军,也是不惧。

    然而,砍杀的结果让他惊奇得差点从城头上栽下去。

    大宛士卒的冲锋虽然凶狠,杀气腾腾,然而,他们几乎没有什么阵势之可言,乱糟糟的。反观秦军,冲锋起来,阵势整齐,这是以堂堂之阵对付无阵势之可言的一群乌合之众,其结果可想而知了。

    不要说区区大宛军队,就是强横的匈奴遇到秦军的堂堂之阵,都是束手无策,唯有被压着打的份。

    秦军有堂堂之阵,更有不错的配合,往往是三人一组,配合密切,而大宛士卒就没有配合之可言,要不伤亡惨重都不成。

    明明大宛兵力是秦军的三四倍,却是被秦军打得节节败退,大宛君臣看在眼里,个个难以置信,眼珠子差点砸到城下去了。

    “来啊!再派一队出城,一定要把秦军斩杀了!”大宛王很是不服气,决心要把秦军杀光杀绝。

    大宛王雄心勃勃,想要仿效亚历山大大帝,建立大宛帝国,东征中原。他的军队遇到秦军,没有丝毫还手之力,是一场完败,他绝对不能接受,非要干掉秦军不可。

    命令一传下,一队上千人的大宛军队就驰了出去,准备把秦军斩杀殆尽,立上一功。然而,让他们意外的是,秦军立时撤退。并且,在撤退之前,还杀了不少大宛士卒。

    “追!”大宛军队大吼一声,拍马从后追去。

    秦军且战且退,丝毫不乱。

    ……

    贰师城东北三十里处,有一片开阔地,这里已经成了一片黑色的海洋,秦异人率领的秦军已经赶到这里了。

    秦异人率秦军到达这里后,下令秦军歇息。同时,他派出一队秦军前去贰师城传话,提出了让大宛无法接受的条件。

    之所以如此处置,一是秦军一路行军,有些乏了,应该歇息一阵,养精蓄锐。趁着这时间,派人向大宛王提出苛刻的条件,堵住大宛投降的道路,方可名正言顺的一战。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功不就!

    只要大宛拒绝,秦军就可以正大光明的开战。

    当然,秦军也可以不提条件,直接攻城。不过,这比起让大宛拒绝要差上一些。

    “公子,他们回来了,还引来一队大宛军队。”孟昭快步而来,冲秦异人禀报。

    “干得不错!”秦异人微微点头,对于秦军此举大为赞赏,右手一挥,道:“大宛人既然要送死,那就成全他们。蒙武,去,把他们杀光!”

    蒙武领命,率领一队秦军冲出去。

    正追来的大宛军队远远望见一片黑色的海洋,也不以为意,他们哪里想得到,这是秦军的主力。直到很近了,这才看清这是秦军的主力,吓得不轻,拨转马头,想要逃走,然而已经迟了。

    “大宛狗听着,你们的死期到了!”蒙武如同打鸣的公鸡般,率领秦军到来,不由分说,就杀了过去。

    大宛军队惊惶不已,哪里是秦军的对手,想要逃走,却是没有机会,很快就被秦军杀得精光了。

    “就这点儿能耐,也想与大秦为敌!呸!”蒙武紧握着滴血的秦剑,很是不屑,冲地上的大宛尸体狠狠啐了一口。

    秦异人看在眼里,大声道:“大宛要与大秦为敌,我们这就去教训教训他!出发!”一拍马背,率领秦军直奔贰师城。

    ……

    贰师城头上,大宛君臣殷殷期盼,期盼大宛军队杀光秦军,凯旋归来。

    他们伸长了脖子,瞪圆了眼睛,东打量,西打量,就是不见大宛军队到来。

    “这是怎生的事?”大宛王大是惊奇。

    “快看,那是什么?”就在这时,只听有大臣尖叫起来。

    大宛王放眼一瞧,只见一朵巨大的乌云,连天接地,正快速朝贰师城涌来。

    “这是……”所有人都迷糊了,不明所以,唯有瞪圆眼睛的份。

    “隆隆!”如同闷雷似的蹄声传来,震得地皮都在颤抖。

    “这是军队!哪来的军队?”大宛王一听便知,这是一支数量不少的军队,却是想不明白是哪里的军队。

    “那是秦军!”

    “秦军来了!”就在他惊疑之际,只听群臣发出一阵尖叫声。

    第六十七章 一鼓而下(上)

    这是一片黑色的海潮,波澜壮阔,汪洋姿肆,不可阻遏。

    等到这片黑色的浪潮靠近了,可以看得清了,方知这是由一支军队组成的海潮,这支军队黑色的军服,黑色的盔甲,黑色的旗帜,与适才前来贰师城下挑衅的秦军一模一样,是以大宛君臣立时认出来了,这是秦军。

    大宛王一瞧之下,差点一头从城头上载下去。

    不是因为别的,只是因为秦军盔明甲亮,阵势整齐,杀气腾腾,一股肃杀之气直贯九霄。

    “这……”如此阵势整齐,杀气逼人的军队,大宛王哪里见过,心中泛起惊涛骇浪,要不震惊无已都不成。

    不仅大宛王震惊得差点一头栽到城下去,就是一众大臣谁个不如是呢?

    对于这些坐井观天,没有开阔眼界的大宛群臣来说,他们心目中的强大军队就是和大宛军队那般,即使胜过大宛军队,也不会强到哪里去。

    哪里想得到,此时一见全军而来的秦军,方知他们错了,错得离谱。

    “原来还有如此军队!”此时此刻,在大宛君臣心中不停的回响着这句话。

    “我们能抵挡得住吗?”大宛君臣心中打鼓,有些拿捏不定了。

    对于在西域称王称霸的大宛来说,压根就想不到世上还有如此了得的军队,他们那感觉就象在做梦一般,很不真实。

    “我是不是在做梦?我掐一下就知道了,我掐。”

    “啊!”

    “我掐我,你叫什么叫?”

    “你掐到我了。”

    一众大臣不住掐自己的大腿,却有人掐到别人了,引来一片嘈杂的叫嚷声。

    剧烈的疼痛,让他们明白这不是做梦,这是真的。

    “快,关闭城门!”大宛王率先清醒过来,大吼一声,脸上不无惊惶之色。

    “对!关闭城门!要快,要快!”群臣清醒过来,大声附和。

    只有关闭城门,贰师城才能安全。

    不需要大宛王下令,大宛士卒也知道该如何做,手忙脚乱的关闭城门。直到城门关上了,士卒提着的心这才放了下来。

    “你们休要惊惶!”大宛王把惊惶的群臣一扫视,大声道:“贰师城是西域最为坚固的城池,只要有贰师城在,大宛高枕无忧。”

    贰师城是西域最为坚固的城池,是大宛最强大的依仗,一听这话,一众大臣不由得底气十足,低垂的头颅昂了起来,胸膛挺了起来,个个如同打鸣的公鸡般,神气活现。

    “秦军就算有通天彻地之能,又能奈何得了我们?”

    “谁叫我们有贰师城呢?”

    贰师城是西域最为坚固的城池,在历史上曾经给汉朝制造了天大的麻烦,让汉朝第一次西征西域失败,曾经一度助长了西域反对汉朝的气焰。

    造成这种情况的是汉朝有些轻敌,没把西域放在眼里,派出的军队并不多。再者,还有李广利这人的军事才干不是很好,没有强有力的指挥。当然,李广利也有不错的才干,是一员可用之将,却远远不如卫青和霍去病这样的天才将领。

    直到汉武帝重视起来,派出大军西征,贰师城这才低下了高傲的头颅,西域震恐,不敢再“遮杀汉使”了。

    望着关闭的城门,骑在骏马上的秦异人不由得有些好笑,道:“大宛王怕了,忙着关闭城门。他却想不到,我没有打算立时进攻。他就算不关城门,我也要提醒他关好城门,才会进攻。”

    “公子,这是为何呀?”

    “是呀,哪有这样打仗的?”

    一众将领却是不明所以了,个个瞪圆了眼睛。

    即使大宛不关闭城门,秦异人还要提醒他关上城门,哪有这样打仗的?打仗历来就是抓住敌人的弱点,实施致命一击,哪有机不会抓住的?要众将不糊涂都不成。

    然而,还有让他们更加糊涂的,只听秦异人道:“我不仅要让他们着上城门,更要让他们调集全军守城,要让他们的战力发挥到最大。”

    “呃。”众将嘴里发出一阵磨牙声,彻底无语。

    要不是这话是秦异人说的,他们一定会骂为得了失心疯。即使他们敬重秦异人,也是一脸的不屑。

    要让敌人的战力发挥到最大,才发起进攻,有你这样打仗的吗?

    “妙!妙!妙!”让众将想不到的是,黄石公、尉缭、王翦、李斯和韩非却是重重点头,大声赞妙。

    “你们……”众将彻底无语了,齐声指责:“你们是糊涂了,还是没睡醒?”

    “你们呀,就想着打,却是不知为何而打?更不知打了之后会如何?”黄石公把众将那无语样儿看在眼里,为他们解释道:“这是我们进入西域的第一战,应该也是最后一战,就要让大宛把所有的优势都发挥出来,要让大宛的战力在最强之际,被我们一举击败。唯有如此,才能震慑西域,才能让西域震恐,才不敢再有反叛之心。”

    用现代的话来说:这一仗不是军事仗,是政治仗了。

    若是从军事观点来说,众将是对的,应当在大宛没有准备完成之际发起进攻,一举攻占贰师城。可是,这会让西域存在侥幸心理,他们一定会想,大宛的战力还没有发挥出来,若是让大宛的战力发挥出来,就是另一种结果了。

    如此一来,就埋下了隐患,西域很可能反叛。

    秦异人反其道而行之,要让大宛把战力发挥到最大,要让大宛把所有的手段都使出来,这才一鼓作气打下贰师城。如此一来,西域不敢再有丝毫侥幸心理,不敢有丝毫反叛之心。

    “哦!公子神机妙算!”众将恍然,又是一通赞叹。

    “嬴腾,你去告诉大宛王,要他们吃好喝好,准备好,我们将在一个时辰后发起进攻。”秦异人冲赢腾道:“再告诉他们:城破之后,我们鸡犬不留!”

    唯有告之大宛人破城的可怕后果,他们才会拼死一战,秦军对西域的震慑才会达到最大。

    “诺!”嬴腾欣然领命,一拍马背,直奔贰师城下而来。

    大宛王在城头上望见嬴腾骑马而来,冷冷一笑,冲嬴腾道:“中原人,你们莫要痴心妄想了,我们是不会投降了。”

    “大宛人听着:公子有言,要你们吃好喝好准备好,我们将在一个时辰后发起进攻。”嬴腾的话大宛君臣大是意外。

    他们原本以为嬴腾是来劝降的,却是没有想到,并是劝降的,而是来劝告他们全力应战的,哪有这样的敌人,要他们不惊讶都不成。

    就在他们惊讶之际,只听嬴腾接着道:“你们要记住:破城之后,鸡犬不留,你们有什么手段尽管使出来,莫要到时后悔有劲没使上。”

    一句话说完,嬴腾一拍马背,策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