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其他小说 > 秦皇纪 > 秦皇纪第129部分阅读

秦皇纪第129部分阅读

    么是他们打不下来的?”

    “哈哈!”一片嘲笑声响起,一众大臣狠狠摇头,道:“昆莫勿忧,中原人无论如何是不可能打下贰师城的。”

    对于贰师城的坚固,只要是西域人,谁个不知,哪个不晓?他们有着绝对的信心。

    “有一点你们忘了。”昆莫眼中精光一闪,道:“中原人自从进入西域以来,虽然灭国数十,却是没有打过一场象样的仗,西域诸国对中原的实力还不清楚,轻蔑者不在少数。我想中原人不会不知道此点,他们要打一场硬仗,要打给西域诸国看,是以,这一战的干系极大。就是如此,他们依然选择打最为坚固的贰师城,这就是说,中原人有信心打下来。”

    昆莫是个精明人,把秦异人的心思说得很是很白。经过他一提醒,乌孙群臣脸上的讥嘲不见了,一脸的凝重。

    他们也不是笨人,以前是没有想到,经过乌孙昆莫的提醒,要是还想不到,就不配为乌孙的大臣了。

    “若是中原人不能打下来的话,乌孙自然是高枕无忧。不仅无忧,还可以趁此机会出兵攻打中原人,大发一笔。”昆莫脸色凝重,沉声道:“若是中原人打下了贰师城,西域势必会惊恐不安,就是乌孙也是难保,你们说,到那时,乌孙该当如何?”

    若是秦军攻打贰师城失败,就是一个笑话,会被西域诸国嘲笑为不自量力。

    这还不算,势必会惹得西域诸国联兵,共同对付秦军。众所周知,中原很富饶,打秦军就是发财,这等良机,精明的昆莫当然是不会错过。

    若是反过来,秦军打下了贰师城,那么秦军强悍的战力展现出来,西域诸国势必惊恐不安,就是乌孙也是抵挡不住秦军的攻击,是该好好谋划乌孙的未来了。

    “……”一众大臣张大了嘴,愣是说不出话来。

    要知道,贰师城是西域最为坚固的城池,若是连贰师城都不能阻挡秦军,还有什么能阻挡秦军?

    “禀昆莫,秦军攻下了贰师城。”就在这时,一个亲卫急匆匆进来,一脸的惊惶,远远就嚷开了。

    “什么?贰师城完了?”一片惊呼声响起。

    “噌!”乌孙君臣猛的站起,个个一脸的震惊,一脸的难以置信。

    “是呀,贰师城完了。”这个亲卫忙肯定一句。

    “咝!”一众君臣不住抽冷子。

    贰师城啊,那是贰师城,是西域最为坚固的城池,竟然被秦军攻下来了,这消息对于乌孙君臣的冲击力相当之强烈。

    “快,说说经过。”乌孙昆莫还算镇定,立时想到了解经过,道:“秦军这才去大宛没多长时间,贰师城就破了,这太难以置信了。”

    这话得到群臣的赞同,秦军去大宛的时间很短,就传来贰师被攻破的消息,实在是难以让人置信。

    “昆莫,还有更让人难以置信的呢。”亲卫一脸的惊惧,道:“你们知道秦军攻打贰师城用了几多时间?”

    “几多时间?”一众君臣情不自禁的问道。

    攻打贰师城的时间长短是秦军战力的标杆,他们太想知道了,个个瞪圆了眼,耳朵竖得老高,生怕错过一个细节。

    “一鼓作气。”亲卫不住摇头,一脸的难以置信,感慨万端道:“贰师是西域最为坚固的城池,在秦军面前,竟然没有丝毫抵挡之力,如同不存在。”

    “一鼓作气?不可能!绝不可能!”亲卫感慨不已,乌孙君臣却是不相信。

    “贰师城那么坚固,就算秦军再能打,没有十天半月,哪能打下来。”一众大臣绝对不会相信秦军一鼓作气打下贰师城。

    “千真万确。”亲卫忙肯定一句,语气笃定,让人不敢不信,道:“是这样的……”

    把打听到的情形一一说了。

    “……”一众君臣个个张大了嘴,瞪圆了眼睛,集体失声了。要不是他们的胸口急伏起来,一定会把他们当作雕像了。

    亲卫的话在他们心里激起了惊涛骇浪,让他震惊到无以复加的地步。

    秦军在攻打贰师城之前,派人提醒大宛王要准备好,而且给了大宛一个时辰的时间。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秦军依然一鼓作气就攻占了贰师城,这太让人震惊了,他们震惊过甚,竟然集体失声了。

    如此强悍的攻击,就是他们做梦也不会梦到。可是,亲卫非常笃定,绝对不是作伪,要他们不信也不成。

    “咕咕!”昆莫想要说话,可是,他的喉头却是发出一阵怪异的声响。

    “咕咕!”一众大臣无不如是。

    “中原人太可怕了,远非乌孙所能抵挡,还是降了吧。”昆莫额头上的冷汗涔涔而下,如同小溪在脸上流淌似的,一句话说得结结巴巴,脸色苍白,如同在土里埋过似的。

    作为乌孙的昆莫,他万分不愿投降,可是,面对如此可怕的秦军,若不投降的话,他就是第二个大宛王,他这是不得不降。

    “降!降!”一众大臣重重点头,大是赞成这话。

    ……

    贰师城,原大宛王宫,如今被作为秦异人的“指挥部”,一片喜庆气氛。

    不为别的,只是因为不断有西域国家遣使前来,要求归降。

    攻打贰师城,全面展示了秦军强悍的战力,西域诸国生出一种无力感,不得不降。

    震慑西域,迫使西域诸国投降,这正是秦异人所期待的,贰师城这一战,很好的达到这一目的,秦异人大是满意。

    这事,当然交给蒙骜去处理了,他要驻守西域,由他去经手是最好了。蒙骜不仅军事才干不错,政才也不错,再有黄石公和尉缭、李斯、韩非他们相帮,处理起来井然有序。

    “公子,西域诸国都遣使前来要求归降,就是乌孙也遣使来了,可以说,西域已经被我们征服了。”蒙骜满面红光,声调有些高,很是亢奋,道:“接下来就是治理了,公子,这要如何治理?”

    打一下西域不过是开始,要治理好才是目的,眼下已经征服了西域,是该治理的时候了,这需要秦异人拿方向。

    “我之意,设立西域都护府,你就是西域都护。”秦异人早就想好了,道:“西域都护府的治所暂时放在贰师城,等稳定之后,再迁到最合适之处。”

    贰师城并不是治所最好的地方,因为位置有些偏。不过,暂时用用也不是问题。

    “把西域的大国,诸如大宛和乌孙,分而治之,一分为三,要他们相互之间去斗,大秦只需要保持平衡便可。”秦异人充分发挥后世的作法,决定把大宛和乌孙这些大国分拆了。

    分而治之,这绝对是我们老祖宗留给我们的法宝,汉朝对付匈奴,唐朝对付突厥都是这么干的,取得的效果非常不错。

    让这些异族自己去斗,只需要玩玩平衡,就能让他们斗得你死我活,对秦朝的命令必然是不敢有丝毫违抗。

    “妙!妙!妙!”黄石公他们齐声赞叹。

    分而治之这一高招是后世的做法,黄石公他们这些战国人还没听说过,要不赞叹都不成。

    “若有不遵者,出兵剿灭!”秦异人脸一沉,一股肃杀之意立现。

    “我们兵威正盛,他们不敢从。”蒙骜大笑道。

    正如蒙骜所言,此时的秦国兵威正盛,西域诸国胆颤心惊,对于秦国的命令哪敢不从,这一策略被很好的执行了,大宛和乌孙被一分三为。

    治理之事,一直忙到夏末秋初,方才忙完。

    秦异人决定班师回国。在班师之前,给蒙骜留了两万人。

    西域地广人稀,难以筹集到粮草,不能驻军太多,两万人已经是极限了。

    第六卷 九鼎归秦

    第一章 大乌龙

    秦国征服西域的消息以最快的速度传遍天下,令天下震动,各国纷纷遣使入秦,向秦国道贺。

    一转眼间,又到了秋季,传来秦异人班师回国的消息,这让列国大是头疼。他们头疼的是又要派人去秦国道贺了,又要送上礼物了。

    秦异人此番出征,先是击破匈奴,全歼了匈奴百万之众,然后灭了楼兰、楼烦、林胡、浑邪、休屠这些异族,再把羌给灭了,这些事都是三王五帝没有做到的大事,山东诸国不得不遣使入秦去道贺,送上厚礼,结好秦国。

    如今,秦异人征服了西域,班师归来,可以想象得到,秦国一定会大肆庆贺一番,要是列国不遣使入秦的话,那就是自绝于秦,搬石头砸自己的脚。

    是以,遗使入秦就成了必然。若只是遣使的话,倒不是问题,问题是要送贺礼。秦国这次平定异族,拓地万里,诚华夏历史上从未有过之盛事,可以说是前无古人了,在秦异人归来之际,列国不仅要送礼,还有送厚礼。

    对于大的诸侯国都不是问题,对于那些小国就是头疼了,要想找一份象样的礼物太难了。

    当然,这不是令魏楚齐燕韩五大战国最头疼的,最令他们头疼的是秦国从此再无后顾之忧,必然是集中全力东进了。也就是说,他们的末日即将到来了,要他们不忧都不成。

    魏国都城,大梁,魏国王宫。

    魏安釐王眉头紧拧着,不住踱来踱去,如同热锅上的蚂蚁般难受。

    须贾和一众大臣站在当地,紧抿着嘴唇,不敢说话。此时,正是魏安釐王烦躁之时,若是一个不小心触了霉头,那就是倒了血霉。

    “你们说,秦异人西征归来,秦国会不会东进?若是秦国东进,魏国会首当其冲吗?魏国能保住吗?”猛然间,魏安釐王停了下来,眼睛瞪得滚圆,打量着群臣。

    对这三个问题,群臣哪敢回答,嘴巴闭得更紧了。

    秦异人这次西征,令秦国拓地万里,拥有更多的土地口众骏马资源,秦国的实力更强了。然而,这还不是最大的收获,秦国最大的收获就是在未来十几二十年间没有后顾之忧,羌这个唯一不怕秦国的异族被秦异人给灭了;匈奴这个能够扯秦国后腿的异族被秦国大破于河套之地,再没有一个异族能够牵制秦国了,秦国完全可以集中全力东进,扫灭列国,一统华夏。

    魏国作为“三晋”之一,是秦国东进路上的绊脚石,秦国肯定要对付魏国,要魏安釐王不急都不成。

    “须贾你说?”见群臣没有说话,魏安釐王只得点名了。

    “君上,这事虽然可虑,却并不是眼下最急之事。”须贾很不想说话,却是不得不说,道:“眼下最为紧要之事,就是遗使入秦,结好秦国。”

    “这事当然要做,不能不做呀。”一提起遣使入秦之事,魏安釐王就是很不爽,凭什么秦国打了胜仗,魏国要遣使携重礼去道贺?更别说,秦国越强,对魏国的威胁越大,遣使入秦道贺这不是自己找不自在吗?

    可是,他敢不遣使入秦道贺吗?

    “秦异人出兵,历时一年半,灭国数十,秦国的土地更广了,已经超过了楚国;秦国的口众更多了,不比楚国少;更要命的是,秦国的骏马更多了,秦国锐士更加骠悍善战了。若是秦国要对大魏动手,大魏如何是好?”魏安釐王越说越心惊,脸上的惧色越来越浓了。

    七大战国中,原本楚国的土地最是辽阔,口众最多,如今,因为秦异人的成功,拓地万里,秦国的幅员已经超过了楚国,口众增加了很多,不比楚国少。更要命的是,因为秦国征服的主要是善于养马的异族,使得秦国的骏马急剧增加,这对山东列国的威胁最大。

    “大王,就算秦国要对付大魏,也要先对付韩国吧。”须贾实在是找不到说词了,只得以韩国说事。

    “对!韩国就在秦国东进的第一必经之路上,秦国第一个要对付韩国,寡人想韩王心急如焚了吧?嘿嘿。”还有人比他更倒霉,魏安釐王心里总算好受些了,心理平衡些了,最后还发出两声怀好意的笑声。

    ……

    韩国都城,新郑,韩国王宫,朝殿。

    韩桓惠王头戴王冠,身着王袍,端坐在宝座上,一双眼睛在一众大臣身上扫来扫去,不住裂嘴角,一脸的不屑。

    韩国一众大臣个个愁眉苦脸,忧心忡忡,仿佛世界末日到了似的。

    事实上,对于韩国群臣来说,真的是世界末日到了,不为别的,只是因为秦异人班师了。秦异人率兵北征,灭国数十,征服了大片大片的土地,秦国的幅员、口众更多,秦国的实力增强了,这对于韩国来说,是一场灾难。

    因为韩国地处秦国东进的必经之路上,秦国东进的话,第一个要灭的就是韩国。若是韩国一灭,他们这些韩国的贵族就好日子到头了,再也没有贵族的特权不说,还会成为秦国的阶下囚,会家破人亡,他们能不忧虑吗?

    更重要的是,秦异人班师归来,就意味着秦国对付异族一事告一段落了,接下来,秦国就要大举东进,也就是说,韩国灭亡的时间扳着手指头都能数清了。

    “丞相,你们何事忧虑呀?”韩桓惠王缓缓开口,云淡风轻,仿佛不知道韩国的末日即将到来似的。

    “君上,你何必明知故问呀。”韩开地很是郁闷,只要是韩国人都在忧虑,这问题还用问吗?这绝对是故意的,是明知故问。

    “哦,寡人就是不明白才问嘛,何来明知故问?丞相,你这话何意,快快道来。”韩桓惠王仍是那般轻松,右手一挥,颇是大气不凡。

    “哎。”韩开地知道不说是不行了,只得先叹口气,这才道:“君上,秦异人班师归来,秦国再无后顾之忧,必然是全力东进,大韩地处秦国东进的必经之路,不得不虑呀。”

    “就这事?”韩桓惠王一点也不担心,冲群臣问道:“你们就是担心这事?”

    “是呀,君上。”一众大臣忙回答。

    “区区之事,何足道哉!”韩桓惠王右手一挥,一点也不放在心上。

    这是生死存亡的大事,怎么又成了区区之事?还何足道哉,好大的口气呀。

    一众大臣听在耳里,很是无奈,事关生死之事还是区区之事,那么什么才叫大事呢?

    “此事,你们勿忧,寡人自有妙策解此危难。”韩桓王眼中精光一闪,得意的一昂头。

    “妙策?”一众大臣听在耳里,却是不信。

    以秦国之强,要灭韩国何难之有?要是韩桓惠王能够解此危难,谁也不会相信。

    “寡人之意,立时派人去洛阳见东周公……”韩桓惠王的话才开个头,就被一片疑问声打断了。

    “东周公?”群臣个个瞪圆眼睛,一脸的疑惑。

    东周公是周室成员,是周天子在洛阳分封的两个小诸侯之一。在洛阳,除了周天子外,还有东周公和西周公。

    东周公是一个小得不能再小的诸侯了,占地不过十里。就是如此区区之地,他能如何?韩桓惠王要派人去见东周公,要群臣不糊涂都不成。

    “……你们不知东周公为人,寡人却是知道。”把群臣疑惑的样儿看在眼里,韩桓惠王大是得意,道:“东周公心怀不臣之志,一直想取代周天子,只是没有机会罢了。寡人这次就给他一个机会,就说大韩愿支持他做周天子。”

    群臣心里升起一股无力感,就算东周公做了天子,以周室那要死不活的样儿,能救得了韩国吗?

    周室是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了,哪有力量来救韩国。

    “东周公要想做周天子,就要先立上一功,名动天下方成。”韩桓惠王一副智珠在握的样儿,道:“寡人有一奇计,可以让东周公名动天下,建立盖世奇功。”

    “敢问君上,是何奇计?”韩开地一见韩桓惠王信心十足,不由得有些信了。

    这问题正是群臣心中所想,无不是睁大了眼睛,死盯着韩桓惠王,恨不得从他嘴里抠出答案。

    把群臣急切的样儿看在眼里,韩桓惠王大是享受,一挺胸脯道:“这很好办呀。只需要东周公发出讨秦檄文,再有大韩在背后支持,就能联结诸侯,共同讨秦。”

    “呃!”群臣嘴里发出一阵磨牙声,还以为是什么奇策妙计呢,原来是这样的臭主意。

    就凭东周公,能让诸侯们结盟?就是苏秦那样的大才,也是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方才成功。而且,还是磕磕绊绊,时不时就会闹矛盾。

    东周公地不过十里,更没有过人的才具,他凭什么让天下诸侯共同讨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