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其他小说 > 秦皇纪 > 秦皇纪第186部分阅读

秦皇纪第186部分阅读

道“废分封,立郡县”这一举措的伟大意义,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的里程碑。正是因为秦始皇果断的废除分封制,确立郡县制,这才使得中国真正成为大一统的国度,秦朝因而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王朝。

    要是实行分封的话,这仗白打了,这统一也只是暂时的,要不了几多时间,又会回到春秋战国天下大乱的老路。

    “此言差矣!”李斯猛的站起来,高声驳斥,道:“古者天下散乱,莫能相一,是以诸侯并作,夏商周三代莫不如是。周室得天下,而不能治天下,诸侯力征,黎民苦战国,苦不堪言,家破人亡者不知几多,死于沟渠者不知几多。若大秦效仿三代之法,行分封,这仗就白打了,臣敢断言,要不了几多时间,天下又会陷入纷征不休的混乱中。”

    李斯冲秦异人一抱拳,道:“臣请陛下废分封,立郡县!”

    秦异人听在耳里,大为欣慰,李斯就是李斯,很善于创新。在历史上,他力排众议,要求废分封,立郡县,如今,他仍是力主此事,这与秦异人的想法不谋而合。

    “李斯,你面谀以重君上,非忠臣也,君上,李斯j佞小人,当罪。”淳于越如同火烧了屁股似的,扯起嗓子大吼。

    “闭嘴!”淳于越的话还未落音,只听一声沉喝,异常冰冷。

    淳于越一瞧,只见廷尉那张冷脸如同万载玄冰似的,一双眼睛瞪得老大,瞪着他,沉声喝道:“淳于越,你记住,这是大秦的朝堂,不是山东之地的朝堂。在大秦朝堂上,议事就议事,不得攻讦。念你初犯,训斥一番,你可心服?”

    淳于越一愣,一时说得兴起,竟然指责李斯了,这是诛心之论,在秦国不允许。

    殿中所有人的目光都汇聚在淳于越身上,一时间,淳于越成为焦点。

    感受着众人火辣辣的目光,淳于越恨不得有个地洞钻进去。他可是拔了头筹,竟然是第一个被训斥的人,这脸丢大了。

    好在,此时倒也磊落,知错就改,一抱拳,冲李斯赔罪,道:“淳于越言辞不当,还请李大人见谅。”

    “先生言重了。”李斯抱拳回礼。

    秦异人的目光在淳于越身上一瞄,微微颔首,暗自道:“此人虽是然迂腐了些,却也磊落,并非不可救药。”

    “淳于越,你这是初犯,予以训斥。若是再犯,就是掌嘴。三犯,当驱逐,你好自为之。”廷尉冰冷的声音响起。

    “谢大人提醒,淳于越谨记。”淳于越忙道。

    “先生可是还有话说。”秦异人冲淳于越道。

    分封制在战国时代很有市场,这事一定要辨个明白,秦异人准备趁这机会好好辩论一番,取得共识。

    “君上,事不师古难以长久,恳请君上效法先王,行分封,天下大治。”淳于越冲秦异人一抱拳道。

    “有理,有理。”一片附和声响起。

    李斯还要辩解,却给秦异人挥手阻止,道:“淳于越,你提到先王,也就是儒家嘴里的圣人,在这里寡人就说上几句。你可知圣人有何用?圣人就是用来踩的!”

    第七章 废分封,立郡县

    “啊!”秦异人的话刚落音,只听一片惊呼声响起,声音之响亮,如同雷鸣似的,差点把殿顶给掀飞了。

    不仅来自山东之地的读书人、饱学之士惊讶莫铭,就是秦国的大臣也是震惊不已。

    就是范睢、王翦、黄石公、尉缭、李斯、韩非、范增、蒙武、蒙骜、蔡泽这些顾命大臣谁个不震惊?

    要知道,在古人心目中,圣人是至高无上的存在,神圣无比,人人都得尊敬之,不得有不敬之语。

    即使不接受他们的观点,行事之法,也不能如此直接,说圣人是用来踩的,这话太过惊人了,谁能不震惊?谁敢不震惊?

    “君上,你说笑的吧?”范睢愣了半天,这才反应过来,忙提醒秦异人。

    要是这话被传开了,秦异人一定会被骂为狂妄之辈,会背上骂名,范睢是一番好意。

    “是啊,君上说笑的。”王翦他们忙附和,以此来减轻这事的严重性。

    “是说笑的,是说笑的。”朝臣和来自山东之地的读书人、饱学之士无不是赞成。

    一统天下是不世伟业,秦异人能完成如此伟业,很是令人敬仰,他们对秦异人不乏敬佩之情,不想让他背上骂名。

    然而,他们的好意白费了,只听秦异人道:“寡人没说笑。”

    “这……”范睢一窒,忙道:“敢问君上这话如何解?”

    原本以为秦异人是说笑的,哪里想得到,秦异人竟然直承他不是说笑,好意白费了。那么,以范睢的才智,不会想不到,秦异人如此说,必然有其原委。

    “你们一定很奇怪,寡人为何说出如此狂妄之言,是吧?”秦异人站起身,扫视殿中人,眼中精光一闪,道:“寡人就为你们释疑。”

    无不是伸长脖子,瞪圆眼睛,死盯着秦异人,想要弄个明白。

    “淳于越,你提到先王,也就是圣人,你可知何为圣人?”秦异人并没有直接释疑,而是冲淳于越问道。

    “这……”淳于越万万没有想到,秦异人会问他问题,一时没有反应过来,有些发懵。

    “君上,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淳于越愣了愣,终于反应过来,忙说明何谓圣人。

    “嗯。”殿中人无不是大为赞成这话,这也是当时最为流行的关于圣人的解释了。

    “错!”秦异人却是断然否决。

    “啊!”又是一片惊呼声响起,个个一脸的难以置信,如同见鬼似的。

    “才德全尽谓之圣人”,这是当时对“圣人”最为流行的定义,也就是“止于至善”,也就是说没有比圣人更完美的人了。

    就是如此令人信服的解释,到了秦异人嘴里竟是错了,谁能不惊?

    “大错特错。”秦异人还特的补充一句。

    这话如同雷霆似的,轰在所有人的心坎上,个个被雷得如同木桩似的。

    “在你们的心目中,三王五帝周公是谓圣人,是吧?你们可知,他们为何成为圣人?”秦异人眼中精光闪烁,反问一句。

    三王五帝功莫大焉,对华夏的贡献极大,是公认的圣人。然而,至于他们为何成为圣人,还真能把人给问住。

    “君上,三王五帝之所以为圣人,是因为他们有大功于世,为后人颂扬。”淳于越想了想道。

    “你这话虽是有理,却是不够准确。”秦异人却是摇头,道:“你只知他们的成功,却不在他们为何成功。他们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他们有着敏锐的洞察力,能够把握时代的脉络,知道该如何做才能还天下安宁,一句话‘与时推移而为功’。”

    后人都在赞扬三王五帝周公,是因为他们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造福于民,儒家更是把他们奉为教条,一个劲的宣扬要“法先王”。

    然而,儒家却是没有看到他们为何成功,要不然的话,孔孟也就不会主张“克己复礼”,要求恢复周公那一套过时的政治理念。

    “三王五帝之时,有他们那个时代所的脉络,有他们那个时代的需求。然而,三王五帝与我们眼下所处的时代已经差点好几千年,我们这个时代的脉络已与他们那个时代大为不同了。”秦异人扳着手指头细数起来,道:“三王五帝时,华夏不过中原那么大一块地方,而眼下的大秦疆域辽阔,是其数百倍;三王五帝时的口众稀少,而眼下大秦的口众众多,不下两千万,是三王五帝时的数百倍。已经山河巨变,若是我们再法先王,用三王五帝之法来治理我们这个时代,一定不会成功。”

    “有理。”范睢、王翦、黄石公、尉缭、李斯这些具有卓越政治智慧的干才大为赞成这话,无不是重重点头。

    当然,不是每一个人都具有他们那样的政治智慧,不少人大为摇头,不以为然。

    淳于越大声辩驳,道:“君上,不法先王,无以为治,当今天下归一,必行先王之法,方能令天下安宁。”

    此人的迂腐是出了名的,抱着圣人之法不放。

    “没错,圣人之法不可废。”立时响起一片附和声。

    如此想法者不在少数。

    “淳于越,寡人问你,你三岁时所穿袍衫需布几尺?”秦异人却是没有正面回答,而是再发一问。

    “两尺。”淳于越很不想回答,却是不得不回答,因为他很想弄明白秦异人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你七岁时所穿袍衫需布几尺?”秦异人再问。

    “三尺。”

    “十岁呢?”

    “五尺。”

    “如今需布几尺?”

    “七尺。”

    秦异人和淳于越一问一答,引来一众人个个睁大了眼睛,打量着秦异人,这穿袍衫与所议国事有啥干系?

    “淳于越,如今的你还能穿儿时用两尺布所做之袍衫吗?”秦异人再发一问。

    “不能。”如此明显的事儿,还要在这里相问,淳于越大为不屑,不住裂嘴角。

    “为何不能?”秦异人又问。

    “嗤!”淳于越讥笑一声,道:“如此明白之事,君上何须多问。”他已经不屑于回答了。

    “你所说的明白之事,无非就是你的身胚更加高大了,儿时两尺布所做之衣已经不合你的身胚了。你明白这个理,为何就不明白三王五帝之时的事儿已经不适合于今日今时?”秦异人这才给出结论,道:“三王五帝时犹如你儿时,如今眼下时局犹如眼下的你,你可懂?”

    “妙!妙!妙!”秦异人话刚落音,一片赞扬声响起,不少人微微颔首,大为赞成。

    这比喻非常形象,三王五帝时代,是华夏的发端时期,很多东西处于萌芽状态。到了战国时代,可以说已经很有成就了,疆域更广了,口众更多了。

    “这……”淳于越很想反驳,却是找不到词儿来反驳。

    他要想反驳,除非他承认他眼下还能穿上他儿时用两尺布所做的袍衫。

    “大秦要想治理好天下,就是要踩在圣人的肩上,如此方能站得高,看得远,深谋远虑,天下才会安宁,成就更大的功业。”秦异人掷地有声,道:“而不是如你淳于越所说,法先王,不顾先王所做之事对与否,一咕脑儿的照搬过来。圣人成功的经验,大秦可以借鉴;圣人的教训,大秦要吸取,这才是正确之法。”

    “好!”一片叫好声响起。

    经过秦异人这番解释与说服,很多人已经转过弯来了,大为赞成这说法。

    “三代之法就是分封,分封的可怕后果,你可知?”秦异人冲淳于越,道:“分封的第一不利,不利于天子制约诸侯。诸侯有土地城池口众,有钱有粮,他们可以为所欲为,不听从天子的号令,更有人起兵与天子对战。这是周室旧事,这是周室衰败的一个重要原委。”

    分封制不能有效控制诸侯,因为诸侯有土地城池,有口众,有钱有粮,就可以建立军队,有了与天子叫板的实力。

    在东周之初,周天子与诸侯之间发生过战争,结果是周天子大败,因此事使得周天子的威信大减,不鸟天子的事儿层出不穷,就这样,周天子就不能制诸侯了。

    “二不利,不利于廉洁,不恤国人庶民。”秦异人扳着手指头,道:“周公建雒邑,负成王会诸侯,一是为了查治绩,二是为了收取各诸侯的贡赋,也就是礼物。周室视礼物之轻重来定诸侯之忠心与否,这会失察,那些别有用心之人就会以此来蒙蔽天子。淳于越,你是饱学之士,当知此等事不知几多吧?”

    “是,很多很多,可以说是层出不穷。”淳于越很不想回答,却不得不回答,因为这是事实。

    “天子要收礼物,诸侯就要仿效,我收你收,到了最后,一切礼法全抛到九霄云外去了,就成了盘剥,不恤民情了。”秦异人感慨一句,道:“山东之地疆域比大秦广,口众比大秦多,最终却是为大秦所灭,原委为何?因为他们盘剥无度,赋税不定,随时可以更改,国人庶民度日艰难。淳于越,你是齐人,你可知齐人是如何痛恨此等之事吗?”

    “知晓。”淳于越额头上的冷汗流了下来。

    秦异人说的是实情,谁都得承认这是真的。如此盘剥,就是从周天子开始的,周天开子要收礼物贡赋,诸侯能不收吗?

    上行下效是也!

    “分封制的第三个不利之处,就是没有才智之士出人头地的机会。”秦异人脸一肃,沉声道:“你们之中,不是所有人,也是绝大部分人有无用武之地的悲哀吧?”

    “是呀。”一片轰然响应声响起,如同雷鸣似的,不少人更是摇头惋惜。

    “你们再看看朝堂上,范睢、黄石、尉缭、蒙骜、韩非、李斯、蔡泽、范增,他们都是山东人,他们之所以入秦,是因为大秦有他们施展才华的用武之地。大秦之所以能给他们提供用武之地,是因为大秦实行的是郡县制,而不是分封制。”秦异人指点着范睢他们道。

    范睢、黄石、尉缭、蒙骜、韩非、李斯、蔡泽、范增他们不是秦人,却是在秦国被重用,就是因为秦国没有进行分封制,而是郡县制,有才者可以被重用,无才者只能靠边站,不会出现“站着茅坑不拉屎”的现象。

    这太有说服力了,淳于越身子一躬,道:“淳于越明白了,大秦当废分封,立郡县。”

    第八章 革新举措

    淳于越这人很是迂腐,历史上要求秦始皇效法三代之制,进行分封,因此而引发了焚书坑儒,令秦朝背上骂名。

    如今,他却被秦异人说服了,终于意识到分封制的问题所在,赞成郡县制。

    此人改变了看法,那么应该不会有焚书坑儒之事了。秦异人倒没有拿儒家开刀的想法,虽然儒家迂腐,不切时用,然而,儒家还是有其可贵之处。因为在诸子百家中,儒家是最善长粉饰的了,若是用得好的话,足以令秦国得到莫大的好处。

    “君上,淳于越还有一事上奏。”淳于越在分封一事上没有得到奖赏,心有不甘,忙道。

    “哦。说吧。”秦异人道。

    “君上,如今天下归一,列国的文字不能用了,大秦当重订文字。”淳于越忙道。

    “善!”秦异人微一颔首,笑道:“先生说得对,如今天下归一,列国的文字是不能用了。你们知道吗?寡人每天看奏章,这叫一个头疼,有用齐文写的,有用赵文写的,有用楚文写的,有用燕文写的,有用魏文写的,有用韩文写的。寡人光是请人来译,就要花费很多时间,这书同文是必然之事。”

    终于提出了一条让秦异人赞赏的建议,淳于越大是满意,昂头挺胸。

    “先生此议甚好,赏酒。”秦异人右手一挥,立时有内侍端来一爵酒。

    淳于越先是谢过秦异人,这才接过酒爵,一饮而尽,痛快淋漓。作为名士,要是没有得到赏酒,那太没面子了。

    “敢问君上,要以何种文字一统天下文字?”淳于越打量着秦异人问道。

    “先生如此问,是有定见了,你以为何种文字为宜?”秦异人并没有回答,而是反问。

    “君上,淳于越以为秦国的籀文为宜。”淳于越忙道:“秦一天下,秦之籀文推行天下最为合适。”

    “没错。”一片附和声响起。

    秦国统一了天下,秦国的籀文成为统一的文字,似乎是天经地义。

    “不!”秦异人却是断然否绝:“以何种文字一天下文字,这需要饱学之士来考证。哪种文字是华夏的正统,代表华夏的传承,就用哪种文字一天下文字,并一定非要秦国的籀文。”

    文字这东西不同其他的,看上去不是很重要,其实极为重要,这是一种传承,代表着华夏的文明,马虎不得。必须要进行考证,正统者,代表华夏传承者,方能推行天下。

    历史上,秦始皇把秦国的籀文推行天下,那是因为经过饱学之士考证之后,一致认为秦国的籀文是最正统,最能代表华夏传承。原因在于,秦国所得之地是周室旧地,也就是岐丰之地,秦国继承了周室旧地后,同时也继承了周室使用的文字。

    而周室使用的文字又是源自于商代文字,商代文字又源自夏代。是以,秦国的籀文是列国文字中最为正统的了。

    “君上胸怀比大海还要?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