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其他小说 > 争宋 > 争宋第51部分阅读

争宋第51部分阅读

基!”他挥起大刀命令着。

    话音刚落,便听四周鼓声大作,行宫周围山林之中,忽然从四周涌出无数禁军,从神勇军的后面围拢了过來。

    “哎呀,不好,中埋伏了!”耶律宏孝大叫一声,忽听身边的完颜劾者说道:“的确中了埋伏!”

    说着完颜劾者喝到:“完颜部落的勇士,拿下耶律宏孝。”他说完率领着他的侍卫亲兵将耶律宏孝围在当中。

    神勇军的身后有萧英率领禁军,前面有皮世军,神勇军中还有完颜部落的亲兵。神勇军顿时一片大乱。

    第一百八十二章 兵法如棋法

    神勇军乱了,乱的不清不楚,完颜劾者带着完颜部落的人围住了耶律宏孝,几个人打一个耶律宏孝怎么盯的住,不一会就被完颜部落的一个勇士用绳子套住拽到马下,其余人一哄而上将他按住绑了起來,押到耶律良人面前。

    主将都被捉住了,这仗还怎么打,神勇军中有的向前冲想救主将,被守在行宫之外的皮世军阻挡來一个斩一个;有的想往回跑,被围堵上來的萧英率领的禁军砍杀;还有的听到神勇军中有完颜部落的人,分不清楚谁对谁一通乱打。他们唯一的目的,就是想冲出一条路逃跑。

    这可乐坏了不远处巨石上观战的几个人。耶律洪基和王旁看着神勇军的方阵向被吃掉一样,一点一点的缩小。

    “快看,耶律宏孝的人自己打自己啊,哈哈哈,太有意思了。”侍奉耶律洪基的侍卫,也忍不住站在石头山一边望着战场,一边大笑。

    “可不是,刚刚还是一大片,现在就剩下几百人了。”另一名侍卫兴奋的说到。

    “哎呦,有不少人下马头投降了啊,现在还几十个!皮室军,加油!”耶律洪基的侍卫们忍不住喊着。

    耶律洪基哈哈大笑:“王仙人,我是第一次站在山上看此景啊!神勇军两千人,不到一个时辰所剩无几。这有点像那个你们汉人的下的棋,你看,黑子是耶律宏孝的棋子,白子是咱们的部队,白字把黑子围在里面,一点点都吃掉,对了,那个棋叫什么來着?”

    “圣上,那叫围棋!”王旁微微一笑回答道。

    “对对!就是那个围棋,你们宋国的仁宗皇上还教过我,可惜我资质愚笨啊!”耶律洪基眯着眼笑着说。

    现在他心情极好,不远处的厮杀声渐渐平息,不到一个时辰,耶律宏孝的两千神勇军死伤一半,投降一半。从这边山头看去,萧英的部队阵法严密丝毫沒有乱。战场的中心开始有人清点马匹,刀枪器械,还有的组织投降的神勇军兵丁带到一个集中的地方。

    王旁看这场仗打的如此轻松,他开玩笑的说道:“辽皇可知道我宋国仁宗皇上,为何喜欢围棋吗?”

    耶律洪基好奇的看看王旁,王旁一笑说到:“有一次啊,我问仁宗皇上,为什么喜欢下期,你猜他说什么?他说:说下围棋是为了防止自己迷恋后宫女色。”

    耶律洪基听了哈哈大笑,连他们身后的侍卫也跟着笑起來,王旁接着说道:“其实这话说得蛮有道理,下棋可以加强修养,也可以转移注意力,确实能起到自我控制的作用。宋太宗也是一个棋迷,他与棋待诏贾玄对弈,贾玄总是故意输给他,结果惹得赵光义老大的不高兴。宋国除了皇上爱下棋以外,我父亲王安石,士大夫欧阳修、王安石、苏轼都是棋迷。”

    耶律洪基点头听着,他是个汉文学迷,一边饮酒,一边观战,听王旁娓娓道來忍不住说道:“不瞒王侍郎,你们宋国的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我就是偏偏对这棋不在行。有时间,你要好好的教我,修身养性放在一边,就拿刚刚围场这场仗來说,我觉得就像下棋一样,可见围棋亦可用于兵法。”

    王旁觉得这会得夸夸皇上,刚有些战果,虽说耶律洪基一口一个王仙人,为了让耶律洪基放心的借兵给自己,总要体现一下辽国皇上的价值,他用赞许的神情看着耶律洪基说到:“圣上英明啊,东汉马融《围棋赋》中说:略观围棋兮,法于用兵,三尺之局兮,为战斗场。这布局,中盘,收官,无论到哪一步一招棋错,满盘皆输。所以需要下棋人有难得的大局观,不能太拘小节,当舍则舍,还能见机行事。所以像圣上这样的深谋远虑之人,若是真要学习下棋,恐怕天下都不会有圣上的对手。”

    耶律洪基被王旁夸的轻飘飘的,他放声大笑,洪亮的笑声在山谷中回荡:“王仙人,那看來我要学一学下棋了,只可惜这次沒有准备,否则你我下棋观战,岂不是件乐事?!”

    这皇上真是给点阳光就灿烂,王旁心里暗笑嘴上却说道:“我可不是圣上的对手,若是圣上学会下棋,古今能与圣上博弈的,大概只有我宋国先皇仁宗皇上了。”

    耶律洪基听罢,更是高兴,就连王旁话中有些讽刺的意思也沒听出來:“那好,那我就苦练几十年,等有朝一日升仙时去和你宋国的仁宗皇上比划一下。哈哈哈”

    他二人说笑着,萧英的部队带着耶律良人和皮室军一起撤离了。只留下打扫战场的士兵,做着最后的善后工作。耶律洪

    基的侍从窃窃私语:“萧大王又藏起來了?”一名侍卫说道。

    “你说,王仙人还不让皇上下山,咱们在这等什么?……”他们悄悄的议论着。

    耶律洪基看着那人问道:“你们嘀咕什么呢?”

    一名侍卫急忙说到:“启禀圣上,我们在琢磨咱们什么时候能回中京,现在怎么还不见人接咱们下山?”

    王旁看着他们疑惑的神情笑着说到:“还有一场更精彩的戏,你们不想看吗?”

    “想!”几个人齐声说道

    王旁指着北方:“谋反是大罪,太子山是皇陵重地,皇太叔要是知道他儿子被抓到太子山,定会來此地。”

    “若是他不來呢?”一名嘴快的侍卫问道。

    王旁微然一笑,如果耶律宗元不來,历史上哪里來的滦河之乱,但是他总要为耶律宗元來太子山找个借口,他指着北方的方向说道:“皇太叔如果向北回东京辽阳府,则有渤海军堵截;他若想拿下西北的上京临潢府,那里有禁军驻守以逸待劳;皇太叔若是向西去中京大定府,那里本來能接应他的耶律宏孝的神武军已经被带走;他唯一能來的就是向南。到太子山來找皇上,运气好就此谋得皇位,想必他是想不到,就算他來了,也会和他儿子一样,一起被抓住祭祖!”

    王旁说的耶律洪基两眼发亮,那几个侍卫不住的点头,耶律洪基高声说到:“痛快啊!王仙人,这是不是就是你刚才所讲的那个围棋,我们实现了布局,现在进入中盘。”

    王旁一拍大腿:“圣上,您简直就是英明神武,还未学棋先通棋道!您说的太对了,您已经布好了局,现在正是您说的中盘博弈啊!”

    身边侍卫也跟着起哄似的赞扬:“皇上圣明啊!”

    耶律洪基被说的心花怒放,这比刚才看那一场稍远处的搏杀更让他高兴,尤其想到不久就该在自己的脚下,擒的对自己皇位虎视眈眈的皇太叔耶律宗元,他已经不计较在这石头上无聊的几日了,他大笑的说到:“好!那咱们就在中盘再厮杀一局,等到完美收官,就是王仙人率渤海军征倭奴之时!”

    王旁急忙起身,躬身施礼:“多谢辽皇圣恩!王某感激不尽!”

    耶律宏孝摆摆手:“行啦,行啦,你当本王不知道啊!我早有密探报告,宋英宗拿了你妻子做人质,让你离开宋国去高丽。当我真什么都不知道呢。我这是念在当年仁宗待我不薄,念在宋辽两国边境安宁,才借给你兵的。否则!”

    他顿了一下:“否则,我就把你扣在辽国,就让你天天陪本王,料那宋英宗也奈何不了你。”

    王旁稍稍松了一口气,他还真不知道耶律洪基的否则后面跟的是什么。听到耶律洪基在宋国有密探,王旁心中惦记家人,忙问道:“辽皇既然什么都知道,我也不隐瞒,这次在太子山施工,一直沒有和宋国京城的家人朋友取得联系,心中也是惦记。”他说着叹了口气。

    耶律洪基看了看他笑着说道:“我还以为你王仙人,什么事都能知道呢?!而且你看你,论本事谋略哪点不比那宋英宗强?替你憋屈,以为你什么都不怕,原來也是儿女情长!”

    王旁无奈的笑了笑,耶律洪基又说道:“今天既然说到这,我就告诉你吧,你夫人尚且平安;还有,高丽的使者已经请宋国皇上发兵,等咱们下山了,你宋国带兵将领也就到了,來找你领命。我听说给了三千水军正在筹备,调集到登州。从哪里可以走海路发往高丽。”

    这对王旁來说可以说是天大的好消息,看來在辽国的这些日子沒有白等,他哪知道宋国上下不少官员都在为他走动,有劝说英宗皇上的太子;有制造舆论给皇上压力的蔡襄;有上奏皇上应发兵的王珪等人。总之英宗发兵了,王旁难掩喜悦的问耶律洪基:“辽皇可知道來请命的将领是谁吗?”

    耶律洪基摇摇头:“具体是你宋国的什么人,我还真不太清楚,我得到的消息就这些,据说是你宋国大将杨业的后人。”

    杨业不就是那历史上鼎鼎大名的杨继业吗? 雁门关大捷以后,杨业威名远扬。 他的后代继承他父亲的事业,儿子杨延朗、孙子杨宗保、重孙子杨文广在保卫宋朝边境的战争中都立了功。民间流传的杨家将故事,就是根据他们的事迹发展起來的。 那这杨业的后人,又会是谁呢?

    第一百八十三章 厮杀前夜静

    王旁离开京城这么久,现在终于听到一些对他來说算是不错的消息。不管朝廷派來的配合王旁的将领是谁,眼下王旁要做的,就是让耶律洪基安心的等耶律宗元的到來。

    耶律宗元的果然來了,第二天的傍晚,耶律洪基和王旁就发现,耶律宗元的兵像下雨前的蚂队涌向太子山。

    滦河之乱的中盘厮杀最后一局,终于拉开了序幕,王旁看着由远而近密密麻麻的队伍,忽然觉得好笑。

    这哪有金大侠《天龙八部》中的十万大军?这队伍少的可怜,竟然不到耶律宏孝队伍的一半,看來王旁还真高估了耶律宗元。或者是金大侠为了突出萧峰的武功卓绝的高大形象,才用十万大军这个庞大的数字來衬托,不过还是给王旁这个金迷留了一些错觉

    皇太叔耶律宗元竟然带了不到一千的兵力,赶往太子山,他难道疯了不成?

    耶律宗元沒有疯,俗话说,秦桧还有三个相好的。耶律宗元想策反,当然不能只靠他父子二人。耶律宗元装病想会东京辽阳府,带了几十人,刚刚走到半路,就被人追上了。追听的是北院枢密使萧胡靚派來的报信的人。

    天下想篡权者总结起來无非就是为江山或是为美人,当然也有二者兼为的。萧胡靚是为了一口气,要说这个人也挺窝囊的。本來是个驸马,娶了辽圣宗耶律隆绪第二个女儿岩母堇。可惜这位公主嫁到萧胡靚这的时候,已经是三嫁。

    天授礼法延祚七年(1044年)、辽重熙十三年九月,辽兴宗耶律宗真亲自率领辽国十万大军讨伐西夏。驸马萧胡靚是大元帅,当时西夏李元昊率领西夏大军在贺兰山脚下与辽国军队相遇,结果西夏军队大败。

    李元昊假投降,辽兴宗答应让元昊悔过自新,双方折断箭只发誓。本來这是个挺好的结果,但是,双方各自心怀鬼胎,萧驸马的辽国军队准备偷袭西夏军队,元昊也想趁辽军撤退之机攻击辽军。结果辽军大败,辽朝附马都尉萧胡靓被擒。最后驸马被辽夏双方互相交换战俘后才得以议和回辽国。

    萧胡靓这才叫赔了夫人又折兵,被人抓了成俘虏,回來之后被公主一脚踹了,从此他算是沒有出头之日了,混了一大把年纪才混到了枢密使。萧胡靚的这口气憋着,他把所有的不满都记在耶律宗元和耶律洪基父子身上了。

    萧胡靓左思右想,要是这么在朝廷混下去,这辈子也沒什么出头之日了,当天他知道耶律宗元的招兵买马,拥兵自重的时候,早就想和皇太叔走到一路。若是皇太叔耶律宗元成功了,他也就可以咸鱼翻身了。

    可是怎么让皇太叔相信自己呢?枢密使也有做枢密使的好处,耶律宗元启程回东京辽阳府,萧胡靚得知知道朝廷已经派人去接管了渤海军。于是他赶紧派人给皇叔耶律宗元送信:快别回辽阳府了,接着他又派出了第二封给皇太叔的密信:皇上只有二百亲兵,去了热河围场。

    萧胡靚眼巴巴的等着耶律宗元杀到围场,结果大定府出事了,皇后萧观音怒责赐死燕王妃,耶律宏孝带两千神勇军直奔热河围场。这下萧胡靓坐不住了,于是带上了他这个枢密使能带出的仅仅几百的兵卒,去和皇太叔耶律宗元会合。

    这些情况站在太子山头的王旁自然是不知道,看着那几百兵王旁有点失望,不过想到这次滦河之战辽国损失并不惨重,自己借兵自然也就会更顺利些。王旁当然也不知道,萧胡靚和皇太叔耶律宗元,就带着这么点兵,还做梦能捉住皇上发动兵变。

    萧胡靚一见到皇太叔,就抑制不住内心的悲伤,哽咽的对皇太叔说道:“昏君无为,偷偷削了太叔的兵权,这种小人之举,在下实在看不过去了。”

    耶律宗元被他的诚挚所感动,他安慰萧胡靚:“萧枢密使不必过忧,沿途我还能组织些兵力,中京大定府还有我儿耶律宏孝的两千神勇军接应。”

    萧胡靚赶忙说道:“皇太叔,皇后萧观音趁着您不在大定府,已经处死了燕王妃,耶律宏孝将军带着两千神勇军奔赴热河围场,去取耶律洪基的首级去了。”

    “啊!”这可让耶律宗元有些措手不及,想起自己的爱妃惨死,耶律宗元心疼的要命,又听说儿子带兵去了热河围场,一时闹不清楚状况。

    萧胡靓凑上去低声说道:“皇太叔,此次皇上去热河围场游猎,只带了二百亲兵侍卫,您不要再为了燕王妃之事悲伤了,如果您在不赶去热河,那您这个皇太叔可能就成了太上皇了。”

    耶律宗元当然明白萧胡靓的意思,沿途顺利稍些兵,加上萧胡靚这几百人,凑吧凑吧不够一千。皇太叔是满怀希望接过辽国皇家的大印,他拿他儿子耶律宏孝的军队当前锋了。他怎么也想不到耶律宏孝的两千神勇军,连个响都沒听清就让埋伏也灭了。

    快到围场行宫的时候,耶律宗元就收到前方的快报,耶律宏孝败兵了,人也被抓走了。再打探耶律洪基并未回大定府,而是还在太子山上。

    这是要拿我儿子祭祖啊,耶律宗元情急之下,片刻不停的杀向太子山。到了山下已经黄昏了,萧胡靓拦住了还要冲山的耶律宗元:“皇太叔,切不可莽撞。”

    “嗳,萧枢密使,咱们一鼓作气冲上去。拿下耶律洪基救回我儿!”耶律宗元指着山头,他真恨不得现在就冲上去,大辽国的皇位似乎在向他招手。

    萧胡靚直摇头:“不可夜战啊,皇太叔您想一想,耶律宏孝将军两千神勇军都败,不知道耶律洪基有什么埋伏,咱们现在冲上去摸不清状况,不如等天亮再做决定!”

    萧胡靚说的似乎有道理,耶律宗元命人前去打探,不一会派去的人便回來禀报,山头附近有十几个营寨,看营帐数推算也就一二百兵力,耶律宗元冷笑道:“小猴崽子,明天就把你拿下”,他立刻安营扎寨,夜间严防山上人偷袭。

    天黑了下來,这一晚耶律宗元可休息不好,他不时的太子山上望去。不看还好,越看越奇怪,太子山高处的巨石之上,隐约能看到火光。耶律宗元叫來萧胡靚,指着太子山上两块巨石的方向问道:“耶律洪基这小子,在耍什么花招?你看那高处,为何有火光?”

    萧胡靚看着也奇怪:“皇太叔,那不是山头的那两个巨石吗?怎么石头顶上会有野火?我看定是吉兆?”

    耶律宗元笑着说到:“这巨石十几丈,四周峭壁,难道有人能上去点了火不成?既是吉照,明日我军定然得胜。”

    他如何也想不到,那火还真是人点的,命令点起篝火耶律洪基也纳闷:“王仙人,你说这皇太叔,怎么到了山下就不向上冲了呢?咱们这还生火给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