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其他小说 > 争宋 > 争宋第112部分阅读

争宋第112部分阅读

了父亲,如果这一剑下去,那王旁杀的是一个站在自己面前手无寸铁无力反击的一个孩子的母亲。

    这会他多么希望,梁落瑶做些出格的举动,甚至是西夏兵冲过來,也好让自己有个杀过去的借口,然而,什么都沒有,西夏兵正呆呆的看着眼前的一切,空旷的空地上,一声声孩子的哭声。

    王旁的剑下不去了,他一横剑挑了梁落瑶头上的凤冠,梁落瑶的长发披散下來,这会她也完全沒有刚才的无礼,因为她沒有想到,王旁会真的拔剑,她更沒有想到,只有四五岁的李秉常凄厉的哭声忽然让她觉得,在李谅祚灵柩面前,自己亏欠孩子的太多了。

    王旁漠然的拨转马头,朝自己队伍走去,此时他根本不想去知道,自己是为了名利,为了大宋和辽国的盟约,还是为了站在马车上那个哭着找娘的李秉常,几个太监过來扶着身体瘫软的梁落瑶,回到九龙车,梁落瑶忽然抱起李秉常哭了起來,在他身后,护送李谅祚灵柩的西夏兵,赶着车也回到西夏队伍之中,那情景让西夏士兵都悲悲切切垂下泪來。

    岳立,张平等人,都轻轻的叹了口气,有些遗憾又有些如释负重,萧英迎上王旁拱手说道:“多谢王爷成全我萧英办好此事,咱们也就此拜别了,我要和他们一起回兴庆府,再向我辽道宗皇上复命!”

    王旁回礼:“萧大王保重!”

    萧英催马,身后跟着他的随从,向西夏阵营奔去,一会的功夫,西夏的队伍调转方向,顺着原路向回程走去。

    “爹,那小皇上也在,我们杀过去,就能把他们都消灭了。”童贯见王旁回來,凑上前來说着。

    王旁沒有回答他,而是默默的朝大帐走去,“我爹怎么了。”童贯看着王旁的背影,向折可适问道。

    折可适挠挠头:“大概是王爷觉得胜之不武吧!”

    “唉,我爹就是好面子,要是我,我就先杀了那个西夏皇太后再说。”童贯嘟囔着说道。

    岳立则看着西夏兵远去,轻声说道:“我看你爹爹又心慈手软了,不想那沒了爹的孩子再沒娘,算了,反正西夏早晚会被你爹灭了,让他们苟延残喘多一阵吧!”

    童贯皱了下眉头,失去亲人的自我他知道不好受,但总觉得这么放了西夏,心中多少有些遗憾,毕竟童贯现在的年龄,是沒法理解战略上的一些东西的。

    王旁回答大帐,静静的坐了一会,不大的功夫,岳立,张平,漫常,童贯等人也都回到大帐之中,“恭喜王爷,此次大胜西夏,收回岁币金银,更有西夏的赔偿金,我看西夏一时半会是难以翻身了。”岳立进了帐中说道。

    刚刚梁落瑶的话,似乎对他有些触动,或者自己根本沒到所谓高位,即便现在是王爷,那又如何,恐怕也正是自己沒有争霸的心,才可能像现在一样,倒是梁落瑶的表现有点出乎王旁意料,这个女人能有今天,也绝非偶然,他回着岳立的话说道:“岳将军客气,这次战事如此顺利,还得亏岳将军这个马步都指挥调度有方,将军辛苦,功劳不小”

    岳立笑了笑:“我哪有什么功劳,跟着王爷出征,还是让我学了不少东西的!”

    二人客气着众人都落了座,王旁吩咐人给种谔送信,命种谔回守银,不再攻打西夏的夏州;同时又派人送信给王韶,可以停止马蚤扰西夏西凉府,并让告知王韶有五百万两白银会赏赐给吐蕃,作为这次配合大宋出兵的奖励,以及对吐蕃伤残将士的安抚。

    信都送了出去,王旁这次长吁了口气,处理完镇戎的事,大队也要撤兵了,然而这一战,却让王旁知道自己的长子已经不在了,对于王旁來说,这实在是太遗憾了。

    镇戎的官员为王旁等人摆酒践行,折克隽更是和王旁,张平等依依惜别,王旁的大军启程那天,镇戎城中的官员,守备的士兵,全部在城外列队,就连城中的百姓都出了城,远远的目送着这支打了胜仗,但一步城门都沒踏入的部队。

    队伍行进了日,这日途中安营扎寨的时候,有士兵进來禀报,秦凤璐经略使王韶求见。

    王旁一听是王韶,急忙走出大帐去迎接,王旁也有几年沒见王韶了,两人旧相识,当年在京城的时候咱住在王安石府上的那些进士中,王旁和王韶是最谈的來,包括王旁提示王韶,献《平戎策》分析吐蕃和西夏局势,都让二人成为莫逆之交,在王旁南下之前,因蜀茶的事,王旁又请王韶相助,打通了属地到吐蕃的茶马古道,这次出兵,王韶又力助王旁,借助吐蕃力量攻打西夏西凉府,分散西夏的兵力,这些事对王旁來说,简直是帮了自己的大忙。

    王旁身后跟着张平,漫常,快步走出大帐,王韶迎面而來,两个人就认出对方,王旁走上前去,沒等王韶行礼便握住王韶的手:“子纯,多年不见,一向可好啊!”

    他这一激动,就忘了宋人的利益,握手对王旁來说就是最亲切和最熟悉的见面礼仪。

    当年王安石府的二公子,如今是王爷,但还是这么平易近人,这让一路奔波风尘仆仆的王韶十分感动:“王爷,我好的很,这不是快马加鞭赶上你的大军,來见你來了吗!”

    “快请。”王旁说着请王韶进账。

    王韶回头看了一眼,王旁这才注意到,跟着王韶的除了他的随从之外,还有一个人,此人身形彪悍,头戴园形皮帽,身披皮裘,穿上穿着牛皮靴子,脖颈上挂着明晃晃的铁索,胸前挂着三寸长的金花,王旁微微一愣,心想王韶怎么带个吐蕃人,看这人穿着,尤其是胸前的三寸长的金花,至少在吐蕃应该是王或酋长之类的人物了。

    王旁忙说道:“原來,子纯带了贵客,來來,里面请!”

    对方微微回礼,王旁将王韶和这位吐蕃人走了大帐,大帐已经点起灯火,明亮的灯火下王旁这才看清,來的人有三十六七岁,浓眉大眼,生得仪表堂堂,吐蕃竟然有这样的人物,王旁不禁暗自赞叹。

    王韶忙引荐道:“王爷,我來给你介绍,这位就是跟我回來接受吾皇封赏的,吐蕃王子阿里骨!”

    第三十五章 拟建联合国

    王旁见王韶带了个吐蕃人來,又见这个吐蕃人身着华丽气宇不凡,已经想到是吐蕃的重要的人物,听到阿里骨的名字,王旁马上想到,这个阿里骨正是吐蕃董毡的养子。w w   )

    阿里骨本是于阗人(今新疆和田),并非唃厮啰后裔,其母掌牟瞎遭曾经为董毡妃子,因而董毡把阿里骨当作养子对待,将内外政事交给阿里骨处理,并非常信赖阿里骨,阿里骨在董毡之妻乔氏面前也孝顺之极,深得乔氏欢心,所以阿里骨在吐蕃威信也非常高。

    而王旁知道阿里骨,更是因为在邕州的时候,髙智升的到访,当年玄青和贾庆给大理皇上段思廉献策,将皇妹段素分别向吐蕃和大宋两位重量级人物提亲的时候,其中的一个是王旁,另外一个说的就是这位董毡的养子阿里骨。

    王旁一直好奇的是,他知道拒绝这段提亲的理由,但却不知道阿里骨为什也拒绝,到后來,王旁见到董毡的亲儿子欺丁,欺丁一副无赖样子让王旁十分讨厌,爱屋及乌,厌屋也会及乌,所以王旁更懒得知道为何阿里骨拒绝这段提亲,当时也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这件事就放下了。

    想不到今天见到阿里骨,到让王旁眼前一亮,董毡的养子阿里骨和亲子欺丁简直是天壤之别,皇位之有一个,阿里骨一身贵气,说他是正宗皇室一点都不为过。

    王旁客气的说道:“不知吐蕃王子驾到,有失远迎,还望阿里骨王子见谅!”

    阿里骨大大方方的一笑说道:“我听说子纯要见王爷,特备快马随他而來,王爷的大名,早就如雷贯耳,应是我唐突來访,王爷不要介意就是了!”

    王旁见他言语十分陈恳,目光中十分友善,还流露这几分对自己的尊敬,心中十分高兴忙请众人落座,又吩咐人去请岳立來见。

    原來,王韶接到王旁的信,就带队收兵了,同时又对协助自己,带领吐蕃攻打西夏西凉府的阿里骨表示感谢,听说王旁就在镇戎,阿里骨早就想见见王旁,本來王旁在邕州的时候,他就想去却一直沒机会,这次正好借随同王韶去京城领封赏的机会來到镇戎,可他们到的时候王旁已经启程了,好在大军回程走的慢,王韶和阿里骨带着随从沒出几日便追上了王旁的队伍。

    听说阿里骨是特意來见,王旁更高兴了,“我已经大理皇上谈定的,今年打算在邕州举行一次四邦会谈,本來也打算了结了西夏的事,再安排好具体时间并且派人专程去趟吐蕃,想不到阿里骨王子亲自來了我大宋!”

    阿里骨他挑了下眉头问道:“哦,四邦会谈,都是哪四邦,要谈些什么事呢。”,这一连串的问題显然他是对王旁的话十分感兴趣。

    王旁说道:“既然是在邕州,自然是我大宋,还有与邕州交界的贵邦吐蕃,大理和交趾,要谈的是在雍州签订边贸协定,而这边贸协定,是要大家一同遵守,如有有一邦违背也会遭到其他三邦的制裁,不知道吐蕃对我这提议有沒有兴趣,等阿里骨王子回到吐蕃,可以与董毡国王详细商议!”

    阿里骨听罢大笑道:“我是听说了镇南王在邕州,开榷场,办银行,还开通海上运输,又搞了不少新政,我这次來大宋也是奉了父王的命令,要和王爷你好好的学习经营,我自己也是早就想去拜见你,好好的求教,至于这四邦会谈的事,我听着应该是好事,吐蕃不但要参加,而且我还会亲自去参加,这会谈要在什么时候,到时候是不是王爷也会在啊!”

    王旁看他胸有成竹的样子,暗想难怪史书上说,未來阿里骨成了吐蕃的国王,看他说话的气度和决定,眼下吐蕃的大事小情多是他來做主,“那是自然,我肯定要在,会谈的时间就定在中秋,等我回京城处理完手头的事,就该去邕州了!”

    阿里骨说道:“王爷不介意的话,我想同王爷同行到京城,等到受过宋皇的封赏,我就先回吐蕃,咱们中秋邕州再见,你看如何!”

    多几个人同行,王旁当然沒什么意见,而且这阿里骨言行举止十分大方得体,倒是让王旁有几分欣赏,大军晓行夜宿,每到安营扎寨,阿里骨便会到王旁寝帐去拜访,几日下來二人已经十分相熟,阿里骨也十分好学,经常会跟王旁讨论一些治国方略,经融政策。

    王旁在大理的时候对段思廉所说的四邦会谈,当时只是初步意向,经过这段时间王旁的缜密思考,和对当下各朝情况的分析,尤其是这次辽道宗耶律洪基效仿自己让西夏借债,他更觉得尽快推行标准化的货币体系极其重要,而且对于眼前的各国的情况來看,大宋和辽国单打独斗是不行的,而辽国和西夏之间的借债早晚会变成一种风险,这种风险即是货币上的,也是边境安全上的。

    这些他是不会对阿里骨说的,但是他可以对阿里骨讲,统一的货币对各邦好的处。

    王旁已经定下了这次四邦会谈的方案,那就是他要成立各邦联合起來的一个基金组织,在各国之间就货币事务进行共同商议,为成员国的短期国际收支逆差提供信贷支持,同时要用宋钞和黄金挂钩,成员国货币和宋钞挂钩。

    对于王旁的想法,阿里骨反复求教才弄明白如何挂钩以及如何汇率兑换,他挠着头问道:“王爷,你说的我有点似懂非懂,不过有一点我是知道的,就说我吐蕃钱币,古时候用贝壳或天珠,自大唐文成公主嫁入吐蕃以來,我们才开始铸币,但是就我吐蕃的铜币,根本沒办法买大宋或者大理的产物,所以,就会有人用金银去换,换來换去,金银越來越少,你说这办法要是能让我吐蕃金银不会少,我就支持!”

    王旁知道,这套理论对于古人來说确实有点难理解,他微微一笑换了个方法解释道:“如果你们国家的货币和宋钞挂钩,就可以直接按一定比率兑换宋钞,宋钞可以在各邦通行,更可以换成金银,那你支持不支持!”

    “支持,必须支持!”

    王旁带着煽动性的语气对阿里骨说道:“阿里骨王子如果支持,那我相信这次各邦会议之后,对吐蕃的好处可是很大,你想想,现在我们联合起來,你吐蕃,我大宋以及最初定盟的几个邦国,就是常任的理事国,那以后我们制定各项货币和边贸的协定,就是规矩,像是西夏,琉球,交趾,高丽以及辽国,想要加入我们这个联合起來组织,那就要遵守我们定下來的规矩,是不是对吐蕃也好处很多呢!”

    阿里骨听的眼睛发亮,这王旁的想法可真不同一般人,古人称霸之心无非是本朝本土弄个一朝天子,而王旁的想法简直就是要各邦之盟主,而这盟主做的还貌似在为本朝争利,他拍手赞叹到:“难怪我常听说,王爷你的想法惊为天人啊,这么一听果然非同一般,我这听的可太赞成了,若不是需要先到你宋京城,我恨不得马上回吐蕃,处理好吐蕃之事就赶去邕州呢!”

    “呵呵,急什么,正好你这次跟我去京城,我把命人准备好的文书条款让你带回吐蕃,你要好对你吐蕃国王有具体事宜可以商议!”

    阿里骨一拍胸膛:“王爷放心,只要我觉得可行,那避让能做成,跟你在一起真是涨见识,王爷要不嫌弃我愿意和王爷结成金兰之交。”说着他一举酒杯,向王旁说道。

    王旁自从回到宋朝,几乎都成习惯了,动不动就结义,到现在他结义了好几个了,比如完颜劾里钵,比如高智升,再比如死了李谅祚,想起这些名字,王旁就头大,幸好自己沒和赵顼以及耶律洪基结义,那将來天下可就是他干哥们兄弟的了。

    而这个阿里骨,确实是让王旁十分欣赏的人,而且如果王旁要实施联合国计划的话,必须有这样的有实力死党跟着一起做,吐蕃这些年角厮罗的带领下,已经牢牢的掌握了河湟地区,如今皇位传到董毡,也是受宋朝授官和册封,配合了宋朝的抗夏斗争,如今吐蕃河湟地区的经济与文化发展十分兴盛,社会相对安定,农业有了相当发展,吐蕃人更善于制弓弩刀剑,所制甲胄,“强弩射之不能入”。

    尤其让王旁感兴趣的是,从唐朝后期丝绸之路青海古道重新兴旺,给吐蕃带來巨大的财富,当年王旁就劝过李谅祚不要去打角厮罗的主意,结果李谅祚不听劝告大败而回,现在未來的角厮罗国王就在王旁面前,拉着王旁要结义,王旁怎么能不高兴呢,。

    “好,本王求之不得。”王旁说着站起身來,阿里骨却说道:“那就正式來拜!”

    接着,张平去取來红纸写出让二人写下姓名、生辰、籍贯及祖上三代姓名的《金兰谱》,然后摆上天地牌位,根据年龄的大小,依次焚香叩拜,一起读罢誓词。

    众人又举杯畅饮,说说笑笑好不热闹,等酒席散去,王韶进了王旁大帐低声问道:“王爷,我听说您可阿里骨结义为兄弟!”

    “怎么了,有何不妥。”王旁笑呵呵的微醉看着王韶。

    “这,您忘了吗,我献平戎策,想去西夏要先取河湟,到时候,你们可是要兄弟反目了!”

    第三十六章 自己挑赏赐

    别人不知道赵顼的野心,王韶可是知道的,当年王韶去京城的时候赵顼还只是颖王。王韶暂住颖王府将他和王旁的想法整理成平戎策,由颖王献给了宋英宗,这才有了英宗对王韶的提拔录用。

    先拿河湟后取西夏,这是平戎策中最主要的思想。刚刚听说王旁和阿里骨结义,王韶心中有几分惊讶,这才来到王旁的大帐向王旁询问。

    王旁笑着说道:“子纯说的事我早就想过了,你想想看,取河湟未必要亲自去占领,若是吐蕃愿意与大宋一心,那拿下西夏是早晚的事。更何况,本来这次我们就可以拿下西夏,难道真的是怕和辽国反目,或者一念之仁才放弃的吗?”

    王韶撇着嘴,摇了摇头:“那王爷你说说为什么?”

    “吐蕃的实力你知道,如果我们直接取西夏等于跟大辽反目的同时,和吐蕃也成了劲敌。更何况,眼下我们的国力,根本没能力打持久战。这才是我收兵的原因啊!”

    王韶听罢点点头:“王爷,您可是运筹帷幄,?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