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其他小说 > 搅乱三国 > 搅乱三国第25部分阅读

搅乱三国第25部分阅读

,就带着一对亲兵去城外大营歇息。曹智今夜本可以入住丹阳太守府的,但考虑到徐老太爷一家正在丧期,一个占领军官住在他们一起,不要说他们会畏首畏尾,曹智也会觉得别扭,还是住自己的军营来得自在、舒服。

    丹阳城虽说已投诚,曹智依然分兵驻守。这次攻打丹阳事关重大,陈温为保万无一失,从枣袛的东营抽掉了一千兵马给曹智,加上曹智的西营三千兵马和五百已投诚的鸡笼山俘虏,曹智攻打丹阳的总兵力是四千五百人。

    进驻丹阳后,曹智分兵二千驻扎城外,以应不测。城外还关押着丹阳投降和逃散的八百多士兵,这些人必须集中管制,一但成了逃兵,就会危害乡里,抢劫、杀人、强j都是到处乱穿的逃兵必干的事。再说这些人对曹智也是有用的,降兵、逃兵也是兵,只要好好教育,依然可以为我所用。

    曹智记得在后来的曹操手下有很多像这样投诚来得部下,大部分跟随曹操征战一生,也有些降了判,判了降,反反复复的。曹智可要吸取“历史”的教训,不能在自己身上发生这样反反复复的事情。

    当晚曹智在他的为皮室大帐中,大开延席。曹智是现代人,当然懂得什么材料最保暖,也懂得享受,所以他居住营帐乃数层牛皮所制,就差没飞彩绘金,灿烂辉煌了,他的下属们称这种皮帐为皮室大帐。

    曹智居中而坐,命许诸坐在横首,不多时驻扎城外的各部指挥军官都进来参见。曹智本想就和许诸小酌一番,没想一下子来了这么多人。这群将官都知道曹智的皮室大帐中酒如池、肉如山(其实就是酒菜多点),所以名为参见,其实都是来蹭饭的。

    第一百零九章 邓艾突访

    曹智也不计较,当晚便在皮室大帐中与宴。酒到酣处,武将官员一个个上来向许诸敬酒。曹智和手下的将官在一起吃饭的时间也长了,他们知道曹智素来节制,从来不暴饮暴食,所以也知趣略敬曹智后,就把目标锁定在了许诸身上。曹智也是不胜酒力,所以才故意做出的规矩。

    许诸这个大胃王是来者不拒,酒到杯干,喝到后来,已干了三十余碗,仍是神色自若,众人无不骇然。曹智向来自负勇力,但这喝酒也不得不对许诸甘拜下风。

    许诸今天太高兴了,今天曹智让他干的事太符合他的土匪性格了,而且这次抢的得还是太守府内外库,过瘾!回想自己占山为王那会儿,最风光的一回也就是抢过一回县衙,还是穷乡僻壤的那一种,穷的叮当响不说,连储存的米粮都是发霉的。这回他可神气了,抢了堂堂的丹阳太守府,金银如山啊!那个过瘾!哦!不对,大哥关照过,咱这不叫抢,叫“没收”。

    许诸一边胡思乱想,一边胡乱喝着,此刻一露酒量,便已压倒群雄,人人敬服,大显身手了一把,更是喜形于色。

    曹智看着许诸憨态,亦是大喜,呵呵笑道:“兄弟,你不光喝酒要行,将来更是要成为我帐下第一位英雄好汉!”

    曹智话音刚落,帐外忽然有人插口道:“不,他是第二!”

    众人皆疑惑望向帐外,只见祢衡摇头晃脑的走了进来。

    曹智一看是祢衡,笑道:“哟!咱们的弥大人来了,来来跟我说说,许诸怎么是第二?那么第一位英雄是谁?”

    祢衡走至曹智左侧案席,自有人让出了席位。祢衡端起不知是谁的酒碗喝了一口,不紧不慢道:“第一位英雄好汉,自然是明公你啦!许诸本事虽大,却要顺从于明公,不敢违背,你不是第一吗?”

    祢衡话音刚落,众人皆醒悟似的称是。帐中原先都是武将,都是直来直去的脾性,拍马屁那有人极得上祢衡。祢衡自认为是天下第一聪明人,这种谄谀之术,说起来只是牛刀小试而已。

    曹智虽然知道祢衡这是拍马屁,但依然哈哈大笑道:“说得好,说得好,来,来诸位一同满饮此碗。”众人随着曹智的话语,均大喜着端起酒碗将手中酒一饮而尽。

    这时,酒已喝得有八九成的许诸,也不知哪根筋搭错了,喝完这碗后,突然“啊”了一声,也学着祢衡摇头晃脑着起身,大着舌头嘟囔道:“对,俺大哥将来不但要做这天下第一的英雄,更是要做天下第一的霸主,哈哈!大哥到时你封俺做个啥啥官?”许诸说完还挺得意,把张黑脸凑到曹智跟前,人差不多已靠在曹智的几案上,真等着曹智回他。

    真是语出惊人,谁都知道许诸性子粗疏,向来漫游四方“但你个大老粗,不会说,也不能乱说啊!在座的武将可都是隶属扬州西营的武官,不是曹智家将,你如此口无遮拦,不是给我找麻烦吗?”曹智在心中暗骂,曹智现在真想一脚踢死这个许诸。一旁祢衡也是大惊过后,赶紧低头思量化解对策。

    曹智看着满堂呆住的一众武将,伸手指在额上弹了几弹,笑道:“行啊,我封你一个只须喝酒,不用做事的酒桶官”

    曹智话语刚落,引得哄堂大笑,众人之中好多人不免松了一口气,皆把刚才许诸话当成了酒后胡话。

    众人笑声未断,忽听得远处呜呜呜的传来一阵尖锐急促的号角之声。

    一众军官本来都席地而坐,饮酒吃肉,一听到这号角声蓦然间轰的一声,同时站起身来,脸上均有惊异之色。

    那号角声来得好快,初听到时还在十余里外,第二次响时已近了数里,第三次声响又近了数里。曹智心道:“今日这传递军情急讯的传信站是怎么了,有什么重要之事,一听到号角之声,便传到下一站来。”只听得号角声飞传而来,一传到皮室大帐之外,便倏然而止。数百座营帐中的官兵本来也是在维坐一个个火堆吃饭,此时突然间尽皆鸦雀无声,撑着脑袋看着远方疾驶而来的传令兵。

    曹智神色镇定,慢慢举起酒樽,喝干了酒,等着传令兵奔进皮帐,说道:“报都尉,扬州别驾邓艾帅五百军卫正向此地而来。”

    “哦!”曹智看了左下的祢衡一眼,自语道:“来得好快。”

    捷报是一早才送出去的,应该都未到历阳,这邓艾却已经到了,可见邓艾消息灵通。

    “走,我们去迎一下这位邓别驾。”曹智放下酒樽,起身说道。

    不一会儿,但听丹阳城外驻扎营地马蹄声响,前锋探马兵首先驰了出去,跟着左右先锋队启行,一队百人骑兵的向南而去。

    但见黑夜之中,一面面军旗上都点着一些灯笼,红、黄各色闪烁照耀,百十人的骑兵南行,惟闻马嘶蹄声,竟听不到一句人声。

    此时就连驻立在远处的邓艾也不由大为叹服,心道:“这曹智的确统军有方,怪不的丹阳这么快就攻陷了,唉!治军如此,将来扬州还有谁能敌过他?”

    这个曹智的确让邓艾伤透了脑筋,竟这么快就拿下了丹阳,他和陈温正在商量等曹智拿下丹阳后,给与其什么奖赏。枣袛等主张既然不能表曹智为司隶校尉,就应表其为丹阳太守。邓艾坚决反对,现在曹智已经在扬州军中深得人心,再给他一郡之地,过个几年那还得了。

    正当双方相持不下之时,派遣在丹阳外围的斥候回报曹都尉已拿下丹阳。这些斥候传递情报速度之快,竟比曹智派遣的快骑先到。消息一确认,历阳上下一阵颤动。支持曹智的阵营欢欣鼓舞,对立曹智的阵营一阵鸡飞狗跳,邓艾更是二话不说,亲自请命前来,没别的目的,看牢曹智,别让他占山为王,夺了丹阳。

    “哈哈邓别驾来得好快!”曹智一见邓艾爽朗的一笑后,大有深意的说道。

    “哪里,哪里,哪有曹都尉拿下丹阳来的快,兵贵神速啊,兵出历阳才几天就轻松拿下丹阳,曹都尉神人啊!”邓艾不甘示弱,回应道。

    “啊!邓别驾还不知道,这丹阳并不是曹某打下来的,而是徐老太爷深明大义,未免生灵涂炭,主动献的城。”曹智不满不藏的说道。

    “那也是你曹都尉威名远播,才有此等不攻自破的壮举,曹都尉,邓某在这里恭喜你,陈刺史一定会好好犒赏与你。”邓艾不阴不阳的说着。

    ps:刚发现上了强推,高兴啊!各位不要忘记继续支持一凡。10月1日上架,大大们准备好贵宾券哦!

    第一百一十章 曹操来信

    “哪里,曹某何功之有,全仗扬州上下齐心,曹某这些许寸功,何足夸赞,更不敢贪图犒赏。”曹智不卑不亢的说着。

    曹智哪里不知道邓艾对他有心结,心中也有些窝火,但公道自在人心。曹智自认为没什么见不得人谋逆之心,也不怕你邓艾盯着屁股后面。再说曹智始终觉得这邓艾也不是什么弄臣、j相,他为陈温尽忠,虽说其中也有小心眼作祟,但能恪尽职守自己谋士的本分,亦是有可取之处的。

    曹智、邓艾东一榔头、西一棒的聊了一阵,邓艾随身拿出一封书信,递给曹智道:“喔,差点忘了此事,这是你兄长的来信,你夫人托三小姐让我带来的。”曹智谢着接过书信,此时不及拆看,先塞入怀里,然后请邓艾回营帐歇息。

    曹智陪着邓艾回到皮帐,曹智客气的请邓艾坐上首。邓艾眼见整个皮帐大部分都是武官,真要坐了上首,恐会引起武官的不满和反感,毕竟曹智在军中威望颇高,这已是不争的事实。

    双方自免不了客套一番,一推二就之后,曹智也就老实不客气的坐上了主位,这军中他才是”一把手”,哪怕邓艾是陈温派来的“特派员”。

    待邓艾入坐原来祢衡的左下首,曹智开口道:“别驾一路辛苦,我先敬别驾一樽。”说着曹智朝邓艾举起了酒樽,邓艾面前的几案上也不是刚才祢衡饮酒用的大碗了,早已有侍从为其换过了与曹智一样的酒樽。

    邓艾拿起酒樽,绕着看了一圈,也不饮用,啪的一声放下酒樽,不阴不阳的说道:“好樽,比州府用的樽还要好。”

    此语一出,曹智马上感到脸上火辣辣的一阵燥热,面色变了变,尴尬着也放下了酒杯。同时也引起堂下一众将官不满,憋不住的已是愤哼出声,明眼人不难听出邓艾话中有隐意,就从表面上来看也有责怪曹智铺张浪费之意。历来文武不相通,武官看不惯文官的酸楚作风,做什么都咬文嚼字,,文官看不惯武官的粗鲁,不拘小节。

    邓艾当然亦听见了堂下对他的不满,他的目的已达到,要让曹智明白不是家世好,军功高就可为所欲为,用金钱可以笼络这群粗俗的武人之心,但是撼动不了他们这些清廉的士子之心。再说他怎么说也是代表州府陈温来视察的,怎么怎也要拿出点“腔调”。

    当然既然已敲山震虎,也不能太过份,见好就收,笑呵呵地再次举起酒樽,说道:“和都尉开个玩笑,都尉不会见怪吧?”

    “哈哈别驾雅兴,来,来,大家满饮此杯。”说着话,曹智先干为敬,饮下了一樽苦酒。曹智那会不明白邓艾这是敲山震虎,心中虽说愤恨,但还是忍下了。

    被邓艾这么一搅和,一时酒宴的气氛尴尬之极,大家已无心酒食。曹智也是有一句没一句的搭讪着邓艾。

    场中唯一浑浑噩噩地就属许褚了,刚才许褚已是饮了不少酒,陪着曹智出去转了圈,冷风一吹,酒意就被全部激发出来了。回账后,别人在说话他继续在饮酒,这时已是喝得迷迷糊糊,刚才邓艾和曹智虚情假意的话语他也没听全,更不知道邓艾刚刚摆了曹智一道,现在才发现怎么大部分人都不怎么说话,气氛沉闷之极,喝酒时就应聊天,他跳了出来。

    许褚大着舌头,踌踌躇躇地大嗓门突然响起:”大哥,俺一直在捉摸一件事,你为何围住丹阳三门,却只攻东南两门,而唯独留西门围而不攻,要是你肯让俺三门齐攻,俺相信不用丹阳那帮龟儿子投降,俺也能攻下来。”

    曹智一听许褚的酒话,刚想发火,突然转念一想,“这不也是立威的机会吗?让邓艾看看我的本事。”转而神色一正,道:“兵法云‘围师必缺’,凡围城者应给敌军留一活门,以示之生路。所以我流了门西门围而不攻,就是要给丹阳守军一个信号,他们还是有活路的,没想到效果倒是出奇的好,当夜就有一百多名丹阳守军从西门判逃。”曹智不知道正是这一百多士兵的叛逃,使徐老太爷最终下定决心,献城投降。

    许褚上次来丹阳吃了点亏,所以对丹阳兵没什么好印象,不以为然的哼声道:”那是大哥仁慈,要是我,流什么活门,围起来全宰了。”

    曹智也哼了声,面色肃然道:”你成天只知道杀,杀,杀,'城破皆坑之'是对你胃口了,但你想过没有,不给别人留条活路就会照成丹阳守军人人拚命死战,别小看这一千守军,只要个个拚命坚守,破丹阳城就要大费周章,如若这样到最后攻下丹阳城,势必造成我们损兵折将,那是得不偿失的事。”

    许褚对兵法几乎一窍不通,现在更是酒意上涌,曹智在侃侃而谈,他却摇摇摆摆的昏昏欲睡起来。

    曹智突然一拍几案,大喝道:“你听到没有,你个不成才得东西。”曹智这清脆一下醒堂掌,不但把许褚吓得酒醒了三分,更是把全帐听得入神的一众文武官员吓了一大跳,文官当然只有邓艾与祢衡。

    许褚更是难得看到曹智发火,说话如此严肃,连忙离座而出,跪拜在堂下应声,称道:”是,末将紧遵主公教悔。”

    其实曹智哪里有半点发火,心里正在偷着乐,表面上的怒火中烧,只是借题发挥罢了。他如此侃侃而谈,主要是讲给在坐的军官和邓艾听的,要俘获人心,光有物质上的激励是不够的,领导者自身的魅力也是很重要的,那样可以让属下和跟随者产生发自内心的钦配和强烈的依附感。

    曹智很满意自己刚才的发挥,不光一众军官听的连连点头,就连邓艾听完曹智的高论,也是不由自主点头、沉思。

    祢衡更是肯定曹智才华的同时,已是觉出点味道来了,心里赞许着,“明公好手段”。

    扳回一程的曹智心情大好,陪着邓艾东拉西扯,聊了好一会儿,等人散曲终已是深夜。

    这夜,人散后,曹智全无睡意,掏出曹操的来信,通读起来。曹智大好的心情,随着信中的内容化为乌有,剩下的是无尽的忧虑。

    当曹智徘徊帐前,正面对帐外闪闪烁烁的灯火无不烦恼的长吁短叹时。忽听身旁有人说话:”明公何故叹息?”

    曹智转首见是祢衡,现在祢衡乃是其心腹,随手把信递给了他。

    祢衡回转而来,是想和曹智商量进一步对付邓艾夺权的对策,进账就看曹智正在唉声叹气,还以为曹智对刚才邓艾给他的难堪,不能释怀,正想宽解一番。

    第一百一十一章 洛阳灭劫

    却见曹智赛过一封书信,祢衡疑惑的看看曹智,低头一看信札,是曹操写给曹智的家书。祢衡心中一阵热乎乎地,一个随意的动作却能体现出两人间的信任。

    祢衡感激的注视曹智一眼,曹智正走至营帐门口,抬头目注星空想着心事。祢衡低头看信,信中曹操恭贺曹智剪除仇人周昕,夸赞了一番曹智处置此事得当。接着曹操信心满满的告诉曹智,通过这段时日的准备,关东义军不日就要出发讨伐董卓。他也会在不日内去拿下他们大仇人董卓的首级。信中曹操对关东联盟寄于了很高的希望和憧憬,信内还附有一篇檄文,檄文是曹操为讨伐董卓,号召天下英雄的倡议书。檄文写道:”操等谨以大义布告天下:董卓欺天罔地,灭国弑君;秽乱宫禁,残害生灵;狼戾不仁,罪恶充积!今奉天子密诏,大集义兵,势欲扫清华夏,剿戳群凶。望兴义师,共泄公愤;扶持王室,拯救黎民。檄文到日,可速奉行!”

    祢衡看完檄文,直呼”好,好,明公兄长这篇檄文写的好,我想主公也应考虑加入讨伐董卓的行列,此乃大大的义举,对明公的名望和将来好处良多,再说有明公兄长的这篇檄文作前引,定会引来四方英雄相助,大事可成啊!”

    从表面上看此事是大有可为,如果不是知道历史,曹智现在大概也会这样认为,甚至于现在全天下像祢衡这样的学者都是这样认为的,关东义军定会所向披靡,身到功成,一举歼灭董卓,还大汉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