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其他小说 > 搅乱三国 > 搅乱三国第82部分阅读

搅乱三国第82部分阅读

去而复返。一进大厅,鲁肃依然气愤难平,走至曹智面前,还未等曹智开口,先不客气地手戳曹智,质问道:“曹智,妄你也是读过圣贤书的人,竟使如此卑劣手段,你说,你想怎样?”

    “什么卑劣手段了,看得起你才把你家人接来宛陵,你以为谁都能住这郡府啊?”祢衡一见鲁肃的态度,又是无名火升起,忍不住冲话出口。

    鲁肃也是最不买账祢衡这个人,他在东城就听说过此人,说他自视过高,经常仗着有点文采,就出口损人。他一见曹智身边竟收录这种人,就有些看清了曹智,认为他也不是什么明主。

    “你以为我爱住你这破地方啊?要不是”

    眼看着鲁肃和祢衡又要吵起来,杜濩赶紧劝着鲁肃,李儒也好心的出列来拉祢衡。

    第四百零七章 又出一事

    曹智双手一摆,高呼着:“各位,各位,稍安勿躁,稍安勿躁。鲁先生且听我……”

    曹智“说”字未出口,就听大厅外有人嘴里大喊着“打架,打架,打起来了……”  一人慌慌张张向大厅内跑进来。

    曹智等人一阵诧异,等看清来人,大家都不陌生,来人竟是李黑。李黑一路喊着,风风火火地刚刚奔至厅中央,就被曹智一声断喝道:“什么事,风风火火地?”

    李黑被曹智这声断喝,也是来了个急刹车。曹智正想问李黑何事惊慌?李黑又忽地跑上前道:“主公,许司马让您快去,那边打起来了,打起来了……”

    曹智奇道;“到底出了什么事了?慢点说!”

    李黑苦着脸先看了一眼杜大目,才道“那些新来的黄巾军驻扎在东城外,随意砍伐百姓家的树木搭屋烧柴,还偷鸡摸狗的。还有些痞子兵见到住得偏僻些的百姓人家,干脆就连抢带盗了。许多乡绅正要跑来向主公哭诉,正好碰上我和许司马碰上,许司马说要先去查个究竟,要我回来报信。”

    曹智闻言不由得一愣,而一旁的杜大目、雷公等人,则脸色一下大变起来。

    他们心里最清楚自己手下都是些什么人了,打架、偷鸡摸狗那是常有的事,现在李黑说的杜大目的人偷鸡摸狗和人打起来了,他一点也不意外,不是他们闹出这种乱子,还就奇怪了。

    但这也帮龟儿子也太会跳时候了,昨日他随曹智率军到了宛陵,被安置在城外一处似山非山的坡地上驻扎。曹智不但命人先送了他的部属半个月的口粮,而且因为他在无盐率先投诚有功,曹智还另外奖赏他和雷公两人一千两银角。杜大目和雷公自是十分欢喜,今天起了个大早,特地赶来郡府向曹智致谢,及接受曹智的安排。

    祢衡、李儒听到这里,都情不自禁的看了为杜大目一眼。同时也为曹智如何处置此事,露出担心之色来。

    “啊?”曹智前些日见了那些黄巾军士兵作战英勇尤胜官军的模样,又看他们爱护庄稼,对他们期望甚高,还以为这是一支作战勇敢、纪律严明,对百姓秋毫不犯的子弟兵呢,怎么军纪这么差劲儿啊?

    曹智回头看了看站在堂下的杜大目,杜大目脸色有些发青,抹了抹一双凶神恶煞的大眼睛,也正尴尬地看着他。

    鲁素正愁找到机会,听罢事情,原来是官兵打架,而且听意思还是侵犯老百姓那种事,不由面上露出一丝讥讽,不客气的说道:“哼,一群乌合之众,成得了什么大事。”

    曹智、祢衡、杜大目等人闻言,脸色自然一下难看起来,杜大目更是难看异常。

    杜大目打量了一眼四周,再回首望向曹智时,他整个人一下仿若冰山般。

    这时杜大目不禁横眉一挑,冷冷喝道:“是哪个不开眼的东西犯事,刚到此地就惹事,非宰他几个不行,走,带我去看看!”

    曹智知道杜大目那套强盗窝的杀人立威,但也得看事,胡乱把人杀了,镇得了一时,却解决不了问题的根结。曹智心想:“这事看来是非的我亲自跑一趟不可了。”于是,曹智只能先放下鲁肃的收服计划,无奈地吩咐道:“来人,备马!给鲁先生备辆车。鲁先生,就请你同本太守一起去看看吧……”

    “好!”鲁肃爽快地答应着,道:“不用备车了,我也骑马吧!”

    “哦!”曹智意外道:“鲁先生也骑得马?”

    “哼……”

    曹智等一行人到了东城外,一路上,首先让曹植惊讶的是鲁肃的骑术,鲁肃骑术优雅,倒是个个中好手,决不是那种百无一用的书生做派。

    曹智和周仓匆匆走进兵营,只见营院里站了好多的大头兵,倒把他们吓了一跳,而且还个个带彩。

    杜大目因为心急,比曹智等人早到了片刻,正暴跳如雷的双目凶光乱闪,大骂着站立的士兵,一副暴虐异常的模样。

    见到这一幕,曹智眉头微微一皱。跟在曹智身后同来的雷公,本来倒是神色如常跟在曹智身后步入营地。根据李黑的报告是杜大目的人和老百姓打架,本来想想也没他什么事,他也就是跟着来瞧个热闹。但此时一见那些打架的竟是士兵,不由脸色一变,待认清其中几个士兵的模样,就变得凄惨起来。

    先来一步处理的许褚这时终于瞧见了曹智等人,这才收回对杜大目训斥属下羡慕地目光,嬉皮笑脸地迎上来道:“大哥,来了。”

    曹智面皮一紧,向许诸打听道:“怎么回事?”

    许褚“喔”了声,稀松平常道:“一帮兵疙瘩,  六十多号大兵打了群架。打兴起的一个黑山兵只看到一伙黄巾兵过来帮忙,二话不说抄起一根木棍,“砰”的一下给那个,就那个脑袋开了瓢。您没瞧见那掐作一团地场景,别提多热闹了,哈哈……”

    曹智一看许褚那唯恐天下不乱的样,气就不打一处来,目中寒光闪动,声音一下阴森了下来道:“我问你有多热闹吗?别废话,说他们为什么会打起来?”

    此时只听骂的兴起的杜大目在那边“龟儿子”、“小婢养的”不绝于耳,劈里啪啦的骂得曹智听着心里都一阵泛酸。不知何时,那雷公也加入了谩骂的行列,他那雷吼似的声音,跟他打鼾声一个响,都已盖过了许褚的说话声。

    曹智开始一看有些诧异,转念一想这打架不是黄巾军和当地老百姓之间的纠纷了,看来这打架的人里也有他的人,所以他才这么着急。

    曹智挥着手对这两人高叫道:“杜大目,还有那个雷公,你们待会儿再骂他们吧,过来和我一起了解一下情况……”

    雷公、杜大目应声走了过来,两人均敢些许羞愧。杜大目都不敢直视曹智的眼神,雷公皮厚点,也比杜大目能说,不过也是扭捏了好一会儿才苦笑着对曹智谦声道:“我的士兵的确匪气满身,末将实在一筹莫展,只求主公大人有大量,末将今后一定严加管束。”

    曹智也知道刚才喊打喊杀的杜大目或是雷公,其实那也都是做给曹智和在场丹阳军政官员看的,真要他们杀自己的士兵谁舍得。杜大目、雷公虽说现在名义上还统领着各自黄巾军、黑山军时的部属,但兵力已被曹操明里暗里削减的只剩下三、四万人,其余的大部分都留在了兖州。所以现在丹阳军中十几万兵马中,还是以曹智的嫡系部队为主。

    杜大目等人也明白这是怕他们再反,曹操、曹智等主将故意而为之,只是大家都没捅破这层窗户纸。但曹家军的军纪严明,他们都是早有耳闻,甚至连许褚这样的将官都受过曹智的处罚。这打架在杜大目和雷公眼里稀松平常的事,到了曹智的军队还不该砍了脑袋。

    曹智倒也没象他们想象的马上就要发令惩治那些闹事的士兵,通过他带有警察素养的一番访谈才弄明白事情真相。原来这些士兵被安置在城外后,并没有足够的军用帐篷,不过他们生活清苦惯了,这个倒不在意,搭建木屋个个在行。

    以他们原来的意识,可不曾听说树木居然还是有主人的,自然是见树就伐。这些土地都是有主人的,土地上的树木自然是这些百姓的。百姓出面理论,他们觉得自己是在帮这些百姓打仗,砍也砍得理直气壮,所以根本不予理会。

    这些士兵作战固然骁勇,人也和善纯朴,对庄稼更是爱护备至,但并不代表他们对老百姓会十分和善,有些兵偷鸡摸狗甚至对一些乡民抢掠,也确有其事。原来,一直以来曹智的官兵都是有军饷有和口粮两项,但是黄巾军一直以来那来军饷,有够吃得饱就算不错,加入曹军才没几天,到丹阳更是第一日,这军饷一项还未实行,刚有了口粮,每人一天一升口粮,他们已经开心死了。但丹阳郡府对一下子增加了这么多士兵,有点准备不足,帐篷之类的军用物资,还未凑齐。以至于这些士兵自己伐木建营房,发生了和老百姓的冲突。

    这还好,老百姓本就怕这些当兵的,只想着去郡府告状。但这三四万人,整山的数也不够这些人砍的。于是就发生了,有个黑山军士兵在山上发现了一棵大树。他一个人也砍不动,就扒了树低的一圈树皮,等于是给这棵树做了标记,再下山去找人来帮忙。谁料等黑山军的士兵叫了几个人回到山上时,黄巾军的一伙人已经在砍伐这棵树了。

    于是,两伙人就为这棵树的归属权发生了争执。黄巾军仗着人多,砍倒大树后,不理几个黑山军,分解后运回了营地,还打了这几个黑山军士兵。黑山军虽说无论在做贼时,还是现在都没黄巾军实力强大和人数众多,但也不是好欺负的,照他们的说法“他们又不是小娘养的”。

    第四百零八章 爱民如子

    黑山军的士兵驻扎在西城外,一看自己人居然被黄巾军给打了,还狼狈不堪地跑了回来。当时就有人冲动的扬言要报复,几十个人来到黄巾军的驻地,一言不合就打了起来。但打归打,这伙人也知道现在他们是自己人,都没敢抄家伙真干,也就抡拳挥棒的。人命倒是没出,最厉害的也就是那脑袋被打出血的。

    许褚、杜大目等说完各自了解的情况,事情也基本清楚了,杜大目、雷公自己就声言要把这几个闹事的士兵就地正法了。

    曹智摆手让他们停止这种无谓的恐吓言论,这会儿站在营地内看热闹的士兵已经站了几圈,这件事引起一定轰动。于是,曹智往一处高地上一站,对着一众打架的士兵道:“这次纠纷归其原因是我和郡府官员没做好工作,累的你们要自己建营房而发生纠纷。”说着就吩咐人弄了几套车把这些伤兵全都给送到城内医治。

    曹智当场又与祢衡、王平等郡府官员商议了一番,对着围观的士兵宣布,丹阳郡府决定把下个月才实行的和丹阳其他士兵同等的军饷,这个月提前实行,并加送些府库内现有的军需物资,以解燃眉之急。

    至于那些被士兵偷伐的树木,由曹智私人赔付,算是对他工作未做到位的惩罚。曹智也发挥了前世户籍民警关心群众到社区的优良传统,带着一群丹阳官员挨家挨户赔礼道歉,外加赔偿。

    还有就是那些打架的士兵,因为这次情有可原,刑法就不用了,但用打架来解决问题肯定是不对的。曹智也当场宣布了对这六十几个士兵打架的处理意见,扣罚这个月的军饷。换言之,这打架的六十几个士兵闹事为全体新加入的士兵迎来了提前福利,但这几个傻帽是替别人争取到了福利,自己却为了一棵树,即挨了拳头,又丢了钱。

    这意外的收获却引来了全体新加入黑山军和黄巾军士兵热烈反响,杜大目和雷公也很满意和感激曹智,都说曹智处事公正。

    曹智对他们的马屁一笑了之,还当即表封了杜大目和雷公为佐军司马,这个军职在现在曹智的军队中不算大,比王平和许褚的郡司马和别部司马都小一级,但也不算太小,好歹也是个司马,而且都是正职,还有权领兵。

    对于两个受降过来的败军将领,有这样的待遇算是不错了。杜大目、雷公当即拜服曹智,表示了忠心。

    处理完打架事件,已是日落时分。曹智和祢衡等一众官员已是累的快不行了,要不怎么说深入群众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曹智等人正在打道回府的路上,许褚还没从曹智的伟大举动和难得的群殴事件中缓过兴奋劲,“瞅瞅”两声打马弛至曹智身侧,嬉皮笑脸对着曹智道:“大哥,你也太认真了,那帮刁民理他们干嘛?不过……嘻嘻……挺有意思的。”

    曹智从起来到现在一直在忙,倒是没在意这个许褚该不该在宛陵的事,现在看他自己跳出来了,先是点着头,左右摇晃着食指继续认真道:“你来了正好,我也正要找你。”说到这里,曹智的脸色不由阴沉了下来。

    许褚一听曹智正要找他,也反应过来,不由头皮一麻,抓耳挠腮对着曹智傻笑。

    曹智不理许褚装出的可怜像,缓缓的说道:“第一,我记得我昨天就让你回秣陵,你今天还没走,没事还到处瞎晃悠,扣你三个月军饷。第二,什么叫太认真?什么叫刁民?没有这些刁民谁给你种粮食,没这些刁民交税谁来养活你。老百姓好比是水,我们好比是鱼,没了水,鱼还能活么?所以说不要以为自己手上有刀剑,就了不起了,就可以鱼肉他人了,就能不把老百姓当人了。记住,没了老百姓我们什么也不是。我知道,不光是你,我们丹阳官员很多人都有不把老百姓当回事,这种想法是绝对不对的,也是要不得的,从今天开始都得改一改。”

    雷公等武将都跟在曹智身后,听了曹智的话也都缩着脑袋,默不作声,倒是许褚还挺乐意,还道曹智借题发挥,扯上其他官员。又被曹智一顿说教,才退到了队伍的最后,不敢再过来废话。

    祢衡骑不得马,与李儒坐着马车在队伍的中间,一时也没听清曹智的说教,还是许褚嘟囔给他们听的。祢衡听了不由心中一阵暗忖:“这是不是在说我?最近我老跟主公不对路,是不是对我有意见了?”不由弄得祢衡心中踌躇不安起来。李儒对曹智的说辞,倒是频频点头,连连称赞。

    鲁肃也一直在曹智的前列队队旁,从头到尾一直默默地看着事情的发展。此时目中流露出了些许敬佩之色,他原先也是抱着看好戏的心态,但越看曹智的处事方法,越是觉得新奇。到此时一听曹智这种现代“爱民”思想,不由呆了半响,咀嚼了半天曹智的“鱼,水”  理论,不由对这个宦官世家出身年轻太守另眼相待了。

    曹智的思想在现代可能不算什么,也谈不上新奇,但在东汉时代,的确要让人琢磨半天。

    曹智也是训完许褚,才在频频回头期间,看到了鲁肃。曹智今天也大觉丢人,只能召唤过鲁肃,无可奈何道:“鲁先生,曹智治军不严,倒是让你见笑了。本来还想留先生在丹阳共举大事的,现在曹智自觉脸面无光,也无言再提,先生什么时候要走,我派人送先生及令堂等。”

    曹智说完就叹着气,打先而去。不一会儿鲁肃自己纵马跑到曹智身旁,似笑非笑的冲曹智道:“曹太守爱民如子,让鲁肃敬佩不亦。这丹阳地处江东之地,风光倒是秀丽,如果曹太守不嫌弃,鲁肃想陪夫人在此地再盘亘几日,观光一下此地名胜。”

    曹智被鲁肃这前言不搭后语的说辞,弄得愣了愣,但一听鲁肃愿意多留几天,正是求之不得的事,连忙回着:“不嫌弃,不嫌弃,曹智求之不得呢,先生请便,请便……”

    “哈哈……”气氛一下子莫名其妙的扭转了,曹智也是从拾心情,一路和鲁肃畅谈着丹阳名胜。

    此后,鲁肃对曹智说话、行事,态度大为改观。鲁肃在后几日还有兴趣询问起曹智的一些施政措施来。

    三日后的清晨,阳光明媚,丹阳郡府内宅发出数声女子的娇喝,一早就闹得鸡飞狗跳。

    “曹智,你给我说清楚,到底谁是正妻?”

    “对,说说清楚,我可是你娘亲手扶出花轿,到底谁是正妻?

    “你们俩都是……”

    曹智与此日旁晚前抱头鼠窜般的逃出宛陵,留守祢衡、王平后,自己带着李黑、雷公两员武将巡视丹阳各地去了。

    当然,谁都知道曹智此行的最大原因无非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此行唯一有一点特殊,令人费解的就是,曹智此行还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