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其他小说 > 搅乱三国 > 搅乱三国第194部分阅读

搅乱三国第194部分阅读

们不能回豫州,一但豫州失守,我们就只有死路一条了……”

    袁术最终难以支撑,再次陷入昏迷后,袁胤等就照着袁术的指示写信给袁绍将归帝号于他,并向他求救。

    已经回到邺城正大肆庆贺的袁绍忽然接到久无往来的袁术的来信时,一阵吃惊。

    袁绍此时正在庆贺的同时,进行着他人生中最励精图治的整合阶段。新接手了公孙瓒全部的势力和资源,拥有了四州的袁绍发挥着他的才干,并非常清醒和开明的听取着,如田丰、沮授、审配等人的许多正确谋士的建议,使他在这一段时间的政策制定,统一规划都显得井井有条。北地四州也在袁绍的治理下迅速的恢复着生机,袁绍俨然也在为将来的治理天下做着施政经验的累积。

    接受完公孙瓒的一切,又经过这段的励精图治,袁绍的自信心正在一个巅峰状态,他也在为自己将来更大的发展做着种种设想。

    袁绍知道袁术没死,就想到过了是不是可以拉自己这个弟弟一把,顺便给自己未来更大的发展谋求点什么。

    袁绍此时到时没想到过让袁术禅让帝号之事,但传国玉玺在袁术身上,这已经不是什么秘密,很多人在寿春观礼袁术称天子的仪式上就见过,当时很多人恍然原来现在在许都的汉献帝用的不是传国玉玺。

    真正的一国之君又岂是因为一枚玉玺就可以证明的,但袁术很是在乎,同宗的袁绍也一样,他一样很重视传国玉玺,他希望此次救助袁术的同时,也能将传国玉玺收入囊中。这对他将来的“大事”可是一个很好的伏笔。

    袁绍知道袁术的信不能轻易示人,一拿到,袁绍就躲入了书房内阅读,袁术在信上说:“汉朝的天下早就丢掉了,天子受人控制,政出于私门,豪强角逐,国土分裂,现在和周朝末年七国纷争的时代没有两样,结果是强者兼并天下。我们袁家受命于天,理应当皇帝,符命、祥瑞都显示得一清二楚了。今日您拥有数州之地,民户百万。论实力无人比得上您的强大,论德行无人比得上您的崇高。即使曹智有心扶衰拯弱,怎么能够接续已经灭绝了天命的汉朝呢?”

    袁术是在建安二年称帝淮南的,但只过了半年时间,搞得资实空虚、内外交困、众叛亲离,在走投无路之际,他“慷慨”地表示愿把帝号让给袁绍,袁绍知道他这是无奈之举。

    但这对袁绍来说真是天大的消息,心有灵犀一点通的袁绍见信虽然不敢声张,心里却是求之不得的。

    “机会终于来了,亲兄弟,就是亲兄弟,在这么关键的时刻还知道肥水不流外人田,真是太好了!”

    坐拥了小半个天下,实力又远超天下任何一路豪强,他袁绍还没资格做皇帝,那还有谁够资格。

    于是,袁绍积极行动起来,要具备称帝的条件不是袁术愿意禅让,拿出传国玉玺就可以的。称帝首先要取得他身边文臣武将的支持,进而才是天下才俊的认可,这是政治基础。最后做出一番民心所向,天命所归等姿态,袁绍再推让三番五次,就能顺理成章的自建一国,成为一代君王。

    说句实话,袁绍认为只要取得他身边这些文臣武将的支持,就等于取得了天下才俊的支持,就有了政治基础。因为袁绍一直认为天下有点本事的人才都在他帐下,或是曾经在他帐下。而同样最近显现出人才济济的许都,曹智帐下那些人,要么在袁绍眼里根本不能算人才,要么就是从他这挖墙脚挖过去的。

    袁绍坚信这些墙头草,不但够不上顶尖人才的标准,而且今天他们因为曹智的起色,而投奔与他,他日他袁绍一但称帝,他们还不调转枪头,蜂拥而回,争着要投效到他帐下,从新为他效命。

    袁绍想过了,到时你们这些墙头草想回来可就没那么容易了,哼哼,到时袁绍准备挑挑拣拣,像荀彧、郭嘉这种做了太多对不起他事的,他还打算不收呢!

    袁绍在自己设想、狂想、妄想一番后,就指使主簿耿苞为自己当皇帝寻找根据。

    耿苞这个笨蛋也算饱读诗词,有那么两把刷子,又求表现。于是通过一番收集资料,断章取义的私下对袁绍说:“赤德已经衰败,袁氏是黄帝后裔,应该顺天意、从人心。”

    这几句话的意思是,按“五德相生”的“理论”,汉朝是所谓火德(即赤德),火德要由土德代替,黄帝就是土德,而袁家为黄帝的后代,所以袁氏取代汉朝是“天意”。

    接着袁绍故意在一次会议上向军府僚属公开了耿苞的这些鬼话,本指望大家同声拥戴,没想到以田丰、沮授,甚至审配等僚属们都认为耿苞妖言惑众,混淆视听,汉王朝和汉献帝都活的好好的,还受封了袁绍和他们很重要的官职,怎么有可以取代的想法,更没什么胡乱的“天意”说法。

    并且一针见血的指出袁术就是个很好的教训,一称帝便成了天下人的众矢之的,田丰等人忠心的劝阻袁绍千万不能重蹈袁术的覆辙,众人一致声讨、主张袁绍应当把耿苞杀头,以儆效尤。

    袁绍虽说心里对于田丰等人的言论很是生气,但同时也知道自己称帝的时机还不成熟,开来是什么基础都没有。但他唯恐露了是他指使的马脚,急忙令人密杀了耿苞。

    为求表现的耿苞就这样稀里糊涂的成了袁绍的帝业路途上的第一位牺牲者。

    袁绍虽说没在自己的政治团体中,取得称帝的任何支持,但对于接受投奔的袁术一事还是做出了安排:袁绍给袁术回信的同时,密令长子时任青州刺史的袁谭,派兵在青州和徐州的边界上准备迎接他的叔父袁术。并密令袁谭一接到袁术不但要秘密护送往邺城,还一定要先把玉玺送到袁绍手上。

    第八百章 狠毒的郭嘉

    “哇……”阵阵哭声从宛陵的一间府宅中传出,之后扬州各界官员就开始络绎不绝的到来,来时都是神色匆匆,已进入这间府宅个个都是满脸愁云。

    这间看上去不算最奢华,但还是很大的府宅属于曹家,是现任朝廷重臣大司马,车骑将军曹智老父曹嵩的府宅。曹智贵为权臣后,曹嵩就很拎得清的把原先居住的郡府让出,自己在宛陵另置府宅居住。

    这片扬州之地说白了就是曹家的后花园,曹嵩一家继续住在宛陵郡府也不是不可以,但曹嵩不这样认为,自己儿子官越做越大,他不能因为这样就不和法理的霸占着郡府不出。作为官场老臣子,他明白作为曹智的家人,此时不能过分嚣张和跋扈,应该要让曹智治下的官员和民众对曹智有更好的口碑,他就应该搬出原先他们一直居住的丹阳郡府,让新任的太守、官员居住、办公。

    但曹嵩不想再搬迁到更远的地方了,他身体不行了,他就一直留在了宛陵,连许都也没去。

    风烛残年的人过一天算一天,大儿子是死了,但二儿子更有出息,曹嵩这辈子光宗耀祖的使命因为两个儿子的争气,已经使他心满意足。

    建安二年八月中秋前一夜,曹嵩在得知曹智征伐仲家皇帝袁术胜利的消息后,在非常正常且普通的一次入睡后,满足的撒手人寰,第二日才被二娘等家人发现。

    在传统家人团聚的日子来临之前,曹智结束寿春战役后,就坐镇寿春开始把注意力转移向豫州,甚至亲临了一次豫州前线,进行督战。

    在扬州军马腾出手来后,曹军已经形成了南北夹击之势,取得最后的胜利变成了只是时间问题。

    曹智要求两面的将领能在中秋节到来之前,拿下豫州全境。但郭贡的出奇顽强,使曹军在取得四座城池后,就越来越难打起来,每次进攻都伤亡巨大。曹智和他帐下的谋士、将领们不得不多次修改作战计划,以避免无谓的大量伤亡。

    郭贡之流已经是必败无疑,又何必为一个时间概念,而徒增手下兵士的伤亡呢?

    基于这些想法,曹智下令各路将领围住残剩的袁兵,不急着歼灭他们,但一定不能让他们突围,要把他们围死了。曹智决定消耗光剩下坚守豫州几县的袁术兵将的锐气和有限的粮草,逼他们无路可走之下要么弃械投降,要么冲出城池进行决战。

    利用这段战事相对进入平缓期的机会,曹智急于解决眼前的两件麻烦事:一就是搜捕仲家皇帝袁术,不杀袁术曹智的征伐行动就不能算最后胜利。但袁术逃出寿春后,就失踪了一般,曹智派出了多路军马都一时没找到他的踪影。后来终于从来面见曹智的陈兰属下那里,曹智的手下探听到,袁术曾留住过他们在灊山的军营几日。

    这让本来就有点反感跟他讨价还价半天的袁术叛将陈兰、雷薄之流,现在更是对他们有了看法和戒心。这种非常敏感的事情,曹智一直被蒙在鼓里,让曹智不再信任这两人和他们投诚的诚意,及其把阻挡豫州和徐州接壤的东路一段防线交给他们。曹智对着两人肯定是很不放心了,甚至在徐州那里还有盱眙、淮阴两县还在陈兰、雷薄的控制下。

    第二件事,就是桥蕤和他的一万降军,桥蕤心不属曹智,这是曹智心知肚明之事。在曹智夺取寿春后,桥蕤就多次请命曹智要回吴郡或是会稽驻守。那两块地盘现在明面上是归属曹智的,但实际还是在孙策控制之下。

    孙策已经是曹智的心腹大患了,在眼睁睁看着上万兵马和将领流入他的怀抱,曹智怎能心甘?

    正为这两件事烦忧之时,郭嘉和贾诩来到了寿春,来到了曹智身边,祝贺曹智征伐成功的同时,更是带来了再次代表刘备出访许都的糜烂,和即将为曹智头痛的这两件事开始了一番出谋划策。

    自从刘备正式加入曹智控制的汉zf后,就由曹军的兵马保护着,继续驻守小沛,与吕布对持。但一直不敢亲到许都或是其他地方与曹智见面,一直派人与曹智的人进行交流。双方也各自派驻了常住代表,以方便通信和交流。

    曹智对刘备的这种防备很是理解,因为只要刘备敢离开自己的地盘,踏入他能全盘控制的区域,一定就会宰了这位未来的汉中王,为自己将来的事业永诀后患。

    曹智不但是这么想的,还是这么准备的。在曹智的亲卫军中就专门演练过对付刘备亲手训练的白耳精兵的兵阵,和各种击破的办法。

    刘备不知是知道曹智的计划,还是早已感应到曹智与他再次见面时,必将是你死我活之局,刘备虽说投诚了曹智,但一次也没和曹智会过面。对于糜烂的再次到来,还跟着贾诩找到了寿春,看来是有荀彧、贾诩等人不能决断之事,所以要来寿春请示曹智。

    糜烂的来意没什么出乎意料的,刘备看曹智把袁术打的落花流水,也想举着为献帝分忧的旗帜参战,分一杯豫州战国之羹。作为已经有了正统豫州牧地位的刘备,为自己治地出兵平乱的提议不过分,但曹智又怎会同意刘备插手他即将要统一、平定的豫州。

    曹智把糜烂敷衍一番,打发进传舍休息后,就和郭嘉、贾诩把目前两件棘手之事一说,令曹智没想到的是,贾诩是出了名的毒士,但曹智一直不知道郭嘉也有其狠毒的一面。

    郭嘉一听完曹智讲得陈兰、雷薄、桥蕤等人表面臣服,私底下都有着自己的小动作,而且袁术现在还没找到等事,还没等贾诩沉吟着表示什么,立时坐下指着曹智书案上的地图道:“袁术知道豫州保不住,一定不会往包围圈里钻,我想他肯定在扬州、徐州等地的交接之地躲藏,也就是江亭、临淮等地!”

    “喔!”曹智也是饶有兴趣的反问郭嘉道:“奉孝,你何以确认袁术在那呢?”

    “因为那里离青州最近,袁术现在在这世上还能求助的人,只有他的兄长袁绍了!”

    郭嘉随意一句,令曹智恍然,“是啊,青州已为袁绍所得,我一直都把注意力放在袁术会往有部下的地方躲藏,却忽略了他和袁绍可是亲兄弟。平时吵得在像仇人似的,关键时刻就是那份手足亲情也是值得袁绍出一回手啊!”

    曹智此时没细想袁术身上还有仲氏帝号和传国玉玺等能引发袁绍出手救助的好处,他只是暗呼自己思路不够宽,一直局限于狭隘的思路里,还有就是他蹩脚的历史知识里。

    “嗯!”曹智沉吟半响后,点头道:“奉孝说的有些道理,那我这就派人去那个方向搜寻……”

    “慢!”郭嘉及时阻止并打断道:“主公不急,这事可以和那些不安分投诚者和刘备的主动效力合并在一起解决!”

    “啊?”

    这次不光曹智惊奇了,连一向以足智多谋见长的贾诩也是啊声出口,眼珠频转的似笑非笑的看着郭嘉,静待他的下文。

    郭嘉接下来地话语的确没有辱没他“王佐之才”的赫赫名声,他一抬手指着地图上临淮、淮阴等地,对曹智侃侃而道:“主公先答应刘备请战的要求,但不让他出兵豫州,而是让他的军马向东进驻淮阴、盱眙等地,帮助我们夺取和清除临淮、淮阴等还在袁术部下控制之下的徐州三县,让他在那堵截北逃的袁术,能不能劫杀袁术,主公都不必在意,我们在这段时间内,就地解决陈兰、雷薄、桥蕤等人和他们的部属!”

    曹智和贾诩感叹郭嘉懂得应变之时,一听郭嘉说到解决陈兰等人,齐声发问:“怎么就地解决?”

    郭嘉咪了口书案旁的清茶,阴阴一笑道:“主公请他们喝酒,然后毒杀他们,永诀后患!”

    曹智在听罢郭嘉主张用毒后,深吸一口气后,像首次认识他般打量了好一会儿,双目精光闪闪道:“说到玩手段、弄诡谋,耍毒计,我一直以为是贾诩的专利手段,郭嘉你什么时候也学会了?”

    “哈哈……”贾诩被曹智的话也弄笑道:“恐怕我今后也要收敛一点,主公都说是我的专利了,我能活到今天,仍活得这么健康活泼,真是难得!但郭嘉你这一了百了之计固然好,但要考虑到的问题还很多!”

    贾诩话锋一转,就开始展现他的才华,反质问起郭嘉来,为曹智剖析一番郭嘉计谋的诸多弊端。

    只见贾诩略调整坐姿后,便侃侃而谈道:“首先,陈兰等人七孔流血被人毒死在主公跟前,主公和我等却安然无事,他们这些人的属下和天下人都会知道是主公难以容人,杀了前来投诚的降将,这对将来准备投效主公的人来说可是心中多了一道很不好的印痕,对主公的声誉更是大大不利,对我们匡扶天下的大计更是一个永远抹不去的污点!”

    第八百零一章 奇怪的毒药

    贾诩几乎一口气说完他的第一条反驳意见,但郭嘉还是老神在在的微笑着注视着侃侃而谈的贾诩,一点也没惊慌失措或是心里没底的感觉。

    贾诩也知道郭嘉早已想好了对他第一条反驳意见的对词,但他也不想放弃自己的第二条,第三条的反驳依据。

    “其次,他们一死,主公要收编他们的军马不是那么容易不说,一但他们知道是主公毒杀了他们的主公,这些人一定会就地哗变,到时我们刚平定的扬州又该乱上一阵,甚至会给袁术等人机会,东山再起!”

    贾诩说完,端起茶杯借着润嗓子的机会,偷瞄了一眼神情笃定的郭嘉,知道郭嘉已有腹案的情况下,还是继续道:“还有那个桥蕤,他背后可是有孙策这股势力支撑的,要是他的死引起孙策的猜忌,就可能早就他提前叛变,主公前期的诸多安抚手段不但会付之东流,还可能将我们目前颇好的局势引入一个尴尬、混乱的境地,我想奉孝应该知道我们现在可不能分兵几头同时作战啊!”

    贾诩把自己的观点一一陈列后,端起了茶杯,眼底余光却迅速的在曹智和郭嘉两人脸上游走一遍,就在看到郭嘉的一刻,还故意把眉毛向他挑了挑,示意着郭嘉“我说完了,该你了!”

    曹智现在可是已经很会做老大了,他自始至终都把两人的言行、表情看在眼里,但他就如一尊大佛般杵在两人中间,睁一眼闭一只眼着。曹智一直坚守的大佬处事原则告诉他:属下间有争斗是件好事,那样才显得他这个大佬有价值。

    这在一定古籍、圣书中被定性为帝王之术,曹智品味、手法自认为还没到那个层次,所以自我定性为“大佬理论”。?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