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其他小说 > 搅乱三国 > 搅乱三国第203部分阅读

搅乱三国第203部分阅读

很大的缺口。”

    曹智一口气说完他们目前面临的三大主要问题,然后让众人入座后,接着分析道:“对于赈灾之事,不容耽搁,公达立即书信回许都让贾诩亲到扬州督察、协调此事!”

    “是!”

    荀攸答应下曹智的吩咐,曹智就转头对着程昱道:“仲德马上回兖州,督调兖州和司隶地区征粮,能征到多少,是多少!”

    “遵命!”程昱起身躬身应命。

    吩咐完两件事的曹智背负双手,踱开两步后,眼注着帐外又一场开始的冬雨,慢慢转身对着郭嘉道:“原吕布的彭城相可是已经归顺我们?”

    郭嘉起身,应道:“是,原彭城相侯谐此时正在军中候命!”

    “我今晚要见他!”曹智简短的看着郭嘉说完,郭嘉开始会心的对着曹智微笑。在场很多了解曹智的人,都明白,曹智这是要趁着暴雨不止期间,派人进城向吕布劝降了。

    很快他们的猜测就得到了曹智话语的证实,“空着也是空着,不如我们看看吕布是不是什么‘贞洁烈女’!”

    随着一阵轻松地嬉笑,曹智对下邳城宣布开战以后的第一场非正式升帐会议,就此结束。

    为什么说是非正式的呢?主要是因为缺了刘备一杆将领、谋士的参加,再怎么说,刘备的一干人等现在都隶属汉zf,是曹智的下属。

    曹智这场会议也是情况的突变,而临时召开的,对外并没有大张旗鼓,甚至没宣布过。而且参加完会议的人都自动领的清的全体选择闭口不谈此次会议的内容。毕竟这些人都是曹智的心腹,待众人散去后,曹智马上带着郭嘉和一杆将领进行了巡营。

    此行主要目的,当然是要慰问昨晚出力最多的刘备部属。在曹智对受伤的刘备嘘寒问暖一番后,就在张飞的引导下,见到了那位威武不凡,但现在已经变成了一个猪头的关羽。

    曹智一看几乎比猪头还胖、还肿的关羽,着实吓了一大跳,因为情况比他想象的严重的多。曹智不看关羽那九尺的身材,真有点认不出这位仁兄了,就连那撮驰名海内外的美鬃,也被无良的吕布扯掉一捧,那个惨劲就别提了,直接露出了一块血糊糊的下巴表皮。

    曹智一见此情形,就抱着昏迷不醒的关羽,像死了亲兄弟似的痛哭一番。心痛之情溢于言表,感动天地……

    日子一天天的就这样熬过去了,下邳城依然完好着,但曹军围困依然丝毫未放松。不知不觉中日子就进入了建安三年的正月初七,这徐州天上的雨也就下了这么大半个月,曹军将士的新年就是在这片雨水中度过的。原本只到膝盖蹚水就能过的泗水河,现在也是水涨船高的,已经一定要舟船才能横渡了。

    下邳城外的战事没有因为下雨而停息过,打仗,打仗可不是那边人多那边就更强,始终还是要一小仗一小仗地打。多个小规模的战斗连在一起,才叫战役。好多的战役连在一起,就构成了一场所谓的战争。好多的战争打完之后,才是和平。

    曹智的战争远远还没有打完,就是眼门前徐州战役也是打的异常艰辛。从元旦到新年,曹智对下邳城发动了好几轮进攻,吕布也成功的组织了几次反击,因为天气,下邳城防的坚固,目前来说下邳城还未有什么危险。

    但下邳城内的守军对于曹军不知疲倦的冒雨进攻,早已是到了深恶痛绝的程度,但谁叫对方人多,他们可以轮番着上。而城内的吕军却是一个萝卜一个坑,来了进攻,他只能冒雨迎击。这种天气下,大规模进攻是没有,但就象如那烦人雨水般的不停不息的小战斗一阵接一阵,着实叫人闹心。

    其实这段日子以来,两军对这份战果都不甚满意。曹军高层其实对于这种情况,表面上故作者轻松和潇洒,一副等得起的样子,其实曹智等人正在为军粮眼看要殆尽,但这鬼天气还未放晴,造成他们久攻不下下邳城,而犯愁呢!

    扬州的赈灾之事已在贾诩、邓艾的主持下,全面展开。在官府有力的作为下,征调了扬州、许都、豫州的赈灾粮,很快就止住了九江地区饥荒的势头,情况正在好转,只要等着熬过这个冬季,一切都会好起来,扬州、九江也会很快恢复往日的生机。

    但程昱在其他各地的征粮工作,并不顺利,不是各地或是老百姓不配合,在这冬季,能找到、征到的余粮实在不多,老百姓家中的存粮,也大都只够吃过这个冬季的,那有余粮拿出来供给军队。但多少还是在东、西两路给曹智运来了一些补给、粮草,也让曹智能多等一些时日了。

    身在下邳城的吕布这段时间身体已经恢复,失去妻子的痛苦也因为战事的紧张早已淡忘。吕布虽不知城外的曹军正面临一场来自后方的粮草危机,但他同样为来自他统治内部的纷争,感到头疼。

    最近他的内部也出现了分裂,分裂的原因,是为了要不要与曹智“议和”之事。

    所谓“议和”,其实就是投降。“投降”是个不光彩的字眼儿,没人乐意与这个字沾边儿,特别是现在两军交战正酣之际。然而,在从古到今的无数次战争里,几乎每次都有人接受这个耻辱的字眼。

    目前吕布的属下中高顺,徐翕、毛晖等力主下邳城池坚固,城内粮草充裕,绝对不需要去做那“投降”的丢人之事。而以张辽、宋宪等人为主的主和将领,则认为曹智乃现今天下明主,我等不应该与之这样抗衡,应该投降与他,做一个汉帝国下忠君爱国的好臣民,好官儿。

    两派人就这个问题弄得很僵,几乎到了剑拔弩张的程度。而吕布的态度,也有点偏向于“议和”这个观点。再勇猛的人也有害怕的时候,吕布想起曹操在世时,几次攻破徐州,杀人数万,到处是尸体的事儿。那是何等叫人心惊肉跳的血腥屠杀!传闻泗水河因此而断流过,下邳城的老百姓甚至都闻到过从彭城方向飘过来的尸体臭味儿。

    吕布担心曹智攻破下邳城后,也会这样对待他和下邳城的百姓。而且通过上次出城偷袭失败,吕布打心底里认识到曹智实力的厉害,凭他一己之力,在这样下去,肯定是坚守不了下邳城的。

    但吕布是个没注意的人,在这件事上,他没能最终做出最后的决定,这日在结束了一天的会议,在暮色四合的时候,吕布从白门楼上下来,骑上他心爱的赤兔马,提了方天画戟,在几名卫兵的簇拥下,向府宅的方向走去。他觉得今日回家的这段路很长很长,路长倒也好,这使他在路上可以继续思考“议和”的问题。

    第八百三十三章 议和之使

    正月初七这日即所谓的“人日”,也是吕布的生日。而且是四十岁的生日,过完今日,吕布就过了不惑之年,过了不惑之年这道门槛的,他也就应该不迷惑了。然而事实恰恰相反,吕布觉得过完这个生日,他倒是更加糊涂了。

    吕布回到家时,堂屋里早已摆下一桌酒宴,张氏正在那摆放杯盏,女儿琬君正在煮酒。这会儿酒香正飘满了枝型的烛台周围,吕布看到这些,使他一直阴冷的心境,忽然感到了些许暖意。

    但很快他就又想到了貂蝉,没有了貂蝉的家,就不是他吕布的家了。虽说女儿比以前乖巧多了,晓得父亲心绪不佳,食量锐减,就总设法让厨房调剂饭菜。但吕布的胃口始终没好起来,过年那天,吕布也没吃下几口东西。

    不一会,吕琬君就拉着高顺进屋来,对着正在思念貂蝉的吕布磕头,祝他生日快乐。吕布现在也在慢慢接受高顺,做父母的,只是希望儿女快乐、幸福,其他还能有什么呢?特别是吕布最近失去了娇妻貂蝉,在出城一战中高顺表现的又不错,吕布的心境起了很大的变化,所以也就由着高顺经常来他府上登堂入室,和其同坐饮宴了。

    在吕布的招呼下,众人分别坐定,然后开宴,接下来女儿、高顺的敬酒、干杯,劝菜、动筷,并说的一车的吉利话,都没能提高吕布的兴致。说实话,女儿等人的吉利话越说多,反而越是加重了吕布的心里负担,幽魂似“议和、投降、血流成河”的暮霭和失去貂蝉阴影一直围绕在吕布的脑海中,挥之不去。

    直到高顺有意还是无意的提了一句,“主公要是为是否议和之事烦扰,不如去听听陈大人的意见!”

    吕布犹如一直迷航在大海之中的一艘舟船,突然遇到了一盏漂浮在海上的一座灯塔,还不赶紧抓住了。

    吕布此时根本没想过,谁教高顺来提点这句的。他知道高顺说的“陈大人”不就是被他一直关在狱中的陈宫吗!

    陈宫不但是公认的吕布身边的第一谋士,也是历来在吕布迷茫之际,为其指明道路,出谋划策之人。

    吕布经高顺一提醒,就想到了狱中的陈宫,“我何不去问一下他,对于是否要和曹智议和之事的看法!”

    吕布想到就去做了,其实此时他对陈宫在偷袭粮道一事上的过失,早已烟消云散,也有意重启他。于是徐翕、毛晖等人就唆使高顺能在吕布身边的机会,进言提醒吕布,狱中还有个陈宫可用,他们也需要陈宫来做他们反对“议和”一派的首领。

    高顺找到切入点无疑是成功的,只是在吕布诧异的放下酒樽,一睁虎目盯着他看时,心理素质不够好的,还道自己适得其反的触怒了吕布,吓得这位小龅牙将领离座而起的直结巴的喊着:“主,主公……”还一个劲的往后退却的过程中差点趔趄摔倒在饭桌下。

    最终还是在吕布“带上些饭菜,高顺前面带路,我们去见陈宫!”的话中,才使高顺刚提到嗓子眼的一颗心,终于尘埃落定。

    去监狱探望被吕布定罪的陈宫时,吕布还颇有些沮丧,不知如何开口,但就在高顺为吕布和一身囚服的陈宫摆好饭菜退出后,陈宫率先开口道:“窃在狱中这几日想着主公未把女儿嫁给袁术的儿子,或许是件好事!”

    陈宫态度一百八十度大转变让吕布一下子感到心里头一下子得到很大安慰时,也很诧异的看着陈宫。从陈宫的这番新见解中,吕布读到了一直主张与袁术联姻陈宫的转变,也看到了陈宫可能会同意他议和的意愿。

    “唉,过去的事,还提他干什么……”吕布尴尬的回应着,这事现在陈宫是在主动认错,但吕布心里明白,这事孰是孰非自有他自己心里清楚。

    但勾起不愉快往事的陈宫却在接下来的叙话中慢慢肝肠寸断的哭了起来,在长叹声中,陈宫起身,伏地向吕布谢罪道:“公台甚是惭愧,我这人脑筋太慢,而且也太死板,好多事进了这狱中才想明白对与错,公台未能好好的辅助主公,实在是令公台汗颜,令主公失望了……”

    吕布对于陈宫的自我批评一下子大感尴尬,看看人家陈宫这态度,多好啊!都把责任归咎在自己身上了,其实好些事情,陈宫只不过是个献策者,最终的决定,还不是他吕布决定的。到了今时今日的地步,吕布其实没什么人好埋怨的。但陈宫不但被他关进监狱,还把责任都说成是他的过错,这着实让吕布在这“人日”里感动了一把。

    随即,这两位难兄难弟,酒也没喝几口,就抱头痛哭起来。吕布把最近的难处,碰到的困难和压力,全在这场痛哭中,挥洒而出。而同样是在哽咽落泪的陈宫,这么做却是有着投其所好之嫌。

    陈宫最近在狱中是想明白了好些事,但不是他在为吕布出谋划策上的失败而自责,而是他找到了,想通了和吕布屡屡在意见上相左的原因:陈宫认为主要是自己太用刚性手段了,这无疑触到了吕布的逆毛,陈宫老早想好,再有机会出狱,任谋与吕布身边的话,一定要多动脑筋,多费口舌先撸平吕布的顺毛,再如何如何达成自己的谋画。

    今天吕布可能会来狱中探望他,也是有人提前通知了他,而且他也知道吕布最近正为是否要向曹智“议和”之事而烦恼。

    陈宫如果现在还在议堂,毫无疑问会站在反对派的行列,但这次的陈宫已经想好了,不能在那么傻,跟吕布顶着干,那样只会加速了吕布的决断,倒向“议和”派的行列。

    于是也就上演了此时的一幕,两人相对无语的先痛哭一场,把各自的情感都抒发了出来。哭的差不多时,吕布早已不在把陈宫当成罪臣,陈宫也知道了自己等于已经重新站在了吕布的徐州朝堂上。

    正当吕布要开口向陈宫询问“议和”一事的见解时,高顺带着宋宪急急忙忙的进牢房求见,声称城外的曹营派使者来了。

    吕布一听心下一喜,接着又是一阵恐慌,在脸部接连两下微妙的变化后,就转身对陈宫道:“公台,我本寻你就是为了商讨一番议和之事,现在曹智既然派了人来,咱们且去见上一见!”

    吕布那点心事和脸部的变化,早已落在了陈宫眼里,综合之前几次三番来探视他的徐翕、毛晖等人综述的情形,陈宫对于吕布心中的矛盾已是了然。他暗自定计的对着吕布拱手做了请的手势道:“主公先请!”

    接待曹军来使的地方还是在白门楼上的议事厅,陈宫因为要更衣,所以吕布带着高顺先到了白门楼,与来使见面。

    吕布一踏进白门楼,就遇到尴尬的一幕。代表曹智来使的竟然是他吕布的熟人,亦曾经是他部下的彭城相侯谐。听说曹智进兵徐州时在彭城俘虏了这位侯谐,不想才没几天的功夫,此人竟成了曹智的使者,平起平坐的要来与他“议和”了。

    吕布对于见到曾经的老部下,现在的曹军使者,感到万分尴尬。他重重的哼了声后,就鄙夷地问侯谐:“原来是你,你回来作甚?”

    对于吕布的明知故问,侯谐也稍稍显示出了一点尴尬,但很快不卑不亢地回应吕布道:“曹司徒有命,命我来做‘议和’的使臣!”

    吕布继续“哼”了声,冷笑道:“曹智现在授你何职啊?”

    侯谐答道:“我侯谐原是朝廷命官,今还是朝廷命官。”说着摇看了一众厅中吕布手下,意思:“你们现在已经和我不一样,是不是朝廷命官,就要看你们的选择了。要是再选错路,就跟反贼无疑了!”

    带有嚣张意味的表达完意思的侯谐,接着刚才的话语,非常自豪的继续道:“我仍是彭相,但几日前,曹司徒已命我兼任下邳令,就是足下的这座城池!”

    侯谐中气十足的一说完新官职,满堂吕布的文臣武将皆是一愣之后,就是哄堂大笑,笑声中尽是嘲讽的意味。

    徐翕、毛晖两人正要越众而出,羞辱一番这个盛气凌人,不知好歹的侯谐时,只听厅外一声冷笑的转出了陈宫的身影,“如此说来,我等就是侯大人‘足下’的子民喽!”

    此时陈宫已经换过衣物,一扫身上的尘土,精神奕奕的出现在了众人面前,并且一到场的态度和话意充满了对侯谐这位来使的揶揄之意。

    高顺、徐翕、毛晖等人一见陈宫皆是一喜,高顺更是胆气一壮的越众而出大骂一句:“真不知世间还有没有‘羞耻’二字!”

    “这种狗腿子还有脸存活在世上!”

    “杀了他!”

    “对,我应该宰了这等猪狗不如的东西!”

    侯谐并不计较吕布一众属下的谩骂,态度依然平和中带着嚣张的向吕布递上曹智的书信。

    第八百三十四章 送还貂蝉

    吕布也是很不喜侯谐狗仗人势的模样,但作为一方霸主,他还是忍着怒气,当众拆开阅读了曹智的劝降信。信的内容大致是:“下邳危如垒卵,朝不保夕,君侯乃海内人杰,智敬慕之至。君侯想必会审时度势,不使城中百姓受”池鱼“之灾,如此则功莫大矣!

    曹智的信的最后还加上一句:智有亡兄自制“九酝春“一坛,愿与君共饮,同贺“人日”,并愿与君共谋大业。

    说实话曹智这封劝降信,虽则语气咄咄逼人,但言辞间倒也客气有礼,并且送来曹操身前自制的九酝春酒,是不是在暗示吕布,可以对他攻打兖州,打伤曹操的事,既往不咎之意?

    吕布拿起侯谐递上的酒坛,一时心中五味陈杂,仿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