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其他小说 > 搅乱三国 > 搅乱三国第214部分阅读

搅乱三国第214部分阅读

尖,已经从小腹上透体而出,一串血珠正滴答滴答的顺着剑尖往地下滴。

    “你,你…”

    “祢衡,安心去吧,你的死我一定会好好利用的,哈哈……”孙策端起自己的酒杯,一抬手,一扬脖,豪情地一饮而尽,然后缓缓把目光移回面前的祢衡身上,看着不甘心倒下的祢衡纵声狂笑。

    而在祢衡倒下的同时,带着一脸阴笑的周瑜也出现在了孙策眼前,他是得到了孙策命令才把祢衡杀掉的。只有把祢衡杀了,他们才能彻底挑起豫章和江夏之间的战事,他们才好渔翁得利,这是必须的。

    年轻的祢衡,狂傲一生,死时仅二十六岁,死得无比冤屈和不甘。他的死更是引发了扬州乃至整个汉帝国的一场动荡、风波。

    就在祢衡命丧黄泉的这一日,整个剑拔弩张的豫章和江夏地域,又引来了庐江太守刘勋的一部人马。

    刘勋不是故意来凑热闹的,而真是到了霉的适逢其会。从去年年末发生在九江地区的旱灾,波及到的地区中,庐江最倒霉,也受了很严重的灾情。庐江境内大多河流干枯,特别严重的是冬粮不继,严重影响到了军队的供应。

    第八百七十三章 富足的荆州

    虽说邓艾也拨了一批赈灾粮给他,但因为袁术仲氏帝国土崩瓦解后,到皖城投奔刘勋部曲和他们家眷,极其九江的难民在这一时间大幅度的涌入庐江境内。那点粮食也就成了杯水车薪的事儿,本来粮草供应就捉襟见肘了,还有越来越多的人和残兵涌向庐江。

    你说刘勋把这些人往门外推吧,着实可惜了,但收留吧,粮草又不继。刘勋也向他的上级秣陵州府再次申请了救济,但邓艾明确、肯定的告诉刘勋没有多余的粮草来救济他和那几万残兵和难民。但邓艾还是允许刘勋可以向豫章借粮,这也是种迫不得已的临时调剂之计。

    于是刘勋在收编一部分逃窜而来的寿春残兵,将原先皖城的三千守军兵力骤然增至六千,剩下的刘勋也实在没办法再扩增、收编了,就这样勉强熬过整个冬季。

    到了开春时,皖城郡内的库房内,剩余的粮食只够维持几日的了。于是刘勋便派堂弟刘偕向华歆借粮,华歆此时还不是代理豫章太守,他是豫章和庐江两郡之相,是有责任帮忙解决这一问题。而且刘勋自感邓艾、祢衡等一杆曹智的旧臣,有点欺负他的意思,在钱粮方面总有克扣他之嫌。而刘勋和华歆关系不错,而且都是后来投靠曹智的,所以就想到了找他解决点困难。

    殊不知此时华歆已代理豫章太守之职,正要和江夏黄祖开战。虽说因为年前九江灾情和曹智在徐州战事的征粮,造成了扬州境内各郡各县都面临缺粮的问题。

    但刘勋自己闯了豫章这场漩涡来,华歆也正好缺兵少将,于是就派人领着刘偕到海昏、上缭先筹措了两千斛军粮,然后留下刘偕带来的军马。并要求他立刻回去报告刘勋,让刘勋领兵前来帮忙攻袭江夏,等打下江夏,剩下的粮草不但不成问题,华歆还保证为刘勋向曹智请功。

    当时刘勋也是脑子一热,他一直以为江夏黄祖兵力不会太强,华歆想借机剪除他,开疆扩土,在曹智面前有所表现,他也正好去插一脚,并认为这是个在曹智面前露脸的好机会。于是就马上回信答应了华歆所请,并迅速率军经过彭泽,来到海昏与华歆会和。

    此时,正好也是孙策引兵西出,准备在点着豫章和江夏战火之时,也是他趁机进兵南昌的时机。

    而孙策在制定进攻计划时,周瑜就建议孙策在豫章和江夏一开战,他们就进兵攻袭豫章的海昏、上缭,他认为上缭等地区是豫章最富饶之地,如果他们能先兴兵讨伐,那在粮草、补给上就免了后顾之忧。

    孙策也听从了周瑜的意见,决定先攻取海昏、上缭。但就在孙策率部进至豫章境内时,他前期派出悄悄率军紧逼到海昏附近的程普传回了一个意外情报。就是他们还未潜至海昏附近,前部细作就传回在彭泽外围发现了刘勋的兵马。

    一听说刘勋已到彭泽,孙策立即让所有人马停了下来,再次感叹他的时运太好了。孙策针对这一意外情况,重新商议是否需要调整作战计划。

    孙策首先问华歆这次单方面征调到了扬州那些将领,共动用了多少兵马?

    周瑜根据掌握的情报,回禀道:“华歆此次征调了豫章境内所有兵马,大约是六七千,船只上百,但大部分是小型战船,现在加上刘勋的六千兵马,和之前枣袛从芜湖等地调来的兵马,极其闻讯赶来的陆骏等驻守丹阳的将领,他们现在实际兵马不会超过二万!”

    “那也就是说一旦他们和江夏那边开战,整个庐江到豫章,甚至丹阳的一大片地区内,就极度空虚了,这群傻瓜把这一地区的兵马都抽空了去参战,老天待我孙策真是不薄啊!”

    孙策微点着脑袋,仰天感叹时,周瑜马上建议道:“主公,这是个扩大战果绝妙良机,我们现在可不能只想着豫章一郡了,我看我们要改变原有方案!”

    “对!”孙策带着清脆的j笑,马上首肯周瑜的提议。

    接下来他重新调配部属,让孙贲、孙辅率领人马驻在彭泽外围,准备拦击一旦获知后院失火消息后回撤的刘勋和曹军兵马。自己则与周瑜率兵孙权、吕蒙等人,极其两万兵马进袭刘勋的大本营皖城,而程普、黄盖、韩当等则继续按原定计划,绕过彭泽,紧逼海昏。

    在孙策率部进逼皖城前,孙策还派了和刘勋有旧的李术,先行赶往皖城,探听虚实,及查证皖城有谁留守,及城内守军情况。

    李术很快到了皖城,他当然没有见到刘勋,刘勋此时正要率部在豫章和华歆合兵,准备征伐江夏事宜。李术见到了留守皖城刘勋的弟弟刘偕。刘偕这家伙有点木讷,加缺心眼。历来看不太清形势,以为他们和孙策还是一家人,同属曹智帐下。再说他和李术早年通过兄长刘勋就认识,算是旧识。

    于是一见老朋友李术来,热情招待不说,还口无遮拦的对着李术大吐苦水,说了许多他和兄长最近在庐江日子过得有多苦。州府那个邓艾经常刁难他们,现在救济粮都要他们自己想办法筹集等等。他大哥刘勋为了弄点粮草救济,只能和华歆交易似的,帮忙出兵去打江夏,人家才肯借。还带着李术参观了空虚的城防和从九江迁来的难民营和原先隶属袁术的散兵、残兵的临时安置地等等皖城一切重要地域,可以说把所有的秘密都公开在了李术面前。

    李术暗自激动之余,也没有心慈手软,立即把这里的情况回报给已在赶往皖城的孙策,并且就此赖在皖城不走了,经常出没刘勋收留难民和袁术残兵的营地,开始了先期的策反、挑拨工作。

    正当孙策率领着大军浩浩荡荡,日夜兼程赶往庐江,准备突袭皖城时,饮马长江两岸的两支军队也奋勇云集与柴桑两岸。

    近二万曹军,二百多艘战船云集柴桑长江的南岸,仇恨之势熏天遮日。前锋将扬车一连送出三封挑战书,要求黄祖立即归还他们的太守祢衡,并交出劫杀他部下的凶手。

    同样云集二万人马,六百多艘战船于柴桑西北岸的黄祖,看罢前两封扬车的来信,直接撕了,并大骂这个以前他治下的江夏蛮子,有什么资格对他大呼小叫,咄咄逼人。但黄射,手下将领韩唏、甘宁等都劝黄祖不要与这等蛮人一般见识。黄祖一开始也忍了,但到第三封时,扬车口气越发尖锐时,黄祖再也忍不住了,直接让主簿回信,同样口气不善的告诉扬车他这没他那个“细脖大头鬼”的主子,让他别在对岸唧唧歪歪,有事情叫华歆出来和他谈,你不够资格。

    接到信的扬车同样怒火中烧,于是双方第一次交手就在双方都没有做好充分准备的情形下,由扬车发起地当晚偷袭,而发生了。

    一夜的大江两岸鸡飞狗跳,火把翻飞,喊杀震天,致使双方都有损伤,但扬车没有打过北岸的黄祖,开始进兵江夏之地,黄祖也没适时的发起反击。相反,还是因为收到了刘表回信,一定要黄祖忍让,他即将派遣韩嵩出使许都,解决此事的书信。黄祖根据刘表的要求,不得不,未战就先退往柴桑上游,向长江上游的蕲春退了三四十里水路。

    黄祖的不战而退,助涨了扬车等曹军将领的气焰,和更加铁定他们运输队遇袭和祢衡遭绑架一事,就是黄祖所为。否则以黄祖的霸道,为什么态度一再放软。扬车等都是知道黄祖的残暴,绝不相信他是为了澄清此事,才一再容忍他们的。都认为现在黄祖自知理亏,所以一让再让。

    曹军中属于原江夏蛮族的军士颇多,此时正好把他们沉寂在心中多年的仇恨爆发出来。一时曹军中出战情绪高涨,纷纷向将领请命出战。但因为华歆等还未到达,扬车等人暂时隐忍着,大战已经到了一触即发的地步。

    与此同时,千百里之外的襄阳城上的“于飞”楼内,荆州牧刘表正与他帐下的从事中郎将韩嵩殷殷嘱托话别。两人并肩凭栏,俯瞰下方缓缓注进大江的汉江水。这日襄阳这片天空阳光漫天下,河水闪闪生辉,两岸房舍林立,风光明媚。襄阳城内外无论远眺或是近缆到处是点点绿色,这片生机勃勃的绿色中,还时不时的掺杂这些花红,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色。

    刘表在荆州苦心经营多年,襄阳城曾经受过孙坚的马蚤扰,南阳一度为外人盘踞,现在又为曹智所得,但这些小战事,即使是他丢过地盘,死过手下,但都没有影响到荆州的根本,一点未影响到刘表的根本。

    刘表把荆州经营的非常好,数十年的积累,让荆州变得十分富足。天下诸豪时常都在为粮草不续犯愁时,刘表从来没有为缺粮犯愁。荆州人民的生活是非常富足的。

    第八百七十四章 战事起 庐江陷

    在今年九江因为旱情饿尸遍野时,襄阳城内外的这个冬季却没有因为天寒地冻而饿死过一个流浪汉。这是多么大的差别,江汉风物,毕竟与中原不同。

    刘表在把荆州治理的生机勃勃的同时,也不忘发展军力,为的就是更好的保护自己,和自己这块世外桃源般的天地。刘表现在整个荆州境内,实际拥步兵总数一十六万,水军五万。可能刘表的陆军不是整个汉帝国最强大的,但他的水军肯定是现在整个汉帝国数一数二的。刘表针对自己荆州境内江河众多的特点,大力发展水军。现在荆州境内共有战船六千多艘,其中各类大型船楼战舰更是数不胜数。这些船楼都为上下三层,前后长二百四十步,上建飞檐阁道,排列女墙,船上开有努窗、矛岤去就是一座水上能够活动的城池,甚至这些大型战舰上四方都设有城门,左右船舷就是驰道,可以驰马行车。这种船楼相当于后世的“航母”,操控此船的舵手、撸工至少要百人。每船的承载量为一千战斗部队。

    这份水军是任何一郡一州的豪强所能媲美的,曹智的水军主要也集中在扬州,他也有三层楼的战船,建造、组建这支水师时,就是借鉴了荆州许多的造船技术和规模。但绝没有象荆州的战舰达一百多米这么长和大,承载量最多的也只有三百人。在船尾的甲板上现在都架有投石器,但人就在那片区域不能任意走动了,更别说是驰马行车了。。。数量上更由于资金原因,比荆州的战船少之又少,水师规模绝没有荆州那么盛大。

    说实话,刘表有这么一支舰队,只要再加点野心,足可横扫近邻,远征强敌。但刘表不但是个没有野心的人,年轻时或许还有点豪情。过了五十岁,更是只想着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安宁,也有人说这是在他四十岁时娶进他现在的正式妻子蔡氏后,他才不愿、也不敢轻易招惹天下豪强。只要别人不来惹他,刘表绝对不会主动来找惹别人。

    随着刘表年岁的增大,老夫少妻的美妙生活或许使他丧失斗志的同时,也更珍惜眼前的生活。。。刘表真不愿意有人来打破他的这份安宁,但刘表现在很担心……

    当江夏有人来报豫章的运输队遇袭,豫章太守祢衡失踪后,荆州上下一片震动,人人都闻到了栽赃和动兵的味道。

    刘表回信黄祖不可轻举妄动后,就在这于飞楼上紧急升帐议事。平日里仗着特殊身份,经常在荆州会议上口若悬河的小舅子蔡瑁、刘表外甥张允之流大眼瞪小眼的,拿不出个主意。倒是别驾蒯越,从事中郎将韩嵩,以及东曹掾傅巽还拿得出主意,但也是附议了黄祖的想法,立即派人前往许都,觐见献帝,找曹智把这里头的误会说清楚。

    这时袁绍亦正好遣使至襄阳,要求跟刘表再次结盟。。。这回袁绍提议结盟倒是没说结了盟就要对付曹智,但也就是这意思。刘表这时又正好为即将与曹智方面的潜在战事,而犯愁,于是就将这两件事都拿出来问众谋士:“袁本初又遣使来,曹智的亲信祢衡又在这节骨眼上在我境内失踪,各位说说我刘表当如何处之?”

    从事中郎将韩嵩这时站出进言道:“今两雄相持,将军若欲有为,乘此破敌可也。如其不然,将择其善者而从之。今曹智善能用兵,贤俊多归,又挟持献帝,号令天下,其势必先取袁绍,然后移兵向江东,恐将军不能御。莫若以此契机将军举荆州以附智,智必重待将军矣。。。”

    刘表对韩嵩的提议沉吟半响,也认为自己在此时需要分清立场,千万不能站错了队伍。于是便问韩嵩:“汝且去许都,观其动静,再作商议。”

    韩嵩起身应命后,眼珠一转,便再道:“君臣各有定分,嵩今为将军,虽赴汤蹈火,一唯所命。将军若能上顺天子,下从曹公,使嵩可也。但如持疑未定,嵩到京师,天子赐嵩一官,则嵩为天子之臣,不复为将军死矣。”

    刘表听罢,抚摸着最近背上长出的一颗肌瘤,心下暗笑道:“曹智会这么好一见你就给你官做!”于是对于韩嵩的有言在先,随口便应道:“汝且先往观之,吾别有主意,绝不怪罪韩从事便是。。。”

    见刘表答应,韩嵩便在刘表于于飞楼上亲自送行,并殷殷嘱托一番。韩嵩辞别了刘表,前往许都去见曹智。

    但韩嵩才去了没多时,于飞楼上众人还未散去,就传来了黄祖斩了祢衡,饮马与长江两边的双方军马已经开战的消息。

    刘表立即感觉天旋地转,只觉于飞楼上黑云压进,磅礴大雨已经驶向了襄阳城。

    刘表坚持着病痛和上冲的怒气,没有晕倒,立即要求查明为什么没抓过祢衡的黄祖又斩杀祢衡一事,并派侄儿刘虎带领长矛队五千人立即赶往江夏支援。。。

    而就在刘表为已经开战的事实气恼时,黄祖也已经忍无可忍,他此时正在他的蒙冲船上,大会旗下战将,声称再也忍无可忍,一定要给豫章这些蛮子一点颜色看看,否则他们都快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了。

    黄祖先遣陈就引舟兵拒曹军先锋,要求务必杀退来犯之敌。但迎面杀来的扬车等曹军将领挟悲愤而来,虽说在水军实力上不及江夏军,但在第一日的水战中还是击退的陈就,获得一个不错的开局。

    急急赶到的华歆初时一听扬车怎么他这个代理太守还没发令,就开战了,还有些许不高兴,但在一听今早曹军士兵在黄祖屯兵的上游飘下祢衡的尸体时,也就理解了扬车的冲动。。。并且在一天在战事结束时,前线还传回了捷报,也让华歆很快忘却了那点不快。迅速命人竖起“追讨凶手,为已故豫章太守祢衡报仇”的旗帜,陆、水两路全线压上,和黄祖打的是天昏地暗。

    黄祖也是莫名其妙就被按上了斩杀祢衡的恶名,还被本方荆州的情报人员,当成了重要情报送回了襄阳,摆到了刘表的面前。

    而在豫章和江夏开战后的第三日,历时数十天终于赶到豫章的邓艾,一到南昌就听闻了两军已经开战的消息,一向沉稳的他,差点就要扇这个理论知识很扎实的华歆两巴掌,问他一句这仗能随便打吗?

    但此时一切已无可挽回,前线部队已经和黄祖的江夏军打得如火如荼,曹军一度利用气势,一路打到蕲春,但在刘虎和黄射?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