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其他小说 > 搅乱三国 > 搅乱三国第239部分阅读

搅乱三国第239部分阅读

纯躺在一处地上,对着天空直喘着粗气。突然一张极丑,极黑,还带着一条不像人类疤痕的脸突然横放在了他的上空。

    “子和(曹纯字),你死了吗?”许褚满嘴喷着臭气和吐沫星子的对着地上半边身子都快没知觉的曹纯道。

    许褚因为是曹智手下的老臣子,所以历来对这些曹氏宗亲级的人物,没大没小的大呼小叫,直呼其字。

    快被伤势的疼痛折磨的没了知觉的曹纯,被许褚这通口臭熏得真是及时,又无奈的回过了神。曹纯极其厌恶的一撇嘴,毫不示弱的张嘴就来:“你死了,我都没死呢!”

    “嘿嘿,没死就好,咱们的快点吧,据斥候汇报,从长沙那边还有一只孙静的援军在快速向这赶来,我们要趁敌人被我们夜袭仓促之际,把他们还没有站稳阵脚的队伍都撵出巴邱城,夺取整座城池!要是等天亮之后,他们的后面大队进城和孙静会合的话,我们只怕是要丢了整个巴邱了!”

    “他妈的,孙静哪来的还有援兵,许褚……哎哟,你可别谎报军情……”曹纯忍痛高声喝骂着许褚。

    “是真的!”这句话不是许褚说的,声音来自许褚身后。曹纯忍着巨痛,撇了撇脑袋,终于看到了许褚身后刚刚走来的典韦。

    典韦是曹操的老臣子,曹纯就算离得远点,那闪亮的特制双戟曹纯也是能一眼认出。

    “送信的斥候是仁公的人,他已经在长沙了!”典韦走上几步,极是礼貌的躬身对着半撑起身体的曹纯冷静地说道。

    曹纯的脑子一下子糊涂了,典韦说的“仁公”,自然是曹纯熟知的兄长曹仁。但他不是应该增援赤壁去的吗?怎么跑到长沙去了?这在曹纯所知的计划表里是没有的。还有孙静后面怎么可能还有援兵,不是说他从长沙老窝已经把家底都搬了出来吗?听说这次他连家小都带上了。

    不过随即曹纯又想到,可能之前的他得到的情报有误。人家长沙老窝,怎么也不会搬空,好歹几百个老弱残兵还是能抽出来的。如果就这么点人来凑巴邱这场热闹,曹仁也不需要派人来通知在这里堵截的他们马上投入反攻啊?

    一连串的问题,搅得曹纯一下子脑袋疼起来。摇了两下脑袋的曹纯索性不想了,对着许褚道:“扶我起来,我们夺城!”

    “你行不行,要不我和老典去就行了,你在后面帮我们惊阵得了……”

    “我行!”

    曹纯在呲牙咧嘴瞧不起人的许褚话语未完之前,就打断了他的话语,拽着许褚的一只手臂,强行撑起了身体。

    明明在这之前就已经虚弱不堪,甚至可能要用绳子才能固定在马背上的曹纯,在他的咬牙坚持下,被许褚一把推上马背后,跟在队伍里前进,马上好像也有了精神。

    许褚等人不知曹纯是用疼痛来刺激自己的结果,还是看到一下子扩容的队伍真的来了精神。总之曹纯作为虎豹营的第一主将,立时对属下发布了反攻巴邱东南两城的将令。

    响亮的集结号角随后就在城中响起。各个防守点的曹军军士在将官的带领下,成群的冲出了防区的街道来,在军官的驱使之下,匆忙的拿着武器就冲向了曹纯、许褚等人所在的位置。

    但他们再怎么集结,也就只剩下一千人不到。曹纯的一半兵力已经在前三天的防守战中和孙静的长沙军拼掉了,现在加上许褚、典韦的援兵,他们勉强凑出了二千八百多人的阵容。

    但就这点人,只要后面追着长沙来的援兵屁股后面的曹仁大部队来的及时,还是够孙静喝一壶的!

    当巴邱南城上听到自己部属溃败巴邱城内的回报时,孙静正在南城的一间城楼里对众将训话。

    “敌人增兵了,是哪路神兵这块就增援的曹纯?”早已搞清楚对手是孙静的曹纯一听占着半个巴邱城的曹纯来了援兵时脸色狂变之下,立即冲出了城楼,望着北城的方向,愣了会儿神。

    也就这时,一匹战马和鞍上骑士都是鲜血的孙军服饰的传令兵,策马狂奔到了巴邱城的南城下。

    骑士到达城门下,就摔落了马背。守门的长沙军士赶紧将他扶了起来。只见那还勉强撑着一口气的骑士,从怀中抓出一包带血的信札,断断续续的模糊道:“快……呈报太……守……大人……”

    说完这句话,这名递送信札的骑士头一偏,就咽下了最后一口气。孙静的属下不敢耽搁,立即把信札转送到了城防上的孙静手里。

    孙静这位目前孙家老一辈人物中硕果仅存的正宗宗室成员,看了送上来的信札,就立刻一脸扭曲起来的狂乱!

    因为孙静看信过程中的脸部表情实在太丰富,以至于站立在孙静身边的属下将士都不太明白这信到底是好消息,还是坏消息。

    直到孙静大张的嘴巴终于合拢后,众人的心才稍事放下,就听孙静突然又咬牙切齿道:“传令!全军攻上去!不惜一切代价!必须立刻攻破曹纯把守的东北两城!”

    “啊?”

    很多孙静身边的部下都以为自己听错了,一向做事稳重保守的孙静在明知曹纯已经增兵的情况下,还要倾巢而出,攻夺曹纯的营盘。

    “但是大人,曹纯刚刚得到了增兵啊?”

    “对,所以才要马上解决他们,曹纯和曹纯的援兵都是已经力尽了的兵勇。曹纯原先的人,已经被我们打得差不多了,新到的,也肯定是疲惫之师,咱们按部就班走了多日,刚才一击不成,只要我们全军压上,不会超过一两个时辰,就能把他们清理干净。弟兄们苦战了数日了,此时正是我们灭敌的机会!”

    孙静说罢,向来以孙家老人自诩的孙静,就这样亲自转身走下的城楼,看样子是要亲自率部上阵博杀这一回了。

    原本还愣在当地的军将,立时跟上了孙静,全军集结的号角,随后也在南城方向吹响。孙静的属下来不及多想什么,均以为孙静或许说的有道理,在天亮之前的最后一刻,一股作气,将盘亘在城中的这块骨头啃下。

    仗打到这个份儿上,大家都清楚,曹纯那些家伙,再怎么强硬,也终究走到了极限了。或许,他们一鼓作气的再一个冲锋,就能打垮他们了。

    列成长长队伍已经迅速集结完毕的长沙军,在下到城下,坐上战马的孙静大手一挥之下,就隆隆地朝着各条城内的街道开拔,狂奔而去。

    孙静却几乎是生平头一次的在绝境之中奋起所有的勇气,去欺骗自己的忠实的属下。此刻一旦走出了这一步,孙静看着自己仅剩的几千子弟兵,就这样去赴死,顿时就觉碍手里的马鞭重若千斤!

    此刻的孙静还哪里还有平日的风度,他全身上下都不自在的,狂吼一声,用尽全身力气,也纵马隔着自己的中军前行了。

    其实他的喉咙里已经满是鲜血,那里的鲜血不可能是别人的,只能是他自己的。但他在脸上一片殷红时,还是强忍着自己的冲动,告诫自己不可说出实情。说出实情这些兄弟,就等于把他们丢给了曹军,军心也会立即散了。孙策虽说在这么重要的时刻死了,但还有孙权,孙贲、孙辅那么多人支撑这个局面,不怕,孙贲、孙辅不是已经靠近巴邱了吗?还是有机会的,有机会的!

    孙静自我安慰着狂跳的心房,强迫自己要冷静下来。

    原来孙策已身死的消息送达孙静处时,孙贲、孙辅在孙权的授意下也是稍稍改变战略目标。孙权此时有意保守一下,所以先让孙贲、孙辅的先头部队,去往了长沙,他们孙家的老根据地,稳固一下空虚的长沙。

    孙权是这样想的,他大哥死了,虽说现在已有他继任主事,但他们的形势还是不容乐观。此时吴景也赶到了孙权的大军里,他虽说并不最看好孙权继任孙策,但在此等危难时刻,再说孙权也一样是他的外甥,所以吴景还是能中肯的为孙权出谋划策的。

    这时也体现了他和孙静一样稳健保守的做派,吴景提醒孙权,孙静现在在巴邱受阻,鉴于曹军可调配的兵力,远远超过他们,所以吴景建议孙权此时不光要考虑火速增援孙静,夺取巴邱,还要考虑稳固孙静和他们的退路,那就是孙静老窝长沙了。

    孙权此时从一个还游走与叛逆少年的情怀,一下子因为孙策把他们全家和整个江东的命运都压在了他的身上,死的孙权一下子感到责任重大。有了责任感,孙权一下子人也成熟了几分。他一听吴景的建议,认为非常有道理,现在整个战事都对他们不利,他的大军因为孙策的死耽搁了一下,要是不能及时赶到巴邱,孙静很可能被吃掉。但此时孙权因为张纮的刻意安排,孙贲、孙辅的前部兵马,已经快接近巴邱了。

    第九百六十六章 没有令人失望的孙权

    孙权立即命令他们火速转向,去长沙,而由吴景带领后续一路部队负责驰援巴邱。这个出发点没有错,这是一种稳重的调兵,吴景和孙权都考虑到孙静还有充裕的兵力,在巴邱能够抵挡一阵,那么对他的救援就可以晚一些,但长沙不一样,那里几乎是一座空城了。

    孙权要防止他落入曹军之手,就算丢了巴邱,长沙也不能丢,这样他和孙静都还可以有路可退。

    孙权和吴景的想法和顾虑都是对的,但他们还是完了一步,孙贲、孙辅率部转道接近长沙时,已经去晚了一步,曹仁亲率一支二万的大军抄了他们的后路。孙贲、孙辅未能在稳固长沙的前提下,稍一接触曹军,就被曹仁打的落花流水。他们只能再次后撤,向巴邱的孙静靠拢。

    发来一批哀兵增援自己的消息,长沙城已经被曹仁攻破,沦为曹家产业的消息,一连窜大喜大悲的信息,让原本年岁就不小了的孙静,此刻更是仿佛忽然就老迈了十岁。孙静在感叹曹智用兵算无遗漏时,他用力咬了咬牙,低声自言自语的安慰着自己,还是有机会的,不要急!

    安慰归安慰,但心里已经在滴血和悲叹了,他也预感到了孙氏家族的运势到头了。

    也就在这时,刚刚轮到南城的后队开始移动了,可就在这个时候,忽然,身前的城中方向,传来了震天的厮杀声!

    所有人正在怀疑自己听错了,再次伸长了耳朵,去倾听那厮杀声是来自北门,还是城中,最后答案是确定的,是城中传来的,而且好像离得他们南城已经蛮近了。

    这怎么可能?

    孙静手下的军士质疑声起时,孙静的脸色一变,很快前面就有手下的将领飞快来报。

    “大人……北门!城中的那些敌军,忽然放弃营盘,反扑杀出来了!前面的队伍刚走出去没多久,就碰上了他们的先头部队,已经和他们打在一起了!”

    孙静听罢禀报,脸色在变,坐在马上,身子已经止不住的颤抖起来。孙静及时深深吸了口气,道:“好!好一个曹纯!果然够狠辣!这个时候杀出来,是想吃掉我这一部,看来他也得到了曹仁从后包抄而上的消息,而且心还很急……”

    孙静狠狠说完,心中瞬间就转了数个念头,然后终于咬牙喝道:“传令前队就地抵抗!剩下的全军,掉头!东北两门我们不打了……”

    孙静手下的将领听了,纷纷变色的叫嚷起来:“这怎么可以,就算他们增兵了,据前线回报,他们的兵马还是比我们少,我们一定能打得过他们的……”

    一群人围着孙静没有半点要执行命令的意思,唧唧歪歪的吵闹个不停。

    孙静突然俯身向着马前的地面吐了一口血,但马上振作精神的直起了身,忽然就大声下令道:“全军后撤!城防!只要南城的这片防还在我们手里!我们就能挣出一线生机,马上执行命令!”

    孙静的脸色和厉声,对于这道孙静忽然改变的命令,上上下下的将士,虽说还不理解孙静刚才什么“挣出一线生机”的话语,但他到底是主将,底下的将士再有意见,在孙静的严词历喝下,也只能听从命令。

    全军列队掉头,大队人马忽然调动,自然没那么快,总要乱上那么一阵子的。

    在孙静连连喝令催促,命令才以最快的速度传递到各级军队之下。孙静身边的护卫也忙将他和他的战马牵到了街道的旁边,让出大路来给大队人马掉头向后走。

    孙静看着身边骑兵步卒如潮向后涌去,马蹄敲打在坚硬冰冷的地面,在这一刻,孙静只觉得自己快要瘫掉了。他这时已经有了力不从心的感觉:“老了!自己真的是老了!”

    在孙静默默悲叹时,陆续路过的属下将领再次向孙静进言:这么仓促的后退,势必影响军心时,孙静的脸色凌厉的可怕起来,忽然就下意识的纵横喝道:“蠢货!!一群蠢货!曹仁从后面已经在来了,你们还不明白么,一两个时辰之后,曹仁的大部队来到巴邱城下时,就算杀光城内曹纯的人马,也是白费!到时我们来不及后撤的话,城防只能交给仓促而来的孙贲、孙辅,这么长的防线,他们被曹仁撵着屁股后面哪里来得及……布防!城防!只有我们稳固了南城城防,等待孙权后面更大的援兵,我们才是一线生机!快!都闭嘴,必须趁他们南北两军还未对我们合围之际,先稳固好我们的城防,让兄弟们做好两头作战的准备!”

    孙静几乎被逼着和盘托出了,围在他身边的将官都被他说的一愣一愣。从这些只言片语中,他们不难推测出曹仁从什么地方来,他们又已经跌入什么样的一种局面。

    本来他们一直以为优势在他们这边的局面,原来已经彻底扭转,他们竟被曹军包围了!

    对于孙静的属下,这个局面是震惊的。但孙静担心的人心浮动,或是大乱的局面并没有发生,这些跟随孙静多年的优秀军士,表现的对马上要承受的恐惧和压力当成狗屎的态度,纷纷呼喊着“我们不能退却!绝不丢了巴邱城!”的吼叫,返身命令各自的部队以更快的速度奔向了他们驻守了三天的城防而去。

    此时孙军很多人心中这样想到,就算不能反扑,也得在这城防上与敌军顽强的殊死与曹军一战。毕竟他们还没有输光所有的本钱。

    对于战场变化的适应力,每支部队,每个时段,都会表现出不一样的形态。孙静很幸运,他的部队处在一个并没有完全丧失信心的状态下。

    孙静看着属下的忠心,欣慰的回头,望着北门的方向,眼神甚至超过了巴邱城,投射到更远的赤壁、乌林,强挤出一丝苦笑喃喃道:“曹智……你等的,就是现在这一刻吧!孙权这次你真的不要让我失望了,叔叔的一家可都在这呢!”

    孙静不知道自己的跳跃,唯独漏掉了巴邱到赤壁、乌林中的另外重要一站,那就是巴陵!

    这一站此时为许多人所忽略了,马上就被孙权利用了,也使曹智规划的整条赤壁战役的格局被再一次打乱和充满了变数。

    在洞庭湖与大江接壤的水域里,因为水汽常年过甚,所以这一带终年都会有迷雾缠绕覆盖此地。甚至荆州当地的水军进入此段巴邱湖水域中,也会经常遇雾迷失方向。

    此时却有一只舰队悄悄地在这片迷雾中展露了他的魅影,谁这么大胆,在这种天气情况下,还敢出没此地。

    能有这份胆量和气魄的就是我们新上任的江东之主孙权了,孙权此刻的表现的确没有令历史失望,没有令他的属下失望。在接获曹仁已绕道巴邱背后的,拿下长沙,正把他派出的孙贲、孙辅率领的先头部队往巴邱城赶时,他跳出原有你围我就救的固定传统战争模式,在吴景也是一筹莫展之下,主动把手指指向了洞庭湖上的另一座重城——巴陵城。

    孙权的运兵船才刚刚行驶进了巴陵城的城池正对巴陵湖的入水口,小船都没有来得及全部放下。登陆的军队,在船舷边已经很严密的排好了阵列,弓箭手和举着刀剑盾牌的士兵列了阵,站稳着脚跟,非常有次序,一个接一个以迅速且悄无声息的动作,没一会儿功夫越来越多的人乘坐上登陆的小船,向着迷雾笼罩下的巴陵城登陆点,慢慢划去。

    孙权用于奇袭巴陵城的战船不多,只有八艘,大部队还在更远的浓雾中等待。但这八艘上齐集了他的精锐不说,也齐集了他所有的“家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