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其他小说 > 大唐之理工天下 > 大唐之理工天下第4部分阅读

大唐之理工天下第4部分阅读

    地从远处赶来,挤在教坛听教义者,不可胜数。

    每分教坛为露天剧场结构,可容人至五千。法会的主要内容,便是讲授宗教故事。善水教的故事为,创世圣人为老子,老子创天地法则。而开天辟地者为盘古,造人这为女娲,均为老子之法力化身,继承着老子的命令。三清则为掌管时间过去现在未来之神,是老子让监督人类所作所为。此外并无更多之神。道家称,人有魂魄,信封老子并为善者,魂魄将得到法力度化,重归天地。而不信者,将迷于土下黄泉,永受折磨。因此教长得以法力度化这些冤魂。

    没有土地的善水教徒,教长组织垦荒,并将土地授予教徒,按照产量收取粮食为地租。地租的多少,须总坛制定。多余的粮食售到官办粮仓,得钱补贴学校,教师和医师义工的口粮。

    善水教待人宽厚,提供经济和信仰上的双重支撑。从此每天都有大量的教众从远处赶来,跪求入教。李志便将那些穷困无地的,给建住房,安置为明年春天耕种这六千亩节水示范田的劳力。

    善水教的建筑,都是定州制作所工匠,按照李志的设计图纸,规范施工。比如标准的四口人住式院子,取四合院两层半造型。按现代建筑设计,分起居室,厨房,书房和卧室。厨房,和卧室有使用炉膛,烟道综合利用热能。预留了给排水管道安装空间。屋左带有遮盖的化粪池,沼气池。屋顶有蓄水池。造价约一千文。房契属于善水教总坛,给予教众居住权。

    分坛也会组织教众一起劳动,一起就食。分坛的建筑为医院,学校,食堂和礼拜堂一体的大型综合建筑,以定州制作所为蓝本,为三层,两栋式结构,都具备自来水,下水管道,污水处理和垃圾焚烧。使用中央燃煤锅炉供暖,以及实行综合热能利用。食堂只需要四名妇女,就可以煮制供五百人的食物。除此之外,整个分坛建筑,仅需要五人就可以完全功能的运营。

    这样的建筑,也成为日后善水教发展的标准模式,远远超出了佛寺,道观的设计思想,并且因为一神论,从佛教和传统道观处,得来了更多的信徒。因为信善水教,不仅不会像佛教那样,必须出钱供养佛像,反而提供土地种植,医疗,教育以及养老,哪怕不去传教,无数的人也转投了善水教。

    眼下,定州境内一片崭新气象。男子都剃了短发,穿着李志亲自设计的,以后世马里奥水管工的背带裤工装为蓝本设计的制服。因此善水教又被称为蓝衣教。女子则用蓝布包头。

    李志并特此上书李世民,文中说:“现在天下承平,神赐我大唐子民自动提水机械,如果大力推广,则会功德无量。因此特别请求在各州设立官职,司农令官职阶同七品,授予当地善水教教长,以求组织民众,合理灌溉。”

    李世民欣然应允。其原因有二,第一,李唐自称老子后代,因此对道教极其宽容,大加扶持。第二,新的灌溉技术会增加大片土地,相比之下,为此在名义上册封各州一个不发俸禄的司农令,实在是不值一提。

    虽然日常事务,都是云中岳和善水教长老的班底在处置,李志依然很忙。他和王语嫣一起,编篡了善水教蒙学的教材,以求来年春和春耕一起,尽快让善水教徒的孩子们成长起来。

    在古代中国,读书人为何收到众多礼遇,其实是因为教育,并不是人人皆有的权力。因此,普及教育,才是一个文明开化和发展的标志。不论这个文明有多么强盛的军事,多么辽阔的疆域,只要它的子民愚昧,精神空虚,就改变不了这个文明的落后的事实。魏征多次让李世民文教治国。可惜,天下骄傲的读书人,不肯将文教的门槛降低,以至于百姓愚昧。

    善水教的经济收入,除了出售信徒供奉,灌溉器具,出售粮食之外,将来还会组织各种商业渠道。但是在此时,确是主要靠太子东宫的财力支撑的。李志砍掉了太子东宫大批毫无意义的奢侈品消费,取消了新建的住宅园林项目。并且将库内余钱全部拿出来运营。日后摆钟,千里镜的销售,也是成为太子东宫补贴善水教的财政来源。

    所幸的是,善水教发展起来以后,将不再缺少人力。义工制度,将节省大量的人力成本。通过合理安排好劳动力,善水教的主要支出将仅限于新建教坛,开垦荒地和购买安装水锤泵。这一些花费,定州制作所将予以赊账或是减免。

    总的说来,宗教的传播,投资还是很低的。使用李志这一套投资方式的,是宗教史上,绝无仅有的大投资了。善水教的教义,虽然朴素,但是能得到最大的认同。因为道教本来就是土生宗教,而道教基础上的善水教,通过革新的宗教形式,能够大大增强教众的凝聚力,聚沙成塔,同心协力,实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应。

    从世界文化史上看,中世纪出现的伊斯兰教和锡克教都是新生的宗教,拥有合理的宗教组织,成为了后来居上的优秀的宗教。而中国的佛教和道教,则竟然连装神弄鬼的部落时代的女巫和萨满都没有竞争过,实在是可悲,可叹,可惜!

    第十四节 活字印刷

    杜子建是定州印书社的东家。这一日刚开门没多久,伙计就匆忙来叫:“东家,东家,来贵客了!”

    “知道了,你这样呼喝,成何体统!”他放下手中的茶盏,整了整衣冠,努力让自己看起来更正式一些。

    他出来一看来人,不禁双腿一软,几欲下跪。

    “草民参加太。。。太子殿下。”

    “不必拘礼,来坐着说话吧。”李志拱拱手,也回了一礼。自顾自的坐在椅子上,说:“你就是印书社的东家吧,你会做雕版吗?”

    虽然现存最早的雕版印刷作品是九世纪的金刚经,但是实际上隋代礼佛时,已经开始雕版印刷佛经了。隋末战乱以来,不少工匠流散各地,而杜子建正是其中一户。只不过他不仅是工匠,更是京兆杜陵杜氏的旁支。

    “回太子,草民家的书坊,倒是有会雕版的工匠。现在部分书目,正式前朝以来一直雕版印制出售的。”

    “既然如此,孤有一笔生意啊。需要你提供负责印书的人。你不用做雕版,雕版由我的人来做。不知道你怎么收费?”

    “殿下,印书的主要成本便是雕版。若不用雕版,仅用纸,墨,则费用一般不会超过10文每四十页。”

    “既然如此,孤和你立下契约,以10文40页的成本来印书。我方提供印版。此外,这项便宜印版的技术可传授与你,但,每一本书须向我方支付红利。”

    杜子建哪里管的那么多,只知道为皇家服务,荣耀之至。而大笔的生意,更是让他能够大赚一笔。

    李志却是带了东西过来,早在定州制作所,他便令人做好了五千常用字的泥活字。相应的铁范,松脂,平板,更是一应俱全。每个字皆有七八个备用,常用的有二十多字。在杜子建家作坊的配合下,一次排字,能做好二十页,只是一个下午,便印出了一万页。杜子建看到这泥活字排版,震惊不已,不停的跪下叩首。

    “殿下赐我这等技术,草民真是无以为报,无以为报啊!”

    安抚了激动不已的杜子建,李志便从杜子建手下作坊内打劫了七八名学徒工,在定州制作所内新开印书坊。第一批印刷任务,便是李志和王语嫣编修的善水教蒙学教材,常用字字典,以及第一期《善水通讯》。

    同时,对泥活字的改进也在进行中。首先,泥活字是很粗糙的活字印刷技术。铜活字的制作已经在进行当中了。第二,对油墨的改革迫在眉睫。中国传统的墨水,都是水性墨水,在自动印刷的产业中,附着力十分不利。因此李志命人用煤焦油成分和碳黑试制印刷用凸版油墨,要求是流动性好,相对很稀,对金属的附着力良好等特点。

    蒙学教材名为善水启蒙,分为一二三四册。循序渐进的教授了四千和常用字,简单算术,基本世界观,宣扬礼貌待人,尊师爱友,宣传亲近自然,尊重自然,研究自然中,神灵制定的种种规则。普及医疗常识生理知识,鼓励动手实验,赞美勤劳俭朴和劳动光荣的美德。完全没有被孔孟之说的道德因素所影响。其实道德不是由长者来训导儿童的戒尺。道德本来只是用来自己舒服自己的力量。善水教的儿童,从小就知道对自己的要求和对别人的要求应当是不一样的,尊重他人的行为,接受不同的行为成为了重要的思想基础。

    字典是一本简单的,按照部首排列,标记了注音符号和简单含义的字典。收录5千多常用字,不过一百页厚,但是这一本字典以及承载的教育普及的意义,成为中华文明史上重要的一笔。

    字典和蒙学教材一共印刷了一万套,每套成本50文,一共是五百贯钱。李志决定免费发放给蒙学的孩童。

    编篡教材和字典花费了李志和王语嫣很长的时间,他们从早忙到晚,也是将将在年底之前完成了这些工作。而善水通讯,作为善水教的官方传媒,则是每个月发一期,每期制四个版面。主要内容是善水教发展情况,总坛法令,各地气候,新闻,朝廷公文的内容摘抄(邸报的摘录),农业小知识,劝人向善的类似于《青年文摘》式的鸡汤文,以及类似于《故事会》的平民文学。善水教法事的主要内容便是宣读文章,发放善水通讯的印刷本。

    善水通讯的印刷量随着铜活字和油墨的改进,提高到了每期三万份,成本按三分一文计算,也达到了十贯钱。教徒免费取阅。外地销售则是每份5文,即便如此,也是每期售罄。

    于此同时,马辉的摆钟,则在长安和洛阳投入了销售,富裕的官员士绅,纷纷争先购入,每个月生产量控制在十台,单台售价都超过了四十贯。因此,李志的财政状况非但没有恶化,反而更好了。

    而随着新式冲天炉在唐县的投产,一百台水锤泵的任务也提前完成,总坛位置下的六千亩土地,已经都经过水泥密封式蓄水池和毛竹管道,建立了节水灌溉系统。而新加入的约四百户,两千口教众,将耕种这六千亩土地。由于推行精耕细作,人均耕种面积低于当地平均水平,仅为15亩。

    李志希望他们能运用蒙学启蒙上的农学知识,将产量提高到2石每亩,赶上江南的水平,实现大丰收。这样,这四百户和两千人,有三分之一是儿童,他们将来都是善水教无比珍贵的火种。善水教的教长,首要能力,就是组织和运营能力,能让教民的互助合作,达到更好的效果。在教会内部,允许有私有财产,产量也分到个人,但是提倡生产工具共同使用,共同劳动,共同耕作。当某家人的劳力要服兵役时,不服役的家庭会发扬精神,主动替他做农活,保障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

    等到年底的时候,李志看着一车车教材和报纸被打包运走,心中浮起无尽的喜悦。年关将近,过年以后,就是贞观十九年春,李世民此刻现在正在洛阳,组织军粮的转运。三月,大军就将沿驿道北上,经过定州,范阳,幽州,沿辽东道向辽阳,安市方面进军。

    为了让土制手榴弹能够在战场上得到充分的发挥,不训练是不行的。因此,李志在冬日农闲时,组织了定州的三个军府以及东宫卫率,组织了土制手榴弹的训练。有八百名身强体壮,善于投掷的士兵,组成了一只临时的掷弹兵。而除了手榴弹以外,爆破炸药包针对城墙的爆破作业也经过了四五次模拟训练。

    李志自己的刀法,也已经略有小成。和卫士的对练,也已经到了互有攻守的程度。基本上,一般的小必杀技,也奈何不了李志了。

    他自己虽然没有学会必杀,但是他的组合技确实凶悍异常。因为在练刀初期,他总是可以无所顾忌的攻击,因此他养成了注重攻击的斗剑风格。而并非是说,他的防守技术就是输于攻击,而是说,他的战斗风格中,有“优先和强化攻击”的策略。

    他的防守反击,更是犀利无比。在军中,能够和他对攻而讨到便宜的人,可以说少之又少。

    比如,上一场斗剑,便是他和尉迟夺之间的战斗。因为尉迟夺的武力值实在是很高,因此他也只是锻炼技术,而非求胜。

    两人穿好护具,很熟络的就开始互攻。尉迟夺的力量占有了绝对上风,但是李志的速度和反应在近战中也能找到自己的优势。面对尉迟夺这样强大的敌人,李志在接近战斗距离时,必须非常迅速的改变位置。

    要知道有一次被尉迟夺的重刀劈中,他整个人都被劈飞出去。木刀也是断成两截。那样的力量,可不是闹着玩的!

    因此,一旦接近以后,要么迅速脱离,要么进一步贴近。李志最常用的是粘字诀。贴近以后,刀身紧追着尉迟夺的刀身而去,不给他发力的空间,打乱他的节奏。

    可是尉迟夺哪是那么好相与的。他力大无比,单手就能抡圆马槊,因此他单手持刀就可以把李志贴上来的刀磕的双臂发麻……于是李志又只能躲开他的刀路。简直就是狼狈不堪。

    但他也不是没有还手之力,他在躲闪之际,赌博式的盲刺,偶尔也能命中,只是多半力道不足,对尉迟这畜生一样的体格可以忽略罢了。

    在这种巨大的压力之下,李志的刀势得到了极大的锤炼。哪怕是极糟的劣势之下,他也能稳定心态,调整动作,伺机反击。

    因为他就要开赴辽东战场了!这样总算有了自保的能力!

    第十五节 阵法革新

    冬季农闲是府兵演武的时段。新唐书·兵志的说法是,三时务农,一时习武。

    客观上讲,全民皆兵会极大的提高常备兵力,但是也因为无法职业化,战斗力不能提高。而且也削弱了农忙时水利工程的修建劳力。

    唐初有三百二十万户,约两千多万人,而有634军府,每府平均一千人,也就是六十万,应该说还是很合理的。

    而且唐朝养马极多,最多达70万,因此唐朝面对游牧民族的骑兵,丝毫不会担忧。哪里会像后来宋朝对骑兵的疲软和惧怕呢!

    按照现代社会的组织形式来看,两千万的人口,只有六十万的军队,是很少的。而明朝约有两亿人,军事上竟然连一万的骑兵都无法对付。弱到了这样的地步,不得不让人感叹,封建社会的组织,也会破烂到这等地步。

    所以,冷兵器时代的战争,是非常业余的!冷兵器战争时代战场上的伤亡率,在原始战争状态,大概20。这是与武器的造价和性能有关的。就算像日本刀这样的好刀,杀上几十个人,肯定是要卷刃的。

    而弓箭呢?唐军主要是轻骑兵,标准武备只是一壶箭,三十只而已。

    玩过射箭的人都知道,二十米外,也就是不到二十步外的人,就已经小的不太好命中了。何况唐弓一般射程,大概也就两百步(三百米)。三百米外的人,给你一个乌齐冲锋枪,一梭子扫光了,也不知道能不能命中一两发,命中了,也不知道有多少杀伤力。

    因此,以首级当军功是很合理的,你身为一个小兵或者伙长,杀的一个人,就已经算中了大彩。什么?以一敌百,你在做梦吧。你知道杀了两三个人,挂几个人头在腰上,那是什么感觉吗?!

    又及,好的弓,和刀,可都不是便宜货。唐时尚武,为了一口宝刀,大有人倾家荡产。

    那么以唐朝时代的物价,倾家荡产是什么概念呢?中唐有一个商人,以五千文,也就是五贯钱作为本钱,就可以做香脂水粉生意,生活无忧。商人不算有钱吧,买刀的都是有钱的大款才对吧?

    因此,一包宝刀几十贯,上百贯,一点也不奇怪。

    中唐时期的腐败宰相,一碗汤恐怕就要花费万钱。真的,唐朝贵族,有钱的很!但这钱可能花在军队上吗?因此军队上那个破烂刀,那个命中率的弓箭,能杀多少人呢。主要也就是列列队,队形坚持到战斗结束的,一般都是赢的。输的不是人死光了,而是溃散无法指挥,被追杀或者战俘了。算上追杀,也死不了多少人,主要是战后杀俘。

    唐朝时代的军队,除了关内十二军,禁军,后期的边军是职业军人以外,其外的无不要么是府军(相当于民兵),或者是募军(比民兵是强那么一点)。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