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其他小说 > 劫修传 > 劫修传第503部分阅读

劫修传第503部分阅读

的,如今这御劫首领的名号,就好比是混沌法宝,但得此宝,就可以号令北域七境,一跃而为北域领袖的,试问谁肯相让?

    其后因箕水角木两位神君联手同心,这才勉强做了这主事之人,不想两大神君殒于战事,那五位自然就争夺起来。

    而苍首生之所以公然邀请原承天出来主事,也是因其受到其他四位神君排挤,且苍首生座下部属因多年御劫,伤亡殆尽,着实与四位神君争竟不得的,这才顺风转舵,推举原承天。观其心思,也是一半为公,一半为私了。

    原承天摇了摇头,缓缓道:“在下初来北域,诸事不知,怎敢担此大任。此间万事自然皆听诸位吩咐,却不知如今御劫之事,由谁主持。”

    此言一出,五境神君皆是面色讪讪。

    苍首生嘿嘿笑道:“若是早定出主事之人,又何能一败再败。”

    原承天抛出此问,乃是开门见山,务必让五大神君尽早表态,免得勾心斗角,彼此牵绊不休,耽误许多战机。

    因此见苍首生说罢,原承天便皱眉道:“御劫之事,首在万众一心,何况兽禽势大,我方人少,若不能如臂使指,又如何应对?”

    虚日神君暗道:“如今原承天势大,城中修士大半都服了他,这主事之人,倒不如就由他担当。此人毕竟不是北域之士,一旦战事平息,自然就离开此处,对我又有何威胁?”

    想到这里,便道:“原大修所言极是,我北域与众不同,诸境之间并无混沌残境阻隔,因此火凤才首选此处发动兽劫,那千百万兽禽大军纵横七境,来去自如,若不能统一调配人手,又怎能取胜?原大修御劫有术,四域皆闻,今日幸得来此,那主事之人,原大修当仁不让了。”

    危月神君见苍首生与虚日神君皆表了态,心中暗道:“这二厮甚是狡滑,明知这主事做不得了,却也不肯便宜了我等。而瞧眼下这情形,这原承天强宾压主,我等也只好从他了。”

    忙道:“虚日神君所言极是,北域御劫领袖,非原大修不可。”

    那边室火神君也慌忙道:“在下亦是此意。”

    这时诸修目光,皆瞧了向牛金神君,那神君双眉紧锁,沉吟了半晌,方才缓缓道:“这主事之人,谁都可以做得,偏偏原大修却万万做不得。”

    第1858章谁言世间义士少

    苍首生变色道:“岂有此理,牛金神君,此话又从何说起?”

    牛金神君正色道:“诸位,原大修真实身份,何必我多言?当初在东域御劫之时,仙庭诸修已是议论纷纷,只是尚无证据罢了。如今原大修携三大神执,打破凰岭,逼走火凰神君,这等修为玄承,除了世尊之外,又有几人?而我等皆拜阿神陀为尊,见而不告,已是大罪,若容原大修主持御劫之事,岂不是逆天而行?”

    苍首生冷笑道:“火凤为谋私利,发动兽劫,遂使仙庭糜烂至此,却不知阿神陀何在?世人皆知阿神陀新创界域,只纳大德之士,仙庭兽劫,原是为了扫除庸碌之辈,幸存者方可称之为大德。阿神陀既有此心,慈悲何在?”

    虚日神君亦道:“当初我等拜阿神陀为世尊,也是迫于形势罢了。天罗尊者既不肯出来主事,我等只好委曲求全。如今北域兽劫猖獗,阿神陀视而不见,这样的世尊,真是不要也罢。”

    那危月,室火两大神君也纷纷点头,北域受兽劫所苦绝非一日,阿神陀反倒私心偏袒火凤,诸大神君早就心中生怨,只是敢怒不敢言罢了。如今北域命悬一线,眼瞧着就要被兽劫逼出北域,到时诸位神君只落了个孤家寡人,此刻若还拜阿神陀为尊,岂不是可笑之极。

    牛金被诸位神君一一说来,只好默然不语,良久才道:“我也只是好心提醒诸位罢了。若大伙儿真的拿定主意,在下自当附骥。”

    苍首生道:“兽禽大军在北域已有近千万数目,北域可谓是命悬一线了,值此紧要关头,万事只好先放在一边,先图自救再说。而北域御劫领袖,非原大修莫属,诸君若无异议,还请及早定夺。”说到这里,就向牛金神君冷冷瞧去。

    这时四大神君齐声道:“北域御劫之事,尽付原大修主持,我等自当竭心尽力,甘效犬马。”

    苍首生见自己首倡之事终得四大神君赞同,心中极是欢喜,便向原承天深深一揖道:“原大修,领袖群伦,共御兽劫,非大修尔何?此议着实是我等心愿,还望原大修万勿推辞。”

    原承天道:“北域御劫一事,千头万绪,凡事总要计议而定,在下又怎敢自专?”

    此话虽有谦逊推诿之意,却也算是答应了,五境神君听罢此言,心中皆是舒了口气。若论五境神君心思,也只是不肯让其他神君于这场战事中得了好处,窃居大权罢了,如今原承天既有世尊之名,前来主持战事,反倒是最佳的选择了。

    而以原承天之人望才智,北域御劫大权唯有到了他手中,方能焕然一新,就看他如何挽狂澜于即倒,力拯五境苍生了。

    原承天见五大神君同心推举,虽是为形势所迫,也算是了却一桩心事,但北域兽劫势力何等强大,自己承揽此任虽是当仁不让,其压力可想而知。

    当初御劫不利,是由七大神君共同担责,如今但有疏忽,那职责便全由自己一人承担了。御劫若是功成,阿神陀与天罗尊者必然不会坐视,不知会施出怎样的手段来,而若是御劫失利,自己好不容易积累的一点声名就此作废,再无与两大世尊争竟的资格了。

    不过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观原承天昔日行事,哪一件不是冒天下之大不韪。庸碌之人,只知避责怕事,唯真豪杰方能知难而上,视天下为己任,若无这等心志,又谈何重拯五界,力挽狂澜?

    原承天与五位神君本是坐在城墙上议事,因此城上六人的一言一行,早被诸修所闻,听到五大神君终于肯让贤于原承天,皆是欣喜若狂,就在城池内外大声高喝起来。

    原承天见诸修群情激愤,也只好立起身来,向诸修一一揖手,诸修欢呼声更烈,其声足遏行云。五大神君见原承天得人心若此,皆是惭愧之极。

    等诸修心绪稍平,原承天这才便细问城中修士数目,修为如何,北域另五境之中,又有多少力量可以召集。五位神君皆一一作答,可原承天听罢之后,却是愁眉紧锁起来。

    原来北域虽广,城池虽多,诸修却不心齐,那诸多城主唯知自保,怎肯赶赴灵水城来援。如今灵水城中的千余修士,小部分为七境神君原有部属,大部分皆是仙庭散修之士,若论修为,实不足道,唯凭着一腔热血来援罢了。

    而先前那场大败,除了殒落两位神君,亦使诸多修士心灰意冷,各自离散,看来若想重整旗鼓,重新招揽天下修士御劫,仍要原承天沤心沥血不可。

    其实这也怨不得天下诸修心冷,北域御劫之事糜烂若此,谁能看到一丝儿希望,若是明知必败,又何必来此送死?

    原承天便立起身来,扬声道:“诸君请听我一言。”

    诸修急忙揖手道:“大修请说,我等洗耳恭听。”

    原承天道:“那箕水,角木二境,有兽禽千万,而这灵水城中,却只有千余人罢了,敌我之势,谁强谁弱,不言自明。值此危局,但凡能留在此城者,皆是当世豪杰,大德大仁之士,承天且为北域苍生,先行谢过诸君。”说罢立在城头,深施一礼。

    诸修听到这话,皆是热泪盈眶,试想世人谁不肯安逸度日,若不是为了天下苍生,谁愿来此捐头颅,洒热血。然而此心唯天日可表,世人只观成败,又怎知诸修苦心,今日被原承天一语道破,诸修胸中冤屈终得一诉了。

    便有修士叫道:“原大修,得你这句话,我等便是万死也是心甘了。”言罢泪洒当场。

    诸修皆大叫道:“愿与原大修同生共死。”

    原承天心中亦是感慨万千,谁言世间义士少,灵水千修皆大德。于是暂抑胸中g情,又道:“仙庭二十八境之士,岂容火凤倒行逆施,只因先前北域御劫小挫,这才令天下修士心中生疑虑,裹足不前罢了,如今我等只要齐心协力,打他个一二胜仗,到时也不必振臂高呼,北域之土,必然是修士云集。”

    诸修齐声道:“原大修只管发号施令,我等皆愿竭力一战。”那叫喊之声,几乎要震塌了城池,五境神君心中暗道:“此人一至,果然气像不同,先前此城虽有万众,却怎有今日气像。”

    原承天道:“火凤虽是新败,但毕竟势大,远远谈不上伤筋动骨。我料火凤弟子必定举兵临城,与其等他来,不如迎他去。诸君可愿随我一战。”

    诸修齐声大叫道:“愿战,愿战。”

    原承天当即将身一纵,就纵向空中,诸修群情激动,亦各施遁术,在其后紧紧相随,五境神君虽是心中犹豫,也只好紧紧跟上了。

    只是那原承天并无部署,更无计策,就这么径直前去,难不成只是凭一腔热血杀敌?五境神君面面相觑,可在此情此景之下,却不便开口了。

    其实别说五境神君,便是玄武也是心中疑惑,十万水族虽随时可用,但十万水族此刻恐怕尚未到岸,元叛去无时妄海取水,也不见回还,原承天又以何为战?

    诸修行出去千里之后,忽见两名修士自前方急掠而来,见到原承天便止了遁风,立在空中等候。

    原承天凝目瞧去,不由大喜,原来那二修正是黄玄成与元啸林。黄玄成道:“世尊,今有华月,黑山,风雷三城城主,领着三千修士,已跨越玄武海而来,三大城主担心世尊等得心焦,便令我二人先来禀报。”

    原承天大喜道:“你等来的好快。”

    黄玄成道:“世尊前去凰岭赴胜之时,三大城主便料定世尊于此战之后,必来北域,因此立时启程,果然于半途之中,就接到世尊传讯了,三大城主接到讯息,自是行的更快了,此刻瞧来,倒也是恰恰赶上。”

    玄武这才明白,原来原承天不动声色,就将东域数千修士调来,那东域修士携大胜之威,其心气与北域修士相比,可是大不相同。

    灵水城修士得知有三千修士来援,皆是心中狂喜,诸修本来跟随原承天赴战,只是凭着胸中豪气罢了,其实亦是心中忐忑,此刻方知原承天胸中丘壑,怎是他人可比。

    而对原承天来说,三城修士来的这般快,反倒是意外之喜了。他心中暗忖道:“没理由清禅,太真等人反倒会慢上一步的?”

    原承天在玄武海时既然暗中知会三城城主,又怎能不向令清禅等人传讯?哪知令清禅反倒是慢了半步?

    正在这时,远处又有两名修士掠来,原承天只瞧了一眼,就露出微笑来,那掠来的二修,便是广玄生与七绝真人了。

    二修来到面前,抬手便揖道:“世尊,我刀神,剑神二城修士,闻世尊在此,皆愿驰援,其后由令神执任神执选了一千能战之士。便由云龙真人领着,正前方等候,任世尊调遣。”

    原承天大喜道:“妙极,妙极,这里正用得着你等。”又问道:“太真,清禅以及魁神何在?”

    七绝真人微微一笑道:“三位本该前来与世尊一会,然而那位魁神大人中途不知出了个怎样的主意,便急急离开队伍,先行赶赴箕水境去了。”

    原承天笑道:“我便知魁神总是主意多多。”

    正好奇索苏伦有何妙策,心念一动,已得了一道讯息。

    第1859章魁神妙策安天下

    这讯息正是令清禅传来,但此讯只是告知原承天暂缓向前,等候消息,至于索苏伦施用何策,则可向云龙真人细询。

    这也是担心阿神陀法力无比,那修士若与自己传讯,就怕被其所窥。那索苏伦本是个精细人,会清禅亦是行事谨慎,又怎会公然在传讯之中向原承天明示。

    原承天微笑点头,片刻之后,云龙真人也来了,二人见礼毕,云龙真人也不说话,只是将灵符一道,笑着递给原承天。原承天怀着好奇之心,将这灵符藏在袖中,以隐字真言掩住了,再暗暗打开,不由得暗暗击节,心中道:“此等计策,非索苏伦不可行。”

    却说索苏伦三此刻正大袖飘飘,向箕水境中行去,只行了万里,便来到一座大漠之上,那大漠广有数十万里,并无高山摭敝,大漠深处,则隐现一座土城。

    三修正在行进,忽觉一道杀气冲天而起,那杀气好不强大,竟将三修脚下遁风冲散,以三修此刻修为手段,要是怎样的杀气,才能冲散遁风。

    三修凝目向脚下瞧去,皆是暗暗吃惊,原来那大漠之中,忽的窜出一排排灵兽来,其数目何止百万。每名灵兽皆抬头看天,目射凶光,因此这百万灵兽所凝杀气,便形成一种极强的压力,也难怪能打散遁风了。此情此景,与九渊诸兽的大势执心咒颇有异曲同工之妙了。

    三修虽是遁术极高,却也御不得遁风,只能缓缓下沉,而离地面越近,那杀气越发浓重,想来苦是落到这百万灵兽群中,也不需动手,便是强大的灵压,也可将三修诛杀了。

    好在三修手段不俗,怎会轻易被这异样打压,三修同施妙术,那索苏伦便出青莲两朵,于空中立定,任太真与令清禅皆出白莲两朵。这青莲白莲,皆是三修法身之宝,至坚时远逾法宝,至虚时飘渺难测,便脚下杀气如刀,也是打不散这青莲白莲了。

    但那灵兽尚不曾动手,只凭这胸中一点杀气,就逼得三修动用法身之宝,可见北域兽劫着实与东域不同。

    再凝目瞧去,只见那百万仙兽皆是奇形怪状,便是令清禅广见博闻,亦有不识者。

    比如便有一支灵兽队,数目约有一万,个个生得体高十丈,长鼻垂地,又生有一对獠牙,随随便往那里一站,双躲避便没入沙土三尺之深,可见这等灵兽力量何等强大了。

    令清禅向下一指,道:“瞧这模样,应该是象兽才是,但我见过的象兽,却不曾这般凶恶。”

    任太真道:“那象兽生性温顺,虽生得长大,天性却是不肯厮杀了,而瞧这等灵兽,却比寻常象兽还高出一大截来,想来定是极罕见的异兽了。”

    便在这时,有两辆银车自大漠外急急驰来,一辆车上的修士持定黑旗喝道:“来者何人,竟敢擅闯我百万仙兽之阵?”

    令清禅与任太真同时一笑,心中暗道:“如今只看魁神如何应答了。”

    却见那索苏伦与往日不同,换了一件大红法袍,头戴金冠,相貌亦是大变,原来是化成一名高瘦的中年修士。

    索苏伦冷哼道:“你等晚辈弟子,既见本座,如何不来施礼?那火凤火凰平时里可是这样教导你们的吗?”口中说着话,脑后便生出万丈黑光。

    银车修士见他说话势大,修为更是惊人,慌忙道:“实不知阁下高姓大名,还请明示?”

    索苏伦恼道:“你也没资格与我说话,火凰何在,只管叫他过来?我今日好心来助他,难不成他聚了些人马,就敢与我摆架子,抖威风?”

    银车修士见这口气越发大了,心中更是惊疑,忙道:“凰师着实不在此处,听闻凰岭被毁,凰师亦是下落不明,前辈究竟是怎样来历,若肯明示,晚辈定可见礼。”

    索苏伦神色稍缓,道:“既在不此处,也就罢了。此间主事之人是谁,你只管唤来,若恼了我,便将这大漠上的百万灵兽尽数打杀了。”仍是不肯道明来意。

    银车上修士暗忖道:“莫非是凰师的亲朋故旧,特来相助,若是如此,那确不能得罪了。”

    只见那索苏伦脑后黑光之中,隐隐藏着三道龙形,正在黑光之中飞舞翩迁,张牙舞爪。想来黑旗已然祭出,索苏伦又怎能施法?而瞧这黑光中的龙形,谁人不惊?

    却不知仙庭修士皆会被这黑旗打压,唯独魔界魁神不受这黑旗压制,银车修士怎知就里,自然心惊。便留了一辆银车在此相伴,另一辆银车飞速遁去,前往土城禀报去了。

    片刻之后。那空中飞来的千只火鸟,拥着三修来到索苏伦面前。

    那三修之中,有一名修士身穿红袍,双目如电,显然修成瞳技,另一修身穿青袍,手中捧着一口七尺长剑,此剑不设剑鞘,唯用黑丝包裹,却有道道红光,从那黑丝之中隐然透出。

    令清禅识得此宝,乃是火凤亲制的三大法剑之一,剑名太离。那三剑一出,如见火凤真体,乃是火凤手中有名法宝。至于此剑威能,世人却知之甚少。

    红袍修士与青袍修士之前,则是一名灰衣修士,此修生得凤目鹤颈,相貌清逸出尘,却空着双手,足踏红云而来。

    而在火鸟三修身侧,又多了数辆银车。

    三修来到面前,灰衣修士面含笑意,道:“?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