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其他小说 > 官策 > 官策第258部分阅读

官策第258部分阅读

这可不是吹牛。

    他在进省委之前,虽然一直在党校工作。

    相对来说,党校接触干部的渠道不是那么广阔,尤其是接触地市以及省机关的主要领导的机会不是很多。

    但是谭杰对政治很关注,也很喜欢在上面花功夫。

    他对省机关和地市班子的情况非常的熟悉,并且长期的关注。

    历届省委委员和候补委员的名单就储存在他脑海里面,只要有个名字,他就能把这些人的履历和特点信手拈来。

    可能真是印证了一句话,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谭杰在政坛磕磕绊绊这么多年,一直没能有所突破。而他平常的那些关注,更多的和工作并没有关系,看上去就像是个人的爱好和兴趣。

    但是恰恰他的这个爱好,让他现在能够在工作上得心应手。

    莫正刚开始并没有意识到谭杰的价值,直到两人多次接触,有时候莫正会找他问一些岭南的情况。

    谭杰对十几个市州的情况了若指掌,对省机关的情况更是熟悉。

    渐渐的,莫正也开始信任他,很多问题都会找他询问。

    莫正端起咖啡喝了一小口,道:“我问个人,经合办的陈京主任,你熟不熟悉?”

    谭杰嘴一张,没发出一个音,过了一会儿,道:“陈京主任我了解过,很有能力,有魄力。他来岭南的时间并不长……”

    谭杰开始侃侃而谈。

    他从省委在几年前组织的干部公选开始谈,谈到陈京公选笔试第一名,公选第一个录用。

    然后再把陈京在海山的杰出表现做了详细的汇报。

    对陈京,谭杰是真下过功夫的。

    当年在党校的时候,陈京那个时候声名不显,但是谭杰却一直在关注他。

    究其原因,可是也是陈京年轻的缘故。

    那个时候谭杰郁郁不得志,政治上看不到前途,他自然对年轻便手握大权的陈京有一种别样的感觉。

    所以,对陈京的一些事迹和工作轨迹,他研究很透彻。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是陈京和唐玉的关系。

    在很早,在某个小圈子里面就在传,说陈京和唐玉关系匪浅,两人可能有超友谊的关系。

    而那个时候谭杰在党校,作为一大才子,他和省城媒体的一帮笔杆子关系相当密切。

    他的一大帮同学活跃在岭南各种媒体上。

    有时候大家聚餐,一帮风流才子自然会来点八卦,而唐玉作为岭南媒体的代表人物,被人议论得也多。自然有人会在那个场合大谈陈京和唐玉之间的“风流韵事”。

    才子爱佳人。

    谭杰虽然过了风流的年龄。

    但是对唐玉,他也是相当熟悉,并且十分欣赏的。

    也因此,他对陈京的关注更加的用心。

    一直到他进省委以后,陈京多次找渠道想和其接触。

    谭杰尽管对此表现得很谨慎,但是对结识陈京,他还是很意动的。

    今天莫正问他关于陈京的问题,算是问对了人。

    他没有任何停顿,便把陈京的详情向莫正做了汇报。

    他不仅只谈陈京在岭南的工作,而且还谈到了陈京以前在楚江的一些工作经历,以及陈京的出身背景。

    他这样一番谈下来,莫正哈哈大笑,道:“好你个谭杰,不愧是岭南政坛的百科全书,你呀,都快赶上贺书记的本事了。岭南多人杰,果然如此啊!”

    谭杰谦虚的笑笑,道:“书记您过奖了,人杰我可担当不起。我顶多就是关注岭南的人才罢了!”

    莫正笑笑道:“这样的关注好,这样的关注以后不要放松。我对岭南不熟悉,以后少不得要用你这个百科全书!”

    莫正言谈轻松,谭杰胆子便大了一些。

    他道:“书记,您怎么忽然问到陈京?是考虑到了西高新园的项目吗?”

    莫正笑笑不语。

    他今天之所以会突然提到陈京,是因为省委几个主要领导在莞城班子调整意见上面,出现了很有意思的一幕。

    本来,莫正估计,因为莞城的问题,班子里面大家会很有分歧。

    因为对莞城问题,一直就分歧不断,通过莞城的分歧,进一步可以延伸到整个班子对于岭南未来发展方向的分歧。

    莫正这一次为解决莞城问题设定了两个目标。

    第一个目标,是要通过强有力的班子调整,真真切切的解决问题,让莞城的发展走上新的轨道。

    另外,莫正还希望通过解决这个问题,统一省委班子的思想。

    让大部分人都能够接受新的岭南发展战略,要彻底摒弃以前的急功近利的思想,从而让整个班子团结起来。

    但是,他的一些预判,却在一开始就有误差。

    因为就在贺军给他推荐陈京之后,今天他和省长周子兵通电话,两人聊到了莞城的问题。

    莫正就莞城班子调整人选征求周子兵的意见。

    周子兵赫然也推荐了陈京。

    这个推荐让莫正很吃惊,他有些不明白,为什么贺军和周子兵两人会看中同一个人?这里面有怎样的深层次原委?

    不得不说,因为这个有些戏剧性的推荐,周子兵忽然对陈京有了比较浓厚的兴趣。

    刚才谭杰又谈到了关于陈京的很多的传奇。

    这其中还包括,当年苏北省委书记沙明德向苗强要五个人才,陈京就是其中之一。

    而苗强放了四个人,唯独陈京他不放。

    谭杰作为文艺青年出身,身上有些浪漫主义色彩,说的有些话可能言过其实。但是关于这个事儿,莫正从秘书长蒋铭仁那里也听说过。

    虽然他并不认为这件事能说明什么。

    但是在某个圈子里面,有人刻意渲染这件事,也让陈京年纪轻轻,便有了很高的知名度。

    “小谭,我这次下去视察海山四市,陪同人员名单都完全确定了?”莫正忽然开口道。

    谭杰道:“秘书长已经将名单完全定下来了,只等您过目!”

    莫正道:“那个名单我看过了,基本没什么意见。多安排一个人吧,让陈京跟我去走一走。”

    谭杰微微愕然,道:“是,我马上去安排!陈主任刚刚喜得千金,人还在京城,我得去通知他!”

    莫正摆手道:“那就尽快通知,现在是非常时期,个人的事情尽量让路,陈京应该是有这个觉悟的。”

    陈京接到谭杰的电话很吃惊。

    谭杰明确告诉陈京,莫书记马上要开始对岭三角周边的市进行调研,陈京需要陪同视察调研,为了以示郑重,谭杰道:“陈主任,这次陪同人员名单本来是省委办公厅确定的,但是你是书记亲自点的将,所以,你可要重视啊!”

    陈京道:“谭主任,书记这次视察重点是什么?能不能给我先透个底?”

    谭杰笑道:“陈主任,你可别说我敷衍你。对书记的安排,我是真的不知道。但是,你以前在海山工作过,书记要去的第一站就是海山,应该考虑到这方面的因素了。

    你放心,书记对邻角的发展很有兴趣,说不定会去邻角看看,那里的发展,你是最有发言权的!“

    陈京深吸了一口气道:“谭主任,真是谢谢你,您这样一说,我心里也踏实了一些。明天我返回粤州,绝对不会耽搁书记的视察,这一点您就放心吧!”

    陈京忽然有一种直觉。

    他总觉得自己离开粤州这几天功夫,粤州应该发生了很重要的变化。

    究竟有什么变化?陈京反复思忖,却想不到关键点。

    不过由于时间很紧张,他也没有太多的机会去斟酌,立刻开始着手准备,即刻返回粤州。

    第0935章 万爱民的意图!

    莫正视察岭三角四市,这个新闻是最近岭南媒体热烈报道的新闻。

    岭南媒体普遍认为,莫书记通过这一次视察,将会基本确定自己在岭南的执政的方向。

    而且,大家同时认为,岭南经济不振,省委已经到了要做决策的时候了。

    在这个时候,莫正的视察自然是备受关注。

    而这一次,莫正此行的随行人员除了省委秘书长蒋铭仁以外,政府常务副省长万爱民也随行。

    媒体对这样三常委出行的格局解读,他们普遍认为,莫书记这是一次极其务实的视察,可能在行程中,就会对各地区的经济等方面做出重要指示。

    而莫正此行记者团也多达数十人。

    岭南省主要媒体都有记者随行,这其中不光包括党内媒体,很多民营媒体也在这次随团媒体大军之中。

    在莫正行前省委召开的记者吹风会上,省委秘书长蒋铭仁出席了吹风会。

    蒋铭仁在吹风会上谈到,岭南必须保持和巩固传统优势,在这一基础上,岭南又必须要保证坚决的改革态度。

    岭南的改革不止是经济上面的改革,更多的涉及到政治制度,法制制度。以制度来行政,以法制来治理岭南将是岭南省委和省政府要致力解决的重点工作。

    蒋铭仁表示,岭南作为共和国发展的最前沿。

    现在最重要的是要和国际接轨,要真正的实现社会的公平,要努力的营造社会公开、透明的体制。

    这是岭南永远保持先进,永远保持竞争力的唯一正确选择。

    而就这次莫书记的视察,蒋铭仁表示,莫书记上任岭南以来,给岭南带来了很多看得到的变化。

    而这一次视察和调研,是莫书记进一步深入基层,全方位了解岭南的重要举措。

    可以肯定,通过这样的视察,莫书记对岭南的未来发展规划会进一步明晰,岭南的工作在以他为核心的省委领导之下,必然也会焕发出新的活力。

    省政府。

    常务副省长万爱民在积极准备岭三角四市之行。

    他专门召开了政府系统随行人员会议,要求所有随行人员这次跟随莫书记视察,要用眼睛看,用耳朵听,要真正的了解基层情况,同时又要深刻领会领导指示精神。

    万爱民提出,政府是新时期岭南改革的执行者,政府的工作态度和工作状态,直接关乎新时期岭南改革的成败。

    所以,从现在开始,即刻开始,政府系统要真正的端正态度,严格的履行责任,要踏踏实实的贯彻执行好省委和省政府的系列决策。

    岭南的未来在哪里?

    万爱民认为,岭南的未来在政府的科学施政和高效施政,所以,在今后几年,政府系统的改革绝对还是空前的,从现在开始,政府系统各级党员干部就要做好准备,迎接将来的挑战。

    ……

    会议散了,万爱民回到办公室一一的给四市主要领导通电话,向他们指示这次莫书记视察的重点,要求他们做好相关接待工作。

    岭南现在普遍认为,万爱民是莫正十分信任的人。

    而万爱民也以实际行动向莫正表示了支持。

    如何协助莫书记搞好这次视察,如果让视察调研达到莫正预想的效果,万爱民抠得很细,所有的细节工作他都亲自过问。

    秘书秦林悄悄的进入万爱民的办公室。

    他压低声音道:“省长,我们今天开会缺席了一人,刚刚从省委那边传来的随行人员名单,经合办主任陈京被要求随行!”

    万爱民皱皱眉头,道:“怎么回事?名单换来换去,这不像是蒋秘书长一贯的风格啊!”

    秦林咽了一口唾沫,道:“万省,据说陈京被安排进随行人员名单,这是书记亲自点的将。初步判断应该和西高新园的项目有关!”

    万爱民脸色一黑,道:“初步判断?谁的判断?是你个人的臆断吧?”

    秦林脸一红,神色十分尴尬。

    秦林不喜欢陈京,这样的态度很大程度上是源于万爱民对陈京的厌恶。

    秘书和领导的关系,微妙的地方就在此处。

    领导不喜欢的人,秘书往往会跟着领导转。

    再加上,秦林在党校研究生班和陈京又是同学,因为有陈京在,秦林这个省政府的核心秘书,光芒黯淡了很多。

    秦林就觉得,整个班的人都乐意和他套近乎,唯独陈京傲气得很,没把他放在眼里。

    作为省一级局办的一把手,陈京的地位不是秦林这种靠狐假虎威的小秘书能比的。

    他笔杆子动一动,随便表个态,那都代表的是权势。

    秦林是什么角色?最多也就是吹吹耳边风,旁敲侧击探听一点消息,或者是逮个机会给某些人在万省长面前美言几句罢了。

    相比陈京,秦林无疑是黯然失色,而对于陈京的傲气,他也没有任何办法。

    所以种种原因交织在一起,这也导致秦林对陈京很敌视,而对这次陈京意外出现在莫书记视察随行人员中,他的反应自然很敏感。

    万爱民的神色很严肃,他道:

    “我多次跟你说过,不要拍脑袋,不要肆意揣测领导意图。你说这些话一点根据都没有,就胡言乱语,这是很轻浮的。你跟在我身边这么多年,我不止一次的跟你说了这个问题,可是你就是屡教不改!”

    秦林脸色通红,不敢说话,神态非常的窘迫。

    万爱民神色渐渐的变得缓和。

    他抓起电话拨了一个号码,脸上的笑容迅速化开,朗声道:“是蒋秘书长?我老万!怎么回事?你们的名单改来改去,我刚刚开完会,你又给我变了,这个频率是不是快了点?”

    蒋铭仁歉意的笑道:“万省长,这您不能怪我,我也十分意外。这是书记亲自要求的。”

    万爱民道:“是这样?那看来经济合作将是以后工作的重点啊,书记亲自点将这很不一般,我们要认真对待!”

    蒋铭仁道:“具体我不清楚,我刚才已经给陈京通电话了,他请了假去京城生孩子去了。马上安排急匆匆的赶回来。看得出来,书记对陈京的随行很坚决!”

    万爱民笑笑道:“这样更好,这让我们对经济合作的信心更足。我没什么事儿,就是打电话问问!”

    挂断电话,万爱民脸上的笑容渐渐的淡去。

    他很清楚,这次陈京的突然蹦出来,可能背后有深层次的原委,莫正可能有新的考量。

    他有些捉摸不透莫正的心思了……

    沉默了很久,他桌上的电话再一次响起。

    他抓起电话,电话那头传来一个很熟悉的声音,他顿了顿,语气温和的道:“怎么?辽灯,你就到了吗?”

    “哈哈!省长,我早就到了,一切都已经安排好了。我知道秦部长喜欢僻静,我安排在新河山庄,要不要我亲自去接他?”

    给万爱民打电话的是莞城现任常委副市长郑辽灯,他也是从政府机关下放的干部。

    最早担任过万爱民的秘书,后来下放到莞城担任区委书记。

    在担任区委书记期间,他表现出了极强的协调性和招商引资的能力。

    短短三年的区委书记就获得了提拔,进了市政府班子。

    在最近的一次调整中,他又稳步进了常委班子。

    这一次莞城面临第三次班子调整,他是很有希望再进一步的。

    在私下里,他进粤州和万爱民见了好几面,万爱民对他面授机宜,也让他在这次众多竞争对手中开始脱颖而出,进入了省委组织部的考察范围。

    这一次,郑辽灯在关键时候再一次进粤州。

    万爱民也下了狠心,干脆约省委组织部秦部长聚一聚,按照干部制度来说,这是违规的。

    但是在关键时候,万爱民也顾不得那么多了。

    在莞城发出自己的声音,贯彻自己的意志是万爱民多年的宿愿。

    这次莞城干部调整的机会,他必须牢牢把握住。

    这不仅是牵扯到省里的博弈,更多的是万爱民希望通过把握这次机会,为自己在莫书记心中奠定更加坚实的分量。

    “秦林,今天晚上去新河山庄,你也一起去吧。专门做服务工作。今天省委组织部秦部长会过去,另外莞城郑市长也过来了。你的个性要多和郑市长学习。

    同为年轻干部,郑市长比你要沉稳很多!“万爱民道。

    秦林颇为感激的道:“谢谢万省,我一直都和郑哥保持密切接触,我对他很佩服!”

    万爱民轻松的摆手道:“你去安排车!今晚好好放松放松!我跟秦部长打个电话!”

    他拨通组织部秦岚的电话,哈哈笑道:“老秦,还在忙什么呢?我可跟你讲,工作要劳逸结合。今天我们履行上次的约定,我都安排好了,新河山庄。你不得推辞啊!”

    他顿了一会儿,又笑道:“什么项目?你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