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其他小说 > 官策 > 官策第365部分阅读

官策第365部分阅读

    他借此召开公检法会议,在会议上大唱反腐高调,强调公检法展现时时刻刻都要在党委的领导之下认真履行职责。

    然后其先后动用公安部门开始在全市灭火,开始搞全社会治安整治行动和严打行动。

    很显然,殷林是狗急跳墙,在德高内部,尤其是基层群众,对德高党委和政府的不满达到了新的高度,到处都是有人闹事,有人上访。

    殷林难以驾驭局面,便开始来硬的,借助反腐来全面掌控公检法,开始利用公检法国家机关,打着整治社会治安和严打的由头,开始企图控制局面。

    怎奈这样的做法是徒劳的。

    在两个星期以后。

    省委组织部真正行文,宣布免去殷林德高市市委书记职务,任命殷林通知担任省环保局局长。

    然后,几乎在当天,省委就发布免去庸州市市委书记邵永强的职务,任命邵永强担任德高市市委委员,常委,书记。

    殷林和邵永强被要求接到通知当天立刻到省委。

    邵永强第二天清早由省委组织部部长边琦亲自陪同其到德高上任。

    在德高处以上的干部大会上面,边琦严肃的宣布了省委的任命,德高政坛就这样翻开了新的一页。

    对这样的认识剧变,整个楚江都震动极大。

    这次变化有两个最大的意外,第一个意外没有人能想到省委动作这么快,殷林作为伍大鸣的铁杆,竟然这么快就被免去了德高市委书记的职务。

    虽然殷林调任省环保局一把手,也是实权单位,并不算降职,但是这个调动还是显示出省委主要领导对他继续担任德高市委书记的不信任。

    而第二个让人大跌眼镜的是,接任殷林出任德高市委书记的竟然是邵永强。

    吕军年都已经淡出省核心权利圈了,邵永强怎么能够还能得到省委的信任?

    德高可不是一般的市,其是仅次于荆江省委立的第二个标杆市。

    这么重要的市,竟然安排邵永强主政,这不能不说亮瞎了很多人的眼。

    不过很快,就有小道消息出来。

    说殷林失势,主要是因为他得罪了秘书长陈京,陈京对伍大鸣有巨大影响力。

    正是由于陈京在暗中的运作,才让伍大鸣下定决心撤换殷林,殷林也不得不为他在政治上犯的错误买单。

    而邵永强能够上位,也是因为陈京的关系。

    有说邵永强早就在走陈京这条线,从去年开始,每逢年节,他都有重礼送给陈京,并且多次到省城拜访陈京,通过各种方式表忠心。

    还有人说,就在这次人事调整之前,邵永强曾经秘密的进省城和陈京密会。

    这次密会以后,陈京极力的向伍大鸣推荐邵永强主政德高。

    这样的小道消息传出来,陈京的声名进一步大涨,甚至有些好事者在暗中把陈京称为其是楚江官场的“教父”级人物。

    下面的干部,要提拔,最管用的不是找组织部,而是找陈京。

    纵观和陈京关系近的干部,现在基本都在重要实权岗位上,现在再加一个邵永强,陈京担任秘书长还不到一年时间,荆江系的势力已经席卷了全省了,这样下去,楚江政坛未来将是什么格局?

    第1317章 是开始还是结束?

    时光就如同一批脱缰的野马,飞快的流逝着。

    转眼间,又是半年过去。

    出乎所有人意料,让很多人大跌眼镜,今年楚江省各市经济排名,荆江的最后一个季度的生产总值,竟然强势的超过了省会楚江,傲然排在了全省第一位。

    一个卫星的地级市,经济超过省城,这在楚江的历史上是从未有过的。

    而荆江的这一成绩,也必将载入历史。

    荆江从一个问题城市,现在成为全省发展最快,发展最好的城市,一共只用三年时间。

    三年以来,荆江坚定的走符合自身的发展之路,现在在国企改革,招商引资,建立物流中心等多个方面取得巨大成功。

    走马圃码头的建设,更是让荆江成为了整个楚江海陆空交通的总枢纽。

    依托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荆江市委和市政府在年底又提出了打造荆江成为中原地区货品批发中心、商业中心的庞大计划。

    这个计划估计会给荆江市带来数百亿人民币的产值,另外每年还有近十亿元的财税收入。

    计划重要是依托荆江传统的优势服装行业为中心,在奠定荆江市货品集散地的前提下,政府大力开发商业,鼓励商业繁荣,目的是打造荆江成为中原第一货品集散地,通过迎来送往南来北往的客商,从而带动整个荆江的经济活力。

    这个计划很庞大,可是实施起来非一朝一夕的事情,但是这个计划很诱人。

    一旦这个计划实施,荆江的城市繁荣和城市规模,都将得到极大的拓展。而随着楚城发展的迅猛势头,荆楚一体化的进程将会进一步加快。

    也许十年之后,楚江省的荆楚经济圈,将成为整个中原地区规模最大,最成功的经济圈。

    荆江在用这种方式告诉全国,其自身的潜力和价值。

    而因为荆江经济的带动,今年全省的经济整体向好,虽然目前全国的经济数据还没出来,但是楚江省肯定会向前稳步迈进,这基本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荆江。

    荆江船厂。

    省委伍书记,省委陈京秘书长一行今天到船厂考察慰问。

    虽然说很多外媒解读,荆江船厂现在已经成为了共和国中低吨位军用舰艇的生产总基地。

    但是荆江船厂毕竟还是民用企业,现在重新改组过后,荆江船厂也成了楚江省最大的企业。

    伍书记和陈秘书长到这里视察,荆江市委主要领导全程陪同。

    一行人参观完船厂,一起登上了玉山。

    玉山现在是真正的军事区,船厂的重要专家、保密技术人员都住在玉山。

    玉山常年都设有军事禁区的标示,山上雷达阵地随处可见,守备森严。

    否则整个玉山守备工作的就是船厂保卫处,一个团的编制,其负责人就是陈京的死对头秋若寒上校。

    荆江船厂现在已经鸟枪换炮了,从玉山顶上望过去,整个船厂区域一片热闹繁忙,到处都是工人在各个工地施工忙碌。

    因为荆江船厂的成功引进,荆江军分区规模进一步扩大。

    军分区司令员何寿山兼任了省军区司令,在大军区今年的授衔仪式上,他也被高调的授予了少将军衔。

    可以预见,何寿山现在的职务肯定只是暂时职务,他必将会到大军区某主力集团军高层任职,共和国一位跃马疆场的将军从是从荆江走出去的,不得不说,这也是荆江的骄傲。

    在玉山,何寿山紧握着陈京的手,感慨颇多,道:

    “几年之前,荆江还像个孩子,荆江船厂更是个病入膏方的坏孩子。几年过去了,一切都沧海桑田了。就连玉山这片荒山,也在也完全变了模样。说句心里话,这些成绩当初都是我们想象不到的,也是不敢想的。

    在和平年代,我们荆江重新进入国家国防建设,军事建设的视野,这不得不说是个奇迹。秘书长,你可是奇迹的缔造者!“

    陈京道:“何司令员,这么说你就太过誉了!我不过就做了一些穿针引线,牵线搭桥的事情。实话讲这算不得什么,成绩都是同志们努力取得的,这一点我在省委待着,可是天天听到荆江的捷报!

    作为曾经在荆江工作过的干部,我感到十分骄傲,也非常的欣慰!“

    何寿山打了一个哈哈,没再说话。

    他虽然是军方干部,但是对楚江政坛的讯息也是相当的灵通。

    现在的陈京已经不是昔日荆江举步维艰的市委书记了,陈京在省委影响力巨大,荆江干部也被他归拢打造成了楚江政坛目前势头最强劲的荆江系,现在更有消息传出来,说陈京在荆江待不了太久了。

    中央在全国的人事布局马上就要开始,陈京已经进入了中组织的视线。

    中组部的某位重要领导为陈京的去向问题,已经数次和伍大鸣沟通了。

    伍大鸣为了陈京的前途记,据说已经松口了。

    现在楚江很多人都在议论,陈京的下一站将何去何从呢!

    很明显,陈京在楚江这几年,是非常成功的,政绩也是卓著的。

    楚江经过了这么久的沉淀,厚积薄发,也终于走出了泥潭,开始稳步向前。

    在这个时候,一个秘书长的位子似乎已经严重的束缚了陈京的才华。

    这次中组部应中央要求,在全国圈定了二十多个省副部以上重点培养干部的名单,陈京的名字据说排在第一位。

    更有盛传,说岭南、苏北等几省的一把手已经在向中央开口要人了,陈京进入共和国政坛的中心圈子,距离越来越近了。

    当然,现在不是谈这些问题的场合,但是陈京陪同伍大鸣视察的次数越来越少了,这是个客观的事实。

    更多的时候,陈京是单独视察,他的每一次视察,几乎都是全省媒体关注的焦点,其在媒体上的曝光率仅次于省长秋自忠,甚至超过了副书记孙千石。

    而今天,陈京时隔数月以后陪同书记视察荆江和荆江船厂,已经有资深的熟悉楚江政坛的老人解读,这可能是陈京在以一种很隐晦的方式向大家道别。

    虽然这样的说法有些牵强附会,但是很明显,今天陈京受到的关注很多。

    在省委和荆江市上午的记者见面会上。

    甚至有外省直接直言不讳的向陈京发问:“陈秘书长,现在外面有很多传言,说您即将要离开楚江,请问您对此作何评价?”

    陈京当即回答道:“我对楚江感情很深,我愿意在楚江工作一辈子!”

    陈京这样的回答明显带有官方色彩,并不足以证明什么,反倒让大家对此更加的关注。

    在玉山吃了晚饭,伍大鸣好久没去温泉别墅了,当晚就直接去温泉别墅休息。

    在温泉池里面,陈京和伍大鸣赤裸相对,一起泡在池子里面尽情的享受着温泉的疗养。

    场面很安静,陈京和伍大鸣谁都没有说话,似乎都在各自思考问题。

    过了很久,伍大鸣道:“陈京,我比你大了二十多岁,我这一辈子在楚江干到头,能把楚江的经济完全搞起来,这就是我最大的愿望了。我没有太多的想法,年龄到站了我一天都不赖,我为党工作的这一辈子,值了。

    将来退休以后,就住在老干疗养院,天天泡这一眼温泉,颐养天年,归老山林了!“

    他顿了顿,道:“可是你跟我不一样,你很年轻,还有大把的时光可以去展露自己的才华。共和国将来的前途和命运,将由你们这一代人掌握的。

    现在和你同龄的干部中,你算是最优秀的了,这次米部长是下了决心了,通过红机就给我通了两次电话。他这些年性子已经平和了,可是冲我发了至少两次火了,说我搞小山头,不顾大局,只顾我楚江的一亩三分地。“

    他轻轻的叹口气,道:“我反复思考了老领导的话,很理解他的心思。继续留在楚江这个地方,阻碍你发展了……”

    陈京默然不说话,过了一会儿,他道:“书记,咱们省保密工作存在问题。八字还没一撇的事情,外面已经吵开了,对这样的事情,要严查!”

    “嘿嘿!”伍大鸣回头一笑,道:“那是你的工作,你回头严查,查处了问题上报省委常委会,严肃处理吧!”

    陈京哂然笑了笑,有些无可奈何的摇头。

    离开楚江陈京并不是没有考虑过,只是他没想到会这么快。

    刚刚进入楚江省委工作一年,才找到一点感觉,现在却突然要考虑离开楚江,不得不说,这个消息让陈京很震惊,也有些措手不及。

    好不容易,在楚江的工作铺开了,干得得心应手了,方方面面的工作都熟悉,成绩也起来能看到希望了。

    却在这个时候要离开,尽管这种离开是一种荣耀,是一种成功,但是陈京心中也难免有很多的感慨。

    他从小在楚江生活,在这里过了几十年了。

    对这个地方,对楚城这座城市的感情,是常人难以体会到的。

    但是伍大鸣一句话说得好,作为楚城籍的干部,不可能在楚江担任一把手,既然这样,陈京能不考虑自己的发展前途?

    第1318章 何去何从?

    京城,这是陈京又一次回家过年。

    去年陈京回来的时候,关于他的提拔风声传得很厉害。

    而他在京城过完春节以后,返回楚江立马就被提拔为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成功进入了楚江省核心的决策层。

    而时隔刚刚一年,陈京再回来过年,关于他再次履新的风声竟然又传开了。

    仅仅一年时间,陈京似乎有实现三级跳的架势。

    目前在中组部重点培养后备干部名单之中,陈京的名字赫然在列。

    而在中组部关于陈京的厚厚的档案资料中,陈京的履历和其政绩也是让人不得不心服口服。

    尤其是陈京在岭南工作的经历以及陈京在荆江担任市委书记期间,他给当地经济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的确是政绩显赫。

    而他的年龄还不够四十岁,在这个年龄段,国内的年轻干部中已经挑选不出能和他并肩的存在了。

    而陈京的这次回京可想而知,受到了怎样的关注。

    要知道,省副部级实权干部,一般都是不能离开工作岗位休假的,尤其是春节这种大型节日,老百姓欢天喜地过新年,但是当权干部们却需要牺牲个人的休息时间,坚守岗位的。

    陈京能够从省委秘书长的岗位上脱身,这意味着什么?

    似乎答案已经不言而明了。

    今年方家春节大办,方路平前段时间因为胃肠疾病动了手术,现在恰好在疗养期间,作为国务院中坚的他,难得有这样的疗养机会。

    而过了今年,恰恰又是方老将军一百周年诞辰。

    所以今年方家二代三代子弟也是非常重视春节,能够到的,几乎全都到了。

    方家是西北系的核心,方家大庆,势必也波及到西北系。

    陈京回京以后,分别见了西北系的几位元老级老干部,比如文卓南老部长,和古明凡老将军。

    两人级别相当,退下来以后都享受副国家级领导的待遇,一个住中央老干家属区,一个住八一老干别墅。

    两老精神都不错,思维敏锐,虽然退下来有几年了,但是门庭并不冷落。

    西北系盘子大,人很多,他们的门生故吏遍布全国。

    虽然现在西北系主要是方路平掌控,但是还是有很多人在工作上遇到了难题,在关键问题上把握不准,会亲自登门拜访退下来的老同志,向他们寻求指点和帮助。

    其实这两人和陈京并不熟悉。

    他们在位的时候,陈京职位还比较低,还根本进入不了他们的视野。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如果把陈京算成是西北系的一员,陈京俨然成为了现在众多人中最耀眼的政治新星了。

    不仅西北系上下对陈京的关注度极高,就连黄海系,京津系这些共和国最重要,最当权的圈子,他们也无法忽视陈京的存在。

    比如国务院苗总就推荐陈京去黄海任职,称陈京是新时代年轻经济干部的代表。

    懂得西方经济,懂得世界潮流,黄海作为一座国际化的城市,应该要为共和国承担起培养年轻干部的重任。

    他认为,陈京去黄海担任重要职务,不仅有利于他个人的成长,陈京的能力和发展意识,也必将对黄海的经济和整个城市形象起到积极的作用。

    除了苗强以外,岭南省现任书记莫正据说也向中央建议,希望调任陈京担任岭南省省委常委,粤州市市委书记。

    粤州作为共和国的南大门,其一把手的选定,往往都是备受瞩目的。

    今年年末,恰逢粤州市委书记缺任,为了竞争这个名额,几乎全国的重量级的派系都参与了进来。

    共和国的一线城市的市委书记,这绝对是共和国最优秀的干部才能够担任,在众多竞争之中,莫正书记推举陈京,有此可见现在陈京的关注之高,以及其人脉之广。

    至于推举陈京去苏北任职,辽东任职,甚至西北任职的领导更是大有人在,今非昔比的陈京到西北系老干部的家里拜访,理所当然也成为了座上?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