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其他小说 > 奸臣 > 奸臣第62部分阅读

奸臣第62部分阅读

将近七旬,精神多有不济,年富力强的杨廷和就成了真正的主心骨。

    二月十八会试结束,二月二十三就得定出名次张榜,十七个同考官加上两位主考却得看几千份卷子,无论精力也好耐力也好,自然极其有限。这其中,那些字迹潦草的几乎二话不说就被撇在了一边,而字迹工整言辞又四平八稳的总会多瞧上几眼。即便如此,一上午看了好些十七房同考官送上来的荐卷,杨廷和仍然是有些疲了,中午用过午饭后索性就在院子里眯缝眼睛站着晒太阳,心里还在回味着几份卷子。

    会试的名次可以说是完全掌握在两位主考官手里,虽还没有拆开弥封,也不知道谁是谁,但对于这一科举子的水平,他还是颇为满意。这会儿想着几句自己看时击节赞叹不已的句子,他忍不住就露出了笑容,可眼角余光突然瞥见一个皂隶在那躲躲闪闪。

    “什么事?”

    那皂隶见杨廷和皱眉,连忙上前叉手行礼道:“回禀大人,没什么事,只是这一科举子多,所以贡院外头等着打探消息的人也多。人多嘴杂,喧哗声不断,小的生怕惊扰大人,所以就过来看一看。”

    杨廷和当年殿试只得三甲,如今却已经是左春坊大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这还是第一次担任会试主考,将为座师的踌躇满志自不必说。闻听此言,他侧耳一听,果然就听得外头喧哗不断,一时就有些不悦:“虽说每年都是如此,可这般喧嚣已经过了。顺天府不是派了差役过来维持吗,怎么如此怠忽职责!”

    那皂隶本是不想与人为难的,然而,外间这喧嚣实在是过分了些,他又是跟着杨廷和一块从翰林院过来做事的,深知这位大人的脾气,此时只得硬着头皮嗫嚅道:“大人,这顺天府的差役正在和人赌戏呢……”

    “什么!他们竟敢如此大胆!”

    见杨廷和勃然色变,那皂隶慌忙又解释道:“大人,倒不是那些掷骰子之类的赌博,是这两天那帮等在外头打探消息的各种闲人有些无聊,于是就开出了赌今科会试中与不中,以及名次等等的赌戏,也就是押一文钱解解无聊的小把戏。只是这赌盘一开,投注和议论的人越来越多,一来二去就喧嚣了起来,连顺天府的差役也加入了进去。只不过吵闹虽吵闹,这秩序却还好……”

    “你不用说了!”

    对于这个自从他进翰林院就一直跟着的皂隶,杨廷和自然还算信赖,此时知道这话虽是真的,可必然有不尽不实之处。他不敢小觑了这小小的赌戏,沉吟好一会儿就开口说道:“这样,你换身衣服去外头听一听这些人的赌戏是怎么一回事,都说了些什么。”

    “可这贡院四周都是北镇抚司的锦衣卫守着……”

    “叶广向来公正,他手底下的校尉也应该不是知道分寸的人,你去见见他们的头子,把赌戏的事情说一说,然后就说是我的差遣,让他们出个妥当的人跟你同去!”

    正如杨廷和所料,因为没什么大案子,今次叶广竟是点了李逸风亲自来守着贡院。当听那皂隶说了外头的赌戏,李逸风二话不说就差遣了一个总旗跟着那皂隶一块出去打探。

    这两人换了一身衣裳绕了一个大圈子从随磨房胡同的西边绕了进来,快要到贡院街路口时,就眼见一个茶摊之中聚拢了少说也有百八十个人,门口正挂着一个大大的榜单。两人对视一眼挤进人群中一看,却只见高挂头名的赫然是焦黄中。

    他们俩一个厮混在部院,一个身在锦衣卫,哪里会不知道这焦黄中是何方神圣,当即那皂隶就满脸堆笑叫住旁边一个人问道:“这位大哥,可否教一教我,这榜单投注是怎么回事?”

    “怎么回事?你自己不是看见了?这最上头的就是今科会试最热门的,依次往下排就是大家都看好的人。这等着也是白等,所以一来二去也不知道是谁想出了这么个法子消遣。”

    “那这焦黄中是谁?”

    “没见识了不是?这焦黄中便是当今吏部焦侍郎的长子,今科的最大热门!”

    听到这里,那随行的锦衣卫总旗不禁皱了皱眉,不以为然地哼道:“要是官宦子弟就是热门,朝中那么多老大人的子侄也不至于常常落第了,哪有这么排的!”

    “啧啧,不懂了不是?要是焦黄中仅仅只是焦侍郎的儿子,大伙儿都是各自为了自家主子亦或是家里人来打探消息的,哪里会都看好了他?这位焦公子今科应会试之前,可是曾经得了皇上御赐新书,这份体面别说大臣之子,就是真正的大臣,又有几个人?这皇上会无缘无故赐人新书,显见是不可能的!分明是今科预备点了这位焦公子,就算会试的名次不是高高的,这殿试前十的卷子可是按例要圣裁,到时候点个状元还不容易?”

    这汉子正是路邙。他的声音极大,一时间四周众人都听到了。有之前就知道这一桩的大声附和,也有不知道这一桩的问东问西,场面何尝比起头喧哗了三分。更多的是一个个铜子往那篮子里扔,嚷嚷着说就押这位焦公子的人。眼见这番情景,那皂隶已经无心再问,反倒是那个锦衣卫总旗饶有兴致地又问了榜单下头的三两个人,听说一个个都是各地有名的才子等等,他便也仿佛是赌运气似的丢了一文钱进去,待拿了那一张纸凭方才挤出了人群。两人自是没注意到,他们这一走,刚刚那口若悬河的路邙又对新挤进来的人大声解说起了榜单。

    两刻钟之后,他们一个圈子又绕回了贡院。李逸风把那皂隶送进了贡院之中,又听那总旗禀报了一番之后,他不禁若有所思地蹙了蹙眉,随即就想起了弘治十二年那桩科举大案。那会儿皇帝震怒下程敏政等人锦衣卫诏狱,叶广带着他一一讯问,其中内情他最是清楚。虽说现如今谁都知道程敏政是被冤的,唐寅徐经两个举子更是冤枉,可那又如何?不凑巧搀和进了这大佬之间的角力,那能逃得一条性命就不错了。

    而今天这档子事,怎么看怎么有阴谋!但不管怎么说,这位焦公子是铁定要倒霉的!

    “李千户,可是要派人去驱散了那帮人?”

    “驱散了?现在只是小小赌戏,驱散了之后谣言就更广了,这上头还没吩咐,我何必未雨绸缪?”李逸风嘿嘿一笑,继而就漫不经心地说道,“且看看咱们的两位主考大人有没有什么动作,要是没有,那就去禀报了叶大人定夺。不过要我说,叶大人多半觉得,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随他去吧!只要主考公正,谣言不攻自破。”

    正如李逸风所料,当杨廷和听到那皂隶禀报外头赌戏内情的时候,原本就皱紧的眉头更是拧成了一团。程敏政前车之鉴在前,可那会儿的唐寅徐经尚且只是家世不显的才子,现如今焦黄中却是吏部侍郎焦芳之子,要真是这一茬闹大,又是主考官首当其冲。

    身为左春坊大学士兼翰林院侍读学士,杨廷和是正儿八经的东宫讲官,对朝廷中这些大大小小的事自然知之甚深,对于焦芳和某些大佬的恩怨更是了然。冷冷吩咐那皂隶此事到此为止不得再多言,他就二话不说负手回了屋子,见桌子上又摞起了几份荐卷,他便沉下心逐一仔细评判了起来,直到这天晚上方才去找了张元祯。

    历来点进士进翰林,除了想着位列内阁部院的风光,大多数人毕生奋斗的目标,就是为了能主持一任会试当一回座师,日后门生飞黄腾达日,少不得要照顾一下自己的后人。张元祯年纪一大把身体又不佳,九天的会试勉力撑下来就已经有些吃不消了,这两日的读卷几乎都是杨廷和主持。然而,颤颤巍巍的他当听到杨廷和说起外间事的时候,竟一下子凛然而惊。

    “石斋,你觉得该当如何?”

    “张公,所幸我之前请了锦衣卫派人随行,这事情怎么也闹不到当年科举弊案的程度。但事到如今,要平息事情,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委屈一下焦黄中了。”

    见张元祯默然不语,却并未提出反对,杨廷和就加重了语气说:“至于那张投注榜单上的其他人,若真是荐卷取中的,名次压低一些就行,只焦黄中一定要黜落!须知焦芳得罪人比当年程敏政何止多出两倍,我等和他又没有交情,不必为了他而把事情闹得不可收拾!”

    “那外间的事情……”

    “只要会试的杏榜贴出去,谁还能说什么?”

    说到这里,杨廷和心里不由得闪过了四个字——父债子还,谁让焦芳得罪了人来?

    第二百二十六章 杏榜数风流人物,焦公子恼羞成怒

    会试放榜的这天,徐勋仍是一如往常般泡在军营里,并没有去看热闹。只王守仁关心友人,自己不去却始终放心不下,正巧徐良打发了金六来探班,于是徐勋就打发了这个机灵过头的家伙去贡院街那边看榜。不到中午,金六就折返了回来,手上却是拿着一摞厚厚的纸。

    “少爷,您让我打听的湛公子和严公子都中了,这是余下今科会试杏榜那三四百号贡士的名单。”

    王守仁见金六伸手就把那一沓东西都递了过来,脸色顿时异常古怪。眼见徐勋接了东西二话不说就转给了自己,他这才啧啧称赞道:“我一直只道是你精明能干,想不到你家里的仆人亦是做事缜密。别人家就是有应试举子的,也顶多只是打听自家人中与不中,哪里像他,分明只是去打听个消息,居然知道把整个杏榜抄回来!”

    “他别的不好说,王兄送他机灵二字,却是没说错。从前他在金陵就是浑身消息一点就动,现如今就更加举一反三了。”

    徐勋见金六听到这话眉开眼笑乐得什么似的,心想把这家伙带到京师也算是没错,沉吟片刻就开口说道:“陶泓回金陵去了,我这些天一直都是单身进出,有些事情做起来也不方便。你把采买的事情先放一放,回去对老爷说,接下来这段时日暂且先跟了我。”

    要是搁在从前,金六哪里肯撂下采买这样最有油水的差事,但现如今他就不会这么鼠目寸光了。闻听此言,他点头哈腰地连声应是,见徐勋无话就蹑手蹑脚退了下去。一到外头,他便可劲儿捏紧了拳头挥了挥,继而就咧开嘴笑了。

    不枉他花了半吊钱央一个秀才帮自己把整个会试杏榜名单都抄了下来,耽搁了这许久!

    王守仁把名单看完,徐勋这才接了过来,仿佛是漫不经心地从头扫到底,见是果然不见焦黄中的名字,他心情大快,口中却说道:“看来湛兄的文章很得考官们赏识,竟是高居前十之内,那严嵩也是名列前茅,到时候他们俩殿试的成绩只怕蔚为可观。”

    虽说与湛若水认识统共不到半个月,可李东阳引见,王守仁又是曾经对其师陈献章之学下过工夫的人,可谓是神交已久,这会儿自是一副理所当然的表情:“湛元明中举之后潜心苦读了十几年,可谓厚积而薄发。兼且张杨二位都是文坛大家,又怎会看不出他的功底?既是会试名列前茅,殿试之中若是能一鼓作气,到时候名次只会更居前。毕竟,殿试之后那些老大人们看卷子,也多半是要看会试名次的。”

    徐勋想着湛若水此前口口声声说更愿意回乡教书的模样,倒是很好奇此人面对那些报喜人时会是怎么个表情,一时莞尔。只扫着手上的会试杏榜,他突然瞥见一个有几分熟悉的名字,竟若有所思地念出了声:“徐祯卿……”

    “你也听说过苏州徐昌谷?”

    徐勋被王守仁这一说,这才真正想起自己在哪见过这个名字。他就记得,当初看金装四大才子时,因为觉得周文宾这人有趣而去查了查资料,结果发现真正的四大才子里头根本没这个人,真正位列那四大才子中的,是他压根没听说过的徐祯卿。此时,他想着想着自然笑了起来:“他可是赫赫有名的吴中四大才子之一,我怎会没听说过!”

    “说起吴中四大才子,弘治十二年我中举的那一科,便曾经遇到过那位赫赫有名的唐解元唐伯虎。要不是那子虚乌有的科举弊案,兴许他也能登科。”王守仁摇头叹了一声,继而就走到徐勋边上扫了一眼,若有所思地说,“看如今这徐祯卿的名次,殿试保不准能进二甲,应该是他们四个里头第一个登科的。”

    这边厢两人看着杏榜评点人物,那边厢贡院街口徐勋曾经和王守仁相会湛若水严嵩的那家酒楼上,这会儿在放榜后亦是高朋满座。非但底楼被挤了个严严实实,二楼的雅座包厢也全都爆满。由于在这上头呼朋唤友的多半是榜上有名的贡士,一时一声高似一声,竟是无数欢声笑语。尤其是在杏榜上名列前茅的,自然更加得人趋奉。

    于是,当一行三人进入这座酒楼的时候,一个身材矮小的伙计便上前赔笑道:“三位客官,实在是对不住,小店已经客满了。您若是等得,不妨在外头稍逛片刻,亦或是在前头喝会儿茶,要是等不得,不妨去别家。”

    “这时节家家爆满,还真是要想寻个地方坐都没法找去。”三人当中最年长的那个摇头叹了一口气,面上仍有几分挥之不去的惘然,往酒楼里一张望就知道这伙计所言不虚,当即招呼两个同伴道,“看来今天要想为小徐庆贺一番,咱们是得另换地方了。这贡院街总共就那么几个酒楼饭庄,可考中的整整三四百个,再加上亲朋好友,没地儿也不奇怪。”

    “另找清净地方吧,咱们虽然都爱热闹,这地儿也太吵闹了些!”

    三人当中最年轻的被称作小徐的那年轻人点了点头,正要从店里出来,就只见楼上一个人气咻咻地疾步下来,后头除了小厮之外,又有两三个举子追了下来。

    “焦公子,焦公子,你别走啊,大家不过开个玩笑,谁也不是成心的……”

    “不是成心的?”焦黄中蹭地转过身来,冷冷看了一眼那几个人,却是重重冷哼了一声,“勉强吊着个榜尾就以为了不得了,话里话外仿佛到时候殿试能中个状元回来,也不撒泡尿照照自己是什么人物!滚回去告诉他们,别以为会试上榜就自鸣得意,就是殿试真的位列一甲,也有的是不得志的状元!”

    焦黄中之前踌躇满志和几个文友一块去看榜,结果却遭遇根本没想到的重挫,原是扭头就要回家的,可未料这几个相识硬拖着他到这酒楼说是要散散心,可结果上头酒酣之际,他竟是被一个上榜的奚落了几句。此刻他撂下狠话,也不理会那几个脸上陡然变成猪肝色的举子,一拂袖就大步往外走。待到了门前见先头那三人正好堵住了门口,他见居中那个年轻人肤色黝黑三角眼宽下巴,也不知道怎的,竟厉声喝道:“丑八怪,让路!”

    乍然听见丑八怪三个字,徐祯卿一时脸色涨得通红。他少年中举,会试却也已经是第三回了。此次好容易杏榜题名,两个一块来赶考的好友虽则再次名落孙山,却仍是一意说摆酒为他贺一贺,他心里也高兴得很。此时此刻,他几乎是想都不想就脱口而出道:“足下指摘同列,出口伤人,就凭你这心性家教,多亏了两位主考慧眼识珠,这才让你今科不中!”

    焦黄中怎料到随随便便一个书生竟也敢对自己出言不逊,一时更加七窍生烟,待要叫人,他方才想起刚刚看榜之后因为恼怒,随行的小厮已经被自己赶了出去。待要反唇相讥,偏生他这会儿脑子里头全是怒火,一时竟一个字都驳不出来。而更让他气炸了肺的是,也不知道酒楼中谁带头叫了一个好字,一时竟是彩声不断。

    “好,好!我就看你的嘴能够利到几时!”

    焦黄中盯着徐祯卿看了好一会儿,仿佛要把这丑八怪的样子深深烙印在心里,这才拨开人怒气冲冲地离去。他这一走,后头几个跟下来的举子你眼看我眼,竟是二话不说一个个溜之大吉,只有最后一个下来的举子走到徐祯卿面前拱了拱手。

    “这位兄台,刚刚上头一番闹腾,不合惹怒了那位焦公子,还给你引来了一场无妄之灾,实在是对不住。只兄台一时情急,说话未免太重了些。那位是吏部焦侍郎之子,须知就算中了进士,馆选也得过礼部和吏部那一关,对你很是不利。”

    焦芳的儿子!

    祝枝山和文征明齐齐大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