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其他小说 > 〖修仙〗道阻且跻 > 〖修仙〗道阻且跻第2部分阅读

〖修仙〗道阻且跻第2部分阅读

    她不禁思及五年中——每到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柳明想着五年中的逍遥,不禁心中一动。竟然扔掉了手中的刀,反手折了一枝桂枝下来。那些侍卫忽见如此变化,不禁心中奇怪。但是都已经到了这份上,也顾不得柳明有什么古怪了。

    柳明将桂枝横在胸前,那桂枝上的翠绿枝叶间,隐隐约约间有几粒小如米粒的桂花闪现。淡淡的桂花香环绕在柳明身边,显得她十分悠闲。几个侍卫才不管柳明姿态如何,就算美到天上去了,也不管他们的事。

    走在最前的侍卫,微微沉下一口气,便闪电一般的,将刀刃对准了柳明狠狠劈了下去。柳明蓦地折腰下去,躲过了侍卫的一道。随后脚步向右移动,在众侍卫向右而去时,脚尖向右轻轻一点,飘出丈余。

    却见她脚步有虚有实、欲左先右、欲扬先抑、欲进便退。脚步、动作无不暗含阴阳和合之道,身姿飘渺至极。其态“委蛇姌袅,云转飘忽”,倒有几分像是踏歌舞。

    手上桂枝轻轻抖动间,或刺或挑、或劈看砍。几乎是将柳明一生所学,施展的淋漓尽致了。那枝桂枝带着逍遥的意味,总是从一个出乎意料的角度,鬼神莫测一般的打在对方的身上。

    不过一盏茶的时光,地上已经七歪八倒的躺了好几个侍卫。剩下的侍卫见柳明如有天助一般,心中已觉不对,但事已至此决计没有后退的道理。

    却见柳明一声清啸,高高跃起,从一个不可思议的角度,劈出无比飘渺的一剑。其中的飘渺逍遥之意,不带红尘沾染。桂枝无声的破空,东方却隐隐有雷声相和。在场诸人无不大惊失色,尽可以令天地与之想和,可见柳明的武艺之高,已然飘渺不在人间矣!

    柳明稳稳落地,也不顾周围的敌人。思及方才的一剑,不禁畅然的仰天大笑。她一边畅快的大笑,一边连声感叹:“当真是痛快!痛快!”忽的身上处处|岤道松动,原本作的小周天,被一种不可违逆的力量打破。

    柳明甚至可以听到自己身上发出的“噼啪”声响,但是并没有预想中的痛苦,而是从未有过的痛快。柳明隐隐觉得头顶三寸瞬间豁然开朗,即便不用肉眼也能体悟世间种种景象。

    那些侍卫见此场景,也知这柳明恐怕是有了什么大造化,便忙不迭的扶了龚飒,并躺在地上的几个兄弟往山下溜去。只是柳明又怎会是那等省油之灯,便见她冷笑一声,便挥出一掌。

    那被击中侍卫只觉,眼前一黑,就吐出了一口血沫。当下就不行了,晕乎乎的跌坐在地,没有一时三刻就魂归西天了。

    然,柳明也是一脸惊疑不定的样子,她静默许久才不敢置信道:“大周天?!”

    那余下的在场诸人皆是惊讶的看着柳明,满脸的难以置信。就是就是柳明自己,也是有些不可置信的,将内气运转了一遍又一遍才敢确定。

    因为这大周天是人身上正经十二脉和奇经八脉,身体所有脉的同时运转。而小周天只是任、督二脉的通畅,二者相差很大。大周天之于小周天,简直有如云泥之别。所以想要打通大周天的难度,自然也是不言而喻。而今的江湖中,闻名遐迩的人物都是小周天的内家高手,真正的大周天高手,几乎都已经避世许久了。

    这也就意味着,柳明现在几乎可以算是独步江湖了。更加意味着龚飒在这种情况下,已经没有任何胜算了。他几乎是有些心灰意冷的叹出一口气,随后努力平复了心情,敛了表情很是从容道:“你赢了,是我太过自大,要杀便杀吧。龚某虽不是什么光明磊落之人,倒也不是窝囊之人!”

    柳明心中赞了一声:倒还算有些骨气。她扔了手上的桂枝,轻松道:“桂花已经要开了,今年可以酿好大一壶桂花酒了!”随即便拍了拍身上的灰,转身回了竹屋,再没对龚飒说些什么。

    那龚飒看着竹屋的门慢慢关上,即便心中并不舒服,还是坦诚道:“往往敌人教会我们的更多。这位的气度,倒是不错。”

    实际上柳明倒是没什么气度的,要是还是小周天的武者,她可不敢充什么高手气度,定是一个个斩草除根了,才肯罢休的。柳明无奈摊手,有的时候实力就是一切。你可以凭借它任性妄为,却不用担心留下后患。

    注:这里的大周天,实际上是半步入微的状态。(半步入微是我所设定的,武修的一种境界)

    与道门正宗的诸多境界相比,大约是在养气巅峰,还差一点就可以到出窍的阶段。

    第5章 零四逐水来

    行走在熙熙攘攘的人潮之中,满耳皆是红尘的喧闹之声。柳明含笑负手而行,自从她突破到大周天起,她便开始体悟到天地间的更多法则。为了更好地体悟天地,她便留在了山上独居修身养性,算来也有十余年了。

    但她少年时候常在江湖漂泊,身上也积了不少的伤。这些旧伤之前到还好,直到几年前复发,导致她平日里练功也是艰难了不少。

    柳明便开始常常想:“若是可以收下一个徒儿,传下衣钵。到也不枉我来世间走一遭了。”

    头两年她还是勉强着身体练功,但是不但没有寸进,更是令旧伤更加严重了一些。这一两年,她看出自己已无任何突破可能,便想了许久。终于在三天前,收拾了包裹下山来了。为的就是寻一个根骨还可以的孩子,传下自己的衣钵。

    好根骨的孩子又不是随地可捡,柳明对这一点也是明白的。好在她现在不过四十出头,离大限尚早,倒也并不是特别急。下山后便一路悠悠向南而来,这日正巧到了北容镇。

    见那小茶馆里有个说书先生摇着扇子,正在眉飞色舞的滔滔不绝着。柳明微微一笑,便信步走到茶馆中,随手给自己到了一壶茶。却听那说书先生说的天花乱转,只是其中情节怎生如此耳熟?

    微微细想,柳明不禁窘然,这不是在说自己年少时候干的事情么!事情还是那几件事,人还是柳明这个人。但是整件事情从舌灿莲花的说书先生口中冒出,简直是神乎其神!

    柳明又听那先生说了几句话,不禁摇摇头,朗声道:“掌柜!结账!”随意给了那掌柜些许银两,便又信步出了小茶馆。才拐了一个弯,就听到那说书先生意味深长的声音:“此人,必定不同凡响!”

    作为一个大周天高手的柳明,自然是将这句话听得一字不落。她微微愕然,随即整了整袖子道:“这人倒是眼神挺好。”如此说罢,也没多想,就负手信步沿着小河走去。

    才走了没几步,便听见小儿的“呱呱”啼声,她微微皱眉,仔细屏息听了听。就转身疾步走了大约十来丈,便见到一处从岸上延伸到河中的石阶。她脚步微顿,仔细听了片刻,判断出哭啼声是从下面传来,便快步顺石阶而下。

    石阶的尽头,是个表面被水覆盖些许的平台。这平台是为了镇上的主妇们洗衣淘米能尽量方便而建的。也幸而有这个石台,这个木盆才能随波而来,搁浅在此处。

    柳明三步并两步便到了石台边上,随后就是一弯腰将那个小木盆捞了起来。小木盆上覆盖着蓝底白花的小棉布,揭开花布便见一个白胖的孩子躺在其中,哭的小脸通红。

    柳明见那孩子长得玉雪可爱,便是一笑。她摸了摸那婴儿的小脑袋,温和道:“也是你这小娃儿好运气,竟是随波到了此处,现在又为我所救。如此我二人也算是有缘了,我便收你做徒儿好不好?”

    那小娃才是个婴孩,自然不晓得收徒什么的,只晓得哭着抗议自己很饿。柳明又很有一点隐士高人特有的怪异性格,是以也不管那小娃还小。只觉得自己想要这么做,便笑呵呵道:“算你小子识相,往后你便是我徒儿了!”

    自顾自决定了收徒的问题,柳明又摸着下巴自语:“你既然是我徒儿,便随我姓柳吧!你是随波而来,那你往后便叫柳随波了!”柳明看了看自家小徒儿,愈发得意自己给他取的名字。

    待到随波的哭啼声又响了些,柳明才一拍脑门道:“随波大约是饿了吧?没事,为师且去找些吃的东西给你填填肚子。”但这还是婴儿的孩子,自然是不能像大人似的弄个馒头包子当饭吃,他也就能吃吃流质的食物,例如牛||乳|羊||乳|一类的。

    这可把柳明折腾坏了,她也算是名震江湖上的人物了,但是就是被这个小娃儿折腾得不轻。毕竟是天快害了,上哪里去找牛||乳|羊||乳|给他喝啊。最后实在是没办法,只好向一个庄户人家借了炉灶,炖了稀粥,这才将就着将随波给喂饱了。

    这家人家倒也吓得够呛,你说一家人吃完了饭正准备睡下呢,忽的就冒出来一个面目狰狞的悍妇。要你,你吓不吓?正当他们以为对方要干些杀人放火之事时,对方却抬手一揖,温和道:“不知可否借灶台一用?”

    那家的男人最先反应过来,立马道:“回、回女侠的话,俺们家的灶台就在那里,您、您随意……”

    这面目狰狞的“悍妇”自然就是柳明了,她微微一笑,颔首道:“此番,在下谢过二位了。”随即也不看他们的反应,利落的转身进了厨房。

    那庄稼汉和自家婆娘面面相觑了一阵,又看着柳明熟练地舀水淘米,然后架起锅子煮了一锅粥。倒是让那庄户人家很是奇怪,只能愣愣的看着柳明熟练地将粥盛出来。随后就挽着袖子,笨拙的喂起了怀里的孩子。

    那农妇看了几眼,心中虽还是害怕,但还是忍不住上前道:“喂孩子可不是这样的,姑娘你没喂过孩子吧?”

    柳明面对质疑也不恼,反而顺势将碗交给了那农妇道:“我并没有孩子,这个娃儿乃是我的小侄儿,今日我带他出来玩玩,谁知走得远了,都赶不上进城,这才冒昧闯入。”

    那农妇倒是分外熟练,随波吃的那叫一个舒服啊,简直都快舒服的冒出泡了。柳明见随波吃的开心,便仔细的看着农妇的动作,以后回了山上就该自己日日伺候这小娃了……

    翌日,鸡鸣已过三,农妇急急用布帕裹了头发,便披着衣服去了灶台,准备开始准备一天的早饭。才淘完米,正要架起锅子。农妇才抬起头动作就是一滞,不可置信的看着自己面前的一两银子。

    那庄稼汉穿好了衣服,下了床,就看到自家婆娘呆愣的站在灶台前。不由得恶从胆边生,呵斥道:“你这婆娘呆在那里做什么,还不快些做饭!”

    要是平时农妇早就杀过去,狠狠地给自家男人一个糖炒栗子了。那庄稼汉原本早就做好了抱头鼠窜的准备,却见自己婆娘呆滞的看着什么。便十分好奇的凑了过去,自然是吓了一大跳,他在心中狂喊着:“有钱了!有钱了!”但是实际上他只是结结巴巴道:“这、这、这……”

    五年后,蜀地的某座高山,半山腰的竹屋前。

    一个脸上略有些婴儿肥的小童蹦蹦跳跳而来,对着背对自己的颀长身影道:“师傅叫徒儿前来可是有什么事?”

    那道身影转过来,俨然就是柳明了。

    她手执两柄一长一短、青竹所制成的剑,肃然道:“随波,你随为师多少年了?”

    随波笑眯眯的伸出了五个胖胖的手指头,憨态可掬的样子:“徒儿现在五岁了,已经认识师傅五年了!”

    柳明点点头道:“你五岁了,不是小孩子了。你半年前就开始练习马步,到现在虽并不做得太好,但也可以看出你的根骨如何。从今天开始,你便随为师修习剑术罢!”

    随波闻言黑溜溜的眼珠转了转,开心道:“多谢师傅!”天天的练习,早就让随波对马步没了兴趣。现在一听柳明总算要教他做些别的事情,自然是欢喜不已。

    柳明将手中那柄短一些的竹剑扔给了自家徒儿,随即淡淡道:“为师要交给你的剑术,乃是为师在突破到大周天前夕,因为一个契机自创的剑法。因这剑诀共两卷,包括了剑诀以及配合其的身法。”

    随波有些不解的看着自家师傅,柳明令他仔细看着,便拿着那把稍长的竹剑舞了起来。一边解释,一边示范给自己徒儿看。

    “这第一卷乃是剑诀,共九九八十一路。招招极尽飘乎、没有固定路数,待练到极致,每次出剑随心所欲。这剑诀要学并不难,难的是其中悠然飘忽,带着逍遥意味的剑意。”

    “第二卷乃是配合剑招的身法。是为师从踏歌舞中悟出的身法,施展身法时脚步有虚有实、欲左先右、欲扬先抑、欲进便退、婉转回旋暗合阴阳之道。身法剑诀配合,可谓是鬼神莫测。”

    柳明剑尖猛的向下一劈,带出隐隐的破空之声,脚尖也在地上画出了一个半圈,行云流水的收了势。她微微调整呼吸,沉肃道:“因此,此剑诀被为师命名为——《逍遥踏歌决》。”

    随波从没想到过,这一学就是十年。

    这日随波正在竹下练剑,那剑势行云流水一般流畅,蛟龙出海一般的大气。见他轻喝一声,猛的跃起,借力将剑猛然往下一劈,完美的收了势。正当他要送出一口气时,边听身后有掌声响起,不禁回头一看。

    边见是自家师傅含笑看着自己,随波有些憨厚的笑着挠头:“师傅。”

    柳明对着随波看了一会子,随后道:“随波,你已随我习剑十年了。这十年来,你已将为师的本事尽数学会了,是到了出师的时候了。明日你便下山吧。”

    随波一愣,惊道:“师傅为何要赶徒儿下山?”

    柳明摇摇头叹道:“为师已经教不了你什么了,你自下山去吧。”

    随波沉默半晌,知道师父一向不是喜欢开玩笑的人,终是开口道:“好。”

    柳明点头,嘱咐道:“好男儿志在四方,你才十五罢了,还有很多要学的。下山后好生游历去,别的为师也不多说了,你往后好自珍重吧。”说着便转身负手而去。

    随波似乎突然醒悟,喊道:“徒儿随师父习武多年,却不知师父高名!还请师父告知徒儿!”

    柳明的背影微微一顿,随即头也不回的朗声道:“我哪里还有什么姓名,我此生唯我唯剑,你若真想知晓,此剑便是我名。”随即慢慢踱步而去。

    随波走到自家师傅方才停顿的地方,那处有一块巨石。

    巨石上有一道极狭窄的裂缝,其中插着一柄长剑。

    他曾听柳明说过,这柄长剑乃是她敬重的前辈所赠送的。突破大周天后,许多人来到此处求柳明收他们为徒。柳明便硬生生的将此剑插|入巨石之中,又与众人道:欲拜她为师,现将这柄剑拔出来再说。

    许多人都曾经试过,但从未有人将其拔出。不过对于随波来说,将其拔出并不是完全不能做到的事情。他有些艰难的拔出剑,因为刺在石缝中多年,其剑身上早已是一片的锈迹斑斑。

    随波拿起剑在巨石上使劲磨了磨,总算将上头的铁锈磨去些许。他眯起眼睛看向锈迹斑斑的剑身上,隐约可以看到篆书的铭文刻于其上,名曰——“启顺”。

    ——前传·完

    第6章 零一不情之请唯君

    楔子

    祁宝二十六年,周朝从皇室室内部逐渐分崩离析。

    祁宝二十八年,周祈帝,殂。同年,祈帝幼子,周明帝登基。

    御极元年,宦官专权,致使天下怨声载道。

    御极二年,各路诸侯皆以“清君侧”为名,攻破京师。

    同年六月,各路诸侯纷纷反目。皆欲夺得黄金台上的玉玺,从而得以位登九五,号令天下。

    三年后,混乱的战争逐渐平息。此时唯剩清河纪氏、平陵宋氏及琅琊王氏,三家相持不下。遂,皆割据一方。

    纪氏二郎盘踞江南,自立为魏帝,建立东都。

    宋氏大郎占据周朝之京师,自立为申帝。

    王氏族长在蜀地建立燕京,自立为燕帝。

    至此,终成三国鼎立之势。

    (ps因为这个楔子很短,所以就不单立一个章节了。直接和第一章放在一起,也算是方便大家阅读。)

    第一章

    在许多文人雅士的手札中魏国帝都——东都,是一座富丽恢弘、宝光隐现的城池。而位于东都以南的皇城更是壮丽宏大。在这朱墙斤瓦的宫墙西南角,有一座名为含章殿的小宫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