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其他小说 > 飞豹出击 > 飞豹出击第83部分阅读

飞豹出击第83部分阅读

,绝对不允许任何人对外联系,包括家人、亲人在内。第四,从现在起要随时做好战斗准备”

    2月2第一副部长马林诺夫斯基接到了赫鲁晓夫办公室秘书打给他的电话,让他下午2时,在克里姆林宫弗拉基米尔厅,参加紧急军事会议,就目前的形式研究下一步的对策。在这种情况下,安排这样的会议是正再常不过的了。没有人怀疑会有什么不妥。

    当马林诺夫斯基元帅,乘坐他的吉姆防弹轿车和前后各一辆警备车的车队刚驶进克里姆林宫斯巴斯基大门时,带有ak47突击步枪等速射武器的前、后警备车,按照惯例被留在了斯巴斯基大门外的停车场,车上的警卫人员也都被请进了斯巴斯基大门的塔楼内。因为在克里姆林宫内的安全保卫工作是由克里姆林宫卫戍区的独立特务团全权负责,他们完全没有必要进去。

    马林诺夫斯基到达克里姆林宫弗拉基米尔大厅门口,他的随员被引领到弗拉基米尔大厅右侧4号休息室,只有马林诺夫斯基一人走进了金碧辉煌但显得十分空旷的弗拉基米尔大厅。正当他准备踏上y型通往楼上大厅的第一节台阶时,站在楼梯左、右两侧的两名“工作人员”立即扑上,马林诺夫斯基一见势头不妙,一面进行拼命的反抗,一面大叫着,“你们要干什么?”尽管马林诺夫斯基长得膀大腰圆,但毕竟已是61岁的老人家了,哪里是这些经专业格斗训练、年轻生猛的克里姆林宫御林军的对手。他的两臂被扭住,被结结实实的按倒在台阶上,两个克格勃士兵一个单腿跪在着他的后脖颈上,另一个单腿跪在他的后腰上,给他戴上了手铐。随后二话没说,堵上了他的嘴,把他从后门推了出去,押上了一辆装甲车,送到了列宁山旁边的一个地下防空洞里。

    在地下防空洞昏暗的灯光下,克格勃主席谢列平摆出一副主宰一切的样子,对面色苍白,鼻子和嘴角上挂着血迹的马林诺夫斯基宣布道:马林诺夫斯基,你结党营私,进行非法活动,指使自己的党羽,擅自动用核武器,阴谋挑起第三次世界大战,引发全球性的核战争,对苏联党和苏联人民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苏共中央决定,解除你的党内外一切职务,对你的这一反人类的罪行进行清查。追究你的战争责任。

    随后莫洛托夫,伏罗希洛夫等一些人,也一个个面如土色,戴上手铐被陆陆续续哆哆嗦嗦的送到这个地下防空洞里,克格勃主席谢列平例行公事的向他们宣布了苏共中央的决定。

    2月22日主席团会议的具体过程,没有留下任何纪录。后来据参加会议的一些当事人回忆,会议由赫鲁晓夫主持,他自己首先发言,要求讨论中苏边界的问题以及目前的形势和任务,并揭露了莫洛托夫,马林诺夫斯基、伏罗希洛夫等人的问题。

    接着朱可夫,布尔加宁、苏斯洛夫、米高扬等人发言表示支持,并对这些人的反党罪行进行了揭发批判。

    赫鲁晓夫在这次中央主席团会议上,解释为什么要采取非常手段逮捕莫洛托夫,马林诺夫斯基、伏罗希洛夫等人时说:“为什么采用这样的形式呢?一是时间不允许我们在这事关苏联生死存亡的时刻,再没完没了的扯淡了。二是对于这些j诈小人只能这样做。假如我们略微早一点对他们说,他们是一伙恶棍,是一伙战争狂人,那么他们就会鼓动他们的那些亡命之徒先除掉我们。他们完全会这样做的,他们连原子弹都敢擅自使用,还有什么他们作不出来的呢?他们这伙完全不把党的纪律和国家的法律放在眼里的人能做出一切卑鄙下流的事情来。

    在讨论目前的形势和任务时,朱可夫元帅着重的向中央主席团会议介绍了苏军目前的状态和中苏战争的整个战场情况以及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军事调动情况。

    他说:中国军队先以突袭的方式向苏联发动了进攻,歼灭远东地区的一线部队,切断了贝加尔湖以南地区西伯利亚铁路,使其苏联后贝加尔湖军区、远东军区和苏联内地失去了联系,得不到内地的补充,造成整个我军远东部队的混乱。然后对我远东地区的交通枢纽和后勤保障基地,机场进行破坏和突击占领。在中国发表了《告全世界人民书》后,中国的战略导弹部队已全部进入了战斗值班状态,新西伯利亚军区,中亚军区以及土耳其斯坦军区都报告,在他们的防空区内发现了,外型很象我国的图-16中型喷气轰炸机的中国轰炸机。这些飞机并没有对下面的目标进行常规的轰炸,很显然是载有核弹头进行战备巡航值班。“

    “这一点是毫无疑义的。”克格勃头子谢列平插话说:“长线005也向我们提出了警告,说中国的战略核导弹已瞄准了苏军欧亚结合部和欧洲部分地区的重要核基地和重要的军事目标。”

    “与此同时,中国军队也加大了攻击力度。”朱可夫接着说:“他们以坦克装甲突击群和武装直升机为先导,辅之以中远程导弹打击和空军支援,不断的向苏联的远东地区纵深推进,对我们远东的军队进行分割,包围,扫荡,现在他们兵分三路向北苏联远东的腹地进攻,已经占领伊尔库茨克、乌兰乌德,赤塔。在东线,苏联远东红旗军区司令员哈希列索夫大将,苏联空军第9集团军司令达梅达加斯基中将以及红旗阿穆尔河区舰队司令安德尼科夫海军少将。还有苏军第35集团军司令基米特里中将,在开战的第一时间里,就全部被中国军队的‘斩首掏心’战术炸死在家中。政委华彼诺夫斯基上将和副司令斯特列利尼科夫中将组成了苏联远东军区临时指挥部,已经命令远东军区所属部队向中国军队投降。现在估计整个远东东部以全部沦陷。”

    “还有更让人感到忧虑的是,在中国发布了《告全世界人民书》后,本来声明在中苏战争中保持中立的美国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也进入了战斗状态。美国和北约的战略轰炸机也已进入了24小时全天候的战备执勤。地面部队也进入了全面的战备状态。”朱可夫看了看大家一个个愁眉苦脸的样子他接着说:“我在去年就曾说过,中苏一旦发生战争,美国和北约他们不动手的可能性没有。这是由帝国主义的本性所决定的。但这种东、西两面作战是苏联军队目前无论如何也承受不了的。”

    “现在的情况的确糟糕到极点了”外贸部部长米高扬接着说道:“昨天联合国大会通过了英国,法国,日本等国关于对苏联实施全面制裁的提案,并获得了一致通过。这样我国所急需的一些工业原材料和粮食就进不来了。”

    “能不能从其他的社会主义国家调剂一些,以解燃眉之急?”国经委主席布尔加宁皱着眉头问道。

    苏共对外联络部部长安德罗波夫摇了摇头说:“整个社会主义阵营的兄弟国家,也纷纷抗议我们对兄弟的社会主义中国使用核武器,再说他们也都是联合国的成员国,也要遵守联合国决议嘛”。

    “哎,那真的麻烦了”布尔加宁带着一脸忧国忧民的表情说道:“现在我国的粮食储备本来就很少,苏联军队的供应只是靠最基本食品勉强维持,千百万老百姓仅靠那么一点点微薄的口粮过着半饥半饱的生活。这不是雪上加霜吗。”

    赫鲁晓夫看着望天长叹装作一副忧国忧民的布尔加宁说“我能理解大家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情怀。目前的形势就是这么个危急的形势。大家还是讨论一下怎么解决这些问题。化解目前这场由于莫洛托夫,马林诺夫斯基、伏罗希洛夫这些左倾机会主义分子给苏联造成的这种危机吧。”

    布尔加宁率先表态:“我认为这场危机是由于中苏两国的边界战争引起的,这是一场绝对不能再打下去的战争,所以必须停止。和中国方面进行联系,实现先停火,然后再以列宁同志曾宣布的两个《加拉罕对华宣言》的原则为基础进行谈判。”

    “现在的问题是中国人能不能回到谈判桌前和我们谈。中国人目前占有道义上的优势,而且他们所占领的地方已远远的大于《瑷珲条约》和《北京条约》所丧失的领土。”苏斯洛夫很有前瞻性的预测说:“恐怕他们再不会提列宁的这两个《加拉罕对华宣言》了。”

    “嗯,也许有这种可能”安德罗波夫说:“但据罗马尼亚齐奥赛斯库同志和我说,他去中国时,zd同志的态度还是不错的。他让齐奥赛斯库同志转达我们,不要对他们搞核讹诈。这样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嘛。中苏边界问题是历史遗留的问题,他们一直主张,应该通过同志式的友好协商来解决,按照列宁同志曾宣布的两个《加拉罕对华宣言》的原则来处理。还说整个社会主义阵营的人民根本利益是一致的,还说了一句诗,大意是永远应该放开眼界,以宽大的胸怀看待人世间的万事万物。中苏这两个大国总是要团结的。某些不团结,只是暂时的现象,既使我们之间现在发生了这小小的不愉快,彼此为了那几亩地,打了几枪这也是暂时的,局部的。问题总是要解决的。中苏两国人民友好关系的全面发展还是主流、还是大局。”

    苏斯洛夫心里想,你,安德罗波夫怎么断章取义呢,你怎么不说毛前边的那些话呢。毛的总体谈话的意思是文的武的我都不怕,苏联以前所占我的,我都要收回来,以前按列宁说的那两个《加拉罕对华宣言》是他们将收回以前所丧失的领土的最底线。他又打又拉,两手都很硬。政治大家就是政治大家。说出的话总是能进能退,进退自如。哎,苏联的这些政治家还真不是中国毛同志的对手。这次敬酒不吃吃罚酒,亏大发了吧。如果当初按我说的办有多好。也许现在按我说的办也不晚。

    第二百六十四章 沟通管道

    苏斯洛夫想到毛zd通过做苏联说客的罗马尼亚总书记齐奥赛斯库同志转达给苏联的意见,这无疑是中国方面最权威的意见。想到这儿,这个被称作圣人的苏联的大理论家苏斯洛夫说:“中国的毛同志说的对风物长宜放眼量,我们的确应该把眼光放远一点。克服我们头脑中的那些狭隘的民族主义思想,化干戈为玉帛,把坏事变成好事。与其被动的被他们占去一些土地,还不如主动的拿出一些土地,使中苏这两个社会主义大国之间的资源配置的更加合理。通过我们这一真诚的行动,化解和兄弟的中国人民这一矛盾,同中国共产党搞好关系,发展友谊。这不仅对我们两党两国来说是重要的,对于整个社会主义阵营,对于国际运动来说也是十分重要的。最终是要消灭国家,实现世界大同。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我们给同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中国划出点土地,又算得了什么呢。我相信中国同志也会投之桃李,报之桑榆的”

    “那就尽快的行动吧。谁来具体负责这件事呢?”正确的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了。赫鲁晓夫知道和中国谈判可不是一个很好干的活,而且会留下个千古骂名。但同时这也是个晋升的机会。权利和责任并存,风险和利益同在。所以他很民主的征求了大家的意见。看看大家都不说话。于是赫鲁晓夫说,“这样吧,大家考虑一下,明天再提议表决一下。”

    第二天,苏共中央主席团会议提出了,苏联外贸部部长米高扬和苏共中央外联部部长安德罗波夫这两个人选。最后通过不计名投票的方式,决定由米高扬同志代替莫洛托夫出任苏联外交部长,部长会议副主席,来具体负责处理中苏边界的谈判问题。

    路线方针定下来后,具体的怎么结束这场二自战以来最为激烈的局部战争而且很可能引发为世界性的核战争呢?这不光是政治难度大,就是技术操作上难度也是很大的。

    在中苏边界战争,开战前几天,中国大使回国度假去了。现在只是由临时代办负责。而在外交上按照惯例,外交双方当有一个国家的大使回国,另一个国家也会马上召回本方的大使,以保持外交上的对等。此时,苏联政府只好把苏联方面的想法,通知给中国驻苏联大使馆的临时代办。临时代办起的作用只是收发业务,不作任何表态。

    可是战争还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而且中国的进攻越来越犀利。苏联等不起啊,米高扬只好采用多管齐下的办法,向中国方面表示和平谈判的诚意。

    1959年2月27日,一列草绿色的列车,风驰电掣的越过了新建的鸭绿江大桥,驶进热火朝天生机盎然的神洲大地。

    在这辆专列中间的一节车厢中,坐着一个身体过早发胖,脸上冒光,年富力强的中年人,他正在凝望着窗外,专心志致的在看着窗外的景色,外面的一切对于他又熟悉,又陌生。他不知多少次的行驶在这条铁路线上,每次都会有不同的变化。“中国的发展真是太快了,真可谓是日新月异。”从心里发出这种由衷感叹的正是朝鲜人民的伟大领袖,中国人民的老朋友金日成。

    此时,他急速的赶赴北京,因为他肩负着一项重要的使命。金日成是应苏联的要求,前往中国调解中苏这两个社会主义国家老大哥关系的。自从中苏开战以来,他一直在考虑自己该怎么办,是一边倒还是两面光?这让他感到左右为难。两个社会主义阵营的老大都有恩于自己。尤其是中国,曾在自己最困难的时刻,伸出援助之手。说实话,在感情上他和中国更亲近一些。但政治不是能用感情来代替的。只有在不断的平衡中苏两国的关系,才能使自己这个小国在中美苏三个大国的夹缝中生存,才能使朝鲜的利益最大化。

    当苏联驻朝鲜大使把赫鲁晓夫的电报交给他,请他到北京做说客时,他一时不知该不该接这个“活”。现在的形势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苏联的远东东部以全部被中国人占领了,苏联根本就抵挡不住中国的那些金戈铁马的虎狼之师。中国成了朝鲜唯一的一个邻国了。自己这时去北京,应该站在一个什么立场上?他思忖了很久,最后还是决定去。听听中国的下一步是怎么打算的,自己也好做出相应的调整,再说如果真的调解成功将会极大的提高自己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这个“活”可不是一般的国家能干的,更不是一般的人能干的。苏联之所以找到自己还不是知道自己和毛zd同志的关系不一般。

    东欧那些社会主义国家不都去过吗,可是都没成功,自己这次能成功吗?金日成心里是一点底也没有。

    在中南海丰泽园的菊香书屋毛zd的书房里,金日成双手紧紧的握着毛zd的手,用一口流利的中国东北话说:“zd同志,看到你神采奕奕身体健康,我很高兴呀。我这次给你带来一支千年的高丽参。表达我对你的的祝福与敬意”说着从随员手中拿过了一只木胎黑漆嵌螺钿盒。双手递给了

    最高首长接过了这个漆盒上面用螺钿镶嵌着金日成亲笔题书“万寿无疆”四个汉字的盒子,连声的说:“谢谢,谢谢你,金日成同志。”

    在最高首长这间不大的书房里,彼此寒暄过后,两个人直接用汉语进行了老朋友式的交谈。话题很快就引到了中苏这场战争上来。

    “中苏两国的边界领土问题,都是以前的祖宗留下来的。为两国相邻的那几亩有争议的地,彼此吵几句,开几枪也是正常的。最后大家把这个问题解决了,还是好兄弟,好邻居。可是苏联这个老大哥竟使用原子弹。这可就不正常了嘛。这就可能会导致一场双方的核冲突。”

    “主席,我这次来也正是为了这件事,这也是我最为担心的。这次肯定的说是苏联人不对。本来是兄弟之争怎么能这样干呢?就是和美帝国主义也没这样干吗”金日成义愤填膺的说道,接下来又小心翼翼的问道“主席,难道中苏这场兄弟之间的核战争就不能避免了吗?”。

    最高首长把夹在手指上的香烟在烟灰缸里掸了掸说“我51年时也在这间屋子里,就和你说过原子弹是美国反动派用来吓人的一只纸老虎,过去我们没有原子弹,美国人用它来吓唬我们,我们没有怕过,在朝鲜我们照样该怎么打就怎么打。我们从来不接受那些貌似强大东西的威胁。中国共产党人是不会被原子弹吓住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