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其他小说 > 怒海穿越之征服1934 > 怒海穿越之征服1934第38部分阅读

怒海穿越之征服1934第38部分阅读

  老蒋:“恩,请他们解释一下也好。”

    便安排人去请特别行政区的丁主任。

    宋美l问道:“达令,孔祥熙与日本人谈的怎样?”

    老蒋不满的答道:“日本的人吃相太难看,广田弘毅提出三个原则,简直是想把我们中国吃干抹净。”

    8月2日,老蒋为平息华北日方多次紧逼,派孔祥熙与日本领事提出四条意见:1、东北问题暂搁置不问;2、中日关系应立于平等基础之上,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3、以平等互惠为原则,促进中日经济提携;4、在经济提携基础之上,缔结军事协议。

    而广田弘毅给出的答复是著名的广田三原则:(1)中国停止抗日活动,抛弃依赖英美政策,与日本合作;(2)正式承认满洲国,否则应作事实默认;(3)日满华共同防止来自外蒙的赤化。

    宋美l怒斥日本欺人太甚,说道:“达令,让孔祥熙回来,不跟日本谈,他们这样步步紧逼,我不信美国、英国会不说话。”

    老蒋苦笑的,拿出一份情报给宋美l,上面写着:日本联合舰队76艘军舰,官兵27万人,在福建厦门海面举行军事演习。

    看到这个消息,宋美l无力地软坐到椅子上,久久没有言语。

    丁扬一早就知道,老蒋肯定要召见他。中午就把相关文件准备好了。

    “蒋委员长召见在下,可是要询问特区与印度支那的战事情况?”

    老蒋点头道:“正是,你们与法国人闹矛盾,我们不得不关心,毕竟北部湾是我国领土。”

    丁扬知道老蒋担心什么,说道:“蒋委员长不用担心,这是我们北部湾的战报,请你过目。”

    说完便把文件递给老蒋。

    老蒋看了战报,腾地站来起来。问道:“丁主任,这战报可信?”

    丁扬从公文包里取出一叠江平阵地轰炸之后的照片,老蒋一张张拿起照片翻看,场面血腥残酷,不过死的人穿的衣服确实是法国的部队。那些被炸飞的大炮,老蒋也认出那是国府曾经要采购的1927式85毫米榴弹炮。老蒋指着照片里的坦克问道:“这可是法国雷诺公司的r35轻型坦克?”

    丁扬答道:“蒋委员长记的没错,就是法国最新轻型坦克,雷诺r35。”

    老蒋心中一动,问道:“还能用吗?”

    丁扬一愣,点头道:“稍微修修还能用,里面的士兵都是被震死的,机械损伤不大。”

    老蒋点点头,说道:“能用就好,有几台,可以卖给我们。”

    丁扬砸吧砸吧眼睛答道:“一共六辆,有一辆被大炮刚好炸到,废了。其他五辆能用。既然委员长看的上,我做主就当送给委员长。不过,委员长是不是可以帮个小忙?”

    老蒋见丁扬答应的痛快,问道:“丁主任请说。”

    丁扬想了想措辞说道:“没多大事,就是想在北平招点学生。”

    老蒋一愣,招人这种小事,还用他来帮忙?随即一想,特区那帮子人,啥时候有过小事?不对啊,难道他们“贩卖”人口的目标盯上了学生?

    对特区那帮子,老蒋不敢大包大揽,问道:“丁主任打算招多少人,怎么招?”

    丁扬见老蒋精明了,笑道:“就是怕咱们影响力小,招不到人,所以打算请你发个文,让北大、清华、燕大等几所大学的大四年级最后一年课程,全部都到特区去学习、实习。我们保证免费提供教学楼,提供免费食宿,所有带课老师教授,全部可以带家属,工资在原来基础上涨一倍,学生每个月也有补贴,一年两次返家机票船票各种费用都算我们的。各种实验用品,教具书籍,我们一律给够。”

    老蒋一听,果然是大手笔啊。一出手就把北平的高材生一网打尽。

    老蒋:“你这条件倒是够,不过平白无故的,政府出这样的文,不太合适啊。”

    丁扬眼都不眨的增加筹码:“再给委员长提供一千万日元无息贷款,为期十年。”

    这种赤果果的诱惑,,连老蒋都心动了,一千万日元可是八百多万美元呢。能不心动吗,再说,丁扬的请求对政府来说,根本不算什么事。理由?政府需要理由吗?

    老蒋点点头说道:“那你们准备好各项工作,不要传出什么不好的话,让政府下不了台。”

    丁扬一听连连点头,回道:“那是,那是。一定让学生满意、老师满意、政府满意。”

    等丁扬走出憩庐,狂笑三声:“一千万假钞换满北京城高材生,这笔生意赚大了!”

    ------

    厦门洋面,日本联合舰队,长门号旗舰。联合舰队司令长官高桥三吉。

    发生在北部湾特区的法国入侵事件,同样引起了高桥三吉的注意。此人是激进的“南进派”,他曾公开主张:“大东亚共荣团最低限度:“包括日‘满’支,及缅甸,越南,荷印,菲律宾,新西兰,与西太平洋诸岛。将来第二步,还要加上澳大利亚,印度。”

    这种见识和中华特别行政区殊途同归,特区高层也早就注意过此人,不过此人后来参与国内政治,在海军上面的成就和影响,逐渐被山本五十六替代。

    此人对英美可能的作战,判断也同样准确。他说:“对英美作战,日本海军力没有忧虑的必要,可以不客气的以武力占领南洋。不过,美日战争将继续多久,殊难预料。这不是海军的问题,而是国力的问题,日本全国必须忍耐。”

    所以,特区与印度支那的有限战争,高桥警惕地觉察到中华特别行政区令人吃惊的强硬态度。

    高桥对第四舰队司令官松下元说道:

    “松下君,如何看待中华特区?”

    松下元一愣,他是来和高桥讨论即将开始的秋季大演习方案的,对这个问题完全没有准备。

    松下元说:“司令长官阁下,只有一支靠抢来的老式舰队,这样的临时组织,不值得大日本帝国海军评价。”

    高桥摇摇手,笑道:“既然你不愿意说,也不勉强。不过,我很好奇这样的一个临时组织,如何有勇气去挑战老牌的军事强国,尤其是以陆军著称的强国。”

    随后又把目光聚焦在海图上。

    高桥盯着海图,神色复杂,不过他的目标不是北部湾,而是扼住南洋咽喉通道的菲律宾。

    “美国。。。”

    -----

    扼守东南亚通道的美国殖民地菲律宾,作为马尼拉菲律宾地区总指挥兼第九军团指挥官马克阿瑟少将,也抽起了闷烟。

    这位天才横溢,刚愎自用的将军,也不得不审慎地看待刚刚新生不久的邻居,中华特别行政区。

    半年多的时间,荷属东印度、沙捞越、文莱一个个以极快的速度变成了中华特别行政区领土,如果这说明荷兰已经没落了,麦克阿瑟愿意相信。但是,现在这只初生之犊,竟然挑战真正的猛虎-法国。似乎有点不知所谓了。难道,中国人一百年来还没被打怕?一有点成绩就不知道自己是谁了?

    可惜美国政府对西南太平洋目前的微妙变化没有足够重视,荷兰退出的范围,正在一步步变成特区的领土。

    曾经可以自由出入的万鸦老港,也在一周前被华人的警备部队接管。麦克阿瑟也试图派遣渔船偷偷进入特区内部打探消息,但是这样的企图总是被神出鬼没的,据说是特区渔政海洋执法船,及时的驱赶。

    美国政府的命令是严密监视和防范日本方面的舰队,各个方面的情报显示,日本海军正在以美国为假想敌,进行大规模军演。比起拥有上百艘军舰的日本海军,特区那几艘抢来的老式舰队,实在入不了美国政府的眼。

    但是麦克阿瑟并不这么认为,各种迹象显示,这个中华特别行政区到目前所采取的措施,条条老辣,行动的胆子巨大,战略的目光精细,次次冒险行动都是准确地把握到了对方的软肋,次次获益,却没有激起周边大规格抵制甚至联盟。

    以目前与法属印度支那的战争为例,虽然强硬地向法国印度支那宣战,但是,他们的部队牢牢的守在自己的领土,没有一丝要进犯印度支那的意思,而法国印度支那的部队却遭受了损失。

    法国印度支那现在即不能从欧洲本土调舰队和陆军,也不能明目张胆的提出联军要求。唯一能做的,就是更多的调动印度支那内部的军队投入他们不是很熟悉的战场。

    他们从政治上,军事上,舆论上,完全掌握着主动,让印度支那只能进不能退,而且越进越错,损失越大。这帮人,简直堪称玩弄政治的高手。麦克阿瑟断言,印度支那联邦将面临进退失据的尴尬境地。搞不好要在特区手中吃大亏。

    ------

    法属印度支那联邦总督让沙罗,面对这样的战果,气的手脚发抖。这是耻辱,巨大的耻辱。

    更重要的是,这样的战果,他将面临欧洲本土巨大的责难,压力空前。

    摆在他面前唯一能做的是,派出更大规模的部队,找回场子。

    只有毫无争议的胜利才能熄灭不怀好意的政治攻击。稳固自己在印度支那联邦无可争议的地位。

    但是,战场上惨烈彻底的失败,也同样让他警醒,那个北部湾乌龟不是那么好啃的。

    从目前的局势看,他既不能向英美驻东南亚的舰队和军队提出联盟要求,也不敢向欧洲本土提出部队支援要求。前者是因为他的印度支那政府处于进攻别人领土的位置上,英美政府是不会同意冒这个风险的。后者的要求即容易被政敌攻击,同样法国政府也不太可能在这种敏感时期大规模调动部队、舰队。

    他唯一能做的就是,集结更加强大的部队,给北部湾强力一击,打垮他们,才能证明他们是强盗。

    ;

    九十五、挖树(一)

    随后的几个月,交战双方保持了战场上的沉默,似乎一切都没有发生过一样。但是,这种假象早已被特区的卫星和大同共济会的人员了解的一清二楚。

    这三个月内,印度支那联邦,先后从西贡往河内调度一百多架飞机,分散驻扎在印度支那几个港口的剩余舰只全部向海防集中,大大小小舰只规模也达到了五十多艘,最大的是二艘向英属东印度总督借来的轻巡洋舰。

    陆军方面,驻守中法边境的法国远征师也被调到谅山一线,从地面情报系统看,起码超过五个师十几个独立团,约十万陆军先后向河内集结。

    这是法属印度支那在印度支那联邦能够调动的所有机动部队,看来,让沙罗总督打算毕其功于一役,彻底打垮北部湾特区,并实施占领。他这种大规模调动,同样对南京政府方面造成了极大的压力,老蒋多次派人委托英美调停,也多次召见丁扬,要求特区向法国作出让步。

    不得不说,老蒋的好意完全被狗吃了。

    英美虽然不能直接插手北部湾事宜,但是在政治上支持法属印度支那打垮北部湾特区,东南亚分属英美荷法的殖民地,这是欧洲的共识,对于新冒出来的中华特别行政区这四个殖民地国家完全没有好感,只是特区行事小心老辣,找不到合适的理由灭了这个政府,同时,欧洲的局势也是促成目前局势的重要原因。虽然不能公开支持法国,但是大家都乐意见到法国教训一下华人政府。

    基于这样的局势,老蒋的努力完全无济于事。老蒋也知道这样的结果,他的努力只是表演给英美政府看的,以示南京政府不愿生事的态度,假如法国攻入北部湾,希望英美能及时伸手,阻止事态扩大。

    只是让老蒋不明白的是中华特别行政区的态度,他都苦口婆心劝了丁扬好多次,这小子好像完全无动于衷,说了几次,这小子甚至干脆跑到北平去安排大四年纪去特区进行一年学习实习的事情去了。

    他娘的,皇帝不急,急死太监。

    其实丁扬也急啊,马上要到9月开学了,他急的是怎么把北平各大高校的学生老师哄到特区去。至于,北部湾的事,不该他管啊,特区一大堆老大都在打法国印度支那的注意呢,可这情况又不能跟老蒋说。丁扬干脆一走了之,跟着唐剑行带着特区安排过来的9名专家,组成学术代表团浩浩荡荡开往北平去忽悠了。

    丁扬也是没办法,赵祈年总理已经多次来电催促其北上招人。老赵也是被科学院的那些专家学者搞的快崩溃了,各个专业都在要高素质人员,都难啊!

    代表团到达北平的时候,已是8月底,各高校的学生已经陆续到校。

    按照国务院的要求,务必迁移不少于三千人的大学生到达特区,这个任务放在后世,随随便便都能完成,哪个高校没有万儿八千学生都不好意思称大学。

    可是放在1935年就不是那么回事了。要知道全国的在册大学生加起来都不到五万!年底那场涉及整个北京城的“一二九”事件,部分大学生加上部分高中生才不过三千多。

    要是从北平招三千,几乎就把北京城八所国立大学的学生招了一大半。后来还是丁扬找老蒋死皮烂磨,要南京政府除北平高校之外,增加了南开大学、国立中央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三所高校的学生。

    8月底的北平,并不平静,日本人策划的华北事件,虽然在政府层面节节胜利,但是,在知识分子层面激起了强烈的怨念。各高校内的气氛变得有点像北平秋天的天象,肃杀和落寞。

    丁扬是第一次来北京,不管是前世还是后世,真正的第一次到北京。由于其本人对于郁达夫先生描述的北平秋天的魅力描写,强烈建议代表团到苏州胡同找个四合院居住。

    北平的高校地处圆明园一带,而苏州胡同则在东城根东交民巷老使馆区一带,两处横穿北京城,相当的不方便。不过,大家都同意丁扬的建议,四合院啊!来自后世的人无不有厚重的怨念。

    租住的四合院里东郊民巷不远,是一处风格完全老北京的院子。原来的是南方某个盐商的避暑的院子,后来子孙不肖,卖给了当地人,用来出租。

    代表团中的一名机械领域专家马斯强,是后世清华机械方向博士,读书的时候就喜欢拿着相机到处找四合院拍照片,时常感叹四合院的凋零。这次有机会深度领略四合院的魅力,当然不会错过这种发挥机会,给代表团成员做起了四合院文化深度领略专家级讲解员。这种能把一扇门说出花来的本事,甚至连唐剑行这种新型老北京都被忽悠的一愣愣的,更不用说丁扬这种入门级的菜鸟。

    足足两天,大家都花在体念游上面,工作的事情,只能让老北京唐剑行自己去跑,跟当地政府交涉,与学校约定访问日期,以及其他相关准备。

    丁扬他们则体验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这秋蝉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直到所有人都被讨厌的秋蝉唱到神经衰弱,没玩没了的槐花弄得大家皮肤过敏,发现牵牛花也就是牵牛花。大家这才提议搬到北大附近找个好点的宾馆去住。

    ----

    北大东校门,蒋校长带着三个学院的老大在校门相迎唐剑行一行。

    说实话,有这种超级待遇,唐剑行三十万水洋的赞助功不可没。要知道,此时的北大,财政情况极端恶劣,政府多次拖欠拨款,教师也只能勒紧裤子过日子。想起每个月需要支付的近五万大洋工资和费用,蒋梦麟校长愁的夜不能寐。

    南京政府教育部下达的大四学年的学生,一体迁至南洋学习实习的命令,各高校都是持观望态度的。

    不过,前几天唐剑行的先期拜访北大,让蒋梦麟校长心情变得极端舒畅,不仅小唐赞助三十万大洋,而且详细给蒋校长介绍了特区政府为学生和教师提供的便利条件。

    蒋?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