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其他小说 > 超级机器人分身 > 超级机器人分身第1部分阅读

超级机器人分身第1部分阅读

,然后在帖子下面回复了一段早已被用烂了的广告词:专业维修核潜艇,回收二手航母,大修核反应堆,拆洗航空发动机,航天飞机保养换三滤,高空作业擦洗卫星,太阳能帆板表面除尘,批发歼10,f22,f35,b2轰炸机,氢弹,原子弹,中子弹,电磁脉冲炸弹,东风全系列,战斧巡航导弹。并提供质子对撞机,提供捕捉反物质粒子技术支持。量大从优,团购7折,秒杀5折,有正规发票。

    劈里啪啦打完字,陈新伸了个懒腰,瞄着电脑右下角的时间,打响指道:“钢镚儿,给我去冰箱拿罐啤酒。”

    话音刚落,桌上的四阶魔方突然动了起来,飞快地分解成六十四个小方块,接着这六十四个方块再次分解,变成了四千零九十六个细小方块,随着这一过程不断重复,魔方如水银般化开,裂解成了无数个纳米级别的微小机械,然后再飞快重组,不过眨眼工夫,魔方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三十公分高的机器人。

    机器人一个筋斗从桌上跳下,跑出房间,很快,厨房里响起了冰箱开关门的声音。接着,这台小机器人举着一听灌装啤酒飞奔回陈新所在的房间,在接近电脑桌的时候顺着抽屉一路借力,三两下就爬了上去,把啤酒递到陈新面前,用生硬的合成电子音说道:“老规矩,啤酒归你,罐头归我。”

    陈新对着机器人幽蓝的电子眼笑了笑,打开罐头道:“干杯!”

    ………………

    钢镚喜欢吃金属制品,刚跟陈新那几天,它把家里的菜刀、铝锅、高压锅以及喝完啤酒剩下的易拉罐全吃了个干净,甚至连陈新兜里的硬币都不肯放过。

    后来陈新发现,这家伙最喜欢吃一块钱的硬币,05版的一元硬币材质为钢芯镀镍,用钢镚的话说,这玩意尝起来外焦里嫩,酥脆爽口,最合它的胃口。

    于是陈新也懒得给它起名了,直接叫它钢镚。

    钢镚不傻,当然知道这不是什么好听名字,可多次抗议无效后,它也只好偃旗息鼓了,谁叫陈新是它的主人兼衣食父母呢。

    钢镚现在每天至少要吃十公斤以上的金属,铜、铁、镍、钴、锡、铅,啥都能吃,还好它不挑食,以陈新的身家勉强还撑得住。不然如果专吃金银之类的贵重金属,把陈新卖了也不够它吃的。

    养了钢镚半个多月,陈新发现,尽管每天钢镚要消耗数倍于它的体积重量的金属,可它的身材却没有丝毫走样,也不知道这些东西都被它消化到哪里去了,问它,它自己也说不清楚。

    至于钢镚的来历,还得从陈新的家庭说起。

    陈新出身于书香门第,爷爷是大学教授,解放前留过洋,后来回国,在华东某大学任教,嗡嗡嗡时被打上了反g的标签,因为脾气又臭又硬,每次批斗都被当成典型来抓,结果没挺过那十年,70年就丢下陈新父亲走了。

    陈新的外公同样不简单,毕业于东北地质学院,师从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教授,在地质领域颇有建树。

    陈新的父亲陈建林八十年代初参加高考,进入江城大学地球化学系学习,本科毕业后便报了陈新外公的研究生,这才与陈新母亲靳可竹相识相知相恋。

    两人从事的都是地质相关专业,毕业后均留校任教,后来又加入了中国南极科考队,曾多次参加南极科学考察,是中国南极科考队中著名的神雕侠侣。

    2008年,夫妇俩在参与中国南极昆仑站的建设过程中发生了意外,跌入数百米深的冰窟,双双罹难,连尸体都没有找回来。

    那时陈新正在上大三,得到消息后一个人呆坐了三天三夜,滴水未进,父母后事全靠单位同事领导以及邻居们帮忙才勉强完成。

    外公经不住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打击,突发脑溢血,送到医院勉强抢救过来,却已经成了植物人。

    要知道陈新父亲三代单传,nǎǎi在陈新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外公外婆也就陈新母亲一个女儿,外婆是在陈新高中的时候去世的,如此一来,外公成了陈新在这个世界上仅剩的亲人,可现在却成了植物人。

    接二连三的噩耗让陈新一夜间长大了许多,再也不复少年时的跳脱。

    料理完父母的后事,陈新干脆用父母的巨额抚恤金在江城人民医院附近的锦园小区买了套房子,也好方便就近照顾外公。

    外公最终没有醒来,一个多月前的夜晚,在病床上躺了两年多的老人悄无声息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相比父母离世时的突然,外公走得很安静,陈新有足够的心里准备,也许对老人而言这才是最好的结局。

    外公走后,陈新来到以前住的小楼整理遗物,那是学校家属院,两层的老房子,建筑面积两百多平方,里面藏有许多陈新童年时的美好回忆,自从父母出事后,他就很少来了。

    外公的遗物不多,除了满满一屋的书稿,剩下的就是一堆来自世界各地的石头标本,这些不单单是外公留下的,也有很多是陈新父母出去考察时带回来的。

    其中有一个架子摆放的石头比较特殊,那是陈新父母从南极格罗夫山带回来的陨石。

    南极号称陨石宝库,虽然在世界各地,陨石出现的可能xg大致相同,不过坠落到南极的陨石更容易保存下来,并且较容易被发现和收集。

    坠落到南极冰盖上的陨石常会深深钻入冰内,南极寒冷洁净的自然条件使当地就像一个天然冰库。“冰库”中的这些陨石不易风化,从而得以良好保存。因此,南极陨石的地球年龄(即陨石坠落到地球表面后被保存的时间)最长,一般可达几十万年,比其他大陆陨石的地球年龄高出上百倍。现已发现的某些极地陨石的地球年龄甚至长达500万年。

    当含有陨石的冰川遇到内陆山脉时,冰体因受到拦阻不断上升,表层冰雪不断消融,深藏冰中的陨石距离冰面越来越近,最终暴露在冰雪表面,并逐步积聚在阻挡冰川的山脉处。再加上格罗夫山地区有几十个山峰刺破冰盖,因此这里成为陨石的富集区。

    这些来自遥远南极大陆的陨石见证了一代地质人的理想与希望,如今却只能随着父母的逝去而尘封在角落里。

    也许出于对父亲母亲的怀念,陈新鬼使神差地伸手想去触摸这些带有父母气息的石头。

    放石头的架子比较高,陈新没留神,取下一颗陨石的时候,顺带着另一颗石头也被带着掉了下来,直接砸在了陈新的脑门上,陈新当场就晕了过去。

    陈新的额角被砸破一层皮,鲜血汩汩流出。当陈新的血液与石头接触后,陨石表面突然亮起暗红sè的荧光,血迹竟无声无息地消失了。

    当天晚上,陈新做了个梦,梦里陈新遇见了一台自称来自遥远塞伯坦的机器人,那机器人口气很大,要陈新认它为主,否则便要陈新好看。

    陈新是谁?幼儿园时代便号称江大家属院第一小霸王,有名的顽主,又岂会在乎这个不到三十公分的小不点的威胁。

    更何况在梦里遇见外星人又不是一次两次了,哪一次不是被陈新打的落花流水,于是小机器人彻底悲剧了。

    等第二天早上陈新醒来,看到规规矩矩站在自己身旁的钢镚的时候,他才明白自己的遭遇有多么地不可思议。

    ;

    第三章 的世界

    钢镚咔嚓咔嚓几下就把陈新喝完啤酒后剩下的易拉罐搞定,砸吧一下嘴,一副不过瘾的样子。

    陈新无奈,又从兜里掏出十枚硬币扔在桌上,打了个哈欠道:“帮我看着点,这十块钱给你当夜宵,记住了,不准偷吃!!!”

    “放心,有我在,谁也别想找到我们。”钢镚电子眼闪了闪,身体发出吱吱呀呀磨牙一般的响声,这是它表达兴奋的一种方式。

    然后它伸手在桌上一抹,那十枚硬币突然消失不见了,它另一只手按住电脑机箱,整个身子如烈ri炙烤下的冰雪一般融化开来,很快就和电脑融为一体。

    lcd显示屏渐渐暗了下去,主机风扇的响声也渐渐变得不可耳闻。

    陈新摆摆手,对这副场景早已见怪不怪,自顾自走到床边直挺挺地躺了下去。

    他不知道的是,他所扔下的那枚新闻炸弹,已经引起了国家层面的高度重视。

    ……

    běi jg时间一月十六ri凌晨两点半,美国东部时间下午三点半。

    华盛顿,白宫。

    美国zhong yāng情报局局长莱昂·帕内塔匆匆踏入总统办公室,来到奥巴马跟前,将一份资料递过去,神sè凝重道:“总统先生,我想,我们有大麻烦了。”

    如果陈新在现场的话,他就会发现,这份资料,赫然就是自己发在超级大本营上面的关于“曙光女神”的帖子。

    奥巴马微微皱眉,接过文件细细地看了起来,他非常清楚,以帕内塔的身份能够说出“大麻烦”这三个字,已经足以说明事件的严重程度。

    莱昂·帕内塔在克林顿时代就曾出任白宫行政管理与预算办公室主任以及克林顿的幕僚长,作为 zhu党内的元老级人物,他深得奥巴马的信任,2009年正是奥巴马鼎力支持,情报工作经验匮乏的他才能出面掌控这个美国最大的情报机构。

    帕内塔非常清楚“曙光女神”的泄密意味着什么,冷战、铁幕、大国博弈,“曙光女神”能勾起人们许多不算美好的回忆。

    如果单单只是“曙光女神”飞机本身泄漏出去,那并不算什么,世界各国多多少少都知道它的存在,充其量只能作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最致命的是这个帖子里列出的历次飞行任务详情,任务对象并不只是针对中国、俄罗斯、朝鲜、伊朗,甚至连盟国英法德等都包含了进去。

    如果一旦这个话题被媒体大肆炒作的话,单单欧洲各国的质疑就够美国焦头烂额的了。

    更重要的是和中国的关系。

    就在一周前,美国国防部长盖茨访华,期间中国第一款四代机歼20首飞,在世界范围内引起轰动,算是给了盖茨一个下马威。

    而两天后,也就是一月十八ri,中国国家主席什锦饭即将对美国进行为期三天的正式国事访问。

    在此之前双方已经为这次访问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届时,中美两国首脑将就人民币汇率、全球经济、人权以及朝鲜核危机等议题展开会谈。

    在这节骨眼上曝出“曙光女神”问题,中国方面的反应,足以引起美国的重视。

    十几分钟后,奥巴马轻轻摘下眼镜放到一边,抬头问帕内塔道:“内部泄密的可能xg有多大?”

    “百分之九十。”

    “有怀疑对象了吗?”

    帕内塔道:“我已经命令行动处对所有接触过这些资料的人进行秘密审查,这需要ns(国家安全局)亚历山大局长的配合。另外,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反间谍小组已经开始行动,将对臭鼬工厂进行秘密筛查。”

    “只是这个叫超级大本营的军事论坛的服务器位于香港,我们暂时没有可能获取更多的信息。”

    奥巴马点点头,道:“通知内阁成员,二十分钟后召开紧急内阁会议,另外,帮我和中国方面联系,我希望晚饭后能和胡先生通电话。”

    ……………………

    běi jg时间凌晨两点。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情报部。

    会议室里烟雾缭绕,与会者大多神情疲惫,可气氛却极为热烈。

    会议记录员在一旁奋笔疾书,将与会者的发言一一记录在案。

    “报告相信大家已经看了,同志们都说说各自的看法吧。”说话的是一名挂少将衔的中年男子,带着眼镜,文质彬彬,单单从外表上看,谁都不会想到,这位叫彭国琛的男人就是中方情报机构的最高负责人。

    情报分析局长施南笙大校道:“情分局的专家已经将网帖内容与我们之前所掌握的‘曙光女神’相关资料进行一一比对,可以确认帖子的可信度在百分之九十五以上。只是在帖子的历次飞行任务详情中,‘曙光女神’对我国的侦查次数多达二十八次,而我们真正所掌握的只有十七次。剩余未被发现的十一次,有五次发生在一九九一年至一九九五年之间,还有两次发生在一九九八年和二零零零年,最后四次全部发生在二零零七年与二零一零年之间。”

    “而按照我们的记录,二零零七年至二零一零年之间,‘曙光女神’只被发现过两次。原本我们以为随着我国新型反隐身米波雷达以及新一代防空系统的陆续部署,美国刻意减少‘曙光女神’的任务出动次数。现在看来可能是我们过于自大了,如果网帖内容可靠的话,那说明美国人的隐身技术已经进一步升级,我们目前的反隐身雷达并不可靠,我想这一点需要我们高度重视。”

    彭国琛道:“南笙同志的意见很好,我建议你尽快组织情分局专家出具更为详细专业的分析报告,我需要上报给。”

    接着,彭国琛又对情报部办公厅主任白建国上校道:“建国同志,你负责和技侦部的同志联络,协助南笙同志做好这项工作。”

    白建国和施南笙纷纷点头应下。

    这时,会议室的大门再度打开,机要局局长黄海波匆匆走进来,神情看上去有些诡异。

    “部长,这是公安部网监局刚刚发过来的传真。目前这个帖子转载多达一万余次,点击数超过十万,回复超五千,其中一半是国外的ip。”

    说着,他把资料分发给与会的各部门负责人。

    彭国琛皱眉道:“网监难道没有屏蔽吗?”

    黄海波苦笑道:“问题就在这里,网监局已经给各大论坛贴吧打了招呼,可论坛管理员纷纷回复说帖子无法删除无法屏蔽,而除了这个帖子,其他cāo作均可正常进行。百度公司也回应贴吧服务器一切正常,可对这个帖子的相关cāo作一律无效。另外,超级大本营管理层也表示无能为力,他们的服务器中,没有任何关于id智慧魔方的相关信息。更加不可思议的是,超大管理层试图对服务器进行断网、断电,可论坛依然可以正常访问。我们已经派遣技术人员前往香港对超大服务器进行检查,结果要等天亮后才能出来。”

    在座的人纷纷面面相觑,一副见了鬼的表情。

    ………………

    与此同时,伦敦、巴黎、柏林、布鲁塞尔、莫斯科、东京、首尔、悉尼、耶路撒冷,几乎所有国家的情报机构都了。

    更加疯狂的是媒体。

    仅仅几个小时之后。

    《纽约时报》就在其官网首页刊登了“曙光女神”的照片,标题是“theghostoftheworld,deric?”(世界幽灵,美利坚制造)。

    文章不仅回顾了历年来关于“曙光女神”的传说以及针对世界各国的侦察行动,还重点提及这则情报最初源自中国的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怀疑“曙光女神”的泄密与中方有关。

    路透社发表分析文章称,“曙光女神”对欧洲盟国的侦察行动,可能会加剧欧洲各国对美国的不信任感。

    《泰晤士报》指出,“曙光女神”项目的曝光打开了一个非比寻常的窗口,使得民众对美国在军事科技上的优势带来的威胁有了切身的感受。

    英国在野党工党反应堪称神速,第一时间评论了“曙光女神”的相关消息,称美国的行径令人“寒心”,在野党影子内阁内务大臣要求zhèng fu调查“曙光女神”项目对英国的威胁并要求美国给出一个全面的解释。

    在太平洋另一端,与美国共享安全情报的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安全机构同样面临国内新闻媒体的质疑。

    《悉尼先驱晨报》认为,美国炫耀其军事能力的行为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众怒,澳大利亚应该和美国保持足够的距离。

    俄罗斯《真理报》则称,美国凭借其高技术优势对他国领空无所顾忌的侵犯,是裸的战争行为,是对世界和平的极大挑衅。

    中国《环球时报》连夜重新排版,头版头条报道了事件的来龙去脉,并且声称美国欠全世界一个合理的解释。

    ;

    第四章 赚钱问题

    清晨,陈新被一阵刺耳电话铃声吵醒,迷迷糊糊按下接听键。

    “喂,哪位?”

    “我说陈大少,这都什么时候了还在睡觉?稿件呢?这一期杂志今天就要打印样张了,你到底完成了没?不行我马上换人!”

    陈新被电话那头炮仗似得声音吓了个激灵,立马清醒了许多:“老胡老胡,千万别,稿件我昨晚熬夜做完了,等我一小时……不,半小时,马上给你发过去。”

    ?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