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其他小说 > 鉴宝人生 > 鉴宝人生第141部分阅读

鉴宝人生第141部分阅读

觉效果恬美悦目,就以此来说,此壶已经是一件不凡之作了。而且这把壶还带款,因此,此壶可谓是一件珍罕之作,颇为难得。

    ps:

    今天热的身体有些不舒服,还有一章估计明天才能补上了!

    第五百二十一章 找到(续二)

    见楚琛把壶放到了原位,刘思哲就有些忐忑的问道:“琛哥,这把僧帽壶是不是件真品?”

    看到刘思哲紧张的模样,楚琛就不再逗他了,点了点头道:“确实是件真品!”

    “真的?”刘思哲一脸惊喜的问道。

    “这我有什么好骗你的!”楚琛失笑道:“不过嘛,这把壶还是稍稍有个缺点的!”

    听楚琛这么说,刘思哲心里一紧,连忙问道:“什么缺点?”

    楚琛笑吟吟的说道:“少了一个原装的壶盖!”

    “嗨!我还以为什么呢!”刘思哲双手一拍道:“毕竟这好几百年了,而且现存的许多永乐年间的这种壶,都没有盖子的,价值虽然有些影响,但并不大!”

    旁边的王小月闻言连忙问道:“那这把壶能值多少钱?”

    刘思哲想了想,回道:“差不多六十万左右吧,如果在香江的话,价格还要贵一些!”

    “哇,这么贵啊!”三女全都有些惊讶,王小月更是喜不自禁,毕竟心上人可是涨了一把脸。

    开心过后,王小月就有些疑惑的问道:“不过我有一点想不通,我就算不懂古玩,仔细看这只壶也挺不错的,为什么那人居然看不出这会是一件真品呢?”

    楚琛呵呵一笑道:“阿哲的运气确实不错,像这样的僧帽壶可是一眼的大开门货色,我估计是那位年轻的小老板估计对古玩的认知也有限,而且那个摊位的位置又有些偏,不然这样的好东西可等不到咱们去光顾了。”

    还别说,事情还真就是和楚琛说的一样,那个和刘思哲交易的人,其实是老板的儿子。而且对古玩的认知也有限。今天老板去送货了,于是就让他帮忙看看摊位。

    不过让摊位老板没想到的是,儿子居然把他的藏品给拿了出来,而且还自以为是件高仿品。此时他正在为卖了高价而沾沾自喜。万万想不到,一会老爸回来了之后。等待他的会是屁股开花。

    刘思哲得意的哈哈大笑,见菜上的差不多了,就直接挥了挥手道:“吃饭,吃饭!这段时间的伙食费。都我包了!”

    王小月白了他一眼,笑骂道:“死相!……”

    酒足饭饱,大家又坐着休息了一会,就准备接着上午的行程,不过刚走到包间门口,就听到隔壁传来了争执声。而且这几天的时候,凭着楚琛的记忆力。对粤语已经能够听得懂七八分了,因此,房间里的对话,他连猜带蒙的到是都听明白了。

    “我说康老板。你也太不厚道了吧!我这块山子可是祖传的物件,你只出五千不说,居然还口口声声说我这东西是件赝品,今天这生意是没法做了!”

    “俞先生,你说你这东西是祖传的,那我到要问问你了,你这明明是白玉,就算是入了土,有了沁色,但怎么可能这么红?这都红的跟血玉差不多了!”

    “这叫提油好不好?”

    “俞先生,你也别以为我没文化,提油我也是知道的,但从来都没听说过,提油居然能提出这么红的颜色来!你让我怎么相信它是真品?亏你还是唐辉介绍的,居然拿这样的东西出来糊弄我!”

    “既然你不觉得它是真品,那咱们也没什么好谈的了!不过走之前我要说一句,我俞华卖的东西虽然不便宜,但从来都没有卖过什么假货,这一点你可以去问问唐老板,我也不是第一次卖东西给他了,像宣德青花、清三代的瓷器,还有松花砚,你去打听打听,有哪件是赝品?……”

    本来人生地不熟的,碰到这样的争执、吵架,甚至是打架之类的事情,肯定是最好还是有多远走多远,而楚琛他们也是这么做的。不过还没等楚琛走多远,就听到里面提到了唐辉,而且居然还提起了松花砚。

    这让楚琛不禁微微一愣,心道,我这难道是又遇上了柳暗花明?不过唐辉那家伙也太不是东西了,明明认识把砚台卖给他的人,却说自己不认识,看来他是不想让我认识这人,免的我认识这个渠道啊!

    想到这里,楚琛连忙停下了自己的脚步,正好那位叫做俞华的男子也从包间里走了出来,匆匆的往外走去。

    “这位先生,还请您等一等!”楚琛连忙出声把他叫住了。

    俞华是一位看上去大概三十六七岁的矮小男子,长相稍稍显得有些猥琐,不过和他的长相和个头有些不符的是,他有一个非常浑厚的嗓音。

    “这位先生,你有什么事情?”俞华停下身来,随后用一口很不标准的普通话问道,好在仔细听还能听得清楚,这也省去了乔茜的翻译。

    楚琛先是道了个歉,随后说道:“是这样,我呢和唐辉唐掌柜也认识,刚才听您说,您有一个山子要出售,不知道能否给我欣赏一下?”

    只是俞华显然不是那种容易相信外人的人,他闻言之后并没有直接答应,而且脸上也显得有些犹豫。

    楚琛连忙说道:“俞先生,您放心好了,我之前就在唐掌柜那里买了两方田黄印胚,只要您的山子确实不错的话,我肯定会把它买下来的。”

    “哦?”俞华神色一动,随后问道:“冒昧的问一句,不知道你那两方印胚花了多少钱?”

    “这……”楚琛迟疑了一下,他虽然是可以直接把价格说出来,不过那样的话,就显得太过轻浮,也许会让俞华觉得他不可靠,这显然不符合他接下来要做的事情。

    俞华解释道:“这位先生,不瞒你说,那两方田黄印胚是上个月我转让给唐掌柜的,所以对他的价格多少有些好奇。”

    “俞先生,这里多少有些不便,要不咱们到包间里面再谈吧?”

    “行!……”

    接下来,一行人又回到了刚才的那个包间,随后楚琛让服务员给大家都上了杯茶。

    双方先是做了个自我介绍,又交换了名片,此时楚琛才了解,原来这位俞华是一名古玩倒爷,专门做低买高卖的生意。

    喝了两口茶,楚琛就感叹道:“俞先生,这两方印胚说来还真不便宜,如果是在国内的话,最少可以降一到两层,如果不是我有需要的话,还真不会买!”

    “你多少钱买的?”

    “一百八十万!”楚琛用手比划了一下。

    “什么?”听到这个价格,俞华的脸上顿时露出了非常惊讶的神色。

    看到俞华如此惊讶的模样,楚琛就觉得有些奇怪,这俞华既然是倒爷,那总不见得连田黄的市场行情都不知道吧?

    “俞先生,这两方印胚以品质来说,市场价应该在五千一克吧,就算低也低不到哪去!”

    俞华苦笑道:“我平常一直都做得书画和文房用品方面的生意,偶尔搞点玉器一般不是和田玉就是翡翠,这田黄的行情我还真不是太过了解!当时,我听信了唐辉的话,只不过是以三千一克的价格出售的,而且唐辉还说凑个整数,给了我九十万,我还千恩万谢的,早知道这样,我就不卖给他了。”

    听他这么说,楚琛和刘思哲就不由得面面相觑起来,这卖东西就算不知道行情,总要货比三家吧,哪有既不知道行情,又不到别的地方问问的道理。

    俞华到也看出了两个人的疑惑,也许是心事憋的久了,忍不住就把自己的事情说了出来。

    刚才说过,俞华是位倒爷,不过他可不是一般的倒爷,而是位跨国际的倒爷。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他拿货都喜欢到国外的各大古玩市场去拿。

    就和之前楚琛想的一样,现在许多国外古玩店的老板,对国内的行情还不太了解,因此价格便宜不说,捡漏的机会也要比国内和香江多了许多。

    而且国外市场虽然有赝品,但比起国内来,那真是好多了,正因为如此,俞华才会甘心做一名国际性的古玩倒爷。

    另外国外的一些中小型的拍卖会,俞华也会经常光顾,这是因为中小型拍卖会的实力有限,拍卖宣传不到位,而且小型拍卖会的掌眼师傅也是参差不齐,说不定就走了眼,这样无疑就给俞华带来了捡漏的机会。

    就这样倒了几年的古玩,到是让俞华从一穷二白变成了小有资产,有了自己的房产,儿女也可以拥有好一点的学习环境了。

    不过好景不长,有一次,俞华参加一次小型拍卖会,在拍卖会的预展上,他居然有了一个惊人的发现,一只乾隆年间的青花粉彩瓶,居然和他家祖传的一模一样,当然,要说相同也不对,因为拍卖会上的这一只的图案是和他家的相反的。

    也就是说,拍卖会上的这一只和他家的那一只,应该是一对!

    这个发现让他非常的激动的兴奋,要知道,古玩这东西成双成对的价值,可不是一加一等于二,而是大于二。当然,前提是这只青花粉彩瓶一定要是真品才行。

    不过俞华觉得这只青花粉彩瓶是真品的可能性很大,不然的话,怎么可能那么巧,正好和他家的那只会是一对呢?当然,巧归巧,应该做的事情还是要做的,于是他就向工作人员打听了一下这只青花粉彩瓶的来历。

    第五百二十二章 找到(续三)

    俞华向工作人员打听了那只青花粉彩瓶的来历,好在原主人并没有要求保密,工作人员也就很痛快的说了出来。

    当然,就算是原主人要求为他保密,俞华也有办法把信息问出来,小拍卖行嘛,在些方面肯定是比不上大公司的,而且他可是这里的老顾客了,一些不是太过涉密的事情还是能够问的出来的。

    原来,这只瓶子是法兰西一女子家里祖传的东西,据说是在清末明初那会,她的曾祖父在远东地区花了一点小钱买到的。因为起初家里人都没有发现这个花瓶的巨大价值,所以一直用来插花当作摆设,看起来到也挺美观。

    有一次,女子新谈了一个男朋友,请他到家里来坐客,她男朋友看到这个花瓶后觉得这只瓶子颇为不凡,建议她拿到拍卖行鉴定一下。专家们看过后惊奇地表示,这个花瓶制造于中国清代乾隆年间,至少价值70万欧元。

    可惜的是,这对瓶子应该有一对,如果能够找到另外一只的话,那价值至少可以有180万欧元。女子一听居然有这种好事,当然就迫不及待的委托拍卖行帮她拍卖了。

    听完了前因后果,俞华的心里非常的兴奋,显然,拍卖会上的这只瓶子,和自己家中的那一只正好是一对,而且他还真没想到,自己家的那只瓶子居然会那么值钱,足足近五百万hkd啊。

    早知道这样,他当初就不应该听老父亲的话,把它卖了自己这些年就不用这么辛苦了。当然,如果把它卖了,自己也就遇不到这种好事,成不了千万富翁了(按当时汇率。180万欧元相当于一千两百多万hkd)。

    既然如此,这只瓶子他肯定是要买下来的,不过他也不是莽撞之人,下决定之前。还拍了照片让他相熟的专家鉴定了一番。对方说以照片来看应该是件真品。这当即就让他吃了颗定心丸,于是开始调集资金。

    这些年的生意做下来。除了买了房子之外,俞华还有两三百万的存款,不过这这点钱,肯定是买不下那只瓶子的。于是他又向朋友借了三百万,凑了将近六百万,他觉得这点钱应该可以买到那只瓶子了,如果还不够那也只能算了。

    拍卖会进行的波澜不惊,只有那只瓶子出现的时候,算是掀起了一个高嘲,只是让俞华有些郁闷的是。其中有一个家伙一直和他顶杠,到最后他虽然是把瓶子买下来了,不过算上手续费,差不多把他的钱花了个精光。

    郁闷过后。俞华就开始激动起来,他连忙回国,带着家里的那只青花粉彩瓶一起,前往香江嘉德这家世界著名的拍卖公司,因为他深知,像这样的珍贵之物,只有上大型的拍卖会,才能卖出更高的价钱。

    只是让他没想到的是,拍卖公司的专家给了他当头一棒,他的两只瓶子都不到代,而且应该都是清末明初那会仿制的。

    这个结果实在让俞华太意外,也觉得太残酷了,要知道他拍下了这只瓶子可是背了三百万khd的债!

    于是从拍卖公司出来后,他连忙又请了几位专家帮他鉴定了一番,有人说是真的,有人说是假的,这虽然给他带来了一些希望,但别人都知道他的那两只瓶子有问题,想要卖出去那是千难万难。

    没办法,俞华只能出售手中的一些存品拿来还债,而且他卖的急,因此价钱都比较低,而那两方田黄印章,也正是在此期间被他卖给唐辉的。

    听了俞华的述说,楚琛和刘思哲多少有些唏嘘,古玩这行,许多人觉得国内拍卖行有高仿,因此比较相信国外拍卖行的东西,但事实真是如此吗?

    要知道,西方发达国家可都是资本主义国家,在这种商业发达的社会,拍卖会难道就一件高仿都没有?这显然是不可能的,而且据有关人士统计,大拍的赝品率在10上下,最高达到15左右。

    这还是大拍,如果是小拍的话,那赝品率可能会更高。

    所以说,去古玩拍卖会,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都应该要擦亮眼睛,不然万一没看出是赝品,那损失可比在小摊那打眼惨重多了。

    此时,俞华忿忿的说道:“我一直听别人说,唐辉那家伙比较黑,不过以前他虽然给的价不高,但也不是太离谱,而且他付钱也比较爽快,所以一直以来我大部分东西都是卖给他的,没想到,这家伙居然黑到这个地步,以后打死我就算东西卖不出去,也不会卖给他的!”

    说实在的,楚琛也很是不齿唐辉这样的做派,作为长期的生意伙伴,你就是不准备雪中送炭,那也不用做趁火打劫的举动吧?稍微赚点钱那确实无可厚非,但你出的价钱比市场价少了四五成那人品就有些问题了。

    当然唐辉怎么样,和楚琛也没什么关系,他以后肯定是不会再跟这种人打交道了,不过俞华既然有这种表态,那他肯定是要抓住这个机会的。

    “俞先生,您也知道我开了一家古玩店,不知道您愿不愿意,今后把东西转让给我,当然,价格方面我肯定是不会让您吃亏的。”

    对此,俞华当然不会不答应,只是想要他轻易相信楚琛那肯定是不现实的。

    对此,楚琛也没有多说,俗话说,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他相信,只要俞华能够长期保持和他生意上的来往,也就会了解他的为人处事的。

    “俞先生,不知道您的那块山子……”

    “哦!你看我,差点忘记正事了!”俞华朝楚琛歉意一笑,随后就把东西拿了出来。

    山子,其实就是雕刻上或园林中以山石为主要造型的那类物件。眼前这个山子体积并不大,高度差不多只有十公分左右,以白玉白玉,通体镂雕而成。器表四周有鲜红的颜色,楚琛姑且称之为提油。

    山子的正面雕琢一道人,头顶髻发,五官阴刻线雕刻而成。身穿道袍。右手拿一拂尘做沉思状,左手自然下垂。脚着道鞋。道人右侧有一位侍童头梳双髻,阴刻线简饰五官,身上也着道袍,双手合掌而立。亦沉思不语。

    左侧一鹤扭头仰视,状甚好奇,其身后松枝茂密,云朵漂浮其间,湖石巧布,下亦阴刻朵朵云卷纹缭绕,整器雕琢精细。另器底有一空洞。可供穿插接合。

    此山子雕工细腻工整,不过整体来看,雕刻的线条稍感细弱。从山子的工艺和题材,还有包浆等仔节来看。应该是一件宋代时南方精心雕刻的山子。

    不过让楚琛觉得有些奇怪的是这个提油的颜色,居然会如此的红,一般来说,提油虽然有红色,但或深或淡,颜色总归会有些偏,这样的鲜红色他除了血玉之外,还真没看到过。

    那会不会这块玉就是血玉?楚琛仔细看过觉得并不像,至于狗玉、羊玉那色泽不会像块玉这样显得非常滋润。最后他经过仔细鉴别,并且用上了异能,猜测还是提油的可能性大一点,至于为可会提出了这种鲜红色,那就不得而知了。

    “俞先生,不知道这件山子的价格如?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