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其他小说 > 鉴宝人生 > 鉴宝人生第216部分阅读

鉴宝人生第216部分阅读

思哲低声嘀咕道。

    听了刘思哲所言,刘老真是气不打一处来,怒斥道:“难道不是费老的你就能砸了?你以为一把好的古琴从明代传到现在,是那么容易的?!”

    刘思哲低着头,呐呐不言。

    这时,旁边那位六十多岁的老者,笑着说道:“我之前也听过小张那人对顾客喜欢区别对待,而且又伶牙俐齿,有道是一个巴掌拍不响,刘老,这事您也就别怪小刘了。”

    听到这里,刘思哲好像有了共鸣,他愤愤不平的说道:“费老说的是,那人根本就是莫名其妙,那张琴我连摸都不能摸,但是旁边一位爆发户那样的老板就能摸,而且还能上手鉴赏。我说了那人一句,她到反而骂起我来了,而且骂的叫难听……”

    刘老打断了刘思哲的话,斥道:“怎么,别人骂你几句,你就拿古琴出气?你有本事骂回去啊!”

    刘思哲嘀咕道:“这不是因为骂不过她嘛!”

    “扑哧!”其他人都被刘思哲的这句话给逗乐了,现场有些迟疑的气氛也顿时一松。

    刘老也给这句话给气乐了:“和你说话真是对牛弹琴!”

    刘思哲据理力争:“我也懂得欣赏古琴的,怎么就对牛弹琴了!”

    “呀呵!”刘老上下打量了刘思哲一眼,似笑非笑的说道:“那你就给我们大家谈谈古琴呢!”

    “这有什么困难的!”

    刘思哲侃侃而谈:“琴,是咱们国家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因为要和西洋琴区分,本世纪初才被称作‘古琴’。琴的创制者有‘昔伏羲作琴’、‘神农作琴’、‘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等说,作为传说,虽然不可尽信,但却可以看出琴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在先秦时代,琴已很流行,如《书经》:‘搏拊琴瑟以咏’;《诗经》:‘琴瑟在御,莫不静好。’据现有的图象及文献资料,琴至迟在汉末时已大致定型为后世通用的形制。唐代制造的琴传存至今,与宋元明清时造的琴,仅有造形艺术风格上的区别和音色追求的区别。”

    “早在孔子时代,琴就成为文人的必修乐器,数千年来琴与文人的生活密切相关,孔子、蔡邕、嵇康、苏轼等都以弹琴著称。琴的音乐神圣高雅,坦荡超逸,古人用它来抒发情感,寄托理想。琴远远超越了音乐的意义,成为华夏文化和理想人格的象征……”

    接下来,刘思哲把古琴各部位的名称,以及式样等方面给大家准确无误的介绍了一番,随后有些得意洋产的说道:“爷爷,怎么样,我没说错吧?”(未完待续。。)

    第八百零一章 真?伪?

    对于刘思哲能够这么详细的介绍古琴的一些知识,刘老到是没有想到,不过他马上就明白因为什么,于是似笑非笑的看了刘思哲和王小月一眼,说道:

    “我记得你以前对古琴这东西可是很厌恶啊!叫你背刚才那些知识,跑的比兔子都快,怎么突然之间就转性了?”

    刘思哲闻言尴尬一笑,旁边的王小月嘴角也露出了一点笑意。《顶》《点》小说 lwen2

    “不过既然你已经知道古琴的意义,怎么还做出这种事情?!”

    不过半响之后,刘老的表情又变得严厉了起来,这让刘思哲的脸上又开始发苦,王小月也紧咬着嘴唇,她刚起开口说些什么,刘思哲连忙偷偷的握了握她的手,让她不要说话。

    此时,费老开口道:“刘老,这事过去就过去了,琴坏了,小刘又变不回来,只要他能记住这次的事情,就可以了,你也别再训他了!”

    “哎!”刘老叹了口气,说道:“老费,你也知道好琴难找,损失了一张世界上就少一张,被这小兔崽子不分清红皂白的搞坏了一张,我真得觉得很可惜啊!”

    刘思哲有些委屈的说道:“这不是当时正在火头上嘛,那人是女的,我又不能打……”

    他刚说到这里,旁边的王小月就拉了拉他的衣角,让他别说了。

    不过,就算这样,还是让原本火气已经有些降下来的刘老,火气“腾的”一下又窜了上来。

    正当刘老满脸怒气的指着刘思哲,准备大骂一顿时。楚琛就抱着琴身和吴可一起,拎着大包小包的东西。走进了屋里。

    看到眼前的气氛有些凝重,楚琛微微一愣。就笑道:“怎么,大家正在开批斗大会吗?”

    刘思哲看到楚琛进来,知道这次自己应该能够顺利过眼前这关了,他连忙感激地看了楚琛一眼。

    事实和刘思哲想了差不多,刘老见到楚琛和吴可进来,脸色瞬间就变得好看了许多,他冷哼了一声,说道:“这小兔崽子把好好的一张明琴给砸了,你说要不要批斗。”

    见刘老这么说。刘思哲连忙给了楚琛一个央求的眼神,想让楚琛把这个话题岔过去。

    楚琛到是看懂了刘思哲的眼神,本来照他的本意是不想让刘思哲能够顺利过关的,不过现在还有王小月在,本着照顾王小月的想法,他点了点头说道:

    “这实在太不应该了,确实应该批斗。不过,说起古琴,我这次也带回来一张古琴。只是我判断不了东西的真伪,正好各位前辈都在,还请各位前辈指教一下。”

    大家听了楚琛所言,注意力都转了过来。他们虽然觉得楚琛应该也对古琴并不精通,但楚琛既然有那么渊博的知识面,那么他说判断不了真伪。他说的那张古琴很可能并不一般。

    “阿琛,你说的是什么琴?”刘老有些好奇的问道。

    楚琛微微一笑道:“大家看过之后就知道了……”

    说着。他把手里提的东西放在旁边,随后把那张古琴从袋子里面拿了出来。并放到了众人我桌子上。

    “啊!龟纹断!”费老看到古琴的全貌时,就瞪大了眼睛惊呼了一声。

    “居然还有梅花断!”钱老也惊呼了起来。

    听到这里时,其他人都再也坐不住了,“呼啦”一声,都围了上去。

    “这些纹断都是真得吗?要知道,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仿制纹断的方法可是五花八门,特别繁多!”赵学义连忙问道。

    吴叔闻言就说道:“你这不是说的废话嘛,小琛难道连假的断纹还看不出来?”

    赵学义说出这番话,也是因为一时被两种只有耳闻不见其身的纹断给震住了,当他听了吴叔所言时,才反应过来,楚琛再怎么对古琴不精通,但凭楚琛在古玩鉴定上面的造诣,真假纹断还是分得清楚的。

    此时,楚琛马上说道:“爸,我对古琴的鉴定确实并不怎么精通,不管是纹断还是其它方面,还是请各位前辈仔细看看再说吧,毕竟鉴定这事可容不得半点马虎。”

    虽说,楚琛已经用异能鉴定过古琴的真伪,但这种理由他又不能说出来,既然大家都知道他对古琴鉴定并不精通,那他就应该表现的谦虚谨慎才行,不然大家还以为他开始骄傲自满起来。

    刘老他们知道楚琛一贯表现的不骄不躁,因此,对楚琛这样的表态到也没觉得意外,而那位费老以前对楚琛并不了解,听了楚琛所言,心里就暗自点了点头。

    以前他对楚琛是否有真才实学,还多少觉得有些怀疑,但今天看到楚琛的那些珍藏,顿时就让他觉得楚琛确实名副其实,现在听了楚琛所言,更让他觉得,楚琛能够有现在这样的成就,还是很有道理的。

    不过,这个念头只是在费老的脑子里一闪即过,他马上就把注意力放到了眼前这张古琴上面。

    过了片刻,钱老就问道:“老费,你是专家,你觉得这纹断是真是假,我反正看不出它是仿制的。”

    费老有些激动和兴奋的回道:“应该都是自然形成的!”

    钱老闻言也兴奋的说道:“那么也就是说,这张琴的历史肯定超过千年喽!而且唐琴一般以蛇蝮纹居多,而这张琴上面主要是龟纹断和梅花断,也就是说,它的历史肯定不止唐代,很可能是南北朝时期的古琴!”

    此是,刘思哲有些疑惑的问道:“那我前天看到一本杂志上说,古琴上的断纹只是大致的依据,并不能通过断纹就能下结论说,琴的制作年代。而且上面还介绍说,明清时期的古琴,都不到五百年,纹断就已经大小相杂了。”

    刘老闻言就皱着眉头,一脸严肃的问道:“杂志上真的这么说?还是你百~万\小!说不仔细?”

    刘思哲一脸冤枉道:“我发誓,我真的认真看的,如果看得不仔细,我也不敢在各位前辈面前开口啊!”

    “你一会把杂志的名称告诉我,这不是误人子弟吗?”

    刘老有些气愤的说道:“古人说,古琴一般都是先有大的纹断,旁边才出现小断,一般来说,琴越久,纹断越多,这一点,在鹿角漆胎较厚的琴上是相当准确的。至于说漆胎质地酥松的琴,别说四五百年,就算是几年有纹断也是非常正常的。”

    “他光说明清时期的琴就有大小断纹,却对漆胎的厚薄只字不提,这不是误人子弟是什么?”

    钱老也忿忿的说道:“是啊!现在的一些书,写的是缺斤少两,而且有些作者还是半吊子。书是传播知识的工具,对需要的读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学习工具。错误连篇的书,不是育人而是害人,这样的书,这样的作者,就应该把他们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好了,这种沉重的话题,还是以后再讨论吧!”

    大家沉默了片刻,刘老就摆了摆手,转头对楚琛说道:“阿琛,你刚才说你判断不出这把琴的真伪,到底是怎么回事?”

    楚琛微微一笑道:“你们看过琴背的铭文,就应该明白我指的是什么了。”

    “咦!”

    刘老点了点头,随后把琴身翻过来,当龙池上的铭文映入众人眼帘时,吴叔就轻咦一声道:“怎么用的是金文?这样的铭文很少见啊!”

    “绕梁、余音绕梁!”懂得金文的钱老,把字读了出来。

    “绕梁?”刘思哲喃喃的说了一句,随即他就反应过来,眼睛瞪的老大,惊叫道:“难道是四大古琴中的‘绕梁’?”

    其他人也都反应过来,而他们的表情也和刘思哲一样,全都显得震惊异常,费老更是有些恍惚的说道:“怎么可能是绕梁琴,这张琴不是当年被楚庄王毁了吗?”

    朱大富一脸不可思议的说道:“从这张琴的制式来看,到确实比较像是比较的原始的古琴式样,但是两千六百多年前的古琴,真有可能传到现在吗?这张琴不会是仿制的吧?”

    “仿的?”

    瞬间,刚才还显得震惊异常的众人就冷静了下来,要知道,尚古之风可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也许就有一某人对绕梁琴非常仰慕,因此就制作了一张仿品。

    此时,刘思哲有些疑惑的问道:“刚才费老不是说,这琴上的纹断不是仿制的吗?”

    刘老没好气的说道:“也不知道你脑子怎么长的,难道就不能是唐代以前的人仿制的?”

    刘思哲闻言讪讪一笑,他刚才确实忘记了这一点,不过此时的他,也有些埋怨爷爷一点面子都不给他,搞得他现在都有些抬不起头来了。当然,这种情绪他可不敢显露出来,不然到时给爷爷骂一顿是轻的,很可能回家还要给父母一顿好揍。

    这时,钱老笑着说道:“真还是仿,我觉得并不能轻易下结论,毕竟所有的古书上对绕梁琴被毁也没有一个详细的介绍,只是说楚庄王忍痛让人把琴给砸了,这其中就延伸出一些问题,比如是当着大家面砸的,还是让人私下砸的,如果是私下砸的,那会不会有被人掉包的可能……”(未完待续。。)

    第八百零二章 争论

    钱老接着说道:“所以,我认为,这张琴还是有可能会是真品。{顶}点{小}说 3w23wx”

    刘老摇了摇头,说道:“我也想这张琴会是真正的绕梁琴,但咱们得尊重科学,你以前听说过,能够保存两千六百多年的古琴吗?”

    朱大富等人都点头对刘老的这番话表示同意,他们同样也希望这张琴会是真正的绕梁琴,但自然规律就是自然规律,他们从来都没听说过,有哪一把古琴会经过两千几百年的岁月还能安然无恙,很可能都要不了两千年,琴身就会化为一堆腐朽。

    钱老闻言就反驳道:“我也承认我以前并没有听闻过有哪张古琴能够保存这么久,但就像两千多年前的竹简还能传到现在一样,你也不能肯定的说,就一定没有这种个例吧?”

    刘老笑道:“你如果硬要这么说,那我也要说了,咱们就不说竹简的保存环境,你也不看看,现在这些竹简,还有多少能够保存完好的?就算能够保存完好,又有多少不是脆弱不堪的?再说了,古琴可是经常要弹奏,你觉得两者有对比性吗?”

    刘老说的确实是实情,楚琛以前也听说过,有个古墓出土了大量的珍贵竹简,这让考古工作人员振奋的同时,如何提取和保存却让他们头痛不已。这是因为,出土的饱水简牍在接触空气和光线几分钟之后,颜色就从淡黄变成深褐色,导致文字也难于辨认了。

    这还不是最致命的,历经数千年环境侵蚀。竹木本体在出土时已腐朽不堪,极为脆弱。可以说,一不小心的就会粉身碎骨。

    因此。事实也确实和刘老说的那样,竹简这样的东西,和经常用于演奏的古琴,没什么可比性。

    钱老其实也知道刘老说的是实情,不过,他还是说道:“您说的我也承认,但如果是因为材质特殊呢?”

    “材质特殊也不可能违背自然规律吧?”刘老摇头失笑道。

    “自然规律确实不可能违背,但我就问一个问题,纹断是怎么形成的?”钱老笑吟吟的说道。

    “纹断嘛。应该是由于木材的伸缩引起的,这有什么问题?”刘老对钱老问这个问题,有些不明所以。

    “是啊,既然是由木材的伸缩引起的,那么也就是说,这张古琴的材质,确实由于时间原因,而发生了性质上的改变。但既然是千年以前的古琴,你们觉得又有多少。还有这张古琴的重量,而且木质还像这张古琴的材质这样坚实?”

    说着,钱老就用手指敲了敲琴身,那琴身发出的“笃笃”声。让现场瞬间就沉默了下来。

    因为大家觉得,如果照琴身这样的表现来看,使用的木材确实很不一般。也确实有一定的可能,像钱老说的那样。因为材质的特殊,使得这张琴保存了两千几百年。琴身却依然完整的保存了下来。

    “我觉得吧……”

    沉默了片刻,刘老就开口又说出了他个人的见解,接下来,其他人也都一一把自己的看法说了出来,场面很是热闹。

    趁此期间,楚琛就轻声对旁边的刘思哲问道:“我说,刚才我进来之前是怎么回事?”

    刘思哲一脸苦笑道:“算我倒霉吧,今天遇到了一位泼妇……”

    原来,王小月在大一的时候,就参加了学校的音乐社,她对古琴很感兴趣,而且一直到现在,只要没有什么事情,每天她都会练习一下古琴,几年下来,在古琴这方面,她也算是小有心得了。

    爱情有时能够改变一个人的爱好,就像刘思哲,他以前不喜欢古琴这样的古典乐器,但因为王小月喜欢,他就投其所好,恶补了一番古琴鉴定方面的知识,当然,这样恶补下来的知识,上手鉴定肯定不行了,但平时和王小月聊聊还是可以的。

    因为过几天,王小月要过生日了,于是,今天下午没有什么专业课的刘思哲,就带着同样没课的王小月,一起去京城一家比较著名的琴行,准备挑选一张好的古琴,作为王小月的生日礼物。

    本来,两人高高兴兴的去,王小月也选到了一张自己中意的古琴,当然,这张古琴是新做的,如果是已经算的上古董的古琴,她可舍不得买。

    不过,正当刘思哲准备结帐的时候,他看到不远处摆放的一张古琴,和王小月挑选到的很是相像,于是他就带着王小月好奇的过去看了一眼。这张琴王小月到确实很喜欢,不过一看价格,居然要四十几万,她就吓了一大跳。

    刘思哲见王小月确实喜欢眼前这张古琴,就让她先试一下,至于四十几万,对他来说,根本不是什么问题。

    但一直站在旁边的一位三十来岁的店员,眼神却带着?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