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其他小说 > 〖武则天〗女皇之路 > 〖武则天〗女皇之路第2部分阅读

〖武则天〗女皇之路第2部分阅读

    两妃先后派人慰问,掖庭宫其他大小主子自然也要意思一下,一时吴诩的小格子间车水马龙,礼品都快堆不下了。

    好在不久之后,韦贵妃就命人给吴诩另指了一座院子住,等她能起身就挪了出去。

    一般嫔妃只有晋了位份,才能挪院子,吴诩倒成了特例,没有晋升就有了独立居所,大概是皇帝陛下发了话吧。

    即便如此,吴诩也是要去韦贵妃那里谢恩的。

    贵妃韦珪,是李世民比较早的妻妾之一,在后宫的资历仅次于长孙皇后,不仅比李世民还要年长两岁,而且还是孀居之后才嫁给李世民的,算是个传奇人物。

    李世民对韦贵妃也是相当敬重的,不仅对她生的一双儿女十分宠爱,连她跟前夫生的女儿也封了县君,后来嫁给了阿史那家的年轻将军。

    自长孙皇后过世,李世民一度哀恸欲绝,也是韦贵妃处变不惊,把后宫打理得井井有条,并与杨氏、阴氏、燕氏等人合力劝导,总算将皇帝陛下安抚住了……

    眼下,好不容易宫里有了新人,能稍稍分散一下圣人的注意力,她也是乐见其成的。

    其实,到了韦贵妃这样的地位,她也没啥可求了。

    李世民已经不再是不谙风月的毛头小伙子了,宠幸个把新人根本不算什么,也绝不会威胁到后宫诸妃的利益。

    四妃里,她自度貌美受宠不如杨淑妃,善解人意不如燕贤妃,温柔恭顺不如阴德妃,但她自信,论圣人对她的敬重,其他三人都望尘莫及,就是长孙皇后在世,也对她十分倚重。

    这其中的关键就是,她为人处世足够公允无私,对所有后宫乃至皇子皇女都一视同仁,做任何事都完完全全以皇帝陛下的利益优先。

    会招武家的女儿进宫,不仅仅是因为贤妃的推荐,圣人也有他的考量,毕竟武士彟也是先帝麾下大功臣,召他家一个女儿进宫,也多是安抚旧臣的意思。

    所以,武氏进宫就封了才人,位份不高也不低,也就够了。

    “拜见贵妃……”

    “起来吧。”韦贵妃打量了一下阶下的女孩,心里一叹。

    是个美人胚子,可惜不是圣人喜欢的类型……

    今儿来拜见韦贵妃,照理吴诩该按着品级盛装而来,桃红浅紫的服装、金玉点翠之类越级的饰品,也不是穿不得,偏偏她最不能忍受那种移动珠宝展示台的妆扮,逼着灵儿一切‘从简’,最后只是按照日常打扮,淡妆上阵。

    如今的唐宫还不像后世那样,化妆化的都像个艺妓一样,一切装饰都沿袭这隋朝的风格,无非是薄薄地上一层粉,描个弯月眉,涂个口红啥的,花钿之类也不是所有人都画,胭脂也视情况而定,像吴诩这样大病初愈(?)的免不了要抹一些,却也不夸张。

    衣服就更简单了,每个品级都有定例的,顶多就是在颜色搭配上搞点花样。

    吴诩干脆就选了最朴素的两种颜色:淡青的袄子配上浅绿的裙子,再围一块鹅黄|色的披帛。

    这一套衣裙配上淡淡的妆和干净利落的素髻倒也不违和,看来反让人感到一股逼人的青春气息。

    韦贵妃自然是受到了直接冲击,不过她早已过了会嫉妒年轻妹子美貌的岁月,反而对那些十五六岁的妹子多是报以欣赏的目光。

    眼前少女今年也有十五岁了,眉眼正慢慢长开,已经可以预见在数年后,这是一张多么明艳夺目的脸……

    不过,有些可惜,李世民这样文武双全的君主却不怎么喜欢过分艳丽的东西。

    用我们现在的话讲,唐太宗其实比较中意外貌温婉柔顺,心中大有丘壑,美貌与气质并存的御姐,而不是年轻美貌、天真无知、泼辣任性的萝莉。

    11第二章 皇宠 06

    作为皇帝陛下的好伴侣好知己,韦贵妃有理由认为,若是还没换芯子的吴诩,估计一辈子也别想上位了,那张牙舞爪的性子,根本不是皇帝陛下的菜。

    现在换了小吴同学,不得不说是歪打正着!

    谁叫宅男这种生物都是嘴上花花,心里猥琐,实际战斗力却只有负五的渣呢╮(╯_╰)╭

    李世民这样强大的终极boss自然不用说,惹不起也躲不起,只能咬着牙任其鱼肉。

    就是眼前这位韦贵妃,虽无皇后之名,却有皇后之权,绝对是后宫最牛大boss之一,一定要抱好她的大腿才行!

    抱着求包养求笼罩的心思来到贵妃宫中的某人,自然是一副乖巧柔顺的模样,这种改变当然逃不过韦贵妃的眼。

    有多年宫斗经验的贵妃娘娘只当吴诩是受了高人指点,企图改变个人气质,求上位。

    实在是大雾啊!

    可是,却见鬼的有效!

    圣人如今已经很难得对婕妤以下位份的女人有什么印象了,这武才人还是第一个让圣人记住的才人,还特地嘱咐她给换住所的。

    连韦贵妃都要暗赞,虽说这丫头眼下还没提位份,却也不会太远了,如果能顺利生个皇子,估摸着就是封个九嫔也是有的……

    吴诩哪知道韦贵妃已经为她考虑到这么长远,她此刻心里还有些忐忑。

    “娘子,这是妾的小小心意,万望笑纳……”

    礼物是一个小小香囊,纯手工品一枚,上面绣着一丛牡丹,相当精致。

    韦贵妃是洛阳人士,对牡丹的天然热爱自不在话下,见这香囊如此精致也颇为喜爱,顿时露出和蔼的笑容:“阿武有心了。”

    吴诩暗暗松了一口气,这送香囊的主意她也是考虑了很久才决定的,这时代的人个个喜欢佩戴香料,香囊这种东西是日常用品,不可或缺,送此物以示亲近是再合适不过了……

    不过,作为一个堂堂宅男,刺绣显然是吴诩的死|岤。

    琴棋书画、厨艺女红,小吴同志唯一拿得出手就是画画了,好歹画了一簇牡丹花,让灵儿绣上,总算过关了……

    “阿武若无事,就陪本宫吃些茶吧……”

    “娘子太客气了……”她能不答应吗?当然不能!

    再说回掖庭宫也没事干,难得出来一趟,她也想见识一下唐宫中贵人们的日常饮食。

    吃茶,绝对是贵人们日常活动中的一个重要项目。

    这里的茶,并不是后世所说的茶叶泡水这么简单。刚到掖庭宫的时候,她已经见识过了,那些妹子开的小茶会,她还庆幸,亏得那时正在喝药,不能参加茶会,否则真的要出大丑了!

    这个时代的“茶”,其实是一种水煮的饮料,当然主料还是茶叶,配料就很多了,像食盐、生姜、风干的花卉、坚果、杂粮、草药……

    根据喝茶的人不同的喜好,茶汤可以分很多品种。

    宫中目前最流行的,是将食盐、姜末与茶叶一起煮的茶汤。

    据说这种煮法,有袪风散寒、温脉养胃的功效。

    其实吴诩也很好奇,这种茶到底是个什么味道,光想想就觉得很神奇!

    这时,就见两名宫女已经端出了一个两尺来高的双龙戏珠纹样的银风炉,炉子中间是镂空的,用于装木炭生火煮茶,上面放了一个直径二三十厘米的银盆子,看来是用于煮茶的器皿。

    另有两个宫女,一人捧了一个银瓶,一人端着一托盘银罐子。待风炉的碳都燃了起来,捧瓶子的宫女就将瓶子里装的水倒进了银盆。

    吴诩在一旁看得瞪大了眼:尼玛!这一坨坨可都是白花花的银子啊(ˉ﹃ˉ)口水

    不过她更好奇,那瓶子里的水到底是雨水呢还是雪水啊?是不是还得埋在梨(桃?杏?)花树n年,遇到重要客人才拿出来喝?

    那她岂不是在享受贵宾待遇~~~~

    “不知这个水……是什么水啊?”

    韦贵妃很奇怪地看了吴诩一眼,不明白她为什么会问这样的问题。

    “回武才人,这是新打上来的井水。”捧瓶子的宫女低声回答道。

    吴诩:“…………”

    果然,那些用雨水、雪水煮茶的,都是装b来的,你看人家贵妃娘娘多朴实啊!!

    不多一会儿,银盆中的水面出现细小的水珠,像鱼眼一样,并发出一些细微的声音,宫女妹子拿托盘上的一个银罐子,降临面淡黄|色的碎末都倒进水里,再揭开另一个银罐子,用小银匙舀一勺子白色的晶体,也加入水里,然后用一只长柄的木勺将两种东西搅匀。

    吴诩猜测,这黄|色的肯定是姜末,而白色的晶体八成是食盐了。

    过了一会儿,盆里的水泡越发大而多了,如涌泉连珠一般,宫女妹子用瓢舀出一瓢开水备用,用竹夹在锅中心搅拌,然后拿起托盘上第三个银罐子,将里面的绿色碎末从水中心倒进去。

    室内顿时弥漫起一股茶香。

    很快,盆中的水完全,发出噗噗的声音,宫女妹子这才将刚才舀出来的那瓢水再倒进锅里,并将托盘上的几枚红枣和最后一罐子红色粉末全倒进盆里,再煮了约一分钟时间,一锅茶汤就算煮好了。

    宫女妹子用木勺将茶汤舀进几个漆碗内,端上来,首先呈给韦贵妃,然后再给吴诩。

    吴诩闻到一股甜香味,再看那碗中的茶汤呈铁锈色,浑沌沌的看不到碗底,怎么看也不像是可以喝的饮料吧……

    她有些迟疑地看了韦贵妃一眼,发现后者已经慢慢地喝了一口茶汤,并且露出十分愉悦的神色。

    在两个宫女妹子殷切的目光下,吴诩咬牙喝了一口……

    尼玛!!

    这又咸又辣又苦又甜的玩意儿真的是茶吗?!

    眼见上座的韦贵妃已经把一碗茶给喝完了,吴诩坐不住了……

    正苦恼着,要怎么把剩下的大半碗‘茶’喝下去,忽听外间的侍女来报:“娘子,圣人驾到……”

    12第二章 皇宠 07

    “娘、娘子……没什么事,吴诩就先告退了……”

    若说这世上还有什么人是小吴同学最不想见到的,那毫无疑问是当今的皇帝陛下。

    别说是见面,就是听到‘圣人’这俩字,吴诩都会不由自主地感到一阵刻骨铭心的剧痛!

    尼玛,这心理阴影实在是太深了,有木有!

    韦贵妃有些诧异,一般嫔妃听到圣人两字,都恨不能飞蛾扑火一样贴上去,眼前这小姑娘居然一副退避三舍的样子,实在是奇怪。

    不待韦贵妃多想,皇帝陛下的步辇已经到了前殿,她忙起身带着宫人们出去迎驾。

    吴诩眼见逃跑无望,只能乖乖缩在贵妃娘娘身后装小透明。

    一时,随驾的十二名内侍宫人鱼贯而入,李世民才从步辇上下来,他身侧跟着一个□岁的素衣少年。

    “妾身拜见圣人……”韦贵妃笑着迎上去,大礼参见。

    吴诩跟在韦贵妃身后跪好,头也不敢抬,只能稍稍瞥见某人黑色绣金团龙纹的锦履和那那少年素白的衣摆和佩在腰间饰物的流苏。

    “起来吧。”李世民一摆手,大步走进正殿,连一个眼角也没施舍给吴诩等人。

    吴诩松了一口气,赶紧爬起身,正见那少年十分乖巧地向韦贵妃行礼。

    韦贵妃侧身受了他半礼,对他道:“九郎你久不来了,十郎正念着你呢……”

    “劳十弟惦记……”少年轻声讷讷道。

    韦贵妃显然是知道这少年不善言辞,便也没再问他,只让宫人引他去偏殿找李慎玩。

    吴诩趁机告辞:“娘子,吴诩告退。”

    韦贵妃心里惦记着正殿里的那位,便也不挽留,让宫人好好送吴诩回掖庭宫。

    =====安全回宫的分割线========

    一直到进了嘉猷门,吴诩的心脏才恢复正常跳动速度。

    擦啊!

    哥到底在怕神马啊?!

    不就是个中年大叔而已吗?

    难道说被狗咬过一口就会终身怕狗吗?

    吴诩:“…………”

    答案,似乎是肯定的=_____=|||

    吴诩的小脸冷得快结霜了,跟在她身后灵儿却是一副熏熏然的样子……

    等到了住处,小姑娘终于忍不住打开了话匣子。

    “才人主子,灵儿终于见到圣人了,原来圣人长得这样威猛~~~~~~~~”

    威猛?凶猛还差不多咧= =

    吴诩见小姑娘一脸崇拜的模样,实在不忍心告诉她真相!

    李世民那货绝对是装b之王!

    就算后世对他有再多的溢美之词,也掩盖不了这货杀兄逼父上位的铁血本质。至于他称帝后那些勇于纳谏、礼遇大臣之类光辉事迹,都是有前提的……

    那个前提很不巧就是长孙皇后。

    长孙皇后在世时,李世民的后宫就像有一根定海神针一样,他在朝堂上受了气,回后宫跟长孙皇后吐遭一下,就舒坦了……

    次日,到了前朝,再见到那些直言进谏的大臣也没那么膈应了,嘉奖也好,赏赐也好,那都是浮云╮(╯_╰)╭

    于是李世民同志落了个明君的名,而长孙皇后就辛苦了,不仅要管理后宫的一大家子,还要时不时做做老公的情绪垃圾桶,有时老公情绪无法化解的时候,她还得sp1y一下上古贤后,进个谏什么的……

    更辛苦的是,她家老李在榻上也是极勇猛的,长孙皇后在后宫几乎有一半时间是在承宠——怀孕——生孩子——坐月子——承宠——怀孕——生孩子……

    这样周而复始,一直到过世前两年才因为身体原因停止承幸,膝下共有三子四女。

    想来唐代后面的无数个皇后,没有哪一个能在子女数量少比得上她的!

    大概是因为常年这样‘辛苦’,长孙皇后不过36岁就过世了……

    而她最后所生的的两个孩子晋阳公主和新城公主,如今一个4岁,一个才3岁……

    其实,在贞观七年长孙皇后生下新城公主后,身子就不行了,经过一年多的修养,仍然没有任何起色,反而诱发了家族遗传的气疾,最后不治而逝……

    也许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李世民对这个最小的女儿感觉特别微妙,皇后去世后就将她送到无子女傍身的郑妃身边抚养,反而把幼子李治和只比新城公主大一岁的晋阳公主李明达留在身边亲自教养……

    想到这里,吴诩忽然记起在韦贵妃那里看到的那个少年,韦贵妃称他九郎,那岂不就是……

    “没错,那就是晋王殿下了~~~~”灵儿点头道:“这么多皇子中,只有晋王殿下可以时时跟在圣人身边呢~~~~~~”

    小姑娘一副羡慕嫉妒恨的神色,小吴同学却会错了意。

    没娘的孩子实在是可怜啊可怜╮(╯_╰)╭

    整天跟在如狼似虎的老爹身边,难怪这么唯唯诺诺的……

    13第二章 皇宠 08

    “啊切——————”被某人视为没有童年的可怜皇子忽然打了一个大大的喷嚏。

    某子控老爹立刻紧张了。

    “雉奴,你没事吧?”

    李治忙道:“孩儿没事,只是不小心闻到了胡人进贡的香料,所以失仪了………”

    李世民一听,担忧之色立去,笑道:“原来如此,那东西太辛辣,你少吃些……”

    说着,皇帝陛下又指着眼前的一盅肉羹,对内侍道“嗯,把这羊羔子肉给晋王。”

    韦贵妃闻言,笑道:“羊肉性寒,九郎身子弱,也不宜多食,妾这里有上好的鹿脯,多吃些无妨。”一面召宫人端上鹿肉脯,亲自拈了一块给李治。

    李治起身谢了韦贵妃,复坐下小口小口地吃起来。

    上边的李世民已经吃了一大块,只觉鲜美无比,口感十分熟稔,不由有些发愣。

    韦贵妃见李世民这般神色,便知道他又在思念长孙皇后,不由叹了口气。

    正在这时,外殿忽然通传,东宫有要事禀报圣人。

    “大郎他怎么了?”李世民一个激灵,莫名地感到一阵不祥的预感,这感觉就跟当初长孙离开他时一模一样……

    “圣人,太子殿下从马上摔下来了,现在昏迷不醒啊……”东宫来的侍人一脸惊惶。

    “什么?!”李世民闻言眉毛都竖起来了,豁然起身,三步并作两步走到内侍跟前,将他踢了一个跟斗。

    小内侍哪敢叫疼,慌忙爬起来趴好,大气都不敢喘。

    “你们怎么伺候太子的?!”李世民抖着手指着他,怒道:“太子若有个好歹,朕要你们统统陪葬!!”

    韦贵妃也慌了神,这太子可是长孙皇后和皇帝陛下的长子,是两人最看重的继承人,万一有个好歹,那还不翻了天啊?!

    李治则早在东宫的人进来时就已经站了起来,听说兄长坠马,他脸上也满是凝重之色。说来他跟两个一母同胞的兄长并不亲近,自出生以来他就跟在母?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