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其他小说 > 〖武则天〗女皇之路 > 〖武则天〗女皇之路第19部分阅读

〖武则天〗女皇之路第19部分阅读

没退到殿门呢,忽见李二陛下指着她道:

    “你留下……”

    其他宫人听到李世民这话,加快了退出的步子。

    顷刻之间,整个寝殿只剩下李世民和吴诩两人了。

    吴诩不知所措地立在殿门前,对于一个越紧张就越面瘫的人来说,此时此刻心里明明怵得要命,脸上却必须要做出恭顺微笑的样子来,实在是有些为难她……

    结果,唇角要翘不翘,形成了一个诡异的弧度,好像面部抽筋了一样……

    =___,=

    小吴同学应该庆幸她现在是个声娇体软美艳如花的妹子,如果换成她(他)本尊,这样的表情绝对会同性被认为是皮笑肉不笑的挑衅!

    李世民被吴诩傻乎乎的表情给逗乐了。

    原本只有那么一点点逗弄一下对方的小心思,现在可多了不少再进一步的兴趣。

    “你过来,朕有话问你……”李世民的嗓音低淳浑厚,因为风寒的缘故,还带着一点鼻音,听起来充满了男性魅力,相当性感——当然,小吴同学是绝不会承认这种一听就让她寒毛耸立直打哆嗦的嗓音有什么好性感的= =

    吴诩像个小媳妇儿似的蹩到榻边,视线都不敢往李世民脸上放,游弋在对方中衣的领口衣襟上下。

    李世民饶有兴致地上下打量着眼前的少女,目测对方的个头已经超过他的胸口了,身材发育得相当不错,初夏的宫装穿在她身上,实在是多一分太丰减一分太瘦……

    李世民还记得初次召幸武才人时候的情景,那时候的少女五官都还没长开,脸蛋圆圆的十分讨喜,现在的她脸上的婴儿肥已经不见了,但依然圆润粉嫩,像只熟透了的水蜜桃,让人徒生咬一口的欲望……

    “不知圣人有什么话要问妾的……”久不见李世民开口,吴诩觉得芒刺在背,索性硬着头皮出声询问。

    李世民没有马上回答,他从榻上下来,慢慢走到了吴诩身前,居高临下地俯视着少女。

    “回答朕……你是不是……不再想回掖庭宫去了?”

    吓!

    吴诩愕然地退后两步,猛抬起头,瞪大眼盯着李世民,不知该说‘是’还是说‘不是’……

    她认为,无论她怎么回答,都不太对,很明显的,这两种答案都有陷阱!

    可是她又不能不回答……

    李世民的面孔背着光,让吴诩看不清他的神色,但她知道一旦她的回答不能让男人满意,那个男人一定会冷笑着把她丢到掖庭北宫,让她死得很惨很惨很惨(回声一万遍)……

    “这个问题很难回答么?”李世民挑眉,向着少女站立的位置又上前了一步。

    “不、不是……”男人高大的身躯造成的阴影给吴诩带来了巨大的压迫感,她忍不住又想后退,但是下颚忽然传来的痛楚让她不敢再轻举妄动……

    “你说不?你不愿意回掖庭宫?”

    李世民一只手捏着吴诩的下巴,一只手轻轻摸着自己唇上的短须,好像在欣赏一件珍玩……

    “是、是的,不不不……我…妾不是这个意思,妾的意思是这个问题不难回答,呃……”吴诩语无伦次地辩解道。

    就算她做梦也想离开掖庭宫,可她怎么敢宣之于口,还是当着大boss的面承认,这不是找死吗?!

    眼看着少女被他逗弄得快要哭出来了,李世民好心地放了她一马,淡淡道:“朕知道,你是舍不得十九娘,兕子也舍不得你……”

    “可兕子总不能永远留在万春殿,你也一样……”

    说到这里,李世民的眼忽然亮得让人害怕。

    “朕给你一个机会……”

    诶?

    话题转得有点略快啊!

    吴诩露出疑问的表情。

    “如果,你能让兕子在三年之内不犯气疾,朕就许你九嫔之位,不用再回掖庭宫了……”

    吴诩被李世民这一席话说懵了。

    什么叫三年之内不犯气疾?

    什么叫许以九嫔之位??

    这条件怎么看都是她占便宜好不好!

    小萝莉虽然有气疾之症,平日里药丸药汤也没见断过,可吴诩待在万春殿的这么多年了,还从来没见过她真正发作过……

    至于三年以后,李明达也该及笄了,吴诩真不认为她能在万春殿待到那个时候……

    所以……

    其实李二陛下是在给她安排工作期满后的转岗事宜吧?

    待遇还挺高的嘛……

    九嫔什么的,话说小徐妹子这么得宠也不过是这个职位而已啊!

    难怪人人都喜欢抱大腿,抱对了大腿,少奋斗二十年,有木有!

    吴诩这一乐,对李二陛下的畏缩之情也通通不见了,笑得那个真挚啊,心甘情愿跪下来高呼‘圣人万岁’,只差没拍着胸脯保证她会坚定不移地守护公主殿下,确保她健康快乐成长……

    “起来吧。”李世民似笑非笑地看了吴诩一会儿,忽然道:“你果然是个有趣的,难怪兕子离不了你……”

    “那么,现在你来取悦取悦朕吧……”

    哈?

    没等吴诩明白过来李二陛下这话的意思,她就被一股大力拖了起来。

    即使还在病中,李世民在体力上跟吴诩这个手不能提肩不能挑的软妹子相比,也是占着压倒性的优势。

    所以,吴诩像是一只小鸡仔一样,被李世民轻轻一拎就拎到了榻上。

    这过程几乎不用一秒钟的时间。

    躺平了的小吴同学头脑一片空白,她还没搞清楚眼下的状况呢。

    等她发现李二陛下已经开始慢条斯理得宽衣解带了,才知道大事不妙!

    吴诩几乎是手脚并用地爬起来缩到了睡榻的角落,抬头发现李二陛下已经赤果果地压过来了……

    “圣、圣人,我…妾那个……不、不行……”少女几乎蜷成了一团,大大的杏眼里水光粼粼,那楚楚可怜的神色反而更会让人升起肆虐的心思……

    李世民挑眉,“为什么不行?”

    “妾、妾那个……那个……”吴诩急得满头大汗,支吾了半天才憋出一个推脱的理由,“妾没有沐浴更衣,那个……身上污秽……不宜侍寝……”

    李二陛下闻言只是淡淡地哦了一声,开始屈尊绛贵给吴诩脱衣服……

    吴诩哪里敢反抗,僵着手脚,任李世民上下其手,眼睁睁看着自己薄薄的几层裙衫被解下丢到地上……

    “圣、圣人……您还在病中,不宜劳累……”已经同样赤果果的小吴同学还想垂死挣扎一下,提醒某人节制一些,那个……最好是,只来一次,成不成?

    ~~~~(_&1t;)~~~~

    “你觉得,朕不行?”理解有误的李二陛下忽然笑了,露出一口白森森的牙齿。

    还从来没有哪个女人敢怀疑他‘不行’的呢!

    男人的尊严不容践踏,何况是万乘之尊的天子。

    所以,李世民决定今晚就让这个胆大包天的小女子吃点苦头,不让她乖乖求饶,决不罢休!

    想毕,李二陛下的目光在少女身上逡巡起来,寻思着从哪里开始下口才好。

    吴诩全身僵硬,泪眼汪汪,刚才李世民的话一出口,她就知道自己错了……

    她怎么就忘了李二陛下这货有多么自大,是个典型的打肿脸装胖子,腹黑皮厚最爱装逼的坑爹帝啊!

    她居然还指望他一次就搞定?!

    吴诩恨不得时光能倒流,把刚才说出的话全部吃回去!

    这次真的是死!定!了!

    ~~~~(_&1t;)~~~~

    小吴同学还来不及哀悼完她的失误,李二陛下已经一口啃上了少女圆润的肩头,开始慢条斯理地享用今晚的宵夜…………

    “嗷!!!!!!!”猝不及防的疼痛从肩头传来,吴诩立马飙泪了。

    好痛啊~~~~(_&1t;)~~~~

    她几乎能闻到了血腥气,肯定破皮了……

    李世民你个禽兽,嘤嘤嘤……

    你丫绝对是在报复!!!

    刚刚赶到甘露殿的彤史二人组,一只脚刚刚跨进殿门呢,就听到了吴诩的那声惨叫……

    两人吓得一抖,不约而同缩回了脚。

    圣人,您老人家果然还是一如既往的凶猛啊=__=|||

    话说那位武才人已经有好几年没有承幸了吧,圣人您这么不怜香惜玉,真的没关系吗?

    两人面面相觑,寻思着要不要叫个太医来预备着急救。

    这时,寝殿内又传来一声更加凄厉的惨叫声……

    那嗓音都变了调了,不知道的人还以为里面的妹子是在受什么酷刑呢……

    (吴诩(异常愤怒):谁他喵的说这不是酷刑?!!李世民那个禽兽那么大的¥捅进来,我¥唔唔……(被强制消音)

    葱(抹汗):那谁,赶紧把人拖下去,李二陛下还等着吃肉呢=。=)

    两位彤史忍不住又是一抖。

    还是叫太医吧,多准备些止血敛肌的膏药什么的……

    81晋江独家首发 , ,

    第七章博弈 o7

    两日之后,李二陛下终于病愈还朝了。

    众大臣见他脸色红润,神清气爽,完全是一副吃饱喝足飨足的模样,不由暗暗疑惑。

    难道圣人这次生病其实是装的,又是缓兵之计不成?

    不怪众人要这样想啊,谁叫李二陛下老喜欢做些开天窗的事呢!

    废掉承乾可不是一句话一张罢黜诏书就完了的事,善后扫尾的工作还多着呢!

    承乾被册立为太子已有十七年之久,多次监国未有纰漏,若不是这次犯的事太大,说实话诸多老臣是不愿意看到他被罢黜的。

    既然承乾已经下台,东宫的旧属自然要处理一下。

    比较坑爹的还有,那些三品以上京官们的嫡子嫡孙们,当初可都被李二陛下丢到东宫跟承乾培养感情去的,到现在还都打着东宫的标签呢!

    这些人的处置,也需要李二陛下亲自拿主意。

    这扫尾工作真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

    所以,李世民的忽然病倒,不仅让东宫‘旧属’的心中不安,连长孙无忌这些心腹老臣也心头惶恐。

    就怕李二陛下一抽风,把立新太子的事无限时地拖延下去……

    这让那些早已打好腹稿,准备着挽袖子上阵推举心目中的理想储君以及试图在新太子面前露脸的文武大臣们情何以堪啊!

    所以,东宫的问题必须迅速解决!

    出乎众人意料的是,重新还朝的李二陛下并没有回避对承乾旧属的处理问题,反而表现得异常雷厉风行,连下数道旨意,将东宫属官左庶子张玄素、右庶子赵弘智、令狐德棻、中书舍人萧钧全部以各种名义撤职的撤职,贬的贬。

    不仅如此,承乾在朝中的一些隐藏势力也被清理得一干二净。

    甚至于一些亲近东宫的大臣如杜正伦等也受到了牵连,贬官、降级、外放的不在少数……

    不幸中的大幸是没有人在这次清洗中丢掉性命了!

    一向喜欢喷人的御史们对这样的结果也没有表示任何异议。

    看来皇帝陛下即使在病中也没闲着,早就安排好了一切,既为新太子铺了路,同时也为废太子承乾谋求了一道活命的保障——对于一个对帝位已经没有任何威胁的兄弟,新帝碍于面子也不该太苛待的,反而为了名声计,更要善待承乾。

    李二陛下此举也算是用心良苦了……

    但是,说好的新太子呢?

    李二陛下做好扫尾工作就没有下文了……

    魏王党的得力干将们几次暗示,李二陛下就是不接茬。

    直到原太子太傅于志宁上书。

    承乾虽然被罢黜了太子之位,于志宁这个东宫老教师却没受太大牵连,依然挂在东宫名下领工资。

    可是继续呆在已经没有了太子的东宫里,于老爷子难免有些别扭。

    于是,老爷子上书李世民,要求再给他找个学生来吧……

    这个要求很正当合理。

    李二陛下接到奏折也没多说什么,直接召开大会,要求公开选举太子,让百官在五日之内呈上推举奏折。

    李二陛下的儿子比起他爹李渊来算不上多,质量上也略差。而且李二陛下这十四个儿子中有好几个已经早夭,到贞观十七年时,长大成|人的也就那么几个,其中还包括不听话被咔嚓掉的李佑,纨绔子弟李愔之流不肖子,不提也罢……

    真正有资格问鼎储君之位的人其实也就长孙皇后的那三个嫡子。

    承乾这个嫡长子既然被废,储君之位也就基本上就在剩下的两个嫡子——四皇子魏王李泰和九皇子晋王李治之中选了。

    当然,除了这两个嫡子之外,李世民还有一个庶长子——三皇子吴王李恪,之所以要提到他,一是因为他是现存的除承乾以外最年长的皇子,品行样貌都不错,酷爱游猎,英勇过人,曾被李世民称赞‘英果类我’;二是,因为其母杨妃深受皇帝陛下宠幸,一度曾被视为继后的候选人,虽然封后失败,但李二陛下明显并未死心。如果杨妃最终能登上后位,那李恪就子以母贵,也算是嫡子了,自然有跟李泰和李治有一争之力!

    只不过,目前看来,杨妃要在短期内封后是不可能的,所以李恪出线的希望并不大。

    在这个嫡庶之别如云泥的时代,只要李泰和李治这两个嫡子中任何一个在,李恪这个庶子基本上就已经失去了成为储君的机会。

    所以说,储位其实就是在魏王李泰和晋王李治之间选而已。

    而皇帝陛下到底属意两个皇子中的哪一个,众人觉得这真不是问题,根本不需要讨论好吧!

    承乾被废之前,李二陛下对待魏王李泰的宠爱那是全国人民有目共睹的。

    前太子是为了什么下台的,不用咱科普了吧?

    但导火索却是魏王遇刺一案……

    在人民群众的眼里,承乾的下台就是为了魏王腾位置的。

    现在这个储君之位将属于谁,不都是铁板钉钉的事吗?

    还讨论啥?公举啥?

    不过是皇帝陛下想走个程序而已!

    到时候,新太子还不就是魏王嘛!

    但事情真是这么简单明了吗?

    怎么可能?!

    诸如长孙无忌、李世勣这些老狐狸都暗暗翻了个白眼。

    如果李世民真想立魏王,又何必多此一举要大家公推呢?

    李二陛下好面子喜欢形式主义是不假,可在重大问题上的决策他是绝不含糊的!

    就如在处置承乾的问题这件事来说,李二陛下一开始说的也是让众臣子公决,最后还不是一意孤行饶恕了承乾的性命。

    这次重新立储其实也一样。

    没有了承乾,李泰实际上就是李世民最年长的嫡子,无论遵照礼法还是遵循个人感情,李二陛下只要一句话就可以直接册封他为太子了,没人可以说个不字。

    可是,李世民偏偏要大张旗鼓地命众人公开投票表决……

    这里面一定有阴谋!

    其实,长孙无忌等人是高估李二陛下了,他之所以要这么做不外乎两个原因,一是用选立新太子一事压下承乾谋逆一案的不良影响,让众人把注意力转到新一任储君的身上来;其二大概是要试探一下众臣对他家青雀的态度了……

    毫无疑问,李世民还是十分疼爱李泰的,也相信他家四郎是有资格做新太子的,但是因为承乾的缘故,他与四郎之间远不如往日那样亲密,也就没有马上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他。

    而许多老臣因为当初魏王僭越太子的事,对李泰颇有看法,这也是李世民没有直接说出要立李泰的缘故——他可不希望四郎成为一个得不到朝臣们支持的光杆太子!

    所以,还是公推吧……

    他老人家可是送了了不少人给四郎,没道理这点小事都办不成。

    结果,公推的过程并没有李世民想象的那样顺利。

    御宇多年的李二陛下,忽然发现他朝堂上的文武大臣已经不是铁板一块了……

    皇帝陛下的公推旨意一下,朝野上下顿时议论纷纷。

    如先前预计的一样,太子的候选人就魏王和晋王两人,朝臣们也大体上分成了三派。

    除了明确支持魏王或晋王的大臣之外,大多数人都是中立派,对两个皇子的感官差不多,基本上都还处在观望状态。

    魏王文思敏捷、才华横溢、长袖善舞,一直深受李世民宠爱。但正是由于李二陛下对李泰的过度溺爱,一些元老重臣对他?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