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其他小说 > 〖武则天〗女皇之路 > 〖武则天〗女皇之路第26部分阅读

〖武则天〗女皇之路第26部分阅读

李相公正准备求见圣人呢……”

    “哦?”李治闻言,忍不住起身在榻上来回踱步。

    “几位相公没事就好……”李治沉吟了半晌,然后对在一旁侍候的王内侍道:“王翁,待会儿你去长孙相公和李相公那里一趟,把贵重的药材送些过去,好生抚慰一番……”

    王内侍忙躬身应了,立刻退下去办事去了。

    李治看着王内侍离开大殿,然后对着几个随侍的宫人做了一个退下的手势。

    那些宫人无声地行了一礼,然后快步退出大殿,并关上宫门。

    眼见殿上只剩李小九陛下和薛仁贵君臣二人了。

    李治又坐回上首的榻上,对还跪在大殿中央的薛仁贵道:“爱卿,你坐到朕下边来,朕有话问你。”

    “谨遵命。”薛仁贵忙谢了恩,小心翼翼地坐在李小九陛下下手的坐榻上。

    “不知爱卿与汾阴薛氏有何关碍?”汾阴薛氏是朝中有名的官宦世家,祖上是历事三朝的大文豪薛道衡,其子孙多是颇有文采的名士,尤其如今的弘文馆薛元超,年纪轻轻就颇有宰相之才,是李治暗中看好的人。

    当初李二陛下就曾经有意将李明达许给薛家。

    李治乍听薛仁贵的名讳,首先就想到汾阴薛氏,不过薛氏素来出文人名士,倒是很少有从军的。

    而吴诩昨晚那句‘白衣破高丽’‘三箭定天山’更是引起了李小九的注意。

    他一直都知道吴诩总会有些奇怪的言论冒出来,虽然听起来很不可思议,却都有据可循。

    李二陛下晚年三征高句丽失败,这让强盛的大唐蒙受了巨大的耻辱,而李小九从继位开始就一直被拿来跟先帝的文治武功作比较,一直被人看做是柔弱之辈。

    李治一直想要摆脱这种状态,所以他总会下意识更关注朝中的青年官员。

    这次万年宫大水,更让李治更清晰地看到了他帝位的隐患……

    这个帝国虽说是他李氏的帝国,可如果有一天他没了,帝国却并不会受到多大的影响,很快就会有新的圣人取代他的位子。他的去留居然跟这个帝国完全没有关系,这叫他情何以堪?!

    那些朝臣们在意的只是龙椅上的圣人,而并不在意这个圣人是不是他李治!

    他必须尽快建立起自己的班底,而不是总事事都让舅舅决定。

    舅舅的年纪已经不小了,现在的政事堂班子大概也用不了多久了……

    眼前这个年纪比他大不了多少的青年正是他可以争取的对象之一。

    如果他是汾阴薛氏的人,倒也不错。

    不料,薛仁贵却赧然道:“末将出身寒微,只是绛州一介平民,怎敢与汾阴薛氏相提并论……”

    李治听说薛仁贵出身寒门,就更感兴趣了,“爱卿何必自谦,当年马相公(指马周)也是白衣入京,还不是深受先帝信任,造就了一段君臣相得的佳话么?”

    “朕相信爱卿也能建立不逊于马相公的功绩!”

    李治忍不住起身走到薛仁贵面前,认真道:“爱卿愿意为朕开疆拓土么?”

    薛仁贵闻言,非常激动地离席跪地高声道:“末将愿意!末将一直梦想为大唐开疆辟土,远扬国威!”

    李治忙把薛仁贵扶起来,笑道:“朕希望爱卿能记住今天的话……”

    薛仁贵的个头可比李小九陛下高了近一个头,李治本想拍拍他的肩膀的,结果发现他要做这个动作的话就必须踮起脚尖= =

    感觉略丢脸。

    昨晚吴诩只是多看了薛仁贵几眼,李小九陛下就已经非常吃味了,现在猛然发现这个小子比他高还比他帅,李小九陛下就有些ho1d不住……

    235第 235 章

    第十六章改元 o7(下)

    “圣人去行宫前,本宫派了一名心腹宫人随行伺候,昨夜那名宫人拼死逃回长安,向本宫说了这件祸事……”王皇后也不隐瞒,反正后宫的女人哪个不想往圣人身边放一两个人的,她作为正宫皇后,在圣人身边放人乃是天经地义的事。

    但褚遂良这人一向见不得这种事,闻言也不由皱起眉头,道:“不知那名宫人在何处,老臣想细细询问一下行宫的详情……”

    魏国夫人听褚遂良这么说不由有些不悦,只觉褚遂良也太不把皇后放在眼里了,居然为不信任的样子来。

    王皇后倒是觉得褚遂良比较谨慎,便让心腹女官去把那个宫人去叫来。

    恰好此时柳奭也赶到安仁殿了,他见褚遂良已经到了,忙上前见礼。

    “褚相公……”

    褚遂良见是皇后之舅,只是微微点头,淡淡答了一句:“柳相公……”

    两人虽说是同级,但褚遂良身上还挂着个先帝托孤之臣的名号,这朝中除了长孙无忌和李绩,其他官员在他面前都不由自主要矮上一分。

    所以,褚遂良对柳奭的冷淡态度,柳奭并没觉得有什么不妥。

    但是,柳奭对褚遂良的恭敬让上座的两个女人都有了不好的想法。

    魏国夫人柳氏原本见了自家兄弟到来,心里胆气就壮了三分,可那褚遂良居然如此倨傲,见了柳奭竟然安坐不动,柳氏不免有些恼怒。

    而王皇后一向以自己的姓氏为傲,对舅家也颇多倚重,她还从来不知道自己的舅舅还需要对别人卑躬屈膝的呢!

    两个女人心中不乐,面上倒是没表露多少。

    至于褚遂良这位出身官宦世家的高干子弟,也没有想到自己无意之中的一个举动会引发同利益集团的领头人说不满,而因此引来杀身之祸……

    这是后话了。

    却说当初从行宫逃回长安的宫人是两个,一个当然是王皇后的人,一个却是徐昭容的人。

    当年徐惠深受李二陛下宠幸,一度是宫中最得宠的妃子,手下也颇有几个心腹。

    徐惠去世后,这些人就全部给了徐小妹。

    徐小妹原本只是一心教养二十二娘,不管宫里的事的,可萧贵妃和王皇后互相争斗,她又是除了两人之外家世最好的嫔妃,怎么可能置身事外?

    于是,徐小妹就开始用她姐姐给她留下的那些人。

    一面和王皇后虚应故事,一面与萧贵妃虚以委蛇,好歹在宫中有了一席之地。

    这次去行宫的人倒不是她有意安插的,只是那个宫人曾经伺候过吴诩,王内侍给吴诩选人的时候就把她给选上了……

    也是这宫人命大,当时被大水冲出了行宫后就掉进了西海,然后她就一路沿着河流漂到了离行宫足有百里之遥的另一个小县城,被一搜行船发现了。

    她被人救上来之后就日夜兼程赶回了长安,把行宫的消息告诉了徐昭容。

    二十二娘一听待她如父的皇帝亲哥和干娘吴诩都生死不知,险些昏死过去!

    这两个人可是她在宫中的大靠山呐!

    吴诩前儿还专程过来告诉她,要给她找户好人家嫁了呢,这嫁妆都快办齐了,居然出了这么大的事……

    二十二娘哭得惊天动地,徐昭容倒是很冷静。

    “贵主儿先别急着哭,以我之见,王皇后等人怕是已经得到这消息了……”

    说着,徐昭容让自己的心腹阿方和红杏去打探一下各宫的动静。

    两个宫人领命而去,不到一盏茶的功夫就回来了。

    “娘子,皇后忽然下了禁令,不许各宫的人随意行走!”

    “小姨,皇后这是什么意思?”二十二娘倏然停止了哭泣,不解地问道。

    徐昭容忍不住冷笑一声,道:“还能为了什么,她是要趁乱夺权了!”

    “萧贵妃怕是要不好了!”

    二十二娘也是李氏的女儿,又有徐惠的聪慧基因在,一听她小姨的话,立刻领悟了。

    “那咱们该如何避祸?”

    徐昭容听二十二娘这么说,不由笑了:“贵主儿担心什么,皇后说忌惮的无非是萧氏及其子,小姨我无儿无女,她不但不会动我,还会着力拉拢我呢……”

    “这么说,孤和小姨只要坐山观虎斗就是了?”二十二娘闻言,不由皱了皱鼻子,不悦道:“这两个女人,孤谁也不喜欢!孤不信干娘就会这样死了!”

    “小姨也不信……”徐昭容摸摸二十二娘的头,低声道:“都说天子有百神护体,逢凶化吉……”

    “嗯,小姨说的是……”二十二娘闻言点点头,擦干泪水,露出一副公主该有的矜贵神色。

    “从今日起,彩丝院上下看好门户,不得单独行动!”

    于是,与彩丝院交好的几个嫔妃见徐昭容和二十二娘都这么谨慎小心,也都守好门户,不敢随意打听消息了——这无形中倒是帮了王皇后一个大忙。

    而与王皇后相对的,萧贵妃则是希望局势能乱起来。

    虽然萧贵妃的探子没能从行宫带来什么消息,她却从王皇后宫中的细作那里到了两位相公先后进宫的事。萧氏也有人随驾道行宫的,很快也传来了大水冲毁宫殿的情报。

    只是,在李小九陛下刻意安排下,所有传到长安的情报里都没有关于圣驾安危的那部分。

    “圣人的生死竟然一点消息也没有吗?”萧贵妃神经质地撕扯着臂上的披帛,姣好的容颜竟然变得有些狰狞。

    她的心腹宫人跪在榻上,连头也不敢抬,低声道:“娘子不要慌,圣人乃是天子,应该不会……”

    “废话!圣人怎么可能会被大水……”萧贵妃自己都说不出那个字来,只能烦躁地在榻上来回走动。

    “难道真的没有进一步消息了?”

    “回禀娘子,皇后已经下令各宫禁足,婢子也没办法再出去打探了……”心腹同志表示很无奈。

    “好了,你先下去吧!”萧贵妃也没办法了,只能把人挥退再说。

    一旁的杨尚宫这时开口道:“娘子不要急,老奴看着这事透着古怪,娘子须静观其变才是……”

    “尚宫别说风凉话了,事到如今本宫哪里还能静观其变啊!”

    “一旦太子即位,本宫和素节就是死路一条了!”

    以前王皇后没有儿子,那圣人一死,鹿死谁手还未必可知!

    如今,皇后有了个太子做养子,没有圣人,她就是铁板钉钉的太后了!

    那她有再多的儿子又有什么用?

    没了皇帝陛下的庇佑,她们这些宠妃就是有通天的本事也只能等着被皇后收拾了。

    想想当年的戚夫人吧……

    就算王皇后没有吕后那样残虐,也绝不会让她有好日子过的!

    萧贵妃的慌乱可想而知。

    杨尚宫却老神在在道:“娘子且听老奴一言……”

    “圣人若是果真在行宫驾崩了,这消息绝不会这么快传到长安的!”

    萧贵妃闻言,不由奇道:“这是何故?”

    “娘子难道忘了先帝之事?”李二陛下就是死在行宫的,但随行的辅政大臣秘不发丧,先派褚遂良进京解了李绩的官职,调集了禁卫道行宫护送太子先回长安,这才宣布丧讯的。

    如果李小九陛下果真遭到不测,也应该循先帝之例,秘不发丧!

    怎么可能让圣人下落不明这种扰乱人心的消息传到长安呢?!

    萧贵妃一想也对,便对杨尚宫道:“依尚宫的意思,圣人应该是安然无恙咯~~那怎么会有这样骇人听闻的消息传来呢?”

    杨尚宫道:“这也正是老奴不解的地方……”

    “不但圣人的生死不明,连几位相公的死活也不知,这委实有些奇怪了!”

    萧贵妃闻言,略一沉吟,道:“本宫就依尚宫之言,先静观其变吧……”

    说完,她有补充了一句,“本宫还是不放心四郎,尚宫想想法子,把他接回延嘉殿再说……”

    “娘子放心,老奴定不辱使命……”杨尚宫忙应了,快步出门想办法去了。

    长安这边暗波汹涌,行宫那里倒是万众一心在做一件事,就是赈灾。

    这次山洪暴发,不但行宫损失惨重,连挨着行宫的几个村子都遭了殃。

    死伤的三千多人里起码一半是村子里的普通百姓。

    李小九陛下在灾害次日就跟着几位相公亲自去了几个村落视察,对受灾群众进行了亲切慰问,并保证会关注灾后重建工作,还表示行宫附近的几个县都可以免除一年的赋税。此外,每户受灾的农户都领到李小九陛下私人给予的金铢布帛等物作为慰问品。

    这样李小九陛下在百姓们心目中那高高在上的形象立刻变得生动立体起来……

    吴诩本来也想跟着去的,结果武妈妈死活不让她去,生怕她到处乱跑,把孩子给弄没了!

    “阿娘你担心什么呀?我身体好着呢~~~~”吴诩哭笑不得地端坐在榻上,对杨氏道:“圣人去慰问百姓,我身为圣人的妃子,自然也该尽自己的责任……”

    杨氏被吴诩这话给气乐了,“你一个妃子,该尽什么责任?难道不是生育皇子么?”固宠才是王道啊!

    说到这里,杨氏有意无意地看了一旁的武顺一眼,继续道:“华娘啊,别看圣人现在宠着你,这宫中还不知有多少人等着抢你的位子呢,你可不许大意啊!”

    236第 236 章

    第十六章改元o8

    吴诩被杨氏的话噎得半死,偏这时武大姐也出声劝道:“阿娘说的不错,华娘你可得好好保养这个孩子,你年纪也不小了……女人的青春不长,色衰而爱驰……”

    色衰而爱驰?!

    吴诩一听到这个词,顿时满头黑线……

    哥可是个有内涵的人= =

    “阿姐,我看我是不是该赶紧给您找个姐夫了= =”吴诩忍不住嘀咕道。

    武顺听到这话,立刻白了脸,半晌才讷讷道:“华娘,你、你胡说什么呀……哎呀,方太医来了……”

    说话间,一个年轻的太医低着头进来了。

    吴诩看这个年轻人有些眼生,不觉皱起了眉头……

    “这位是……”吴诩看向武大姐,不解地问道:“怎么不见孙翁?”

    武大姐还不及回答,那位年轻的太医已经回道:“启禀昭仪娘子,孙翁从昨夜起一直为受伤村民医治,分身乏术,故而娘子这里由小臣过来……”

    说到这里,方太医脸上有些红,好像担心吴诩不相信他的医术似的,强调道:“小臣进太医院后就一直随孙翁学习,专攻妇人和小儿……”

    说到自己的专业,那方太医就开始滔滔不绝讲一些专业术语,听得吴诩两眼直冒金星。

    “好了、好了……”结果杨氏先不耐烦了,打断了小方太医的学术报告,对吴诩道:“这位郎君既然是孙翁的高足,想来医术是不错的,华娘你赶紧让他瞧瞧……”

    吴诩只得伸出手腕让方太医诊脉。

    方太医毕竟年轻,又是第一次给皇帝陛下的宠妃诊视,摸上吴诩的手腕时,指尖抖得厉害,好半晌才冷静下来。

    杨氏和武顺母女二人看得好笑,吴诩则是鄙视不已,不就是摸摸妹子的手吗?至于紧张成这样吗?

    想当年她在掖庭宫的时候,每天不知要吃多少妹子的嫩豆腐呢!

    小吴同学也不想想,她自己现在可不是普通的妹子了,这些太医同志一个不小心,就可能脑袋搬家的= =

    李小九陛下可不像外表看起来那么小白脸,好吧!

    好容易例行检查完毕,方太医额上都出了一层细汗。

    他也顾不得抹汗,对吴诩恭敬道:“娘子身子无碍,腹中的皇嗣也十分康健,不过……”

    “不过什么?”杨氏一听到方太医话中出现了转折的词句,立刻紧张起来了。

    吴诩也露出了关注的神色。

    说实话,她这一胎怀得一点感觉也没有,到现在连孕吐的症状也没出现过,要不是肚子一天天大起来,她真的要怀疑这里面是不是真的有个孩子在。

    就算是这次行宫大水,她跟着李小九仓皇逃命,之后整个人都被雨水淋得跟只落汤鸡似的,结果也是什么事也没有,甚至连感冒的迹象都没有……

    武妈妈倒是紧张了个半死,请太医,灌姜汤,观察了这么些天,才稍微相信吴诩没问题。

    尽管如此,武妈妈还是不许吴诩到处走动,只让她留在太芓宫养胎……

    为此,吴诩还听阿韦说武妈妈私下里找了李小九密谈了许久,弄得圣人都一脸讪笑,惶恐不已……

    这丈母娘够bh!

    吴诩自然越发不敢忤逆杨氏了,每日里只能留在太芓宫听杨氏和武大姐讲讲儿女经,逗弄逗弄两个小屁孩儿……

    此外最重要的工作还是在武妈妈的监督下喝保胎汤药和进行例行体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