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其他小说 > 〖武则天〗女皇之路 > 〖武则天〗女皇之路第69部分阅读

〖武则天〗女皇之路第69部分阅读

人居然不幸毁容了!

    李治闻言,差点没把那个老太医给丢出去,就是李世民的脸色也十分难看…………

    竟然让吴诩留在甘露殿的偏殿厢房养伤。

    “你这人怎么这么不让人省心呢!”小徐妹子得到消息后立刻就跑到甘露殿来探望了。

    看到吴诩这货还憨吃酣睡的,徐惠就忍不住想抽她,可看她脸上包了极大的一块白布,她只好在吴诩脑袋上敲了一记。

    “阿徐,我明明是受害者啊~~~~~~~~~~~~~~”吴诩抱着脑袋,不满地嘟囔着。

    “闭嘴。”徐惠再看吴诩那只包成熊掌的爪子又是一阵眼抖。

    “你怎么敢用手去抓鞭子啊?!你知不知道你的手差点废掉啊?”

    “不是跟你过了,不许吃豆饼!”

    ……………………

    小徐妹子气势如虹,吴诩立马俯首称臣。

    “我错了,我错了……阿徐你别生气了…………”吴诩打躬作揖,一脸谄媚,她算是怕了小徐妹子了,一旦教训起人来,就没个完,跟李二陛下心中那个温柔娴淑的徐充容更被是判若两人!

    “知道错了就快把药喝了!”

    “…………”这药真的很难喝的好不好——

    还有那个什么除疤的膏药,黑乎乎的像淤泥一样,很恶心的,有木有——

    偏这些东西都是小徐妹子整治出来的,吴诩一句吐糟都不敢有。

    原来,陈太医表示吴诩脸上的伤会留疤的时候,徐惠就主动表示她有办法。

    她们老徐家家学渊源,珍藏着许多古籍,其中也包括一些医药书籍。

    徐惠打小就是博览群书过目不忘的才女,正巧入宫前在家看到过一个方子,可治愈伤痕不留疤的…………

    索性就告诉了太医院,让他们给吴诩治疗。

    陈太医算是十分谨慎的,得了方子,先在药人身上试了,这才敢给吴诩用。

    实验表明,徐惠提供的方子不但能去疤,还有美容的效果,配着汤药一起喝,还有暖宫养阴的功效~~~~~~

    小吴同学只听到美容两个字就囧了,自己这种一化妆就近乎妖媚的容貌一直让她很困扰啊…………

    再美容下去还不成妖孽了?!

    况且,她之所以会被高阳公主抽,多少也有因为容貌太出色招惹是非的缘故…………

    不过,看李小九为了她的脸又急又痛的样子,吴诩也不免心软。

    只好在小徐妹子虎视眈眈的监督下,喝苦药,抹淤泥…………

    有时小徐妹子不方便到甘露殿来,监督的人就换成了李治…………

    而太子殿下比小徐妹子还要凶残,生怕吴诩不遵医嘱,专程把自己身边最得用的小顺子都派来来,专门负责给吴诩煎药…………

    人小顺子公公可是太子殿□边的大红人,就是宫中四妃见了,也要客气三分,更别说小吴同学现在只是个殿前宫女,见面只有行礼的份儿…………

    不过,谁最苦逼谁知道。

    小顺子这个差事是当得战战兢兢,每次吴诩向他行礼问好,他都恨不得跪下磕头,求吴诩放过他吧………………

    经过众人的不懈看护,小吴同学的小脸完整度算是保住了…………

    最开心的人果断是李小九。

    惹得吴诩都忍不住道:“我的脸上留不留疤又有什么关系呢?你紧张个什么劲…………难不成我毁了容,你就得负责到底不成?”

    李治双眼晶亮亮地盯着吴诩,笑道:“孤求之不得…………”

    “呃…………咳咳咳…………”吴诩差点被李小九的话呛死,“你别开玩笑了”

    “我没开玩笑…………不管你变成什么样,我都…………”

    “停停停…………你别说了…………”吴诩一听这对话的趋势有点不大对劲,就忙喊了暂停。

    李治只能无奈地看着吴诩,他不想逼她,可是他的忍耐力也越来差了…………

    也许下一次,他就不会这样憋屈的闭嘴,而是扑过去封锢对方的小嘴,不容她拒绝,强势地掠夺走她的呼吸和绝情的话语…………

    ----------继续走剧情的分割线--

    贞观二十一年八月,李世民二征高句丽失败,这两次战争给大唐王朝带来了巨大的损失,社会经济相当于倒退了十数年,贞观之治的繁华景象已经露出颓败的迹象来…………

    而还沉迷于自己文治武功的李二陛下根本没意识到他的失误,他只看到了小小的高句丽扫了他的颜面,他忍不下这口气,于是不等远征高句丽的大军回来,他又下旨诏命江南12州工人造大船数百艘,以备来年再征高句丽…………

    同时,李世民有派名将阿史那杜尔、契必何力、郭孝格等出击龟兹…………

    除了对一班子番邦小弟不满之外,李世民对自己的行宫规模也表示不满,在翠微宫竣工后,李二陛下又下诏在宜春凤凰谷修建玉华宫,并将各地进供上来的宝马良驹都放到凤凰谷豢养。

    然后这些宝马良驹就落到了小吴同学的手里了…………

    她是实在受不了李小九最近的紧迫盯人战术了!

    索性向李二陛下申请去行宫祸害他宠物去了…………

    李治恨得牙痒痒,可一点法子也没有。

    因为最近他的压力越来越大了,他爹重第一次远征高句丽失败开始,就变得不对劲了…………

    虽然他很不愿意承认,但他爹真的一步步再向‘暴君’形象靠拢…………

    对外开战,穷兵黩武;

    大修宫室,铺张糜费;

    还有搜刮王羲之等名家帖子,收藏良驹宝马等等…………

    李治作为他爹的贴心,当然要为李二陛下的行为作辩解,可是任何理由在百姓流离失所快要揭竿起义的现状面前,都是苍白的。

    更让他揪心的是他爹竟然瞒着他又在偷偷地服用金丹了…………

    这事早在贞观十七年,李二陛下被四胖气得风疾发作时就有端倪了。

    那时,李二陛下曾私下诏洞庭山道士胡隐遥入内殿,询问‘益寿延年’之法,后来大概是被长孙舅舅劝阻了…………

    之后李世民远征辽东,李治差不多有小半年时间没有盯着他爹,结果那段时间他爹就得了痈疮,这恐怕就是服食了金丹的后遗症…………

    当时李治并没往这个方向上想,毕竟他爹年轻时经常嘲笑秦始皇和汉武帝沉迷方士,执迷不悟地寻求长生和灵丹妙药!

    直到一些道士装扮的人出现在行宫附近,李治才发现事情有些不妙了…………

    贞观二十一年冬,李二陛下照例巡幸洛阳温泉宫,同时秘密命兵部尚书崔敦礼监督炼制“长生不老药”。

    李治想要去阻止他爹服用丹药,可苦无证据,只能干瞪眼!

    而屋漏偏逢连夜雨,就在太子殿下为他爹的身体忧心不已的时候,中书令马周终于支持不住,病重不起了。

    自刘洎死后,马周的身子也越来越差了,年前被查出得了消渴症,原本清瘦如竹的身形也开始慢慢虚肿起来…………

    李二陛下为此不仅莅临马家探望,还亲自调药送到马周嘴边…………

    马周深受感动,之后的日子更是呕心沥血,好像要用他的生命来报答李二陛下对他的赏识一样,玩命地工作。

    工作之余,他还经常找自己的弟子李治谈心,传授治国之道…………

    李治向来敬爱马周,眼见他一天比一天憔悴,生命几近干涸,已有油尽灯枯之象,不由令他心痛如绞。

    贞观二十二年春,中书令、太子少傅马周病逝。

    当时还在洛阳的李世民,闻听噩耗,当即哭倒在地。随后命留在长安监国的太子李治执弟子礼,为马周举行国葬,赐其陪葬昭陵…………

    马周生前身为一品大员,宰相之尊,生活却是极清贫的,而且他临终前也上书给李二陛下,表示他白衣而入仕,都是李二陛下的栽培,他希望自己死后李二陛下不一艘在他的葬礼上靡费…………

    这话李世民当然不会听,就是李治也不愿意的自己的老师走得那样寒酸,所以他大力支持了他爹国葬马周的意见,并且亲自出席马周的葬礼…………

    就在葬礼上,李治再次见到了那个俊美的青年——李三郎。

    作者有话要说:又发一盒饭=。=

    马叔叔下去找刘郎去了,李二年也支撑不了几天了=。=

    145第144章

    第十章天命12

    马周是寒门出身,平日里除了同僚外,真正来往的知心朋友并不多,而那些人也大多是寒门出身,很少有能够出席国葬这样高规格的葬礼。冰火中文

    而李三郎显然是个例外,他本是进士出身,年少时因为不懂得专营又心高气傲,所以一直滞留在蜀中。

    后来直到贞观八年,剑南巡察大使李大亮发现了李三郎这个人才,见他满腹才华却不受重用,觉得十分惋惜。

    李大亮不忍心人才零落,明珠蒙尘,就上表向李二陛下举荐了他。

    于是,李三郎就到了长安。

    到了长安后,李三郎只在门下省任一个从九品下的典仪,而当时马周已经初入朝堂成为李二陛下面前不可或缺的新贵。

    也不知是什么样的机缘巧合,马周与李三郎就这样相遇相知了,两人十几年的情谊,比寻常亲兄弟之间还要亲密。

    而刘洎比马周更早认识李三郎,他与李三郎的相遇绝对比马周的更加狗血淋漓,集一切小言套路于一体,只不过两个主角都是男人而已。

    比起刘、马二人的平步青云,真正科举出身的李三郎虽有满腹才华,却因为没有强硬的背景,明明文采学识都与明门之后的来济齐名,后者已经凭着进士出身稳稳地进了中书省当了通事舍人,他却始终徘徊在长安官员的底层。

    后来马周和刘洎大概是不忍眼睁睁看李三郎年华空度熬资历,就瞒着他向李二陛下上了举荐表章。

    李二陛下一向看重马周和刘洎,难得听二人同时举荐一个人,便在上林苑召见了李三郎。

    那时,李二陛下初见李三郎,也被他的风姿所折,便笑着让他以‘乌鸦’为题赋诗一首。

    不料,李三郎正为刘洎、马周二人瞒着他私下举荐而不快,听到这个考题,略一思索,张口就来:“日里飏朝彩,琴中半夜啼。上林多许树,不借一枝栖。”暗地讽刺李二陛下不懂得发掘人才,令他‘无枝可依’。

    谁知李二陛下竟然不以为忤,当即下旨提拔李三郎为监察御史,他现任的门下省典仪相比,整整上升了七个品级,说是平步青云也不为过……

    李治封王后不久,李二陛下又下诏命李三郎以保留原职兼侍晋王,不过当时李治一直住在宫里,两人也只没有见过面。

    李治入主东宫后,李三郎除了循例升迁为东宫舍人外,还因为文采出众,被授予崇贤馆直学士,后来与同僚来济、令狐德棻等一起修撰《晋书》。

    李治无法说清他第一次见到李三郎的心情。

    他其实早知道马周有一个十分重视的人,比他这个太子还要重要,于是他一直很好奇那是个怎么样的人……

    结果有一天他见到了那个人,确实是一个非常美好的青年,符合时人对‘美男子’的所有定义,李治这样从小被人奉承到大的人也不得不承认,在外表上他不如对方。

    可是不久后,李治又听到了一些不好的传闻,关于马周和李三郎的,关于刘洎和李三郎的,甚至关于他们三个人的……

    李治忽然感到非常愤怒,也不知是为了他老师识人不清,还是为了这样一个芝兰玉树般的青年名不副实!

    而那次在定州,李治带着吴诩一起出游,却意外遇到了马周、刘洎和李三郎一行,那时吴诩还在他面前再三夸赞李三郎,李治可是不高兴了好长一段时间!

    后来发生的事实在太多了,而他又在吴小诩那里得了不小的便宜,李治也就几乎忘了这个男人……

    谁知在老师的葬礼上,他又看到了青年。

    这次,李治只感到怒火焚胸……

    在李治心里,马周是他不可多得的良师益友,老师的过世,他虽然没有像他爹李世民那样失态地哭倒在地,可也暗自伤痛了好长一段时日。

    马周临终前,命家人把他这十几年给李二陛下上的奏折都统统烧掉,只留下一份遗表,表中除了一些对李二陛下说的体己话外,就是最后一次举荐了李三郎…………

    而他老师最看重的那个人,居然没有半分凄容,甚至还在葬礼上露出讽刺的笑容……

    李治实在是不能忍受那个青年的无礼,好容易等到一应仪式结束,就让人把李三郎带到了他面前。

    “不知太子找微臣过来,有什么指教么?”青年行礼完毕,却不见李治开口,于是主动询问道。

    青年问话时彬彬有礼,脸上甚至还带着温文尔雅的微笑,李治却忍不住皱起眉头。

    在马周逝去前的两个月里,李治就经常听马周无意中提到青年,说他明明才华横溢、温柔可爱,却老是处理不好人际关系,所以总是得不到升迁,马周的口气中满满的是宠溺和无奈……

    李治觉得很不舒服。

    他本以为青年就算不像马周对他那样重视,至少也该像普通弟子对待老师一样,对于老师的死感到悲痛……

    可是,青年居然在他敬爱的老师的葬礼上笑,直到现在也看不出一丝悲戚的神色……

    李治觉得他有必要跟青年谈一谈……

    想着,李治就让随侍的宫人侍从都退到较远的地方,不让他们听到自己和李三郎的对话。

    “孤只是不明白,你为什么不伤心,马少傅还这样年轻,就去了……”李治沉着脸,不悦地盯着李三郎。

    青年闻言立刻收敛了笑容,俊美的脸上一片阴霾,近乎无礼地开口道:“我为什么要伤心?他早就该死了!”

    “你说什么?!”这下,李治的惊愕多过他的愤怒了!

    “我说他早该死了!”李三郎不耐烦地重复了一遍,然后扭头不看李治震惊的脸。

    “你这么可以这么说话?!你还有没有良心?!”李治气得恨不得上前揪住青年的衣领,揍他两拳,迫于形象问题只能忍下来。

    他压着嗓子怒道:“少傅平日里对你不好吗?他连遗表上都只顾举荐你,连给家人的恩典都没向圣人提……”

    “你就是这样报答他的吗?!”

    青年初听李治提到马周遗表的时候,神情还有些惊讶,但听到最后那句责问的话时,他不由露出冷笑。

    “谁要他多事了?!以前这样……现在又是这样……他这么本事,当初为什么没能救下他…………”青年微微仰头,倔强地不让自己的泪水流出来。“一个两个的,都只会去找死……好啊!那就都去死好了!”

    说完,李三郎用袖子一抹脸,扭着头向李治一拱手,“微臣告退!”说完就径直跑了。

    李治再次愕然,等反应过来的时候,李三郎早就跑得没影了。

    快速过剧情分割线--

    马周去后,李二陛下又是郁郁不乐了好一阵子,一直没给李治再找个新的少傅,只让长孙无忌兼任了中书令。

    至此长孙舅舅开始统领中书门下二省,圣人能不能政令畅通,都是他一句话的事!

    同时被提拔为中书侍郎的是先前被免官的崔仁师。

    到了正月底,李世民亲自执笔,写了《帝范》12篇赐给太子,之后他就抛开悲痛,专心筹备三征高句丽的事务上。

    贞观二十二年二月,李世民下旨,命薛万彻从莱州出发,度海直击高句丽。

    同月,凤凰谷的玉华宫彻底竣工,整个行宫的宫殿群分布在玉华山东西十多里的凤凰谷、兰芝谷与珊瑚谷三个山谷中,九座巍峨的宫殿和五座宫门均以玲珑的石桥、廊道联结。工程浩大,斥资以亿计。

    朝中竟无一人敢出言劝谏。

    反倒是后宫之中有人上书了。

    当吴诩听说上书人竟是小徐妹子的时候,惊得下巴都要掉下来了。

    不过后来她想想小徐妹子的为人作风,也不觉得她这么做有什么突兀,当然也不担心李二陛下会打击报复……

    话说,李二陛下这个君已经很久没被抽打了=。=

    徐惠上书劝谏李二陛下不顾民生社稷,东征高句丽西讨龟兹连年开战,劳民伤财,非仁君所为。又批评李二陛下不该奢靡铺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