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其他小说 > 〖武则天〗女皇之路 > 〖武则天〗女皇之路第89部分阅读

〖武则天〗女皇之路第89部分阅读

  于是,长孙无忌就带着那个行宫侍卫告退了。

    李治一个人两仪殿坐了半天,忽然把面前小几‘啪’掀翻榻上……

    三日后,齐王李泰薨逝消息传到京城,朝野俱惊。

    还不等有人对齐王之死质疑,当朝首辅长孙无忌就抛出一份证据,是高阳公主驸马房遗爱对谋害齐王一事供认不讳供词。

    让朝臣们措手不及是,不但高阳公主驸马房遗爱涉嫌谋害当朝亲王,高阳公主本人还涉嫌伙同巴陵公主及两位驸马勾结藩王谋逆造反!

    这项罪名实太大,朝中与几位公主驸马有交情官员都避之不及。

    以首辅长孙无忌与吏部尚书褚遂良为首审查官员开始了为期数月审判工作。

    涉案吴王李恪被从吴地千里迢迢押解回京,关押期间数度求见李小九陛下,都被长孙无忌驳回。

    荆王李元景下狱后不久就一病不起,即便如此,也没有获得额外照顾。

    李小九陛下年朝贺时候,以伤痛齐王薨逝为由,避席不受百官之礼。

    同时,长孙无忌向李小九陛下提交了高阳公主谋逆一案审判结果。

    吴王李恪、荆王李元景两位亲王,高阳公主、巴陵公主两位公主,房遗爱、柴绍武、薛万彻三位驸马涉嫌谋逆篡位,罪不赦,判处死。

    另有江夏王李道宗、九江公主驸马执失思力、侍中宇文节等人坐与房遗爱沟通,判流放。此外,受株连诸如吴王胞弟蜀王李愔、梁国公房遗直、薛万彻弟弟薛万备等人,不是被贬为庶人,就是被贬谪,连已经逝去多年房玄龄也受到牵连,被罢免了配飨……

    判决一出,李小九陛下表示十分不忍,询问长孙无忌是否可以对江夏王李道宗等人从轻发落,遭到了长孙无忌拒绝。

    李治不得已签署了判决诏书。

    两位亲王和两位公主被赐自,三位驸马判斩刑。江夏王李道宗,九江公主驸马执失思力,皆流放岭南,其家属也没为官奴。废李恪母弟蜀王李愔为庶人,软禁于巴州。房遗直贬春州铜陵尉,薛万彻弟薛万备流放交州……

    此案一结,天下皆惊。

    至此,朝中百官对长孙相公敬畏有加,连宗室皇亲都开始开始避其锋芒……

    李治高阳公主谋逆案之后几十天里一直都没有露过欢颜,连嫔妃都没有招幸过一次,整天不是两仪殿办公,就是千秋殿独宿。

    吴诩对李小九状态十分担心。

    小顺子第n次暗示之后,吴诩只好无奈地带了自己做茶点,去两仪殿找李治。

    到了两仪殿门口,吴诩就被拦下了。

    “请阿姐通报一声,就说武昭仪求见……”吴诩身边侍女对阻拦她们宫人道。

    “是,请昭仪稍后……”那两个宫人闻言,略显好奇地看了吴诩一眼,急忙进殿去通报。

    显然是有人早就嘱咐过她们,如果遇到吴诩觐见该怎么做。

    吴诩立门外,看着眼前这座熟悉宫殿,有那么一瞬间恍然……

    当年,她两仪殿待了相当长一段时间,这座殿阁每一个角落,她都熟悉得像是万春殿一样……

    也不知道如今两仪殿,是不是还保留着原来模样?

    进去通报宫人很出来了,她对吴诩态度越发恭敬了,“娘子,圣人这会儿正召见长孙相公,您先到偏殿歇息,可好?”

    吴诩自然是无有不可,就跟着那宫人往偏殿走。

    谁知,刚进了回廊,迎面就见长孙无忌出来了。

    领路宫人吓了一跳,忙侧身回避。

    吴诩是见过长孙无忌,只是没想到几年不见,长孙相公形容已经变了这么多,看起来少了几分文臣儒雅,反而多了几分位高权重之人才会有凌厉杀气……

    吴诩也垂头避开一旁,长孙无忌根本没有留意她们一行,大步走出了两仪殿。

    “这位相公好生无礼,居然不把娘子放眼里!”跟着吴诩侍女阿韦十分不忿,低声嘀咕道。

    吴诩看了她一眼,淡淡道:“长孙相公贵为太尉,又是首相,就是圣人见了他,也不敢无礼,我等又算什么?还不走!”

    前面引路宫人闻言,忙带着吴诩直接往正殿方向走。

    还没到大殿门口,就见王内侍已经远远地应了上来。

    自从崔内侍从昭陵行宫回来,李治就让他兼了内侍省长官,而把王内侍从后宫提出来,升做贴身内侍。

    “昭仪娘子,您可来了~~~~~~”王内侍此人素来圆滑,早看出吴诩李小九陛下心中分量不同寻常,对吴诩就表现得十分亲热。

    而吴诩当初李二陛下御前侍奉时候,也算是受过王内侍他们恩惠,所以见到了王内侍也十分高兴。

    “王公公,别来无恙?”吴诩作势要给王内侍行礼,唬得那老内监连称‘不敢’。

    吴诩于是笑道:“我有今日,也要多承您和崔翁提点,二位若是得闲只管来我百福殿坐坐……”

    王内侍忙笑着应了。

    “娘子如今贵为昭仪,又深得圣人宠爱,日后前途不可限量啊……”王内侍意有所指道。

    如今宫中高阶位份只有皇后和淑妃而已,看吴诩这势头,难保不过几日就能得封贵妃了!

    只是,吴诩思路根本没跟王内侍一个频率上。

    什么昭仪、贵妃,不都是李小九小老婆,没啥区别!

    就是当了皇后又如何?

    吃力不讨好啊!

    前段时间,王皇后为了力压萧淑妃,就把小五郎和小三娘满月宴办得奢华至极,累了个半死,结果也没见李小九多去安仁殿几次。

    反而是吴诩得了不少实惠!

    “前途再好,也不过混口饭吃罢了╮╭”吴诩闻言毫不意地摆摆手,只要有李小九罩着,就是当个采女也比当皇后舒坦。

    作者有话要说:七个盒饭=。=

    阿武也该跟小九并肩作战了~

    第218章

    第十五章渔翁1

    王内侍听到吴诩这么直白话,顿时呆若木鸡。

    吴诩绕过他,径直进了大殿。

    王内侍忙躬身跟了上去,不过这次他脸上神色多了一丝敬畏。

    这世上人都有不同欲望,可让人看不出

    李治大概没想到吴诩会来找他,脸上一抹狠戾之色甚至都还来不及收敛。

    “媚娘,你怎么来了?”李治有些不自然地一摸脸,起身来迎吴诩。

    “我听小顺子说,圣人你连早饭都没吃,一直忙到现,就做了点茶点过来……”吴诩只作不见李小九僵硬神色,面带笑容,亲自把茶点端到李治面前小几上。

    “难为你费心了……”李治闻言,勉强一笑,对王内侍等人道:“你们都先退下吧……”

    众人忙躬身退出大殿,并贴心地把殿门关好。

    吴诩看李小九还是一脸强颜欢笑样子,忍不住伸手捏住他脸颊,佯怒道:“怎么了?一副不情不愿样子?难道你现就开始嫌弃老娘人年老色衰了?”

    “噗咳咳咳……”李治闻言,忍不住喷笑出声。

    “阿武,你胡说些什么啊……”

    “你我心中永远都是年轻貌美,不会有年老色衰一天……”

    李治握着吴诩手,很认真地说:“我还担心你嫌弃我太小呢……”

    “得了,别油嘴滑舌,你到底是为什么不高兴,说说吧……”吴诩侧身坐李治身旁,拍着他肩膀道:“多个人多条思路,你有什么烦恼,说出来我给你参详参详……”

    李治叹了一口,拉过吴诩全怀里,缓缓道:“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朕…我只是刚刚听到阿舅说,阿叔道宗流配象州途中,不幸病故了……”李治说到这里,眼中晶亮一片,嗓音也有些哽咽。

    “九郎,你节哀顺变吧……”吴诩忍不住摸摸李治耳朵和脸颊,安慰道。

    吴诩贞观十年时候就见过这位有名宗室名将了,那时她就很好奇这位能养育出像文成公主这样一位千古留名女儿郡王。

    当初,吴诩可是听了不少这位王爷事迹。

    说来,李道宗不但颇得李世民青眼,还和李小九还颇有些渊源。

    李二陛下世时跟自己亲兄弟死磕到底,杀起来毫不手软。反倒对李道宗这个堂弟非常好。

    而李道宗也是从18岁时就跟着李二陛下东征西讨,为李唐建立和李世民帝位立下了汗马功劳。如果说长孙无忌是李二陛下智囊谋士话,那么李道宗就是李二陛下护驾大将,从亲疏上来看,他是李二陛下堂弟,丝毫不比长孙无忌这个大舅子差!

    李治小时候身体特别差,跟着李道宗学过好长一段时间骑射功夫。后来李道宗被封为礼部尚书,江夏郡王,宗室中受到这样高规格待遇也只有战功显赫河间郡王李孝恭。

    但李道宗担心功高震主,就故意犯了贪赃罪,被削了官职和食邑,只保留王爵。直到贞观十三年,李道宗才又被起复,担任晋州刺史。

    到了李二陛下晚年,李道宗频频出征,甚至随同太宗远征高丽,战功赫赫,俨然成为宗室中军功第一人。

    李治很喜欢这个谦恭有礼皇叔。

    贞观二十一年时候,李道宗因病乞退,李治正监国,闻讯一再挽留。

    但李道宗却私下对李治道,他与长孙无忌政见不合,为免日后皇帝陛下和太子为难,还是早些退休比较好……

    李治无奈,只好把李道宗原话告诉他爹。

    李二陛下闻言默了很久,虽然不同意李道宗辞职,却把他转职为闲职太常卿……

    到了李治登基时候,李道宗跟李绩一样被加授了武散官特进一职,依然不参与政事……

    但是,李道宗步步退让并没有让他免除厄运,一代名将竟然惨死流放途中,怎么不让人唏嘘……

    吴诩知道李治心里难过,不仅仅是因为李道宗事,大概多是因为不理解为什么他舅舅长孙无忌会这么冷酷无情……

    “朕明知道他们是无辜受累,却连一句话都不能说……”李治紧紧地搂着,把头埋吴诩脖颈间,不让她看到自己表情。

    吴诩忍不住抚着李小九背,淡淡道:“人生世,不如意者十之八九,圣人能够记得江夏王就好。日后事会怎么样,还很难说呢……”

    李治没有说话,过了好半晌才低低地‘嗯’了一声,显然是已经放下了心事。

    吴诩忍不住用力拍拍李小九背,道:“好了,年轻人稍微朝气蓬勃一点嘛~~~~来来来,给姐笑一个~~~~~”

    李治一脸黑线地放开吴诩,扭头抓起面前点心就啃。

    吴诩也李治边上坐好了,看罐子里羊奶已经不太热了,就拦着李治,“别喝了,都凉了,怪腥……”

    一面高声叫守门外宫人进来。

    结果,王内侍亲自屁颠屁颠跑进来了。

    吴诩愣了一下,然后很客气地道:“麻烦王翁为圣人弄份膳食过来……”

    “是。”王内侍忙应了。

    “两……两份。”勉强把点心咽下去李小九陛下,比了个‘v’字手势,表示再给吴诩准备一份。

    王内侍心领神会,忙答应不迭,极地退了出去。

    吴诩看李小九被噎得难受,忙从水壶里倒了一碗清水给他。

    “慢点吃吧……以后事情再忙,也要记得吃饭,身体可是革命本钱……”

    “革命?”李治莫名其妙。

    “行了、行了……别纠结革命不革命了,你身体重要了!”吴诩忙岔开话题,道:“朝政事,有长孙相公顶着也没有什么不好,我记得先帝为你选辅政大臣可不止长孙相公和褚相公两人,你可不要厚此薄彼啊……”

    吴诩暗示,李治很就心领神会了,如今朝中上下虽然都震慑于长孙无忌权威,可还有一个人是完全可以跟他抗衡,偏偏那个人总是明哲保身,不肯出头……

    看来,他得想办法推那人一把才行……

    吴诩看李治若有所思样子,不由点点头。

    帝王御下之术,可是博大精深哟……

    永徽四年四月,李小九陛下下诏加授绛州刺史、徐王李元礼为司徒,开府仪同三司、英国公李绩为司空。

    之后,六月先帝忌辰,李小九陛下依例拜祭太庙和昭陵之后,特地上了凌烟阁,看了一回二十四功臣画像,后看到英国公李绩时候,李小九陛下表示要为他重画像,并亲自作序。

    之后,李小九陛下先后数次两仪殿召见李绩,追忆了一番李勣为东宫旧属时往事,重提太宗提拔他本意,提醒他记得自己责任。

    “朕以绮纨之岁,先朝特以委公,故知知哲之明,所寄斯重!”

    “老臣惶恐。”李绩这回可是真惶恐了。

    永徽初年,他坚决不肯接受左仆射官位,其实就是不愿意跟长孙无忌对上。现圣人忽然对他大力提拔,这司马昭之心他岂能不知!

    但李绩只能装糊涂。

    “圣人对老臣厚爱,老臣万死难保,这功臣像……”如果单独只对他画像进行装饰,岂不是有违他低调风格么?

    不料,李治对李绩溢美之辞像是不要钱似,“茂德旧臣,惟公而已,丹青永饰,方能昭显爱卿功绩……”

    李绩听得冷汗都要下来了。

    什么‘惟公而已’,圣人这是要把长孙相公这个首辅放哪里?

    好这种私下召见重臣会面场合,只有起居郎会把李小九陛下话记下来,一时半会儿也不会传到长孙相公耳朵里。

    不过,李小九陛下显然不会只满足于对李绩一个人发出示好信号。

    吴诩提示下,李治某日大朝上又发表了一次重要言论,希望朝中大臣能够忠职守,畅所欲言,不要让他这个圣人每次上朝都像是木偶一样,坐堂上什么也不用说,什么也不用做。

    天下难道真安稳得连进言人都没有了吗?!

    还是说,众卿连一句实话也不想对他这个圣人说吗?!

    朝臣们被年轻圣人一席言辞激烈质问给惊呆了,而那天偏偏长孙相公因病没有上朝,一干文武都面面相觑都不敢吱声。

    也不知这天下朝之后,太尉大人府上是不是要被人踏平了。

    朝堂上形势莫测,后宫也风云又起。

    自皇长子李忠被册封为东宫后,王皇后宫中权威也渐涨,她听从母亲魏国夫人柳氏提议,一面继续笼络吴诩,一面大力提拔自己挑中几个良家子出身宝林,李治面前为她们请封,或为美人,或为才人不等,试图继续分萧淑妃之宠。

    但萧淑妃也不是吃素,又后宫经营多年,她着力拉拢徐婕妤、郑婕妤等人,也向李小九陛下请封,一时半会儿也没落下风。

    而太子生母刘婕妤反而被两边人抛开了一边,成了隐形人,后还是吴诩提醒李治,李治才想起这个人来。

    继吴诩生子被册封为昭仪之后,李小九陛下又一次为后宫诸妃集体升职,加封了皇太子生母刘氏为妃,封徐婕妤为昭容,其他宫妃都原位份基础上加升一级。

    这下,吴诩从才人一下子连跳数级成了昭仪这件事就不再显眼了,反而是萧淑妃成了萧贵妃,地位直逼王皇后,又一次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上。

    作者有话要说:宫斗什么小吴同学真不擅长=。=

    219第219章

    第十五章渔翁11

    王皇后哪里还坐得住,频频请武昭仪到安仁殿来聊天。

    吴诩倒是耐着性子去了几次,之后就以要照顾小五郎和小三娘无暇分身为由,渐渐减少了去后宫的次数……

    王皇后越发急躁了,最后居然屈尊绛贵亲自跑去百福殿找吴诩。

    偏那天吴诩又去两仪殿给李小九支招去了,王皇后来的时候,殿中只有崔尚仪等人在。

    “娘子驾到,老奴有失远迎……”崔尚仪对王皇后的驾临有些惊疑,连忙让一个不起眼的小宫人从侧门出去,到两仪殿通知吴诩,然后才带着留守的宫人出门迎接王皇后一行。

    “你们昭仪呢?难道去徐昭容那里了不成?”王皇后不见吴诩出迎,不由奇怪。

    “怎么本宫没能遇上她?”

    崔尚仪想着吴诩出门前总会嘱咐她不要说出她去两仪殿伴驾的事,于是对王皇后道:“娘子说得不错。我们昭仪想着二十二娘也快到下降的年纪了,就带了几件绣品去看她……”

    “娘子没遇见昭仪,想来是走岔了路吧…………”

    “倒是本宫来得不巧……”王皇后也不纠结这事,只是大步进了百福殿。

    周尚仪等人忙亦步亦趋地跟着,到了正殿,就?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