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其他小说 > 〖武则天〗女皇之路 > 〖武则天〗女皇之路第92部分阅读

〖武则天〗女皇之路第92部分阅读

串佛珠好像是三藏法师当年从天竺国带回来的,先帝赐给了当今圣人……”

    王内侍笑道:“娘子说得不错~~~~~”

    “圣人特地命老奴把这佛珠送来给娘子戴呢~~~~”

    “这么贵重的东西,我怎么敢收?”吴诩闻言,脸色忽然有些凝重,把那串佛珠放了回去。

    这可不是一串普通的佛珠啊!

    当年李治体弱多病,有一次不知什么缘故昏迷不醒,那时李二陛下急得不行,不但张榜求取名医,还请了数百名高僧为李小九祈福,又把三藏法师献给他的这串佛珠给了李治……

    李治病好之后,世人都说是佛主保佑了晋王,这串佛珠也被看作是李小九的护身符一样!

    小吴同学作为一个无神论者,自然是不相信什么佛祖保佑之类的话,可是这里的人不同,他们对神佛的信仰非同寻常……

    李小九把这串珠子给她,就等于是把他的护身符给了她。

    吴诩知道,李治这是在给她安慰,让她不要害怕,有佛祖保佑着她呢!

    果然,王内侍见吴诩不受那串佛珠,立刻变了脸色,劝道:“娘子可不要为难老奴了,圣人千叮万嘱,一定要让娘子把这串佛珠收下,这样日后生龙子的时候,娘子就不会吃苦了……”

    吴诩闻言,脸上一红,心想:李小九把她当什么人了,不就是生个娃吗?难道她还怕了不成?!居然把这些话胡乱告诉别人!

    王内侍把佛珠又交到吴诩手里,然后笑道:“老奴还有个好消息要告诉娘子呢……”

    “王翁请进来说话吧……”吴诩将王内侍让到里间,阿韦等人已经准备好了茶点。

    王内侍谢了座,然后又对着吴诩做了一个恭喜的手势,道:“老奴今日当值,听圣人的意思,是要加封娘子为妃……”

    这时,武妈妈和武大姐相携从偏殿出来,走到回廊,正好听到后殿之中王内侍的话。

    两人免不了停下脚步,不再上前,只在廊外回避。

    杨氏乍闻喜讯,一脸的欣喜,合掌直念‘阿弥陀佛’。

    武大姐虽然也是一脸笑意,却半分没达到眼底,口上道:“华娘封妃自然是好事,只是这宫中皇后、贵妃俱全,华娘即使升到妃位,似乎与平日也没什么两样,反而招了那两位娘子的忌讳!”

    杨氏一听这话,脸上也露出忧虑的神色。

    而殿中的吴诩脸上也没有半分喜色,只是淡淡道:“封不封妃,都是圣人的恩典,我只管伺候好就是了……”

    王内侍却道:“娘子难道以为圣人只是封您一个普通的妃位吗?老奴可听说圣人打算在四妃之上另置宸妃,位份仅差皇后半级而已~~~~~~”

    吴诩闻言,不由满头黑线。

    李小九这货到底在想啥啊?

    先不说‘宸妃’这种职称能不能被朝臣们通过,仅仅是提出这个概念,就是已经让整个后宫的仇恨全拉到她身上了!

    本来在这个节骨眼上她怀上包子已经够招人恨了——要知道李小九陛下可是借着天灾之由,好几个月没去后宫转悠了——这个时候谁怀孕,谁就是活靶子!

    李小九偏偏还弄出个副皇后一样的东西来,这是嫌她还死得还不够快吗?

    难怪让王内侍拿护身符来给她用呢!

    亏她刚才还因为李小九送佛珠的事感动了半天=  =

    果然,李小九那货还是个渣男!

    230第 230 章

    第十六章改元o2

    一看人都走完了,小吴同学的面瘫功夫就破功了。

    “你不是说很忙么?居然还有心思看歌舞!”吴诩揪着李治的耳朵使劲拧啊使劲拧。

    亏她还以为李小九忙着赚钱养家所以没时间来看她,还想着偷偷过来帮他分分忧,原来这货一个人偷偷看美女跳艳舞,嗨皮着呢!

    真是气死她了!

    这个混账东西,食言而肥搞大了她的肚子,害得她又得宅起来养胎了!

    她本想趁着身体调养好了就大干一番事业的,这下可好了,每天被百福殿一群人盯着,连上个厕所都不得消停!

    都是李小九这货害的!

    李小九陛下双手护着被拧的耳朵,哀哀求饶:“媚娘、媚娘……你轻点,要掉了……嗷!”

    吴诩听他忽然叫得这么惨烈,倒是吓了一跳,忙缩回手,想查看李小九的耳朵,谁知后者护着耳朵一蹦老远。

    “媚娘、媚娘……”李治笑得十分谄媚,“你别…别气坏了身子……”

    “我、我这不是在为了咱们孩子选适宜的胎教歌舞呢……”

    ‘胎教’这个概念还是吴诩之前提倡的呢,为此李小九陛下还很苦逼地对着吴诩禁欲了大半年,以防教坏了胎儿。

    后来,李小九陛下才知道妊娠期间也是可以过夫妻生活的,他追悔莫及,不过吴诩之后忽然早产,还真是把他吓了一跳。

    而小五郎和小三娘明显比同龄的孩子要弱小,明明已经满周岁了,可两个孩子还是不怎么能说完整的句子,这让李治一直很焦心。

    为此,李治暗暗决定,一定要让吴诩再生一个健壮一点的男孩……

    现在,媚娘终于又怀孕了,他就开始暗暗着手铲除一些障碍,确保孩子能够顺利健康地出生……

    “胡说八道!”吴诩可没李治那样心思深沉,但她也明白李治这是在哄她呢。

    “胎教怎么能能看这些东西?”虽然她很喜欢看这些=。=

    “你就不怕你儿子以后出来变色狼啊?”吴诩白了李治一眼,心想要是她肚子里这货如果真的是个小色狼,还不如不生呢!

    说完,吴诩还狠狠地瞪了自己的肚子一眼。

    李小九陛下见状,忙赔笑道:“这孩子也是上天赐给咱们的宝贝,你可别嫌弃他……”

    吴诩闻言忍不住啐了他一口,“谁说我嫌弃他了,我只是……”恨死生孩子这种坑爹的设定了= =+

    李治一听吴诩的口气略有些松动,忙打蛇随棍上,靠过来一把搂住她,笑道:“我可是刚刚想好了小五郎和小三娘的名字,你就给了我这么大的惊喜,媚娘啊……你真是我的好娘子啊……”

    吴诩闻言,倒是对李治给两个孩子取了什么名字有些好奇,她是完全不知道阿武本尊的几个娃叫啥来着。

    李小九一见吴诩的注意力被转开了,立刻献宝似的道:“朕已经想好了两个孩子的名字……”

    “五郎就叫弘儿,李弘的弘……”

    啥?!

    力宏的宏?!

    吴诩惊呆了,想不到李小九这么超前,还知道宇直的大名!

    “他们不是说道君祖师要化身李弘降世历劫吗?朕就偏给咱们儿子取名叫弘儿……”李治说的是他刚登基那年,国中各地流传的谣言,说是太上老君将要化名为李弘降世历劫。这一谣传极大地打击了新帝的威信,再加上最初两年的天灾人祸,李治的帝位一度岌岌可危……

    即使到了如今,所有有可能威胁到他帝位的李唐宗室之人薨逝的薨逝,伏诛的伏诛,流放的流放,李治还是没有因此感到一丝轻松……

    从他连自己儿子的大名都要改成‘李弘’看来,李小九陛下对刚登基之初所遭遇的那些事一直是耿耿于怀的。

    吴诩几乎是陪着李小九一起度过那段黑暗的日子,也深深明白李小九作为一个男人,作为一个帝王的压抑。

    不过,把儿子直接就命名为‘李弘’是不是太简单粗暴了点啊?

    你有考虑过小五郎的感觉吗?

    被人当做太上老君的替身什么的,感觉真的很古怪好吧= =

    但李小九陛下根本没有这个自觉,还得意洋洋地向吴诩通报了另外一个好消息。

    “朕要封你为宸妃,已经有不少朝臣附议了~~~~”虽说舅舅他们还是不肯松口。

    吴诩闻言,脸都黑了,原来李小九还没放弃这件事啊!

    “宸,帝王至尊所居之处。唯有这个字才配得上你!”李小九陛下认真地解释了一遍‘宸妃’ 所代表的的含义,然后搂着吴诩的肩,轻道:“在我心里,皇后之位一直都应该是阿武你的,可是……现在还不行……”

    “我如今能为你做到的,只能有这么多……”

    “对不起……”

    “你这话还真是……”吴诩看着一脸黯然的青年,倒不知道该说什么。

    她可从没要求过李治关于位份的事,即使是上次在王皇后和萧贵妃面前做戏时,她威胁李治不给她加薪就不干了,可那也只是开玩笑而已……

    宸妃之事是绝对成不了的!

    吴诩不愿打击李治,只能垂下眼,不让他看出自己眼中的情绪,口中道:“那妾身还要多谢圣人的加封啦……”

    “对了,九郎你还没说给小三娘取什么名字呢!”吴诩转开话题,一脸好奇地看着李治,能把儿子取名为太上老君别名的家伙,不知道会给女儿取啥好名字= =

    “小三娘啊……”李治见问,顿了一下,然后笑道:“我本想让你给女儿取命的,后来想想索性一并取了吧……”

    “小三娘叫妙善,好不好?”

    李小九陛下说完,一脸求表扬求虎摸的样子……

    吴诩这回是彻底无语了。

    这是毛啊?

    佛道一家亲啊?

    儿子是太上老君,女儿居然是观世音?!

    “媚娘?你觉得不好吗?”李小九陛下见孩子他们阿娘一脸扭曲,不由疑惑道:“这可是朕想了许久才想到的好名字呢=。=”

    吴诩实在忍不住想吐糟,圣人呐,您难道忘了文德皇后讳名观音婢了吗?

    小三娘如果叫妙善,不就成了她亲奶奶的主子了?

    那个小屁孩哪承受得起这么大的福气啊!

    吴诩可是三观端正,生活在社会主义红旗之下多年的好青年,还真不好把封建迷信的话说出口,只能强笑道:“圣人取的名儿自然是好的……”

    李小九陛下越发得意了,笑道:“媚娘,我正要跟你说呢,你提到过的那什么‘活字印刷’板已经造出来了……”

    “活字印刷板真的做成了吗?”吴诩一听说她建议的事都有所进展了,眼睛都亮了!

    “是啊……”李小九陛下点点头,有些不明白吴诩干嘛这么兴奋。

    其实工匠们的进展并不像李治所说的那样乐观,现在用木头做的雕版还是有不少问题的。不过,吴诩提供的这种全新想法,倒是让有长远眼光的巧匠忽然醍醐灌顶了。

    要做出如吴诩形容的那种完美的活字印刷板恐怕只是时间的问题了!

    至于另一件喜事,倒是出乎李小九的预计。

    “还有,那个贡象展览收益很不错……”李治说到这里,脸色忽然有些古怪起来,“还有你说的那些象形饰品………”

    “怎么了?”吴诩问得有些惴惴,为了让李小九同意做大象的周边商品,她还贡献出了不少金银用于打造象形饰品,还让百福殿的宫人做了好些q版大象的公仔供工匠们仿制。

    李治一开始对这些东西很不以为然,结果销售的结果让他大跌眼镜……

    “你做的那些东西如今在长安非常受欢迎,朕的私库居然一月之间被填满了= =”

    李小九陛下还是很不能理解长安那些贵妇们到底在想什么= =

    吴诩闻言,差点仰天大笑。

    果然,古今中外的妹子都喜欢可爱的毛绒绒的东西!

    李小九啊李小九,哥当年可是在大学城摆摊数月卖小饰品过的,赚妹子们的钱可不在话下,灭哈哈~~~~

    李小九陛下的私库诶!

    那得赚了多少钱啊?!

    小吴同学双眼都快变成‘¥’形了,一瞬间就忘了她家那两个小包子的坑爹名字了!

    李治趁机又道:“媚娘,这天气也热了,再过一个月等你身子稳了,咱们就去万年宫避暑吧?”

    心情很好的吴诩想都不想就答应了。

    结果等她一路晕着马车到了万年宫,吴诩才知道什么叫真坑爹!

    万年宫在贞观年间叫做‘九成宫’,取的是“九重”之意,言其高大。这座行宫曾经是李二陛下在位时最常去的避暑行宫,一度是大唐圣人和官员们夏季办公的场所。后来,翠微宫和玉华宫相继被修建起来,九成宫的第一行宫地位一再下降,几乎被废。

    直到李小九登基,将九成宫改名为万年宫,这座行宫又成了大唐第一避暑之宫。

    这次来万年宫,王皇后和萧贵妃不知出于什么原因双双称病没有跟随。

    李治索性就只带着吴诩一个嫔妃出来,连做做幌子的宝林都没有带一个。

    武妈妈和武大姐也沾了吴诩的光,带着两个小屁孩一起跟着来了。

    万年宫依山傍水,很华丽,很宏伟,很壮观……

    行宫中非常凉爽,四周的景色也很优美呐……

    原本因为晕车吐得一塌糊涂的吴诩刚刚因为行宫的美好而有所好转,结果坑爹的事发生了……

    谁能告诉她,明明是举国大旱的天气,怎么这里忽然会下暴雨呢?

    下暴雨也就算了,怎么还会发生山洪暴发呢?

    山洪暴发也就算了!

    他喵的大水都冲进万年宫了,水都差点淹到她床上来了,这是肿么一回事啊?!

    尼玛行宫的排水系统都已经死了吗?!

    吴诩因为怀孕,这天晚上睡得并不踏实,等听到玄武门(万年宫的北大门也叫玄武门=。=)紧闭的大门外传来示警的声音时,她就豁然惊醒了。

    叫人点起宫灯来一看,才知道坏菜了!

    整个寝宫的地面都是水,而且水位还在不断地上升,不过一会儿就淹没了宫人们的脚脖子了。

    宫人们都吓白了脸。

    看着涨水的速度,不用半个时辰,这行宫就变成水族馆了!

    吴诩表示,还好她不是旱鸭子,否则就这样不明不白地淹死了,岂不是亏大了?!

    与她同榻的李小九陛下就比较悲催了。

    很不幸,英明神武的李小九陛下就是一只旱鸭子。

    231第 231 章

    第十六章改元 o3

    吴诩赶紧把李小九叫醒,好在现在是夏天,两人的衣服不用穿太多,随便披了一件外衣,就跌跌撞撞往宫外跑。

    李治想着吴诩是个孕妇,还想抱着她跑,却被她一巴掌拍开了:“老子会游泳,怕个毛啊!”

    “还是你跑快点吧,你又不会游泳,万一淹死了,我跟肚子里的这个也一样完蛋!”

    这样大逆不道的话也只有吴诩敢跟李治说。

    李小九听了忍不住一脸抽搐,二话不说把吴诩拦腰抱起,就冲出了大殿。

    擦嘞!

    老子不要被公主抱!

    吴诩刚想开口就被李治堵了回来。

    “别乱动!不然咱俩都要掉水里当鱼去了!”李小九陛下恶狠狠地瞪了吴诩一眼,后者闻言只好乖乖地不吱声了。

    这种时候,她可不能像个娘们儿一样唧唧歪歪的,还是逃命要紧!

    两人一出大殿,看到满眼的水,才知道事情的严重性。

    殿外一片鬼哭狼嚎,宫人内侍都像没头苍蝇似的到处乱跑。

    更多的人顺着水流的方向往南跑,只有极少数的人往北或往东跑。

    李治一时也懵了,眼见大水已经要没到他的膝盖了,他下意识也跟着大多数人跑动的方向走去……

    吴诩见状顿时急了,揪着李治的衣襟大叫:“笨蛋!别往南走啊!往东!往东!往东跑……”

    大水明显是从正北方向来的,往南跑跟大水拼速度,那跟找死差不多!

    而且,水势这么凶猛,朝北边走也一样危险,而行宫西边是一个大湖和一条河,往西比往南更危险,只有东边是唯一的安全出路。

    东边是当年李二陛下给承乾建的太芓宫,地势比皇帝的寝宫高不少,而且因为宫殿建成的时间比较晚,那里的宫墙比较厚实,想来应该能挡得住这次山洪!

    而且武妈妈和武姐姐带着两个孩子都在太芓宫那个方向住着呢,吴诩自然第一考虑往那边跑。

    李治经过吴诩的提醒,立刻反应过来了,急忙转了方向,往太芓宫方向跑。

    随侍的宫人内侍见状,也都呼啦啦跟着李小九陛下往东跑,其他本来往南跑的人见状也尾随着李小九陛下的队伍而来——可以说,小吴同学一句话救了行宫大半人的性命。

    从皇帝的寝宫到太芓宫要通过一条数十丈长的夹道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