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其他小说 > 满朝凤华 > 满朝凤华第4部分阅读

满朝凤华第4部分阅读

   董清秋笑了笑,“哦,没什么,就是觉得这里算是个佳境,要是以后能住在这样的地方,那就……”

    冯广脸都已经白了,慌忙按住她的嘴巴,“你胡说八道什么!”他心想这个才子要死就赶紧死一边去,说这样大逆不道的话,不是把自己也给连累了。

    “呜,呜!你干什么!放开……唔……”董清秋被受惊的冯广一双大掌把鼻子嘴巴捂得严严实实,顿时觉得气憋,两只手在他的胳膊上扑腾扑腾的乱拍,只听高台之上一声咳嗽,冯广这才如梦惊醒一般,赶紧把手收了回来,恶狠狠地瞪了董清秋一眼,只怕刚才这一幕都被皇上和诸位大人给收进眼中了。

    冯广顿觉倒霉,却也无法,只有快步朝钟美堂走去,一心想要甩掉董清秋。董清秋跟着冯广扶阶上了钟美堂,中间只设有一个座位,其他十几个大臣都簇拥在座位旁。这些大臣,多数是董清秋昨晚上见过的,其中包括文昌侯和明月松,而坐在中央宝座之上,背对着董清秋的,就只有楚皇一人了。

    “微臣已将董清秋董才子请来了。”冯广说完,松了一口气,这事就算跟他没关了。

    董清秋正想着该行什么礼节好,那边厢离董清秋最近的明月松已经返转头来,冷笑了一声,小声嘀咕道,“董兄刚才在台下唱的是哪一出?”

    冯广脸色一变,想要解释,皇上已经从座位上站了起来,“董卿可算是来了。”

    这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好像是一只小锤子轻轻打在人的心间,一下子就让人与之起了共振似的,又好像是从悬崖峭壁上一泄到底的瀑布,落入碧潭之中,惊起了大量的浪花。

    只不过,为什么这个声音有那么一点点耳熟?好像在哪里听到过似的。董清秋心怀疑虑仰起头,只见他已经返转头来,这赭黄|色龙袍下罩着的男子赫然呈现在面前,董清秋只觉得一下子拨开了瀑布水幕,所有的一切豁然开朗,而她的心也顿时从珠穆朗玛峰做自由落体运动而下。

    因为,眼前的这个帅哥皇帝,不是别人,正是刘产!

    第二卷

    第十二章 - 五毒俱全

    董清秋简直想要哭死,她努力想要告诉自己,自己是不是眼花了,但是揉了两遍再睁开还是他!刘产,街上刚刚遇到过的刘产!

    她千算万算,怎么都没有想到楚国的皇帝会乔装成一个草民,跑到市井之间去为难自己。她一直都认为刘产和索玉是一伙的。可是现在看来,完全是个误会!(华夏手机电子书整理)自己完全理解错误了整件事的动机!

    不是索玉和明月松要向自己献宝示好,而是楚皇在试探自己的虚实。

    他找人假扮恶霸抢占民女,是要考察自己是否有颗赤忱之心;

    他把自己推向恶霸,用内力试探自己,是要考察自己是否会武功;

    而他让找个美貌的女子,送上无价之宝,是要考察自己是否贪财好色……

    这下好了,五毒俱全了!董清秋心都凉了,作为楚国军师轩辕季的徒弟,应该有一颗赤忱之心,应该有高超的武艺,应该有高尚的品德……

    可是自己恰恰相反。她想到刘产最后说的那句话,“本来有,现在没有了。”他一定已经考察完毕,发现自己根本就不可能是轩辕季的徒弟了吧?

    董清秋只觉得袖子里头那个状元锁沉得要命,枉自己自认为聪明,一个状元锁就把自己弄得晕头转向的,自己怎么就会傻乎乎地认为他和索玉是一伙的?

    董清秋看向楚皇。楚皇其实复姓上官,乃是先秦时期楚庄王的后裔,因为一直居住在上官邑,遂以地名为姓。这个皇帝名叫上官凛,刚刚登基满三年。你说一个好好的皇帝,取什么名字不好,要叫流产?而且还长那么帅,还让美女送自己金银珠宝,让自己的大脑秀逗了。

    董清秋心里头打翻了五味瓶,你说要是没有见着刘产,自己以后的上司长得这么养眼,那她当公务员的效率也高得多的。可是现在好了,官估计是当不成了,还不知道这个皇帝要怎么整她呢,她就这样站着,旁边的大人们都不知道这个董清秋是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一见到皇帝,也不下跪,也不称颂,光站在那发呆了。

    文昌侯都有些看不过眼,在旁边小声咳嗽起来。

    “董卿在想什么?”被董清秋直视的楚皇上官凛讶然道,好像他和董清秋从来没有见过,他的表情并无任何变化,刚才浅浅的笑容好像是硬生生贴上去的一样,依旧保持着。和刘产努力营造出的傻呵呵的样子全然不同。

    “啊?哦。”董清秋回过神来,只见所有人都怪异得看着自己,只有明月松站在一旁,眼睛里头似笑非笑。

    “我只不过在想,皇上身上这件龙袍,应该有九条龙才对,为什么我看只有八条?”看着明晃晃的,在日光下耀眼的龙袍,以及龙袍上用金丝银线绣着的腾龙,董清秋下意识地说着,刚刚脱口而出,就不由掩住了口,这个借口好像有点烂……

    所有人的嘴巴都又大了一倍,这个,这个天下第一才子见到皇上没有说任何称颂的话,而是问了一个问题,可是这叫什么问题?!

    明月松看着微微发窘的董清秋,笑意更加浓密了。

    “还有一条龙绣在里边。”上官凛淡淡的回答,他倒是有问有答。

    “哦。原来如此。”董清秋又接了一句,看所有人都期待得看着自己,董清秋却把嘴巴闭上了。得了,就看上官凛怎么玩吧,反正自己到了他的地盘,是砧板上的肉,皇上您老人家就看着割吧。

    整个钟美堂登时鸦雀无声,有些冷场,其他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直到文昌侯若有所悟似得说了一句,“老臣懂了!龙袍乃是天子之衣,绣龙自当取至尊之数——九数,而最关键的一龙则被绣在衣襟之内面,董相公是想借此告诉皇上,只有先修身方能平天下,就如同孔圣所言,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便是这个道理。”

    这句话在文昌侯的四两拨千斤之下,顿时被披上了一层辉煌的外衣。董清秋心里暗笑,心想文昌侯不愧是只官场老滑头,这样都可以给他瞎掰出来。她扫了所有人一眼,这些大臣们见文昌侯开口,也都一一附和起来。

    “是么?董卿?”上官凛探寻地望向董清秋。

    董清秋不知道上官凛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但他既然装作不认得,自己当然也得配合到底,表现一下。于是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情绪,这才朝上官凛躬身作揖,“皇上在御花园中遍植菊花,只因菊乃花中君子,傲霜而立,不媚不俗、幽芳清远、风骨逸致、荡污涤垢、亮节不阿,皇上今日方有雅兴在此邀各位大人同来赏菊。清秋今日所问,侯爷刚才所说,也不过是皇上要我等顿悟做人处事的道理。”

    众大臣又是一阵附和。文昌侯斜睨了董清秋一眼,暗忖着这小子马屁拍的不比我差啊。

    上官凛轻轻笑了,视线已经从董清秋脸上挪开,转向站在一旁面容淡然的明月松,“明丞相,听闻昨天晚上,明丞相和董卿在国舅府上,比拼了琴艺?”

    明月松美目悄动,脸上依旧是不为所动的淡漠,“月松尚无缘与董兄对弈,董兄的书童便几可与月松打成平手。在董兄面前,月松恐怕是班门弄斧,实在是不值一提。”

    说完又转过脸看着楼下的风景,好像对于明月松而言,楼阁下的风景,比起任何事物都要吸引人。董清秋心里冷笑,这个人伪装的还真是好。

    明月松的说法让上官凛面容一动,再次把视线挪到董清秋身上,但目光稍停,便听见旁边的文昌侯说道,“董相公非但是琴技超凡脱俗,更得了轩辕先生的真传,皇上要治国平天下,得了董相公,实在是如虎添翼。”

    董清秋用眼角的余光扫了文昌侯一眼,看来是把自己划分为他麾下的棋子了。上官凛却好像没有了刚才的兴致,董清秋心里淌血,要是文昌侯知道上官凛刚才已经把自己试探过之后,就不会再厚颜无耻说自己是什么治国之才了。

    上官凛只瞟了眼自己,就重新坐回位置,遥看着不知何处的风景,“唔,国舅说得对。朕把董卿找来,原本就是要委以重任,助我楚国称霸天下!国舅认为该封董卿一个什么官职好?”

    第二卷

    第十三章 - 起居舍人

    “皇上,原来的吏部左侍郎因家中丧事已经回乡守孝去了。这个职司一直空缺,不知道皇上意下如何?”文昌侯试探地问着,吏部侍郎掌管吏部任免,虽是个正三品的官职,但权司不小。文昌侯当然不会傻到跟皇上说封董清秋为左相,把自己的职权白白送出去,不过以他的经验,皇上会在自己建议的官职上再加重封赏,董清秋至少也得是个二品大员吧。

    上官凛听文昌侯说完,端起茶碗喝了一口茶,这才出声道,“不如就封董卿为起居舍人,可好?”

    “起居舍人?”文昌侯脱口而出,两只眼睛盯着上官凛,生怕自己耳朵是不是听错了。几乎所有人都差点跌倒,怀疑皇上的大脑是不是被谁水洗过了。

    就连明月松也都眉头一皱,他之前还在担心上官凛会直接把左相的职位交给董清秋,他想着文昌侯必定会反对,所以一直没有开腔,可是没想到上官凛会直接封董清秋一个起居舍人,这实在是有点可笑和令人费解了。

    确实好笑呵!起居舍人不过是一个从六品的小官,所有人都以为董清秋一来就会被楚皇封为左丞相,即使不然,也至少是个二品大员,甚至连孤竹国的土豪劣绅也都听说楚皇有意将自己的公主妹妹嫁给他,可见所有人都认为,董清秋在楚皇心中的地位应该比明月松还要略高一筹,否则也不会为了迎接董清秋而亲设了钦差大臣站在边境上。

    可是谁想到,求贤若渴,苦等了董清秋半年的楚皇语出惊人,竟然赐给天下第一才子这样小的芝麻绿豆官,就是宫里头的女官,身边的侍卫都比他高好几个等级。

    所有人里头,只有董清秋一点也不惊愕,甚至还有一点点放心。或许上官凛不敢肯定自己是不是轩辕季的徒弟,他的试探说到底也只是关于她个人品性的。而且自己说到底声名在外,好歹也是天下第一才子,岂是他一句话就能够颠覆的?所以为了不引起过多的争论和猜疑,上官凛才假装什么事都没有发生。当然在他心里头,恐怕早已经认定,即便自己是轩辕季的徒弟,也只配做这么一个六品的小官。

    还好,蚊子再小那也是肉,起居舍人再小那也是个官,或许自己可以慢慢往上爬的。董清秋安慰着自己。

    然而,群臣哗然,文昌侯见楚皇半天没说话,于是宛转提醒道,“皇上,董相公是轩辕先生的高徒,轩辕先生内有治国之策,外有练兵之道,这是皇上常同老臣说的。这个起居舍人嘛……”

    上官凛站起身,打断了文昌侯,“诶,老国舅,你可莫要小看这个起居舍人,起居舍人需得记录朕的日常起居行为,自当同朕寸步不离,正因为董卿深得轩辕先生真传,朕需得时时请教董卿,若是封董卿一个将军,侍郎,朕又岂能天天见到,时时请教了?”

    文昌侯看了明月松一眼,上官凛一看就是敷衍他的话,这个明月松身为外臣,还不是随时入宫么?“可是皇上……”文昌侯不禁有些不满。

    “诶,我还听说董卿写得一手好字。朕将董卿留在身边,岂非可以日日赏得?”上官凛回转头看了一眼董清秋。

    董清秋迎着他的目光看去,两厢都是一潭平静的池水,不知眼眸背后想着什么。文昌侯还要再说什么,董清秋已经拱手道:“多谢皇上赞赏。清秋自当尽心尽力。”简单明了,不带任何不满。

    她望向上官凛,只觉得这个皇帝的表情都是招牌式的,笑,怒,不耐烦,每一种表情都像是输入到电脑里头的程序,让你根本看不出他的真实感情,只能凭感觉揣摩他是真怒还是假笑。即使是他伪装成一个憨厚的草民,也都透着一股深不可测。董清秋忽然觉得有些头疼,以后想要从这个皇帝身上捞点好处,估计得下苦功。

    “如此便好。”上官凛满意地点点头。

    正说着,钟美堂下忽然传来一声刺耳的破音,好像是什么东西打翻了。接着是几声嘈杂的争吵。

    上官凛眉头一皱,朝旁边的近侍眨了下眼,示意去瞧瞧那边发生了什么事。近侍过去,一会儿过来,回道:“有奴才把舒华公主最喜欢的一盆名叫‘红玉美人’的花给打翻了。”

    “那又为何争吵?”

    “两个奴才互相推诿,都说是对方打翻的,所以争吵起来,惊了圣驾。”

    上官凛脸色阴沉,似是认为这班太监太没用了。

    旁边的明月松忽然出声问道,“最后可知道谁是元凶?舒华公主可不是好惹的。”眼中含着笑,似是看到了那太监被公主折磨的下场。

    这个舒华公主想必就是上官凛十六、七岁的妹妹吧。听明月松这口吻,董清秋面前登时浮现出建宁公主那狰狞的样子,莫不是所有的皇帝妹妹都是刁蛮无礼的?

    那近侍露出一副苦瓜脸,元凶既然刚开始就赖账,那就只有一赖到底,当然不会承认。

    明月松笑了,指了指董清秋道,“这些小事确实令人头疼,不过,董兄来了,这样的事便再不难解决了。轩辕老先生精通易经八卦,每卜一卦,十中其十。想来董兄深得轩辕老先生的真传,只需要掐指一算,就能明了胸中,对吧?”

    董清秋脸都黑了,这个轩辕季就不能消停些吗?会带兵打仗也就罢了,有治国良方也的确是应该的,可是好端端的还要弹什么琴,卜什么卦啊?这古代又没有“全能才子”的比赛!再这样下去,什么书法绘画下棋射箭,都得整一遍。明月松也是有意刁难,知道自己不是轩辕季的徒弟,却要让自己弹琴卜卦,摆明是要自己当着上官凛和百官面前出丑。

    唉,他要是知道上官凛早已经先他一步把自己的底细摸了个透,他就用不着在这里搞这些事了。

    董清秋心里虽然打着小鼓,脸上却也不表现出来,只是拱手:“恩师乃是世上一等一的才子先贤,清秋不才,跟随恩师时日尚浅,未能学得恩师的万一……”也算是间接向上官凛解释自己的无能。

    “董兄过谦了,”没等董清秋说完,明月松就打断了,“董兄说自己琴技一般,可是诸位大人却见到即使是董兄的书童也能有一流的琴艺,董兄在皇上面前也要深藏不露么?”

    看着明月松那张如画一般的面孔,董清秋牙齿都要格格响了,这个明月松绝对是落井下石第一人。把上官凛都搬出来了,董清秋还能说不字么?只是又要让自己在上官凛面前丢一次脸么?

    第二卷

    第十四章 - 红玉美人

    董清秋不言,上官凛也没有发话,明月松便替他提醒那近侍,“还不把那两个奴才找来?”

    一时,台下来了两个太监,齐双双跪下。一个说道:“红玉美人是王二摔坏的。奴才刚才只是在旁边修剪桂树,看到对面王二抱着红玉美人过来,脚底下绊倒什么,整个花盆就被他给扔了出去。奴才就过去看看,谁晓得他却拽着奴才的衣袖,一口咬定说是奴才故意打翻他的花盆。皇上,冤枉啊。那红玉美人一向是</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