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门路

来,说不定能够回到京师,登阁入部呢。

    谁想到,这里竟然是自己的绊脚石。

    该死的梁山盗匪,就好像悬在他头顶的一把刀,让他寝食难安,备受煎熬。

    济州府的百姓经常被梁山的土匪劫掠,损失惨重,惹得天怒人怨。尤其是济州府的很多大户都被抢过,偏偏这些大户又人脉广阔,即使在京城都有关系。

    结果状告上去之后,上司对自己的无作为十分不满,已经多次训斥了。

    公孙安很清楚,如果再不能剿灭梁山的盗匪,恐怕他的济州知府的位置都坐不稳了。别说进京升官,能够安稳的致仕都不错了。

    这要是哪天梁山的土匪惹出大祸来,说不得他也要去牢狱里走一圈。

    试问,这样的背景下,公孙安这个知府能好过吗?

    可偏偏济州府势单力薄,武力有限,几次进剿,却根本奈何不得梁山的盗匪。

    实在是梁山太大了,几千名士兵扔进去,连个水花都看不到。

    本来公孙安还想着联合周边的几个州府,大家一起进剿。可惜各州府互不统属,协调不力,总是会出现空子。

    再一个,那些州府受到了梁山盗匪的危害不像济州这么大,所以进剿的时候并不愿意尽全力。

    导致的结果就是每次都功亏一篑,梁山盗匪仍旧逍遥法外,他这个知府却岌岌可危了。

    这一日,我们的公孙知府依旧在凉亭里顾影自怜,只是脚步匆匆的衙役却打破了气氛。

    “大人,府外来了一个年轻的士子求见。他说他是齐州府的举人,大人见是不见?”

    公孙安很是不爽,但还是保持着仪态,疑惑地问道:“齐州府的举人跑到这里来干什么?嗯,算了,让他进来吧。”

    他本来是不想见的,但举人已经是士绅阶层了。身份地位并不比他低,大家同为文宗一脉,却不好太过冷漠。

    也许这齐州府的举人是在济州府遇到了什么难处,所以才求到了他这里呢。

    不大一会儿,刚才的衙役去而复返,领着一个年不及弱冠的俊秀少年走了过来,让公孙安一阵恍惚。

    这个举人……好年轻啊。

    他当年考中举人的时候,可是将近三十岁了。然后又用了八年,才考中的进士。

    和眼前这个少年一比,那真是自惭形秽了。

    不过公孙安倒没有怀疑这个少年的举人身份是假冒的。

    开玩笑,冒充举人被人发现,那可是要重罚的。尤其是这么年轻的来冒充,可是很容易就穿帮啊。

    陈玉可不知道公孙安的稀奇古怪的想法,他随着衙役走过来,离着尚远,就拱手行礼。

    “知府大人在上,齐州举子陈玉有礼了。”

    陈玉和几个梁山好汉到了济州府,商议了一番,便决定先去见见济州府的知府,探探对方的虚实。

    要只是梁山的好汉们,自然是没法见到堂堂知府的。

    这个时候,他的举人身份就起到了效果。

    到了济州府衙门口,陈玉也不废话,通报了自己的身份,然后派给了门子十两银子,那门子二话不说就向里面通传了。

    阎王好见,小鬼难缠。

    陈玉此行的目的是要见见济州知府,总不能被衙役、门子挡住啊。

    果然,有钱能使鬼推磨,他顺利地进入了济州府衙。只是跟着他来的梁山好汉们,却只能被留在前厅了。

    府衙的衙役以为他们是陈玉的下人,自然按照下人的礼节接待了他们。

    为了避免节外生枝,陈玉让他们稍安勿躁,便一个人施施然地来见公孙安了。

    公孙安恍惚之间,听到陈玉的自我介绍,赶紧清醒了过来。

    “呵呵,原来是陈举人。”

    刚刚说完,他就脸色一变。

    “等等,陈举人来自齐州,又如此年轻,可是本朝最年轻的乡试中第?”

    科举无小事,历年的科举都是万众瞩目的盛举。出了什么人物,谁谁出彩了,很快就会天下皆知。

    乡试虽然不能跟省试、殿试相比,但在地方上却也是头等大事。

    济州府和齐州府同为河东东路下辖,乡试也是在一起。所以上次乡试出了什么人物,公孙安自然也是清楚的。

    乡试解元固然风光,但陈玉以十六岁的年龄中举,刷新了国朝最年轻的中举记录,那也是人们津津乐道的。

    因此听的陈玉之名,公孙安迅速反应了过来。

    陈玉一愣,没想到在济州府这边还能听得自己的名声。

    见此,他愈发的谦虚,弯腰作揖,笑道:“不想学生的点滴,竟入了府尊大人的耳目,实在是学生的荣幸。”

    见果然是他,公孙安也词,没想到短短时间内竟然传到了济州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