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战神

负担。

    如是想着,陈玉便吩咐史华铎拿着东西,兴高采烈地跟着罗秀峰走了。

    因为大家都没有骑马乘车,所以步行走了很久,终于来到了一座十分豪华壮观的府邸门口。

    看着两座三人高的石狮子拱卫着一座红木铜钉铆成的大门,上面的牌匾上苍穹有力的“郭府”两个字,陈玉不免有些意外。

    既然是叫郭府,显然这座府邸的主人应该姓郭才对。

    他原以为罗秀峰会接自己去驸马府暂住呢,却不明白,他带着自己来这里干什么。

    感受到陈玉疑惑的神情,罗秀峰指着那块牌匾,笑道:“陈公子,你道这是哪里?”

    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陈玉摇摇头。

    “学生不知。”

    罗秀峰傲然一笑,意气风发。

    “在咱们大乾,不需要标注官衔,不需要标注籍贯,不需要标注功绩,只单单凭借这两个字就能让人敬仰的,还能有谁?”

    陈玉悚然一惊,不可思议地看向目光戏谑的罗秀峰。

    “罗大人,这……这是大将军的府邸?”

    大将军是对于将领的尊称,可在大乾,这个称呼只有一个意思,仅指一个人。

    那就是整个大乾百姓最自豪、最崇敬的一个人,战神郭礼。

    说起郭礼,陈玉哪怕是穿越过来的,也听说过此人不少的光辉事迹。

    当年天下大乱,饱读诗书的郭礼立志拯救苍生,平息战乱,拯救黎民于水火之中。

    他和乾丰帝相交莫逆,志同道合,结拜为金兰兄弟,并肩作战。

    随后的十多年中,郭礼展现了无比卓越的军事天赋。三千骑兵夜袭突厥王帐,俘杀突厥可汗文利。

    迷魂阵大破王道远,平定潇湘。水师绕后迂回包抄,斩李文化,解决山东之乱。

    类似的经典战役,数不胜数,全都是郭礼的手笔。

    最难得的是,郭礼和一般的军中糙汉不同。他是读书人出身,可谓是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

    大乾建立之后,原本人们预想的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情况并没有出现。

    郭礼和乾丰帝的关系依旧一如当初,就连当初的那些功臣们,也都活的十分自在。

    究其原因,就在于郭礼明是非、知进退,从不居功自傲,还约束着手下人同样遵纪守法。

    他还不贪权揽权,一直在为大乾的军权稳定而努力,深得乾丰帝的信重。

    据说,两人名为君臣,其实私底下一直都是兄弟相称的。

    这样的一位战神,简直是无数年轻人的偶像和榜样。

    不知道有多少人都梦想着能够像郭礼这样,成就不世的功业。

    陈玉怎么也没有想到,罗秀峰竟然会带着自己来到这里。

    这是什么缘故?

    不知道还好,知道之后,他的神情更加茫然了。

    所幸罗秀峰没有喜欢玩恶作剧的性子,也没有让他煎熬,而是径自介绍了原因。

    原来罗秀峰回到长安后,已经面见过乾丰帝和郭礼,陈述了江南地区和倭寇作战的情况,把遇到的困难都摆了出来。

    朝廷这边,对于倭乱也十分的恼火。

    毕竟江南不靖,严重影响了当地的民生和经济,也导致了赋税的收入不足。

    奈何倭寇袭扰了之后就走,想要很快地剿灭,大家的心里都没有底。

    眼见着商量来、商议去,都拿不出一个可行的办法,罗秀峰坐不住了。

    他回想了在船上和陈玉交流的内容,便细心地整理出来,呈递到了乾丰帝和郭礼的面前。

    如此详实而可行的分析和计划,还有对于水师作战的前瞻和见解,让乾丰帝和郭礼都惊为天人。

    他们可不是宫中皇帝和堕落的勋戚,在战争中多年的经历,让两人都有着无与伦比的见识。

    看到这份计划书,乾丰帝和郭礼都如获至宝,爱不释手。

    他们招来罗秀峰仔细询问,而罗秀峰呢,又不是贪功的人,便把陈玉的情况说了出来。

    那份计划书被郭礼收去了,一直钻研不休,对于一个弱冠书生能有这样的大局观和见识,郭礼也十分的好奇,但是却没有怀疑。

    毕竟这里面的东西,可不是随随便便谁都能够说出来。

    哪怕是他这个大将军,也看的懵懵懂懂,很多地方不得要领。

    加上他就是读书人出身,并不认为陈玉一个书生,就不能懂得军事和政治问题了。

    可陈玉述说的内容里,实在有太多让他好奇的地方了,所以他便责令罗秀峰,一旦陈玉到了长安,务必要请来,让他当面请教一番才是。

    可听到万众敬仰的当朝大将军说要向自己请教,陈玉脸都绿了。

    他何德何能,担当的起大将军请教的殊荣来?

    要是传了出去,他不得被外界的人们骂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