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历史小说 > 奋斗在大明 > 第一章 三年

第一章 三年

黄鹤楼更是在黄鹄矶之上。是长江之上繁华的码头。当然了,在后世这里都被武汉长江大桥说占据,连黄鹤楼也挪到蛇山主峰上了。

    如果能传到后世,更是一等一的繁华地带,处于武汉市解放路与民主路交叉口附近。

    这分家业,周梦臣必须承担起男子汉的责任。必须保住。

    而周母黄氏,也在父亲的病中,消耗了太多的精力与心力。从父亲去世之后,就一直病恹恹的,甚至还藏着不让周梦臣知道,只是屋檐下的两个人,又怎么能全部瞒住啊?

    这些周梦臣都知道。

    更知道是,因为周母担心家底已经空了,而且周梦臣要为父亲收孝,不能继承官职。这三年之内,家中都没有进项,可以说是坐吃山空。

    这样的情况之下,人怎么能能生得起病?敢生得起病?

    在周梦臣看来,都是自己的责任。

    至于传宗接代,却是每一个父亲的想法。

    “咚。”的一声。

    钟声再次想起。

    周梦臣这才从追忆之中惊醒。

    这钟声就是从一边的钟鼓楼上敲响的。

    周梦臣的家,就在钟鼓楼一侧,还开了一个小门,从家里院子里面直接走到钟鼓楼下面,就好像是周家的两个院落一般。其实在大部分时候,钟鼓楼以及钟鼓楼附属的院落,都是周家管得,与周家的另外一重院落,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周家大多数时间都是在管理钟鼓楼。白天一个半个时辰就要敲一下。周梦臣不知不觉,已经在祠堂之中沉思了半个时辰了。就缓缓的退了出来。

    周梦臣从祠堂之中出来。

    却见母亲已经在这里等着了。

    倒不是周梦臣不让母亲进入祠堂之中,而是大明规矩,女人是不能进祠堂的。

    周母就在外面等着。

    “娘。”周梦臣搀扶着母亲。

    周母头发已经花白了,轻轻叹息一声,说道:“给你爸上柱香,也让他保佑你,在县尊面前,好好表现一二。能安安分分的袭职了,也就不辜负列祖列宗的在天之灵了。”

    周梦臣点点头,说道:“请母亲放心。”

    虽然明代有很多官职都是可以世袭的,但是在朝廷规定之中,袭职也是一道坎,在大明前期法度森严的时候,还刷下来不少,但是已经到了嘉靖年间,很多事情都是走一个过程。周梦臣并不担心。

    母子相携缓缓的踱步,周母有一搭没一搭说道:“你父亲留下的书,你都看吗?”

    周梦臣说道:“看过了。”

    “好好看,好好学,这都是我们周家的家学。是周家安身立命的本事。”周母不知道多少次,重新说这个话题了。

    周家有一个完整的书房,里面存放这大量的书籍,是从第一带周家家主传下来的,已经传了十一代了,主要分为几个部分,第一个部分,就是历代关于天文术数的著作,第二部分,就是周家十一代对于天象的记录。第三部分,就是历代周家家主的心得体会。第四部分,就是四书五经,关于大明科举内容。第五部分,就是一些杂书。

    洋洋洒洒上千册。

    这些书籍放在现代,也不过是一个硬盘的东西,却是周家的所有底蕴了。

    也是周家能够世世代代当阴阳官的原因。

    阴阳官需要专业的技术官僚才能管理。

    也不要小看着分底蕴,周家的藏书或许在很多方面大有不如,但是在天文历算方面,却是非常充沛的。很多算学著作,县学府学,甚至藏书大家都没有。

    两人正说的话,忽然听见外面一阵沉重的声音传了过来。却见一个大高个走了过来。

    周母见了,说道:“大壮。有什么事?”

    这个高高大大的人,正是周家仅有的一个仆人。周观星的病重之中,家中的仆人都散去了,唯有周大熊乃至打更人收养的一个孤儿。虽然长腿长脚,身躯高大,却有几分智迟,反应有些慢,离开周家之后,恐怕也不知道去什么地方吃饭。

    这才留在周家。

    大壮听了周母的问题,似乎要一个字一个字的却解读分析,才说道:“夫人,黄大人来了。”

    黄大人就是周母黄氏的弟弟,名叫黄秉甲。在县衙当值,也算是胥吏之首,江夏县主薄。

    周母一听,双眼一亮,抓住周梦臣的手,微微一紧。说道:“快去,你舅舅来了,肯定是为了你袭职而来的。莫要怠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