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历史小说 > 龙兴之所 > 第九十四章 刘焉病重(求收藏)

第九十四章 刘焉病重(求收藏)

己的房间。

    待瑶婷离开后,刘璋便道:“大哥、二哥,这是怎么一回事?我走的时候不是还好好的吗?”

    刘范摇了摇头,叹了口气:“二弟,你给季玉说吧……”

    刘涎想到这些日子发生的事情,心中也十分的难受,但他还是慢慢将事情道来……

    原来刘璋离开益州后不久,张鲁便找到了刘焉,请求刘焉出兵收复汉中。来自未来的刘璋知道张鲁此去就是鱼入大海,从此再不受刘焉约束,因而他在离开益州之前,便告诉刘焉,一定要防备张鲁,如果对方提出要到汉中任职,一定不能答应,刘焉对张鲁还是很信任的,听了儿子的话便问缘由。刘璋当然不能告诉他历史,只是说他看张鲁脸有反相,不像甘居人下之人,一旦到汉中,两地之间被山川阻隔,恐其有自立不臣之心!刘焉对这套说辞不以为然,可是刘璋的话还是起了些作用,他便委婉的拒绝了张鲁的请求,谁知张鲁却说什么汉中为益州凭障,必须掌握在刘焉手中,而汉中太守苏固与刘焉仇隙甚深,隐患太大,若其与董卓合谋,则益州危也。汉中距长安太近,董凉州铁骑数日可达,若是汉中为董卓所据,益州时刻处于董兵锋威胁之下,需收复汉中,布重兵占汉中,以秦岭天险以防董卓,否则董卓若知刘璋在讨董联军中,便来一招釜底抽薪,派兵攻取汉中,威逼益州腹地,则益州危也。刘璋见益州有失,为免家人遭遇不幸,必率军退出联盟,回师救援益州。如此一来刘璋必被联军所猜忌,为了稳定军心,甚至可能被联军合力消灭,以儆效尤。即便刘璋能离开盟军,也将被污以以私废弃公、背信弃义、出尔反尔之人,刘焉有心传位于刘璋,若刘璋身上留下这样的污点,以后如何接任?如何于乱世立足?刘焉被说的心动,便要答应,然而对刘璋无限信任的刘范、刘涎也知道刘璋对张鲁的评介,双双反对。可是张鲁又是跪拜表忠心,又以匕首刺胸,甚至至将妻儿老母全部留在益州。刘焉以已度人,认为张鲁家人尚在涪县,其必投鼠忌器,不敢违抗自己,于是不顾长子、次子的苦劝,命张鲁为督义司马,与别部司马张修一同率军攻打苏固。谁知事情竟然不幸被刘璋料中(其实是穿越者的身份让他明白),张鲁击败苏固后,既以宴请为名邀张修赴宴,而他则安排心腹,于宴会之中将之斩杀,控制住了兵马,继而命人切断了与益州的联系,在汉中大兴五斗米教,当起了他的“汉中王”。一个多月后刘焉才知此事,立即派人与之联络,让他立即回涪县认罪,否则既杀其家人。谁知张鲁半点也不顾念亲情,不但不回涪县,还将刘焉派去的使者斩杀。刘焉怒斩其家人,同时调重兵准备伐鲁,但此时益州精兵已被刘璋部分、又被鲁带走五千,余者虽然还有三万左右,可是这些兵马需要驻防的地域十分广阔,尤其是重兵都用于防御南蛮,根本没有兵力可以调动。急怒攻心的刘焉想到刘璋临别的告诫,不禁大骂自己糊涂,又气又羞的他当时便病倒了,俗话说病来如山倒,加上刘焉年事已高,这一病便再也没能起来……刘范等人遍请益州名医,方子倒是开了不少,可是病情却没半点起色,反而越来越糟,一天中大多时候都处于昏迷之中,偶尔清醒过来,不是喃喃自语什么无面目见自己的儿子,就是问身旁众人“璋儿还未回来吧?”说起来很矛盾,却又是他内心最真实的反应。家人都相信如果不是这口气撑着他,可能他早已经撒手人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