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历史小说 > 龙兴之所 > 第两百二十三章 董卓分兵

第两百二十三章 董卓分兵

歼灭马腾、韩遂,平定西凉之功,又就数日天夺下刘璋渭水大营一事厚赏了李傕等人,至于此前对刘璋军的失利,董卓已不放在心上,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必先劳其筋骨嘛,他不正是这天降大任之人吗?

    忐忑了数日的李傕、郭汜等人总算放下心上,护卫着董卓浩浩荡荡的进了大营。

    得知董卓要来,李傕早早的为董卓搭建了一座巨大、华丽的帐蓬,帐蓬之内阵设高贵,大部分是击败马腾后收缴的马家之物,马氏家族自马援起在西北经营数代,家境殷实,迮逢兵败,家产都便宜了李傕、郭汜,摸不准董卓是喜是怒的他们只好心中滴血的把大部份精品“孝敬”给了董卓。

    董卓看着富丽堂皇的帐蓬,连连点头,看的出来,他对李傕、郭汜的表现非常满意。

    仔细鉴赏了一下帐蓬内的陈设,董卓这才升帐议事。

    李傕将当下的情形作了禀报,董卓又问起郿坞的消息,李傕连武功的事情都顾不过来,哪里还顾的上郿坞,吱吱唔唔的说不清楚,董卓的脸色立即转阴,那可不是别的地方,那可是郿坞,是他情愿丢了长安也不愿意失去的郿坞!而在这之前全权负责整个战线的李傕竟然不清楚郿坞的情况……

    李傕心知董卓不满,连忙哀声道:“相爷,郿坞有二爷亲镇,二爷的脾气您也知道,小人实在不敢多加过问啊!请相爷恕罪啊……”

    董卓闻言先是眉头一挑,似要拍案而起,忽然又想起什么,颓然的放下了手,要说董卓不愧是一代奸雄,性格奸诈、杀伐果断,但也有一个很大的缺点,那就是有些任人唯亲,董旻才能不足,脾气却十分暴燥,仗着和董卓的手足之情向来是嚣张跋扈惯了,别看他现在的地位仅相当于一县令,可是在西凉军中,谁见了不得恭恭敬敬的叫声二爷,好生伺候着,要是若怒了他,就是大将、郡守,他也是马鞭子想抽便抽,没人感敢说个不字!这些事情董卓一直都知道,可是他对此却不以为意,整个西北都是他们董家的,自家兄弟有点特殊地位难道还不行了?正是董卓的纵容,董旻越发的跋扈,他的事情渐渐的也就没有人敢再过问半句了。眼下李傕用这个来推脱,董卓还真不知道该怎么做,毕竟董旻的特权是你董卓认可了的。当然,董卓也可以不问原由直接治李傕一个渎职之罪,毕竟董旻的特权董卓从未正式承认,只是默许,可是眼下董卓还用得着李傕,轻易处理也容易造成军心不稳,只得将此事放在一边,道:“算了,你立即命人前往郿坞,将情况弄清楚!”

    “是,相爷,末将这就去安排……”

    李傕当即命人派出得力人员飞奔郿坞而去。

    “文优,眼下我大军毕至,是否应该立即和刘璋小儿决战呢?”

    李儒道:“相爷,不可,数日前,稚然就是因为轻易出击,遭遇大败,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相爷若草率出阵,恐怕重蹈稚然覆辙啊!大军远行辛苦、人马困顿,大军对刘璋军的实际情况也不甚了解,实不宜仓促出战,还请相爷下令暂且休整两日,再作打算为好!”

    一旁的李傕听了李儒的话大为光火,暗忖道:“好你个李文优啊,你劝就劝嘛,干嘛拿我的败仗说事?你当着相爷的面说出来,是想提醒相爷治我的罪怎么的?哼,我记住了,你最好别被我捉到短处,否则……哼……”

    董卓道:“在长安时,你不是催促本相迅速决战吗?为何到了武功,你却又让本相暂停?”

    “相爷,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军不眠不休的奔行了两日,精力严重不足,此刻出战实有害无益,不如让刘璋军暂且嚣张两日,随即熟悉一下战场环境,等到士兵休力恢复到鼎盛之时,再一鼓作气攻下敌营为上啊!”

    “嗯,文优之言有理,就依文优之言!”

    李儒这边刚刚劝住了董卓,李傕的人尚未出发,不料又是一个坏消息传来,郿县失守,魏延旋即以三四万兵马团团围住了郿坞,随时会对郿坞发起总攻,董旻已将坞内男丁悉数武装,抗击益州军,为保郿坞万无一失,董旻请董卓速发援兵解围。

    听闻郿坞有险,董卓又惊又怒,向来对李儒言听计从的他这一次一反常态,不顾李儒的苦苦哀劝,命西凉名将徐荣率五万马步精锐驰援郿坞。徐荣离开前更迫令立下军令状,若郿坞有失,包括他在内五万大军尽皆斩首,家属充为官奴。郿坞距武功不过数十里,骑兵半日可达,步兵最多一日可至,益州军战力再强也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攻破郿坞,故而派出援兵后,董卓心里安稳了许多。心里一放松,便想到了丢失郿县的秦桐,若不是他的无能,半天就丢了郿县,情况怎么会斗然恶劣?一身杀气无处释放的董卓立即传令长安,夷秦桐三族,以儆效尤!幸好郿坞没有因为秦桐的无能而丢失,否则董卓诛杀的可能就是秦桐的九族了!董卓也明白李儒的观点是对的,以他现今的实力,分兵确是兵行险着,属下策之下,稍有差咫情形就将岌岌可危。上策是以郿坞为饵,牵制魏延大军,集中兵力全力攻击刘璋,待击破刘璋后再回师解郿坞之围。可是情感左右了理智,想到郿坞的家族、财富,明知是错,董卓也情愿一错到底,而这也正是董卓一生犯下的最大的一个错误,若说是贾诩、魏延等计策绝妙,不如说他们准确拿捏住了董卓的心思,堂而皇之的针对他设计了一个阳谋,他却甘之如饴。

    李儒眼见董卓心意已决,不禁暗生悲凉,寂静无人时不禁悲叹:“西凉众将皆死无葬生之地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