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历史小说 > 龙兴之所 > 第两百二十四章 陈宫留客

第两百二十四章 陈宫留客

继续前进已无可能,只得下令全军退守郿坞。

    陈宫见状立即引兵缓缓后退,李典也放弃袭扰,和陈宫一前一后严密监视着徐荣。

    “悔不听文优之言啊……”徐荣见状不禁哀声长叹。

    徐荣全军进入郿坞后陈宫亦退守数里外的郿县,李典补充了粮草后仍留在城外巡弋。

    董卓得知徐荣在撤退时受到敌军袭扰,损失惨重,举步维艰,不得不退回郿坞后,不禁怒气勃发,想着是不是应该派支部队把他接应回来,但是想到魏延手里有十万大军,要派多少人才能把他们接应回武功?虽说在郿县附近仅有四万左右,但只要这四万人稍加牵制,魏延必调兵支援,那时候恐怕去多少就得被留下多下。

    李儒提醒董卓,或许可以让徐荣乘夜色掩护撤回,虽说机会不大,但也是唯一可行的办法了。

    董卓无计可施,只得同意了李儒的计划。但是经过了昨天的失败,他自己也知道,即便是夜里,敌人恐怕也不会给他太大的机会,事到如今,他唯一的机会便是正面强攻刘璋,一举击败刘璋便可逆转整个战局!

    董卓当即立断,给大营和武功城各留五千兵马防守,并将此前数战之重伤员留下后,董卓亲率十四万大军奔刘璋大营而来。

    刘璋方面,李傕两度攻击给刘璋造成了三千多人的伤亡,但是刘璋得到了李严部的支持,总兵力仍保护在六万人上下,另有一万民夫,兵力对比约为一比二,作为防守一方,这个兵力比并不算太悬殊。

    董卓大军遮天蔽日而来,在刘璋大营北方三里排成一个巨大的军阵,军阵最前方是三万弓弩手,弓弩阵后方是三万刀盾手,居高临下可以清晰的看见刀盾兵中扛着难以计数的云梯,而后是四万手执枪、戈、予、戟等长杆兵器的士兵,军阵的最后面是近百架巨大的投石机,董卓的帅旗就在投石机阵之中,军阵左右两冀各有一万五千骑兵护卫。

    登墙察看敌情的刘璋等人见状无不大惊,董卓的情况他们是比较清楚的,为何以骑兵为主的西凉军,此次竟然来了个大变样,十四万大军之中竟然只有三万骑兵,其他的骑兵到那儿去了?那猛增的步兵又是怎么回事?

    刘璋等人不知道董卓此次可算是破釜沉舟了,他深知骑兵在攻坚时作用不大,因而下令将大量骑兵从战马上赶下来,成为了靠两条腿前进的步军。

    “难道董卓又有了新的援军?”满宠不确定的道,董卓的战争潜力都看在眼里,若说董卓能神不知鬼不觉的突然增加数万步兵,他是不怎么相信的。

    还是从后世来的刘璋很快猜到了个中缘由,这个时候的骑兵由于马蹬尚未出现,作战以骑射为主(不同于后世成吉思汗使用弓箭的那种奔射,此时的骑兵主要装备弩弓,发起冲锋前已经给弩弓上好了箭矢,当快要冲到射程之内时以左手握缰同时紧抓马鞍、双腿夹紧马腹以保持平稳,右手单手持弩射击,射击后立即机动到一个安全的地方后重新装填箭矢,而后再次冲锋……)近战肉搏为辅,显然骑兵的作战方式在此时无法发挥作用,董卓又不愿放弃这个庞大的兵力,很有可能会下令骑兵下马,参与到攻坚之中。

    刘璋把他的猜测一说,众人都觉得是理应如此,否则不能解释为何董卓骑兵数量骤减,步兵却急速膨胀。

    “这董卓还真舍得下本钱,培养一个骑兵花费足以培养五个步兵了……”李严道。

    戏志才道:“他这也是无可奈何,以他的步军数量,想要击破我军大营可谓困难重重,一方面是步兵数量不足,一方面是数量庞大的骑兵使不上劲,与其这样,不如狠下心来,以骑代步,增加攻击强度和兵力优势。他的算盘打不好啊,纵然损失大一些,只要能够击破我军,这笔投入便是赚到了!诸位请看,董卓尽攻北门,对东、西、南三方连佯攻牵制都免了,看来他是下令决心想要一击攻破我军大营啊!”

    郭嘉笑着说道:“方今渭水大营已失,只要攻破我军大营,我军便无路可逃,不得不说,董卓的梦想很完美!”

    旁边的李严闻言脸色忽然暗淡下去,心中升出一丝羞愧。

    刘璋上前轻轻拍了李严的肩,示意他不必放在心上,放弃大营是原是刘璋计划之中,怪不得李严,何况李严在面对强大敌军,杀伤敌数千人后,仍带出了三千士兵,足以自傲了。

    荀攸道:“虽说骑兵下马步战并无不可,但是骑兵和步兵战法毕竟不同,又没有经过长期联合训练,配合必定会出现混乱,能够增加几分战力,我心中存疑,若仅凭此就想轻易攻破我军大营,我看很难啊!”

    刘璋道:“不去管他骑兵步兵,只要做好自己的事,胜利终是我们的,吩咐全军将士,严守岗位,务必奋战到最后一息,未得将令,擅退者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