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都市小说 > 嫌女如意 > 嫌女如意第14部分阅读

嫌女如意第14部分阅读

关氏那个架势,在坐的除了李氏跟巧铃,谁见着都不舒坦,连赵祥都没心思吃饭了,筷子一撂就往自个屋里走。

    气的李氏拍了桌儿,“往哪走?”

    赵祥走了两步,猛然停了下来,背对着李氏粗声说:“我算是看出来了,娘就是有意纵着四妹乱发脾气,别说这顿饭我吃不下,往后也不吃了!”

    若不是他娘纵容着,当着众人面,玉翠哪敢这副模样?这次回来,爹也不叫了,大嫂也不理了,时时臭着一张脸儿,说话尖酸刻薄,叫人瞧了心头就来气。

    李氏一听这话,火气就起了,索性也撂了筷子,二话不说起身,三两步就去赵祥跟前儿,一脚往他屁股上踹,“老娘不教训你,不知道屋里哪个当家了是不?噢,帮着个外人,数落起你亲妹子了?”

    赵祥闷声挨了一下,一转身,眼睛通红地瞧李氏,“往后娘要再惯着玉翠欺负人,爹不教训我来教训!”

    李氏一下就怔住了,老半晌的,不住点着头,“好得很,好得很,长了本事了,娘也把话放这了,赶明儿起,你要再帮着外人说一句话儿,看娘咋收拾你!”

    如意一直闷着声儿没说话,直到这会儿见二哥挨打,慢慢就起了身,一转身,眼泪就流了下来,去牛棚牵了牛往外走,小声说,“爹,娘,我喂牛去。”

    她想,娘本来是不讨厌二哥跟大嫂的,今个却这样揍了二哥,她若不在屋,二哥跟大嫂就不用受这样的委屈了。

    谁知赵启财蹭就起了身,“喂啥牛?吃饭的时候各人就吃各人的饭。”又看关氏,“给娃儿弄一碗菜叫她回屋吃去。”

    关氏应声,去灶房取来两只碗,各挑上了菜,先给玉翠屋端去,又招呼着如意一块回房去,“走,跟着大嫂回屋去,大嫂也在屋吃。”

    如意提心吊胆经过了饭桌,发现娘不但没骂她,连正眼也没看她。

    不知怎的,一点也不失落,心头反倒是大松了一口气。

    这日一早,等如意跟关氏下地去,玉翠便上了关氏房间,翻出如意经常换洗的那一件旧衣裳,发狠地用剪刀剪成一条条的碎布条。做完这些,又瞧见关氏枕头下面压着几尺碎花蓝棉布,气恨地骂了一声,直接把布料揣在怀里往外走。

    一进堂屋便往李氏跟前儿跑,“娘,大嫂给阿如买布!”

    李氏接了她手里的布,打开一瞧,嗬!不多不少,三尺布,做个一身衣裳还有余!一看花色就是给小丫头穿的。马上叠起布递给她,“你大嫂的东西那就是娘的,娘说给谁做就给谁做,去,把布搁好了,过几年娘给你置办新衣裳。”

    傍晚关氏回屋,见了一地的碎布条,又见枕头下压着的那三尺花布没了,心里顿时就明白了,冷笑了一下,转身往外走。

    进了灶房,见如意在,掩了门问她:“你今儿回来的早,瞧见了?”

    如意点点头,一手搅合着面糊,轻声说:“我知道是玉翠干的,可娘不会罚她,也就没去说。”

    关氏应了一下,心说就这情形,也不知今后如意咋样在屋里安生过活,瞧着如意脸色还好,思量一下,说:“大嫂手里还有钱儿,答应你的,一定作数,衣裳必须做,得空再上城里去买。”

    如意摇了摇头,把糊糊舀进大盆儿里,重新给锅里换上一锅水,盖了锅盖,转身去拉关氏,“大嫂再买,还叫玉翠夺去,咱不花这钱儿。”

    关氏心里已经有了主意,便往外走,“你等着吧。”

    如意急忙拉她,“大嫂可别去理论,娘昨个说了,不准谁替我说话,没准儿大嫂去了要挨骂。”

    关氏给她一个放心的眼神,转身出了灶房就去堂屋寻李氏。

    李氏侧在炕上打扇子,见关氏来了,也不起身,懒洋洋说:“你屋那几尺布娘拿去了,赶明儿给玉翠做一身衣裳。”

    关氏笑了一下,“我正要说这事儿,今个瞧见布料不见了,正纳闷,原是娘取去了,那布料本就是前些个给玉翠买的,只等着她回来就待她去做一身。”

    李氏有些诧异,“真的?”

    关氏点个头,“娘只管拿去,那布料本就是给玉翠准备的,这一段儿她也着实受了些苦。”说到这个,叹气一声,“到今个为止,已经三天没好好吃饭了,这么下去可不成。”

    李氏也就叹气起来了,“她就爱钻个牛角尖,到现在还不原谅阿如。”哼一声,“别说是玉翠,就是你娘我,瞅见阿如就直来气。”

    关氏思量一阵子,“这么下去也不是个办法,要不,干脆把阿如送走吧。”

    李氏蹙眉看她,“送走?送去哪?”(未完待续)

    第一卷  第六十七章 旧事重提(第一更)

    关氏往李氏跟前儿靠了靠,低声说:“送走如意,主要还是为着玉翠。玉翠那股子怨气成日就没完没了的,这几日见着阿如总跟见了仇人似的,人也不欢实,眼瞧着这两天比走前还瘦了。”

    李氏原本就对玉翠提心吊胆的,经她夸张一说,更是觉着问题大了,关氏说的话儿,又正迎合了自己的心意,马上便坐起身问关氏:“你的意思,已经有了门路,找上了买家了?”

    关氏怔了一下,迟疑地问:“娘要卖如意?这事……爹答应了吗?”

    李氏重重哼出一声,“笑话,谁还听他的意思?要按着他的意思来,往后外人该给捧上天了!那还能有你三妹四妹的活路吗?”眼瞪着关氏:“眼下娘回来了,屋里的事儿没你爹做主的份,娘说卖,那就得卖!谁也甭想拦!”

    见关氏敛着眉目,也不知心里在想些什么,朝她抬个下巴,“你不是说要给阿如送走吗,没门路你说这话?”

    关氏沉默了一阵,压下心头对李氏极端的厌恶,抿唇说:“门路倒没有。我说的送走,原也不是卖出去。”

    李氏打心眼里还是喜欢儿媳妇这性情的,乖顺,挨几句咧刮也不见变脸,也就没再给她甩脸子,“送?能送到哪去?你这意思,她就这么白白吃了屋里十年的粮食?到头来,给别个屋里送去?”她摆摆手,“那可不成,咋样说也得回了养活她那本钱儿。”翻着俩眼合计着,“少卖几个子儿也无所谓了,娘现在是一日也看不得她。不成了你明个上镇上去一回。给大勇传话,叫他注意着打听,看镇上有没有大府上招丫头的。也就是咱没卖过丫头,不知道这里头的行情,卖终身的死契,二十两约摸能成吧?”

    关氏越听越心寒。摇个头。“娘不知道,我却知道,大前年跟我哥从南边儿一路上来,沿途经了不少大府大县。见的可太多了,镇上县里均比不得州府,要真把如意卖去镇上。也就这个价钱儿。”她比划出一个数儿,“那还得是能上夫人少爷跟前儿伺候的体面丫头,非得相貌出众。手脚伶俐才成。要是那烧火做饭的,也就七八两银打发了。”

    “我呸!”李氏朝炕头下啐了一口,瞪大眼睛说:“养她那样大都不止这些钱儿,就前年那一场病,前后花的钱儿加卖猪的,七两也就去了!”

    关氏点点头,“是这么回事。别个可不顾念咱们养大一个娃儿花去多少。要卖,就给着那么多。若请伢婆。更要在中间抽着几成。能得娘手里的,也就那么丁点。”

    李氏犀利地瞅着她,半信半疑的,“你一个妇道人家,咋就知道那么多?”

    关氏脸上的笑容淡淡的,“这里头的事,不消亲眼见,想一想也就明白个大概。娘也不瞧瞧那卖儿卖女的都是啥样情形?不是屋里穷的揭不开锅,那就是急用钱儿。”静静盯着李氏,“但凡有活路,有哪个狠心爹娘会卖了自个的娃儿?甭管后悔不后悔的,只要签了那契,往后再想要赎回来可就得花大价钱儿了。”

    李氏听的肉痛,哼出声来,“赎回来?想的美,本是个买来的,再卖出去了,情分也就断了,我也没指着她再能念我的好,玉翠巧铃那才是我正经闺女。”

    转念一想,儿媳说的话,也确实是那么回事,像自个这样,指望卖个回了本的好价钱儿的,怕是不成。想来想去的,眉目也就有些阴霾,“亏本也要卖!送是必须得送走,在屋多留一日,多吃一日的粮食,将来还不记我的好。”

    关氏扯出个略带讥讽的笑来,“按娘开出那要求,二十两银非得碰运气不可,真等卖出去了,不定得到啥时候儿,可眼下玉翠却是等不得了,昨个不还闹脾气,怨娘没把阿如赶出去吗。”

    李氏想头被这话拉回现实,也就不曾注意关氏那神色,一心思量起玉翠来了,正想说关氏娘家不就一个哥吗,关氏嫁来,屋里空着,多的是住处,不行把阿如弄到关氏娘家屋里去。可转眼一想,不对呀!儿媳今个莫名其妙跑来,可能本身就打的这个主意,察觉出关氏的心思,便说:“娘看你倒瞅的上老五,你娘家哥要想买,一口价二十两,钱儿拿来,阿如就过到你大哥名下去。”

    李氏本也没诚心卖,知道关氏她哥拿不出那些钱儿,说这话儿一来试探她一下,二来她要有那占便宜的心思,便叫她知难而退,死了这条心。

    关氏摆手笑了,“娘想多了,二十两,就是卖了我兄妹两个,也凑不出这巨款来,再者——”她淡淡笑了一下,“阿如是个大活人,又不是个物件,这么买卖着,叫人先抛弃再收养的,她心头能舒坦吗。”

    李氏一听这话,心里有些恼火,阿如不过是个养女,谁管她心头舒坦不舒坦?可偏一时就语塞了,生生没想出半句反驳话儿来,拉着脸儿就骂了一句,“你懂个屁,当年可不就是娘亲自跑去冯家买来的?她亲亲的奶奶,那是贱着价儿,哭着求着巴着娘买呢。”

    关氏没再劝她,抿了一下嘴儿,“娘要卖如意,我是出不上半分力的。今个想跟娘商议的,其实也就是这么一回事,前一段我大哥来屋里,很是喜欢如意,又听说屋里这档子事,知道如意娃儿让娘不省心,便说旁的忙帮不上,倒是能把阿如接去我娘家屋先住着。我本也没放在心上,这几日不是眼瞅着玉翠不欢气吗,也就惦记起大哥那话儿,今个才跟娘这么一提,与其她呆在屋里让娘跟玉翠日日瞅着烦心,倒不如送到我娘家屋去,没得让娘跟阿翠成日瞧着心里头不顺气不是?”

    李氏一听,心道果然是如此。再把儿媳前后说的话仔细一回忆,霎时明白过来她心头真正打的主意了,不就是想把如意弄去她关家吗!前头说了那么多,就是拐弯抹角断了自个上镇上卖阿如的念想,然后再让自家大哥白白得个大便宜,谁不知道女娃子虽然不分田地不养爹娘,嫁出去还是别家人,可今后若是嫁的好,彩礼自是不用说,娘家的好处也是少不了的。她今年十岁,早一些,十三四就能操办,也就养活个两三年的功夫,马上得一笔彩礼钱!再要么就是打着转手的主意,兴许已经有了下家了!

    李氏认定了关氏跟关全两个想讨了便宜把如意过给关全,脸儿便拉了下来,声儿也厉了,“整了半天,原来是跑来算计娘?好意思说是帮忙?”

    关氏心里晒着李氏的小肚鸡肠,笑了一下,“真是啥心思都瞒不过娘。”又正色看她,“只是娘也会错了意,算计是绝不敢的。娘好好想一想的,阿如成日在屋还吃着三顿饭,若去我娘家,屋里不是能省下好些个粮食吗,一应吃穿,我大哥接手管了,娘不是得了清闲了吗。再者说,娘压根对那孩子也没个情分,送走了,娘心头也舒坦不是?”

    李氏略略思量,自家确实也没什么吃亏的地方,可仍觉得哪里有不对的,当下虎了脸儿,“孬话说前头,没我跟她爹发话儿,阿如再得你哥照应,那也是我赵家人,将来找上了买家,你大哥得是二话不说要交人的。”

    关氏笑着点头,“知道,娘不发话,谁还能在里头打歪主意?”

    李氏也就搞不明白了,“至于吗,白白整个拖油瓶回去养活着,噢,将来还不是自个屋的!”转着眼珠看关氏,“真不知道你大哥咋样想的?”

    关氏心说,如意在赵家委屈成这样,别人能不能看下去的,她反正是看不下去了,也就只有李氏心肠硬,有心算计旁人打的什么主意。厌烦归厌烦,可眼下,也只有想法子把李氏哄舒坦了,好让她松了口不是。

    寻思了一下,低声说:“娘也知道我跟我哥这么些年一直相依为命,自我嫁来,我哥一个人在屋,又没个嫂子给烧火做饭,日子过的让人瞧着就心酸。也不瞒娘,我就看上了阿如身上那勤快劲儿,也就生了几分私心,她要能去我屋,洗个衣裳做个饭,照料照料我哥的衣食也好,不就是多一口饭,一张炕的事儿吗?我哥为人敦厚,断断不会计较的。”

    这话说的倒是入情入理,李氏一听就信了几分,再想想关全是个憨实人,关氏又是自家媳妇,谅她没胆子算计,也就大胆放下了心头的疑窦,想想真要把这祸害从屋里弄出去,不知省她多少心,亏是一点不亏的,便摆个手劝关氏,“得了,多大点事就抹泪?娘就见不得人哭,得了得了,按你说的办,只是娘把话也说前头了,她终归是赵家人,当初过来赵家那手续,白纸黑字儿的,你跟你哥就是有别的想头,没有那白纸黑字儿,衙门可不认!”

    关氏听的哭笑不得,“怎么连衙门都扯上了,娘只管放心,我俩是那滑头人吗?”

    李氏俩手合拢在一处拍打着膝盖,反复思量着,觉着可行,送走阿如,自个眼不见心不烦不说,还省了屋里的粮食,又看关氏言辞恳切,干干脆脆应下了,“你哥真要不嫌弃,那就给送去,只是往后但凡地里有农忙,她还是得照常回来做活儿出力,想上外头撒懒,没门!”

    这头说定了,关氏便出了门,事情解决的顺利,可心情却比来时还沉重。(未完待续)

    第一卷  第六十八章 暗生不满(第二更)

    关氏千算万算的,没料到李氏竟这样绝情,再怎么说也是养活了十年的孩子,说卖就卖,一点情分也不讲。仔细想想,到底是从没拿养女当过自己人,所以对养女也就割舍的下,这么多年下来,李氏可能早就生过卖她那念头,不知怎的,一直搁置了下来,以至于这次玉翠这事儿一发生,马上就翻了脸儿。仅有的那么点点情分,比起自个亲闺女,不在话下。

    总之如意这件事,不好办。

    在这时代,卖儿卖女也是有着严格手续的,如意一朝做了赵家人,除非今后嫁人,否则就是成了老姑娘,那也是赵家人,换句话说,想买想卖,任凭李氏处置。

    她就算是个穿越人,真遇上这样的棘手事,那也是跟一般人一样一筹莫展。

    好的法子暂没想到,等晚饭过后,跟如意上外头放牛的功夫,便先把明儿要走这事儿说给她听。

    惊得如意立时张大嘴儿,“大嫂方才说啥来着?娘答应了?”

    关氏点了个头,盯着前方的眼神有些木然,“答应了,明儿跟大嫂回娘家。”

    如意心想着,娘总说她花了屋里多少多少钱,一定要多做些活儿才行,可她一走,衣裳谁洗?所以她想着这一回,娘一定是想叫自己暂去关家小住一段,等四姐儿消了气再回屋来。

    便轻轻点了点头,“谢谢大嫂劝服娘,这段日子我会听关大哥的话,不给关大哥添麻烦。”

    “说啥见外话儿呢!”关氏摸了摸她小脸儿。

    前世她命运不济,恋爱都没来及谈就结束了。这世又遇上个吊儿郎当的丈夫,外加极品恶婆婆。说来跟如意也算同病相怜,再说自个跟这孩子又十分投缘,第一次见就合眼缘,再后来相处起来,更觉喜欢。打心眼里喜爱,也就愿意照应她。

    几次张嘴。都没忍心把李氏想要卖掉她那话儿告诉如意。最后,干脆也就打定心思先不说了,等明儿送完了如意她便去镇上,李氏让稍那话儿自然不会捎的。能多拖一阵子算一阵子的。

    得闲了,再不着痕迹把李氏这心思透露给公公知道,屋里人都知道了。李氏总该有了不小的阻力,公公就是再不拿事儿,也不能轻易就叫李氏卖了如意吧。

    对这李氏。她是哪哪瞧不上眼,赵家这些女人里,也就小如意懂事体贴,得她另眼相看,难为她在李氏的教养下,还能具备健康的人格,保持着坚强和乐观。俗话不是说

    shuba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