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历史小说 > 海上马车夫 > 海上马车夫第40部分阅读

海上马车夫第40部分阅读

子将会以为是普通烟雾,防不胜防。

    对于邓浩楠的这一系列“阴招”,袁崇焕、满桂、祖大寿等人皆是惊讶万分,心中都想着千万莫要得罪“小七公公”才是。

    这时,邓浩楠摸着下巴,望着螺峰山上面的雪,喃喃的道:“要是山再高一些就好了!”

    满桂问道:“大人又想出什么妙计了吗?”

    祖大寿摩拳擦掌的道:“是啊!大人快告诉我们吧!”

    唐镜和袁崇焕在一旁静静的沿着邓浩楠的目光,仰着脖子瞅着。

    邓浩楠道:“山高点儿的话,在上面放两炮,估计一场雪崩也会干掉不少鞑子!”

    唐镜道:“这样的高招都能想到!大人真乃神人也!”

    邓浩楠摇摇头道:“只可惜雪太少了!”

    袁崇焕:“……”

    满桂:“……”

    祖大寿:“……”

    不得不佩服古代劳动人民的工作效率,经过一夜和一个上午的辛勤劳作,邓浩楠的平面坐标在城外已经都挖好了。

    站在鼓楼上面,邓浩楠放眼望去,整个宁远就像一个巨大的蜘蛛网一样,而宁远城上的一门门长长的红衣大炮,就像蜘蛛的爪子一般伸出来,正等待着猎物送上门来。

    中午时分,谢逸、姜春辉、廖建军、刘峰、岑祁骥等人率领一千海军陆战队官兵,以及邓浩楠的贴身三百侍卫队,加上一百名操炮手,以及五车火药抵达宁远城。

    邓浩楠和袁崇焕、满桂等人出迎。

    谢逸、刘峰等人见到了邓浩楠自然难以掩饰的惊喜,急忙给邓浩楠敬礼。看着他们眼中的晶莹,邓浩楠也差点儿没有忍住。

    考虑到眼下不是说话的时机,邓浩楠回礼后,连忙给袁崇焕、满桂、唐镜等人相互介绍。

    一番客套之后,邓浩楠命大牛将谢逸等人带进城现行安顿。

    袁崇焕等人看着邓浩楠的部下,清一色的白色奇异军服,十分的扎眼,加上军容严整,端的是一支劲旅。

    “这邓浩楠果然有一套,单看这支军队的气势,就知道他们是真正上过战场的!”

    祖大寿毫不隐讳的说了出来。

    袁崇焕问向邓浩楠道:“大人,这邓浩楠到底何许人也?这手下决定不是寻常的海外商人该有的!以前我以为是海盗,这次一看,可比海盗强多了,不比朝廷正规军差!”

    邓浩楠连忙谦虚的解释了一番。

    满桂突然道:“本朝前水师副都督邓子龙邓大人莫非跟这个邓浩楠有关系?”

    邓浩楠心中暗笑,这满桂倒是挺能给对号入座的,不过听他这么一说,邓浩楠想起那邓子龙便是露梁大海战中牺牲的大明水师副都督,倒是个英雄。于是心中暗自记下。

    袁崇焕道:“大人,这邓浩楠有如此强大的力量,应该为朝廷所用才是!大人是不是应该将其引荐给朝廷才是!”

    邓浩楠心中暗笑,这正是老子的目的,否则老子才不会跟你们在这里担惊受怕呢!

    于是笑道:“待这次战斗之后,还请各位大人引荐才是!本官于他相熟,不方便出面!”

    袁崇焕、满桂等人大喜,连忙称大善。

    这时从山海关调来的武器弹药已经全部送到,并由满桂和祖大寿等将领迅速发放到各个炮台和守军当中。

    出乎邓浩楠的意料,山海关总兵杨麒除了将配套的炮弹和火药,以及其他邓浩楠指名的武器送来外,还送来了令邓浩楠吃惊的超级武器。

    一窝蜂、神-机箭,这种武器简直差点令邓浩楠惊讶的掉了下巴。

    一窝蜂是小型的“多管火箭炮”,最多一次性发射五十支火药助推的箭矢。而神-机箭则是大型的多联装的“多管火箭炮”,曰“神火万全铁围营式”,使用一排“火箭发射车”,数量在一百到三百二十支火箭之间,是为最早的实施覆盖打击火力的火器,一场战役发射百万余发火箭,根据药筒尺寸和装药量的不同射程约150米至500米不等,使用得法可重创敌军。

    这正是这种大规模的杀伤性武器,使得明军的军费开支巨大,一个辽东战场就拖住了大明三分之二的财政,同时给明军的后勤补给带来了空前的压力,补给跟不上,导致明军在对鞑子的战事上,只有防守的份,无力进攻。

    妈的!

    邓浩楠心中暗骂,有了这种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宁远才能守得住。

    同时,邓浩楠心中却是想着另外一件事情。

    假如没有自己出现的话,没有自己给袁崇焕的支持,袁崇焕是根本守不住宁远的。可是,明明历史上记录了这次战役,袁崇焕还是守住了宁远,取得了胜利。

    邓浩楠心中最担心的事情发生了,难道老子已经被融合进了历史当中了吗?难道老子最终的结局也会和《寻秦记》当中的项少龙一样退隐山林,湮没在历史长河里吗?

    第三卷 怒海争锋上 第一百二十七章 宁远大战(五)

    第一百二十七章  宁远大战(五)

    站在鼓楼上,邓浩楠望着苍茫大地发呆。

    作为一名未来人,邓浩楠不希望自己被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他要活的有价值。

    然而,此时邓浩楠显然发现了历史的巨大惯性很难被改变。

    先是邓浩楠竭尽全力去打压郑一官,不让郑一官控制兄弟联盟,不让郑一官坐大。

    可是最终郑一官还是坐大了。

    按照历史的发展,很快他便会占领厦门,接着是朝廷招安他,然后他的儿子郑成功长大后直接可以继承他的庞大家业,然后——

    然后就像历史上的一样!

    如今,邓浩楠在宁远,经过他的精心布置,他自信定然能够重创努尔哈赤,甚至干掉他。

    可是,他现在的身份是假的,除非邓浩楠还准备回北京,否则一旦邓浩楠离开辽东,朝廷是不会承认曾经有个“小七公公”监军辽东的,更不会承认是他的功劳。

    那么——一切又将回归到历史原来的轨道上,朝廷会将功劳都推给袁崇焕,后世的历史书上也会写着袁崇焕的功劳。

    妈的!

    到底是鸡生蛋,还是蛋生鸡?

    是先有蛋,还是先有鸡?

    无疑,此时的邓浩楠便陷入了这个无限逻辑的死循环当中,他不知道他的到来是不是历史的宿命?

    如果是宿命的话,他该怎么办?

    望着日落余晖,邓浩楠握紧了拳头。

    他心中已经决定了!

    就算他的到来是命运的安排,历史的宿命,那么他也不会将自己的未来交给命运!

    他要改变历史!

    是的!

    他不想自己被湮没在历史的长河里,不想做那个命运方程式中的变量x,他要把这个变量变成事实上的存在!

    “老子的头像应该印在钞票上,而不是被埋在土里!”

    “校长!”

    一声轻喝,邓浩楠的思绪转回。

    回头一看,正是讲武堂弟子谢逸、刘峰等人联袂而至。

    大牛原本想要拦着他们,因为怕打扰了邓浩楠思考问题。不过,谢逸等人显然还处在担心邓浩楠的氛围当中,因此急于来见邓浩楠。

    哪怕只是说几句话,他们也就放心了!

    看着几人兴奋的样子,邓浩楠心中突然想到,想要改变历史的轨迹,只需要一把巨大的锤子猛地砸一下历史的车轮,那么历史的轨迹自然要改变。

    而那把巨大的锤子,正是邓浩楠眼前所掌握着的力量。

    想到这里,邓浩楠豁然开朗,看来自己需要有大动作才可以改变历史的轨迹。

    那就从宁远大战开始吧!

    “怎么样?都安排妥当了吧!”

    谢逸点点头,道:“舰队已经部署到觉华岛附近,为了帮助参将金冠守卫,施剑飞他们将十几门火炮装到了城墙上,并派炮手操作,想来那冰封的海面即便承受得住鞑子的大队骑兵,只要一顿炮弹打上去,保准崩塌一大片,到时候鞑子一个个的都变成冰棍了!”

    “说那个没啥意思!”刘峰道:“校长,咱们把高第那给干了!”

    嘘!

    邓浩楠急忙打了小声的手势,刘峰吐吐舌头,小声道:“这丫的太穷了,只收刮到了三十多万两银锭,以及几十车山货!”

    啥?这还太穷了?

    若是以前,邓浩楠记得刚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兜里好像只有婉淑给他的几文钱。如今快一年了,没有想到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

    三十万两银子搁着个人的话,那就是后世的千万富翁。

    不过,对于邓浩楠集团来说,抢了郑一官的北港商帮,光现银就是一千多万两,跟那个比起来,这票生意的确算穷了!

    邓浩楠点点头,示意他知道了。

    这时,姜春辉、廖建军、岑祁骥等人也走了过来,他们是去安排炮手们熟悉红衣大炮,以及跟把守炮台的守军将官们先熟络一下,顺便一会要进行火炮弹着点计算。

    邓浩楠问道:“北方冬天冷,你们看起来不像冷的样子?”

    几人对视一眼,笑道:“校长有所不知,咱们一路北行,那海上真叫一个冷!于是咱们就在岸边买了些棉衣、棉裤穿在军服里面!”

    说着掳起袖子给邓浩楠看看。

    谢逸突然道:“刘疯子,咱们给校长的礼物呢?”

    刘峰急忙从身旁军士手中将一个包袱拿过来,打开后取出一件黑色披风。

    “校长,这是学生们孝敬您的礼物!”

    “是打劫高第的!”

    谢逸补充了一句,邓浩楠笑了笑,任由廖建军将自己的披风解下,然后刘峰将那件打劫来的披风给邓浩楠披上。

    披风是九张黑貂皮做成的,外面清一色的黑貂绒毛,短短的,隔远了根本看不出来。里面衬上黑色绸缎,做到里外色泽统一。

    这本是高第的披风,只不过谢逸等人命裁缝按照邓浩楠的风格喜好,将披风的双肩撑起来,并将邓浩楠的肩章衬在双肩上,这样看起来是非常的有型的。

    披上后,不但挡风、保暖,而且有型有气势,邓浩楠很喜欢,夸奖了他们一番。

    这时,袁崇焕、满桂、祖大寿等人也已经将所有武器和物资安排分配妥当,而唐镜正四处寻找邓浩楠,此时正好也随着他们一起。

    只见他们一个个的兴高采烈的朝着邓浩楠这边走来,看起来一开始的紧张气氛也被冲淡了不少。

    袁崇焕一眼就看到了谢逸他们,因为他们的军帽、军装实在太显眼,想不被注意都不行。

    “大人这件披风真不错啊!”

    满桂则看到邓浩楠身上的披风,快步上来,贪婪的看着,忍不住的摸了几下。

    汗!

    不知道的还以为邓浩楠跟他很暧昧!

    邓浩楠笑笑说道:“是他们送我的!”

    “大人披上这件披风,当真是更有派头了啊!”

    袁崇焕等人一阵恭维。

    祖大寿突然道:“高第也有件黑貂皮的披风,不过显然没有大人的这件有派头!”

    邓浩楠轻咳了两下,掩饰其中的尴尬。

    这时,炮声响起,打断了众人的话题。

    正是宁远城上的红衣大炮。

    邓浩楠调来的一百名炮手开始试验红衣大炮,测试射程和杀伤力。

    于是众人一起观看试炮。

    火器是大明军队唯一的依仗,此时明军还在火器上领先鞑子,因此虽然接连战败,但是还没有彻底丧失信心。

    这种格局将持续到十年后,当松锦大战结束后,皇太极在火器上不若于大明之时,那时的明军再看到鞑子的时候,便没有了任何的信心,只剩下了屈服。

    因此,此时袁崇焕等人观看邓浩楠的人试炮,心中都是七上八下的。

    每次红衣大炮装填火药,都要进行严格称量,火炮的位置和仰角都一一记录在案。

    当炮弹飞出去后,城下等候的军士急忙快马过去检查弹着点位置,检查炮弹潜入地下的深度,确定其杀伤力是否可以在有效射程内。然后,便是检查炮弹弹着点所在的平面坐标,将结果传回,同时在地图上标记上。

    这样一来,从城楼上便可以清楚的看到鞑子的位置,一旦鞑子进入到相迎的坐标范围内时,便通过记录上的标记,迅速调整红衣大炮,装填火药和炮弹,达到高精度的打击力。

    可以说,这种小范围内的地圆,误差是很小的,加上炮弹的杀伤力范围后,可以平衡这种小误差,达到精确打击。

    袁崇焕和祖大寿等人其实心中已经明白了邓浩楠这种定位打击的战术,心中佩服不已。他们现在唯一担忧的是炮手的熟练程度,不过当看到这些炮手非常专业的进行操炮,心中顿时松口气,信心一下子就上来了。

    有了这种炮术的精确打击,众将士们深信即使干不死努尔哈赤,也将大量的杀伤鞑子的头目,以及其他鞑子兵。

    当然,红衣大炮也有之命缺陷,那就是他不是曲射炮,因此只能在中远距离上进行打击。一旦鞑子兵到了城下,火炮就没用了。

    好在,这点邓浩楠已经想到了。

    从山海关运来的轰天雷、霹雳炮,以及猛火油柜、一窝蜂、神-机箭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正好可以派上用场。

    而邓浩楠为了以防万一,留下了五千人作为预备队,将调来的一千名海军陆战队和自己的护卫队单独编成一支预备队,关键时刻便可以强行封死冲上城头的鞑子兵。

    而袁崇焕修建的瓮城,更是让邓浩楠放心,一旦外城城破,还可以用瓮城诱杀敌人或者反击。

    后勤最重要,邓浩楠命令城内的数万老百姓,但凡有把子力气的,都编入后勤运输队中,为城上守军运送武器弹药。

    而全城妇孺,都准备好开水和药物,准备随时救助伤兵以及火化阵亡士兵。

    总之,邓浩楠的一系列部署,已经安抚住了整个宁远的三万七千名守军的军心,以及数万老百姓的民心。

    就在邓浩楠刚刚准备好一切的时候,鞑子兵的先头部队通过了隘口,进入了宁远城鼓楼守军的视线里。

    当当当!

    钟声响起,宁远城上下一片紧张气氛。

    邓浩楠和袁崇焕二人带着一干将官登上鼓楼,眺望东北方向。

    一支几百人的骑兵部队冲过了隘口,分成两队,从宁远城两侧通过。

    祖大寿告诉邓浩楠,这是鞑子的侦查骑兵,搜索附近有没有明军埋伏,以及检查可以抢掠的人口、财富,同时还要为大军选好扎营地点。

    因为袁崇焕已经实行了坚壁清野的战术,因此城外一片废墟,倒也省去了他们的侦查。

    袁崇焕命令全城偃旗息鼓,只留下少数人呆在城头上,以防备鞑子突然释放弓箭。

    很快,呜呜呜的号角声扬起。

    邓浩楠接过大牛递过来的千里目望向隘口方向。

    只见一片黑压压的人骑快速从隘口冲出来,口中呜喔呜喔的叫着,手中挥舞着马刀,他们并没有冲向宁远城,而是朝着两翼机动。

    “这穿的是什么盔甲?”

    邓浩楠突然问,祖大寿回答道:“回禀大人,鞑子的盔甲叫棉甲!”

    棉甲?

    棉袄?

    满桂笑道:“大人莫要小瞧了这些鞑子!以前咱们明军见到鞑子的棉甲不屑一顾,认为远远不如咱们明军的铁甲。后来咱们才发现,鞑子的棉甲不但可以保暖防寒,而且轻便,他们的棉甲不是普通的棉花,而是将棉花一层层的压实,中间用兽皮隔开,用针线缝上,一般刀剑很难对其重创,即便伤了他们之后,他们的棉甲还可以当止血棉布使用。”

    邓浩楠长大了嘴巴,没想到鞑子的盔甲竟然有如此的智慧,当真是小瞧人家了!

    祖大寿道:“其实,最重要的还不是那些!鞑子的棉甲我们后来测试过,百步外,咱们的弹子很难重伤他们!”

    这才是关键!

    邓浩楠心中暗道:鞑子明显是有针对性的跟明军战斗,表面上看不出装备简单的鞑子为何能够打赢装备精良的明军,实际上人家又不是傻子,自然要想办法抵消明军的装备优势。

    邓浩楠看向己方的明军士兵,一个个的盔甲鲜明,盔甲下面还要穿着厚厚的棉袄,光重量就累死人了,还有多少力气来打仗!

    这时,袁崇焕好像看到了努尔哈赤的帅旗,邓浩楠急?br />电子书下载shuba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