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历史小说 > 海上马车夫 > 海上马车夫第53部分阅读

海上马车夫第53部分阅读

决北方边境的安全问题刻不容缓,于是,修建了两条长城,一条从宁夏至陕北“由黄甫川西至定边营本二百余里,墩堡相望,根截套口;内复堑山堙谷,曰夹道,东抵偏头,西终宁固”。按黄甫川发源于内蒙古伊克昭盟的东部,以由陕西东北隅的黄甫注入黄河;定边营在今陕西北端的定边县、偏头即山西的偏关县,宁固则指当时宁夏的银川、固原二镇。这一条长城正是横亘于今陕西北部全境,达到黄河,并以夹道东连偏关,西接宁、固。

    另一条长城在今蒙古南山西北部至河北宣化,这段长城尽管史载“大边墙千余里,烽堆三百六十三所”,但是基本被毁坏,现在已不存在。

    这条被历史湮没的长城,如今就在邓浩楠的眼前。

    明朝的北方边疆国境线改了十几次,大规模的有三次,每次都是长城被蒙古破坏,明朝选择收缩,让出土地之后,再修长城,然后再被破,再修。

    这样下来,就知道同样都是辉煌时代,西班牙的辉煌消耗在了糜烂的奢侈生活上,而大明的辉煌则消耗在了边疆的长城防御战上。

    之前,邓浩楠只看到了大明帝国的骨头硬,从不屈服的一面,如今却是看出了另一面,那就是大明帝国其实是打了两百多年战争的帝国。众所周知,战争才是最费钱的,也是白白消耗国力的,可以想象一下,大明帝国打了两百多年战争是个什么概念?

    邓浩楠听高峰说起,隆庆、万历之际,蒙古族俺答部与明王朝议和互市,北方边境稍安,边患主要来自东北的女真族。万历时期,辽东镇总兵李成梁拓边建宽奠、孤山六堡,继而重修辽东边墙,自绵州迤东抵三岔河,又自三岔直抵旧辽阳。

    万历中兴,张居正改革固然是一个因素,但那时没有了北方边患,因此国力不用消耗方才得以恢复。而张居正死了之后,正好赶上了女真崛起,因此国力都被更加厉害的女真消耗了。这样一来,给后人的感觉就是,张居正很有本事。

    此时想通了其中关节,在邓浩楠的心中,只能感叹张居正赶上了好时候。

    邓浩楠的思绪乱飞,这时在河中洗澡的“疾风”已经洗够了,顿时抖了抖身,水珠飞溅到旁边的几个侍卫身上,惹得他们一顿笑骂声不断。

    “疾风”跑上岸后,立即溜到了邓浩楠身边,啃着附近的青草。邓浩楠坐在高石上,刚好可以摸到“疾风”,几个侍卫本想着调教一下“疾风”,不料它竟然跑到邓浩楠身边避难去了,只能苦笑着作罢。

    轻抚这疾风,邓浩楠满眼的微笑,在他的眼中,坐骑是有灵性的,尤其是万里挑一的千里马。

    这时,哨骑回报,丁大牛得知后,急忙过来向邓浩楠报告情况。

    原来,在东北方向,隔着邓浩楠的营地十二里远,有几户放牧的蒙古牧民,以及一支汉人商队被洗劫了,死了一百多人。马匹都被抢了,但牛羊都留了下来。丁大牛吩咐人牵了过来,准备今夜烤肉。

    “看来马贼不是来瞄我们的!”

    丁大牛道:“我总觉得高峰眼神怪怪的,莫不是他见财起意,想借马贼的手夺了咱们的财物?”

    邓浩楠点点头,这个推测并非没有道理。邓浩楠携带了大量的黄金,否则马贼也不敢来踩邓浩楠的盘子。

    “那高峰可能有这个心思,不过他也是抱着试试的想法。成则大赚一笔,不成也没有什么损失!”

    大牛愤愤的道:“这混蛋竟然敢出卖咱们,枉您给了他那么多银子。这次事成之后,回去定然要修理他一番!”

    邓浩楠微微一笑,道:“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这不过是高峰本能的反映,当他看到我们强大的实力之后,以后就不敢了。这种人一旦怕了咱们,以后便会死心塌地的为我所用!”

    邓浩楠的话已经很明显,这个高峰还是有用的。

    大牛于是道:“若让我再发现他有二心,先宰了他!”

    邓浩楠无奈的摇摇头,淡淡一笑。

    忽然,“疾风”冲着河流中央一阵嘶鸣,邓浩楠跟大牛几人警觉,望向河水中间。

    只见潢河中,一举尸体顺河流下。

    “大惊小怪的!不就是一具尸体么!”

    几个侍卫还在为刚才被疾风抖了一身水而抱怨着。

    “不!看上面!”丁大牛眼神好,突然指着上游不远处,又流下一具尸体,接着是两具、四具……

    邓浩楠取出千里目,眺望河流上游,不过昏黄的阳光正好挡住了邓浩楠的视线,看不太远,但是却见到了更多的尸体顺流漂下来。

    几个侍卫骑马进入河水中,钩住一具尸体拖到岸边,然后检查。

    “死了有几个时辰了!”

    “奇怪!怎么都没穿外衣呢?”

    “被人扒掉了!”

    邓浩楠望着顺流漂下的尸体,少说也有几百具,叫来高峰和满都拉图。

    “能判断他们是牧民还是马贼吗?”

    高峰摇摇头,表示不清楚。满都拉图仔细检查了一下尸体的屁股,发现上面烙着印记,然后又找来几具尸体检查,邓浩楠等人正纳闷的时候,却见,其中几具尸体的屁股上面同样被打上了相同的烙印。

    “烙印不是印在脸上的吗?怎么印到屁股上了?”

    “普通汉奴——” 满都拉图刚说出口,顿时见到邓浩楠等人皆是一皱眉,顿时想起了邓浩楠也是汉人,于是急忙改口,道:“那个——”

    “说下去!”

    邓浩楠淡淡的点点头,让满都拉图不寒而栗,却又不敢不说。

    “普通汉——普通奴隶一般主人不固定,因此经常交易。若是烙在脸上,多次交易之后,人脸恐怖无比,让人看起来恶心,更担心吓到贵族女眷和孩子们,因此自明土木堡大败后,为了羞辱汉人,奴隶像战马一样,都改为烙在屁股上——”

    说道后面,满都拉图明显感到气氛不对,杀气腾腾的。他说话的声音越来越小,到后面几乎他自己都听不到了。

    邓浩楠拳头紧握,嘎嘣直响,但随着他对这个时代的不断认知和适应,心态已经渐渐平稳,喜怒哀乐也大为内敛,更添了几分上位者的稳重。

    “他们都是汉人是吧!”

    满都拉图小心的点点头,接着又摇摇头,道:“不全是,那些没有印记的是蒙古人!”

    丁大牛问道:“起内讧了?”

    满都拉图摇摇头,道:“如果是起内讧的话,应该都是汉人才对!但尸体中还有蒙古人,且都一样被拔掉了外衣,说明他们是一个部落的,被集体屠杀了!”

    邓浩楠问道:“是哪个部落的?”

    满都拉图思索了一下,道:“看这种印记,应该是嫩科尔沁部的!”

    丁大牛冷哼一声,道:“嫩科尔沁部已经暗中投靠了建州鞑子,死有余辜!”

    邓浩楠亦是没有反对,点点头,道:“跟我们没关系!我们准备烤肉去!”

    满都拉图突然道:“大人请慢!”

    邓浩楠转身回来,问道:“你有话要说?”

    满都拉图点点头,回答道:“这些人死了几百人,甚至更多,说明杀他们的人很多。我们判定他们死了几个时辰,但因为他们在河水中漂下,体温肯定降的快!”

    邓浩楠眼神一紧,顿时明白了满都拉图的话中之意。

    “你是说,这群人离着我们很近!”

    宣旨太监抵达金州要塞,结果没有见到邓浩楠。

    秘书长林风谎称邓浩楠去南边整顿南洋水师去了,这宣旨太监自然不想大老远的跑到南京去宣旨,加上林风以一万两银子相贿赂,这宣旨太监哪见过一万两银子,顿时乐呵呵的让林风代邓浩楠接旨,草草了事。

    “赐爵一等忠勇伯,食封三千户,赐封号征北大将军,钦受五军都督府右都督,加太子太保,领兵部左侍郎衔,实受辽东都指挥使司都指挥使,实受南洋水师都督,准开辽东都督府,赐建征北大将军府,赐邓浩楠之妻杨婉淑为诰命夫人,另赐蟒袍、玉带、御垫、御马、丝绸、瓷器云云。”

    前面的赐爵、食封、赐号、钦受、加衔、领衔一大堆,但都不过是个名头而已,大明的官员几乎每个人都有一堆没用的头衔,但实权却是很少。

    皇帝给官员一大堆的头衔,不过是照顾官员的情绪,让他们有份荣誉感而已。

    一等忠勇伯也是终身制,并非世袭。只有后面的实受,对邓浩楠才是实实在在的东西。

    实受辽东都指挥使,相当于辽东战区二号军事长官,一号为辽东经略。但是明朝后期,文官集团实力膨胀,萨尔浒大败之后,武官成了替罪羊,地位和实权一落千丈,因此明廷推出的巡抚制度渐渐对战区权利进行侵蚀。也就是说,袁崇焕的辽东巡抚,也是正二品,名义上没有邓浩楠的官大,但实际上依然掣肘辽东都指挥使司。因此这个官职虽然是实受,比平辽将军高出了两级,但依然受制于人。

    不过,朝廷准邓浩楠开辽东都督府,这才是让邓浩楠成为名正言顺的军阀割据势力的关键。

    辽东都督府,隶属中央五军都督府,不归袁崇焕管。而袁崇焕领兵部右侍郎头衔,比邓浩楠的兵部左侍郎头衔略微低,袁崇焕食封一千户,而邓浩楠是一等忠勇伯,这样不论名头还是实受,邓浩楠都不再受到袁崇焕的节制。

    至于赐建征北将军府,还不是邓浩楠自己掏钱修?赐杨婉淑的诰命夫人也是个名头。

    所谓诰是以上告下的意思。古代以大义谕众叫诰。古代一品至五品的官员称诰,六品至九品称勅。明清时期形成了非常完备的诰封制度,一至五品官员授以诰命,六至九品授以敕命,夫人从夫品级,故世有“诰命夫人”之说。诰命夫人跟其丈夫官职有关。有俸禄,没实权。

    不过,对于邓浩楠集团来说,所有的头衔都是虚名,朝廷准邓浩楠开府就是不给邓浩楠军饷了,因此若论实实在在的东西的话,那么只有赏赐的官服以及另赐的蟒袍、玉带、御垫、御马、丝绸、瓷器等东西了。

    宣旨太监受到了林风的巨额贿赂,自然拿人家的手短,便将他此行的目的跟林风一一说了出来。

    原来魏忠贤自然不放心邓浩楠的事情,派他来宣旨的同时,顺便试探邓浩楠的政治倾向。

    显然,如果邓浩楠不跟魏忠贤站到一起的话,那么就会遭到魏忠贤的打压,眼前获得的名头,搞不好魏忠贤一句话就给掳了。

    魏忠贤权势滔天,林风自然不敢表露任何的不满态度,称邓浩楠一直想要巴结九千岁,正准备给魏忠贤立祠堂供奉。

    宣旨公公闻言大喜,连忙告诉林风有这个祠堂便可以了,九千岁定然当邓浩南为自己人。

    接着提起雕龙金簪子的问题,邓浩楠早有准备,命钱顺打造了三十个各式各样的精美雕龙金簪子,其中还仿造了一个十字花头的簪子,只不过上面的齿纹却是不同,准备用来对付魏忠贤。此时提起,林风直接将这三十个金簪子交给宣旨公公,带给魏忠贤。

    陪同宣旨公公一起来的,还有北洋水师都督、鲁帮的帮主李德海派来的“特派员”。

    对于鲁帮来说,朝廷对于邓浩楠的恩典,只能羡慕一下,对于他们这些给阁老大臣们打工的人来说,却是没有任何的关系。李德海唯一关注的就是邓浩楠在旅顺建设的海军基地,以及对朝鲜和琉球的贸易。

    旅顺海军基地就在登州北洋水师的对面,邓浩楠作为南洋水师提督,不在南边建造基地,却是跑到北面来,自然令北洋水师不满。

    如今朝廷允许邓浩楠开府辽东,这种不满也无处发泄了,只能怪朝廷大臣们尽干些荒唐事情了。

    无法阻止邓浩楠在旅顺建设海军基地,只能退而求其次,寻求跟邓浩楠的合作了。

    第三卷 怒海争锋上 第一百五十五章 童叟无欺

    第一百五十五章  童叟无欺

    当然,鲁帮最大的不满就是邓浩楠控制了辽东半岛,这样将会垄断来自辽东的特产。而人参、鹿茸、貂皮等都是海上贸易最值钱的东西之一,同时,邓浩楠控制辽东便可以控制对朝鲜贸易,这就是抢了鲁帮的饭碗,因此李德海自然坐不住先登门拜访邓浩楠了。

    不过,还有更深层的黑幕。那就是鞑子需要的很多物资,都是靠鲁帮来提供的。如今邓浩楠的太平洋舰队封锁了辽东半岛在渤海湾和黄海的出海口,使得鲁帮跟后金的交易中断。

    所以,李德海不得不找邓浩楠谈谈了。因为李德海的后台内阁阁臣顾秉谦、兵部尚书催呈秀等人需要保住辽东,维持辽东作为一个政治和经济目的的黑洞,给了李德海很大的压力。

    不过,大人物会面,自然不能随便造次。得先派人进行联系铺路,否则一旦被拒,岂不是让人笑掉大牙?

    李德海准备拜访邓浩楠,解决南北两洋水师问题,以及对朝鲜、琉球的贸易问题,于是先派人携带礼物拜访。

    李德海的“特派员”林风认识,而且还是熟人。

    “没想到你竟然是鲁帮的人!”

    来人正是北茭镇的李平,消失了一年,再次看到他的时候,李平已经是鲁帮的掌帮右执事。

    原来李平乃是李德海的远房族叔,作为三大商帮中最有官方后台的鲁帮,很容易制造一个假身份帮助李平打入兄弟联盟当中,借以刺探情报。

    商场即战场,何况还是亦商亦盗的海商。

    三大商帮相互渗透,互派间谍怕是免不了的,眼前的李平就是最好的例子。

    李平淡淡一笑,这次来没有看到邓浩楠他感到很失望。李德海之所以让他先来见见邓浩楠,主要是想着以李平跟邓浩楠曾经的关系,想打李平这张牌会很适合。不料邓浩楠不在金州,那么李平的影响力就差很多了。

    “没想到你们发展的速度,更是远远超乎李某人的想像!”

    林风跟李平没啥共同语言,直接开门见山的说道:“你既然代表鲁帮前来接洽,那么就先划下道来吧!”

    李平很郁闷,自己卧底许多年,结果还没有曾经的手下混的肩膀宽,不得不说人比人得死。

    林风的口气很重,显然此时的林风是官,他李平不过是给当官家打工的,因此差距摆在那里,李平不得不接受事实。

    从南北两洋水师划界分疆开始,就注定彼此间的竞争和敌视。

    “年轻人总是喜欢直来直去!”李平微笑着点点头,对于林风的口气不以为意,说道:“好!咱们就开门见山的说吧!”

    李平的来意很简单,除了帮李德海跟邓浩楠安排会面的时间外,顺便先交代一下他们将要讨论的议题。

    “对辽东鞑子海禁是我们家大人制定的战术,如果你们打破规矩,向鞑子输出任何物资,都是在助贼,我可以这样理解吗?”

    李平笑道:“林大人说笑了,我们从来不跟鞑子交易,更不会资助鞑子,我们不过是体恤辽东汉人老百姓的困苦,给他们提供些力所能及的东西!”

    林风笑了笑,暗叹李平倒是挺会找借口的,不过旋即正色道:“不管你们以前如何,如今我们家大人受命开辽东都督府,辽东的事情自然不劳你们操心了!我们自己会帮助辽民的!”

    李平心中知道打开辽东口岸跟鞑子通商是很难办到的,毕竟邓浩楠此时已经贵为忠勇伯、征北将军,更是开府辽东,名正言顺且名副其实的割据军阀。

    “林大人先不要把话说死了,还是等我们两家的大人碰面时再决定也不迟!”

    “你们不给鞑子提供油盐,则鞑子兵战力大打折扣,如果不给他们提供精铁,他们的兵器不断损坏,火药将会愈来愈少,我们家大人相信,只要封锁住鞑子跟外界的交易,不出两年,整个辽东可定矣!”

    李平淡淡一笑,不能跟林风硬碰,否则只能得到相反结果,于是转移话题。

    “朝鲜贸易一直是我们鲁帮的,你们分一杯羹我们不反对,但是不能做的太绝,吃独食恐怕说不过去吧!”

    林风顿了一下,道:“这个——不知从何说起?”

    见林风装傻,李平心中气愤。

    “你们南洋水师!”李平道:“应该称太平洋舰队,封锁了整个渤海不说,连通往朝鲜的黄海也一并封锁,我们前往辽东的商船过不去也就算了,但为何我们开往朝鲜的商船也不允许过呢?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