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历史小说 > 海上马车夫 > 海上马车夫第84部分阅读

海上马车夫第84部分阅读

“叶大人抬举了!”邓浩楠说道:“如今国库空虚是事实,本官知道朝廷的难处,因此本官只能先帮朝廷预支,等到将来朝廷殷实的时候,再补发也不迟!”

    叶向高一抬屁股,黄立吉等人就知道他要放什么屁。

    突然跟邓浩楠提起这件事来,定然不怀好意。

    黄立吉稍作思索,顿时明白了叶向高的用意。

    果然,叶向高说道:“邓大人手下兵舰数千艘,将兵十几万,不靠朝廷分文,独闯海外,定然有好办法了!”

    “……”

    邓浩楠越听越不对劲,这丫的怎么扯到自己身上了?

    莫不是?

    邓浩楠恍然大悟,眼下叶向高的户部穷的连老鼠都不光顾了,显然开始打他的主意。

    莱宗道拉着邓浩楠的胳膊道:“叶大人不说,本官倒是忘了。我们面前就有一个大财主,为何不好好借助一下呢?”

    邓浩楠勉强的赔笑,道:“什么财主呀!啊~我知道了,莱大人定然是发财了!”

    黄立吉见邓浩楠装相,上前说道:“邓大人就不要谦虚了!你的家底老夫可是清楚的紧,没有万万,也有千万了。”

    “嗨~”邓浩楠叹息的道:“诸位大人有所不知,我是穷的一把鼻涕一把泪啊!”

    李国打断道:“错!邓大人是穷的就剩钱了!”

    “……”

    叶向高拉过邓浩楠,说道:“邓大人可是要帮忙啊!您若是不援手,这些个边军们估计就要造反了!”

    黄立吉说道:“邓大人精忠为国,自然不会袖手旁观!”

    好大的一定帽子!

    邓浩楠无语,这群老家伙看起来是吃定自己了。

    “这个——”

    叶向高突然打断邓浩楠的话,说道:“邓大人不必担心,我们只是向您借几百万两银子,到时候会还给你的!”

    借?几百万两银子?

    邓浩楠心中一阵肉疼,借钱给这帮老政客们,那可是相当滴危险。

    “就这点钱,邓大人不会这么小气吧!”

    “是啊!才几百万两而已,对于邓大人来说,不过是九牛一毛!”

    几个老家伙你一嘴我一句的,邓浩楠看看情形,看来这次不出血是不行了。

    不过,邓浩楠从来不做赔本的买卖,得想办法捞回来才是。

    邓浩楠心中盘算了一下,于是说道:“不知你们要借多少?”

    叶向高说道:“先借五百万两银子好了!”

    “……”

    邓浩楠翻翻白眼,暗道你丫的倒是不心疼,一开口就是五百万两银子。

    显然叶向高是在漫天要价,邓浩楠明白,不能听他忽悠。

    于是摇摇头,叹道:“实不相瞒,我的手下们也要吃饭穿衣,五百万两我拿不出来!”

    叶向高不过是在试探邓浩楠的家底而已,于是说道:“那就四百五十万两好了!”

    邓浩楠摇摇头,说道:“我顶多能借给朝廷一百万两白银。”

    “不行!”叶向高摇摇头,道:“一百万两让我们欠你人情,还不如不借呢?”

    “……”

    王恰点点头,道:“就是!邓大人的人情可是不容易还啊!”

    “……”

    “四百万两!”

    “一百五十万两!不能再多了!”

    “三百五十万两!这真的不多!”

    “最多两百万两!我得勒着裤腰带吃饭了!”

    “……”

    邓浩楠跟五个老家伙讨价还价,最后敲定在两百三十万两。不过,邓浩楠旋即提出了他的附加条件。

    “你们必须要有抵押!”邓浩楠想了想,说道:“这样好了!苏杭织造和景德镇御器厂交给我打理!”

    “……”

    这回轮到黄立吉等五个老家伙们吃惊了,暗道邓浩楠这家伙当真不是肯吃亏的主儿。

    叶向高说道:“这不行!我们刚刚准备停了两处的供奉,你再下去我们岂不是白忙活一场!”

    邓浩楠摆摆手,笑道:“叶大人多虑了!我又不会去收刮老百姓!你们放心好了!我要这两个地方只不过做生意用!”

    “那就是贩卖到海外了?”黄立吉问。

    邓浩楠点点头,说道:“当然了!不然我要它们做什么?”

    “不行!”黄立吉顿时摇头,他深知这两处地方的油水,但是更知道这两处地方的产品在国外的暴利,尤其是用于进贡的贡品。普通大明货物运到南洋都翻十倍,那么贡品运到南洋的话,那可是四五十倍的猛翻。

    “这两处乃是给宫中上贡用的,如果流落海外,那成何体统!”

    邓浩楠清楚其中的暴利,于是说道:“如果几位大人同意的话,本官愿意借款三百万两,同时每年分别给每位大人五十万两的分红如何?”

    众人倒吸一口冷气,都知道邓浩楠走海贩货暴利发家,但是却不知道竟是如此阔绰。

    每人每年给五十万两白银,这简直顶得上他们五年的收刮了。而且,最重要的是,从邓浩楠那里拿钱,用不着担心出事,更不怕别人查,保险的五十万两啊!

    没有不心动的!

    叶向高几人看向黄立吉,那神情已经告诉黄立吉了,他们想都不想就同意了。

    黄立吉轻咳了一声,这种明目张胆的贿赂,也就只有邓浩楠敢这么做。不过这里就他们六个人,都是官场混的顶级油条了,也用不着遮掩,大家彼此都心里清楚。

    “如此——”黄立吉看向众人,于是点点头,道:“就这么定吧!”

    众人闻言相视大笑,这种大快人心的事情,对于大明历代内阁来说,这次六位阁臣共同分赃,当真是第一次。

    当然,最大的受益人自然是邓浩楠。

    给五个阁臣每年两百五十万两白银,看起来很多。不过邓浩楠心中明白,得到景德镇御器厂和苏杭织造两大大明王牌企业,那么就等于掌控了大明最高端的货源。

    邓浩楠知道,海上丝绸之路的暴利是常人无法想像的。他记得1745年1月11日,“哥德堡1号”从广州启程回国,船上装载着大约700吨的中国物品,包括茶叶、瓷器、丝绸和藤器。当时这批货物如果运到哥德堡市场拍卖的话,估计价值25至27亿瑞典银币。

    这如果换成邓浩楠所在的1627年,再全换上高端货物,那么利润将会是天文数字,虽然两年能够往返一趟,但是想起堆积成山的财富,邓浩楠心里甭提多高兴了。

    接下来,众人继续议事。经过刚才的合作,五个阁老彼此见虽然还有不和,但是都因为得到邓浩楠的贿赂而对邓浩楠另眼相看。

    这样一来,邓浩楠在内阁也变得和谐了起来,成为五位阁老之间的缓冲区,受到特别的优待。

    这时,李国拿出了朝鲜时辰韩媛的折子,给几人商议。

    王恰直接说道:“当然要救了!朝鲜是牵制建奴的主要力量之一,如果被皇太极剪除,那么我们面临的压力将会增大。”

    李国叹道:“只是袁崇焕已经跟皇太极议和,毛文龙上次被袁崇焕耍了,损兵折将,这次见袁崇焕议和,他也坚守盖州卫不战。如今就剩下邓大人的辽东都督府了!”

    邓浩楠心中暗道:丫的不是让老子出兵救援吧!这可不行!

    “我先声明啊!”邓浩楠说道:“做生意是要有本钱的!如果我不借给你们银子,倒是可以出兵救援。如今我的银子借给了你们,又要收拾御器厂和苏杭织造的烂摊子,可没有银子作为出兵的军费了啊!”

    “可是——”王恰满脸的犹豫。

    “不要可是啊——”邓浩楠急忙打断他道:“我若是出兵的话,那可就没钱借给你们了,更没钱给你们分红了啊!”

    没钱分红?

    听到后面的话,王恰等人顿时不再说话。

    莱宗道笑了笑,说道:“如今我们有袁崇焕、毛文龙和邓大人牵制皇太极,朝鲜的作用不大。倒不如让皇太极跟朝鲜死磕,消耗皇太极的实力更好!”

    “莱大人所言甚是!”

    众人见有台阶下,急忙不再研究朝鲜的事情,生怕没了邓浩楠给他们的分红。

    于是乎,朝鲜的命运便被决定了,按照邓浩楠计划好的方向走。

    朝鲜与明接壤,又与后金为邻,明金对峙,后金要想西进伐明,就要考虑东面朝鲜的行动。因此,朝鲜的向背确实举足轻重。

    努尔哈赤为了避免两线作战,故对朝鲜采取拉拢的政策,曾多次派遣使臣赴朝投书,希望朝鲜与明朝脱离关系,同后金结盟。但是,朝鲜拒不听劝,仍支持明朝,反对后金。

    皇太极为了打破明、蒙、朝的三面弧形包围圈,公开遣使与辽东巡抚袁崇焕、辽东总兵毛文龙议和,暗地里则把进攻的矛头由西转向东,积极准备攻打朝鲜和,以解后金的后顾之忧。

    天聪元年(1627年)秋,皇太极命阿敏、济尔哈朗、岳托等人率军东征。阿敏率领三万余骑渡过鸭绿江后,攻占义州。此时,阿敏遣济尔哈朗等率领大军进攻毛文龙所部控制的铁山,毛文龙兵败退往皮岛,未能全歼。而铁山守将毛有俊、刘文举等被杀,许多明兵和辽民遇害。

    阿敏等人根据形势变化,认为皮岛隔海相望,未备水师,无法进攻;而后金兵却轻易攻取义州,说明朝鲜防御力量很弱,足以取胜。因此,后金把攻击目标由毛文龙转向朝鲜。阿敏率大军南下,“以待和议之成”。

    朝鲜国王李惊得知后金军渡江南下、定州失守的消息,万分惊恐,决定先将后妃送往江华岛避乱。阿敏率军乘胜前进,攻占安州,又攻占平壤,至中和驻营,遣使到汉城致书迫降。这时朝鲜国王李棕惊恐逃离汉城,逃到了江华岛,并命姜踌、朴雴到后金营中投书议和、乞降。阿敏在致朝鲜国王的回信中表示“如果要和好相处,速派使者来,我愿听之”。几天之后,阿敏率军占领黄州,他“遣使胁和,要以三事:一日割地,二日捉邓浩楠、毛文龙,三日借兵一万,助伐南朝”。李棕派姜踌、朴雴通知阿敏,愿意接受议和谈判。

    阿敏派副将刘兴祚前往江华岛,向朝鲜提出议和条件:要朝鲜永绝明朝,入质纳贡,去明年号,立盟宣誓。双方经过一个多月的谈判,朝鲜迫于后金的军事压力,基本上都接受了,老谋深算的朝鲜唯有永绝明朝一款不同意,最后阿敏让步,向朝鲜表示“不必强要”。

    十月初三,李棕率领群臣和后金代表南木太等八大臣在江华岛焚书盟誓。虽然阿敏在誓书上署名了,但是对朝鲜誓文不满意,故誓后不予承认。阿敏回军至平壤,接到皇太极的指示,不再后撤,言“大同江以西,不可复还”,又说:“待执毛文龙后归去”。于是李棕被迫遣王弟李觉赶赴平壤,再次举行平壤盟誓,后金从中索取更多的权益,亦与朝鲜在中江、会宁两地开市,归还逃人,迫增贡物等。皇太极闻知非常高兴,由于阿敏在朝的行动完全符合他的意愿,十月十七日阿敏等人回到沈阳时,受到极为隆重的欢迎。

    皇太极兴兵此次攻朝战争,对后金的发展却起了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政治上摆脱了孤立的困境,拉拢了朝鲜。经济上冲破了辽东都督府的禁运封锁,军事上粉碎了明军的包围,从而解除了西进的后顾之忧。

    皇太极自以为从此以后可以放心的征服辽西和漠南蒙古广大地区,强大之日指日可待,却不知道这不过是邓浩楠早已算计好了计策而已。

    第三卷 怒海争锋上 第二百十九章 ——二百二十章 御花园里

    第二百十九章——二百二十章 御花园里

    在皇太极征伐朝鲜的同时,辽东都督府也开始了战争动员。表面上看,这是对朝鲜的支持,实际上却是另有图谋。

    朝鲜使者韩媛在理藩院被拖延了半个月,见大明内阁依然没有出兵救援的意思,因此不得不亲自赶往靖海侯府,面见邓浩楠,请求援手。

    邓浩楠一面稳住韩媛,答应韩媛定然帮忙,一面又以朝廷未允许和军费不足加以拖延。

    结果,不到一个月时间,朝鲜便被后金大军征服,开市纳贡称臣。

    朝鲜如此快的就被后金征服,着实令大明朝廷震动。

    朱由校一门心思的抽大烟,没工夫理政。外面的事情知道的紧紧限于锦衣卫指挥使唐镜提供的消息,而最大的情报机关东厂的报告却是寥寥无几。

    造成这种结果的主要是小六子公公因为护驾有功,深的皇帝和皇后器重,加上邓浩楠暗中大笔白银的资助,使得小六子年纪轻轻便内廷最大的红人,担任内廷总管并提督东厂事宜。

    因为小六子跟邓浩楠的关系,东厂侍卫调查事情的时候,大多数都会避开牵扯邓浩楠和辽东都督府的事情。

    也正因为邓浩楠跟小六子的关系密切,作为两大特务头子,小六子提领的东厂跟唐镜提领的锦衣卫成为了对头。邓浩楠自然要帮助东厂打压锦衣卫了。而内阁为了填补财政亏空,弥补魏忠贤时代带来的浩劫,将庞大的东厂和锦衣卫人员进行裁剪。

    因为邓浩楠的关系,内阁在裁剪东厂人员的时候,手下留情,仅仅裁剪了三分之一的无关人员,情报范围也从遍布大明周边国家,缩小到了国内。而唐镜是皇帝的耳目,邓浩楠对其身为忌惮,因此锦衣卫被裁剪了四分之三人员。

    这样一来,原本锦衣卫就没有东厂的势力范围大,经过邓浩楠的暗中运作之后,锦衣卫的规模缩小到仅限于京师顺天府。而经费缩减到仅仅能够维持日常开支的地步,使得唐镜想要将锦衣卫情报网伸向顺天府之外成为了泡影。

    唐镜明知邓浩楠在背后动手脚,无奈他没有任何证据指责邓浩楠。而且,皇帝皇后对邓浩楠信任又加,内阁百官被邓浩楠收买,东厂提督又是邓浩楠的好兄弟,民间邓浩楠的威望更是国之柱石,这一切都表明,唐镜想要扳倒邓浩楠无异于螳臂当车。

    当然,唐镜除了对皇帝朱由校暗示之外,也暗示过皇后张嫣。张嫣自然知道唐镜是出于好心,不过张嫣心中有她的计划,那就是希望用她自己来引导邓浩楠为朝廷做事。因此,张嫣给唐镜的忠告便是,只要邓浩楠没有造反之心,那么就不要去惹他。

    皇宫后花园内,唐镜恭恭敬敬的站在皇后张嫣身后不远处,而张嫣则在几个宫女的陪伴下,怡然自得的修剪着盆栽花朵。

    “启禀皇后!”唐镜说道:“建奴东征朝鲜,朝鲜国王请求朝廷出兵救援。然而,兵部迟迟推脱,内阁不闻不问,辽沈三路大军尽皆按兵不动。”

    张嫣对于军事上的事情没什么兴趣,即使有兴趣也没有什么见识,更提不出什么建设性意见。

    “建奴不来烦朝廷岂不是好事一桩?唐指挥为何忧心忡忡的样子?”

    唐镜回答道:“皇后有所不知!眼下建奴四周有大明、蒙古、朝鲜和德川幕府,处于孤立态势。皇太极东征朝鲜,为的就是打破这个态势,既剪除朝廷的盟友,又获得了开市的巨大好处。若朝鲜有失,皇太极很快就会对蒙古动手,到时候蒙古也投靠建奴的话,大明北方将尽数落入敌手!”

    张嫣继续修剪着她的盆栽,问道:“蒙古不是已经投靠了皇太极了吗?”

    唐镜回答道:“蒙古大小部落上百个,虽然大汗林丹死了,蒙古各部陷入了混乱。一部分蒙古部落投靠了皇太极,但是大多数的蒙古部落依然处于观望态势,在大明和建奴之间保持中立。”

    “原来是这样!”张嫣问道:“本宫不懂这些事情,唐指挥有话就只说好了!”

    唐镜于是说道:“皇太极现在就是在积蓄力量,对内组建蒙军旗和汉军旗,对外先东征朝鲜,接下来就会第二次西征蒙古,迫使蒙古各部放弃中立,倒向建奴!”

    张嫣放下剪刀,转过身来。

    “后宫不得干政,本宫能帮你的也有限!”

    唐镜点点头,自然明白。于是说道:“眼下就只有辽东都督府有能力援手,请皇后早做决断。”

    张嫣心中暗叹,又要她去求邓浩楠,再这样下去,她真的担心自己会让邓浩楠得手。

    “本宫不想干政,你去找皇上吧!”

    唐镜叹道:“微臣刚刚从乾清宫出来。皇上正跟容妃、慧妃和成妃三位娘娘一起吸烟作乐,微臣跪等了老半天,皇上也没有看微臣一眼。”

    “岂有此理!”

    张嫣顿时恼火,并不是因为朱由校没搭理唐镜,而是因为容妃、慧妃和成妃三人竟然都吸上了大烟,跟皇帝一起疯?br />好看的电子书shuba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