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历史小说 > 海上马车夫 > 海上马车夫第94部分阅读

海上马车夫第94部分阅读

去。

    然而,刚刚想着出宫门,回家睡一觉,便碰上了宫女小茹。

    小茹是专门来请御医的,生怕张嫣有什么事情,于是便让随行的一个宫女带着太医去见皇后,而她则是绕了一圈到前宫,跟邓浩楠打声招呼。

    “皇后怎么了?”

    大庭广众之下,邓浩楠不敢直呼张嫣||乳|名。

    小茹回答道:“启禀侯爷,皇后娘娘突然晕倒了。奴婢怕有什么事情,正巧碰到大人,就说一声!”

    邓浩楠大声说道:“本侯正想着去拜见皇后,小茹你带路!”

    小茹一记万福,便带着邓浩楠大摇大摆的去慈宁宫。

    第三卷 怒海争锋上 第二百三十九章 好大的一顶绿帽子!

    第二百三十九章 好大的一顶绿帽子!

    邓浩楠跟着宫女小茹一起,二人返回慈宁宫。

    太监福安见邓浩楠去而复返,先是惊诧了一下,旋即露出了一丝慧心的微笑。

    上前小声道了声姑爷,邓浩楠微微点头,问道:“太医怎么说?”

    福安一边引着邓浩楠进入大殿,一边回答道:“太医正在看诊。”

    来到张嫣床榻外不远处时,福安拉住了邓浩楠,示意他不过去打扰太医看诊。邓浩楠心中虽然着急,但是有太医在场,他需要顾及影响。

    张嫣卧在床榻上,隔着纱帐,只能隐隐的看到她的身影。她的手腕伸出纱帐,由一名宫女拖着,手腕上绑着一根鱼丝线,长度半米左右,另一侧抓在太医的手里。

    看着太医王铭一手将鱼丝线拉直压在桌上的镇纸下,另一只手悬指其上,正闭目沉思。

    这就是悬丝诊脉?

    邓浩楠瞪圆了眼睛,他从来就不相信什么悬丝诊脉,主要是悬丝诊脉所能够起到的看病作用太小。

    “不亲手按住手腕上的脉搏,就靠着这悬丝诊脉能够看出什么病来?纯属扯蛋!”

    邓浩楠的话虽然声音不大,但是大殿内很静,因此听得特别清楚。

    福安生怕邓浩楠影响了太医的诊断,急忙劝阻道:“大人有所不知,王太医有五十年的看病经验,大人不必担心!”

    接着,福安小声的给邓浩楠解释了一番后,邓浩楠方才明白。

    原来,古时因为宫廷尊卑有序、男女有别,御医为娘娘、公主们看病,不能直接望、闻、问、切,只能用丝线一端固定在病人的脉搏上,御医通过丝线另一端的脉象诊治病情,俗称“悬丝诊脉”。

    在这种礼制下,皇宫中的妃子和公主们的死亡率直线上升,很少有长寿的。不光如此,整个大明都是重男轻女,即便民间女子礼制松一些,她们生病的时候,大多数都是他们的家长将病情特征跟大夫说一声,大致判断一下病情,便根据经验抓些药了事。

    邓浩楠平时跟本不在乎这些事情,真到了他身边的人出现这种情况时,方才重视起来。

    “他行吗?”邓浩楠撇撇嘴,依然不相信这种悬丝诊脉的看病方式。貌似古代的神棍也不少。

    福安笑了笑,说道:“这老太医并非浪得虚名,应该没问题。”

    邓浩楠和福安的对话,几米外的张嫣和太医王铭自然听得见。对此,王太医只是淡淡一笑,他这把年纪的老头子了,犯不着跟邓浩楠争口舌之便,继续专心的诊脉。反倒是张嫣嗔怒了一番,暗恼邓浩楠对太医无理,不过她感受到了邓浩楠对她的关心,心中却是甜蜜。

    约莫一炷香时间,王铭方才松开丝线。摸着胡子思索了一番,问道:“敢问皇后娘娘最近可是感觉最近几月头昏、乏力、嗜睡,晨起恶心呕吐等!”

    张嫣想了想,回答道:“王御医说的是,本宫却如你所说的那样,不知道是害了什么病!”

    王御医笑了笑,说道:“启禀皇后娘娘,您并没有生病!”

    接着,王铭起身行礼道:“微臣恭喜皇后,您有喜了!”

    “什么!”

    张嫣腾地一下坐了起来,掀开纱帐,紧紧的盯着王铭,问道:“你说什么?”

    王御医重复了一遍,告诉张嫣她怀孕了,且有三个月之久了。

    “这怎么可能?”

    张嫣满脸的难以置信,王御医笑道:“其实,皇后娘娘六年前曾经怀过龙种,应该能够感觉的到!”

    张嫣回答道:“本宫是想过,可是当年的太医告诉过本官,本宫已经失去了生育能力!”

    王御医想了想,说道:“如果微臣没有猜错的话!当年是魏忠贤和客氏二人收买或者威胁了给皇后诊脉的御医,让他故意这样说的。其目的就是想要打击皇后,令皇上疏远皇后,好让魏忠贤的干女儿得宠。”

    “原来是这样!”

    张嫣轻轻的抚摸着她的小腹,脸上腾起了母性的光环,精神顿时好多了。

    “微臣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王御医但说无妨!”

    王御医又说道:“微臣看皇后精气贫乏,想必是欢喜过度所致,为了龙种的安全,还请皇后节制!”

    张嫣惊呼一声,顿时满脸的绯红,双眼不经意的看向旁边的邓浩楠,嗔怒的瞪了他一眼。

    邓浩楠心中郁闷,万万没有想到张嫣怀孕了。想着张嫣肚子里的孩子是天启皇帝的,顿时就气不打一处来。把头别向一旁,不再看张嫣。

    不过,邓浩楠心中的火可是不小。

    “你敢肯定吗?”邓浩楠没好气的斥声道:“你若是胡说八道,小心我砍了你的脑袋!”

    王太医笑了笑,回答道:“大人不必怀疑我的医术,老夫八岁进宫跟着师傅学习,如今整整五十年了,诊过的喜脉不计其数!”

    邓浩楠为之气急,顿时拂袖道:“行了!你下去吧!如果错了,定砍了你的脑袋!”

    王御医闻言一愣,这皇后还没赶他走,邓浩楠却是赶他走,忒嚣张了吧!

    张嫣见邓浩楠脸色难看,先是愕然了一阵,旋即明白邓浩楠是在吃醋。

    于是说道:“小茹取一百两银子打赏王御医!并替本宫送送王御医!”

    小茹领命,请王铭离开。王铭见皇后没有怪罪邓浩楠,心中顿时惧怕起来,于是赶忙给皇后施礼,又给邓浩楠施礼。见邓浩楠不耐烦的摆摆手,赶紧溜走。

    “既然没有什么事情,那我就回去了!”

    邓浩楠心情很是不好,转身就要走。

    “喂!你给我站住!”张嫣见状,急忙叫住邓浩楠。

    “干嘛?”邓浩楠头也不回的道:“想让我恭喜你怀上龙种了啊?那是不可能的!”

    听邓浩楠这么一说,张嫣顿时明白,感情他是在生气她怀了龙种!不过,忽然间张嫣也愕然了,因为她突然想起了一个问题。她已经很久都没有服侍过皇上了,久到她都忘记她还是皇帝的老婆了。

    张嫣突然间意识到,她肚子里的孩子根本就不是天启皇帝的。

    自从魏忠贤和客氏掌权开始,为了打击她这个皇后,帮着他的干女儿争夺后位。魏忠贤和客氏先是故意指使手下人故意撞了张嫣的肚子,导致她没了孩子。接着买通御医声称皇后不能生育,令天启皇帝疏远她,宠幸他的干女儿蓝妃,以及容妃、慧妃、成妃和冯贵人等。

    从那时起,整整五年时间,在魏忠贤和客氏的监视下,张嫣都没有机会服侍皇帝。

    张嫣摸了摸小腹,又看了看邓浩楠的背影,嗔怒道:“你走吧!”

    走就走!

    邓浩楠上来脾气了,说着就大步离开。旁边的宫女太监们一个个的皆是愕然的看着吵架的二人。

    见邓浩楠真走,张嫣顿时急道:“你若是出了慈宁宫,就永远不要再进来了!”

    抬杠?

    没人能抬得过邓浩楠!

    张嫣见邓浩楠就要走出慈宁宫了,心中暗骂了一声冤家,接着装出一副哭腔,道:“我可怜的孩儿啊!你的命真苦,还没出生你那狠心的爹爹就不要你了!”

    吱嘎一声,邓浩楠闻言顿时来了个急刹车!

    张嫣偷眼看到邓浩楠停下,于是说道:“你爹爹不要你了,将来你也不要姓邓了,就跟娘姓张好了!”

    张嫣怀的不是天启皇帝的孩子,而是老子的!

    邓浩楠从大悲当中顿时转入大喜,急忙转过身来。双手抹了一把脸,随着双手落下时,原本一副怒不可遏的样子,顿时换成了满脸微笑。

    张嫣偷眼看到了邓浩楠的表情变化,心中气的要命,顿时狠狠的瞪了他一眼。

    “你怎么不走了?”

    看着张嫣的小嘴撅到了鼻子上,邓浩楠嘿嘿一笑,道:“你让我走我就走,那我岂不是很没有面子?”

    接着竖起耳朵,问道:“你刚刚说什么?”

    张嫣哼了一声,顿时翻过身去,不理邓浩楠。

    邓浩楠见张嫣不说话,于是叫过来小茹问道:“小茹,你们家小姐刚才说什么来着?”

    “小姐她刚才说——”

    小茹正要告诉邓浩楠,结果张嫣耳朵好灵,顿时翻过身来,道:“小茹,不许说!”

    邓浩楠笑道:“小茹,你知道的,我可是你家的姑爷。别看你们家小姐现在发脾气,保不准一会儿她就消气了!”

    小茹翻翻白眼,他们二人吵架,为难的还是她。想到邓浩楠说的话十分在理,于是小声说道:“回姑爷的话,小姐怀的当然是姑爷的骨肉啦!”

    邓浩楠一阵激动,看了看张嫣,见她满脸的嗔怒,于是又问道:“你怎么知道的?”

    小茹小声道:“小姐怕是好几年没得过皇上宠幸了,不是您的还是谁的啊!”

    话音未落,张嫣已经将枕头砸了过来。

    邓浩楠眼尖,顿时笑嘻嘻的接住了。

    看着张嫣嗔怒的样子,邓浩楠心中暗叹,这下子算是给皇帝扣上了一顶大大的绿帽子了。

    第三卷 怒海争锋上 第二百四十章 千山埋骨

    第二百四十章 千山埋骨

    关外大地,本就人烟稀少。到了入冬后,更显得荒凉。

    凛冽的北风袭来,在空中打着卷儿,吹落了最后一片树叶。

    毛文龙率军北伐建奴,以儿子毛呈露为先锋,起马步军五千一路克梁方口关、耀州驿,所到之处皆所向披靡,于十一月下旬兵临海州卫城下。

    海州卫守将阿纳牙按照皇太极的安排,略作抵抗。毛呈露调来二十门龙威大炮,将南门右侧的城墙轰塌时,阿纳牙便率军民迅速撤离,退往东宁卫。

    毛呈露占据海州卫后,迅速派人通知毛文龙知晓。

    毛文龙得知儿子已经攻破海州卫,顿时大喜,带着谋臣东江镇总兵陈继盛,手下大将尚可喜、耿仲明、孔有德,领中军两万人马迅速赶到海州卫跟毛呈露会和。

    毛文龙召集诸将,商量下一步的军事行动。

    按照毛文龙的计划,大军稍作休整几天之后,便乘胜追击,一举克东宁卫,然后打通沈阳的南大门,直捣皇太极的老巢。

    陈继盛出来阻挠,担忧的说道:“毛帅,这一路而来,鞑子不战自退,恐有诈!”

    孔有德不屑的道:“有什么诈?鞑子十万主力大军西征蒙古大漠,四万蒙军和两万汉军被邓浩楠的人牵制在了鸭绿江,剩下的都是老弱残兵,当然不战自退了!”

    “老弱残兵?”陈继盛冷笑道:“即便是老弱残兵,其战斗力依然不可小觑,由在我军之上。”

    耿仲明出来说道:“我看陈副总兵是被鞑子吓怕了!就算鞑子留下来的不是老弱残兵,我们也不用担心。这次兵部下了公文,邓浩楠的辽东军在东面牵制了六万敌军,袁崇焕从西面出击,阻挡皇太极十万大军回援,而我们从南面直捣皇太极的沈阳老巢,这次我们不再是孤军奋战,拿下沈阳,毛帅当据首功,这辽东都督府大都督估计就该改姓毛了!”

    说着,众人哈哈大笑,毛呈露更是高兴的上前恭喜他的父帅。

    毛文龙很是得意,对陈继盛有些不满,不过这并不影响他的心情。

    “陈大人多虑了!”毛文龙微笑着说道:“眼下咱们三方大军齐出,先不说皇太极能不能应付过来。就算他眼下回军了,我们也不怕他。要知道,我们后面是坚城金州,即使打不过我们也有退路。再说了,这海州卫已经到了我们手里,离着此处西北一百里外,就是黄泥哇和长宁堡,那里如今还是我大明的城堡,跟我们这里的海州卫成犄角之势,怕什么!”

    “怕什么?”陈继盛冷哼一声,回答道:“那里是袁崇焕的辖地,归袁崇焕管,你就不怕他再匡我们一次?”

    众人闻言,顿时脸色难堪。

    许久,毛文龙说道:“情况不同吗?上次被他摆了一道不假,可是这次是兵部直接下的命令,他袁崇焕有几个胆子不出兵?”

    陈继盛叹道:“话虽如此,可是我总感觉不对头!按理说我们拿下了海州卫,袁崇焕的大军也该过了辽河了。袁崇焕的黄泥哇就在东宁卫旁边,速度该比我们快的!可是到现在都没看到对方的人马过来的迹象,我怕这回又是我们孤军奋战!”

    耿仲明想了想,说道:“这次谁先拿下沈阳取得头功,谁就是辽东巡抚。那袁崇焕本来就离着沈阳近,想必为了抢头功,已经先我们之前过去了!”

    “好了!”毛文龙挥挥手,众人知道他要做决定了。

    毛文龙并不是一个听不进去话的人,对于陈继盛的担忧,他还是很赞赏的。不过,面对如此一个巨大的立功机会,毛文龙不想错过。

    “我们小心一些就是!”毛文龙说道:“前锋多派出哨探,打探皇太极的动向。后军加强戒备,保证我大军退路。只要我们看住了退路,就算出了问题,也可以全身而退。”

    陈继盛见无法劝阻毛文龙,只能多多的帮毛文龙全力攻取沈阳了。

    但愿不要出事!

    陈继盛心中尽管担忧,但是眼下毛文龙取得了海州卫,巨大的诱惑面前,根本阻止不了他。

    从海州卫往北进击东宁卫,中间隔着一个鞍山驿。

    毛文龙虽然一味的向前推进,但是作为副总兵,陈继盛要多多的为毛文龙着想。陈继盛始终担心皇太极大军偷偷回援,因此他派出了信使前往黄泥哇,从那里的明军手里探听一下皇太极的动向。

    鞍山驿东北三十里外的千山,是通往东宁卫的必经之路,而皇太极大军潜伏在千山深处已经一个多星期了。

    中军大帐内,哨探向皇太极询问是否拦截毛文龙派往黄泥哇的信使。

    皇太极说道:“这个毛文龙看起来胆子小了!派信使去黄泥哇,应该是请那里的明军配合他们攻击东宁吧!”

    范文程点点头,道:“大汗,这个信使拦不得!”

    “为何?”皇太极问:“如果不拦住他,一旦我们包围毛文龙时,黄泥哇的明军赶来增援怎么办?”

    “如果拦住了信使,那毛文龙肯定不会去攻击东宁卫,那么大汗的部署就没有用了,并且白白的赔了一个海州卫!”

    范文程笑了笑,说道:“一个小小的黄泥哇,虽然我们暂时拿不下,但他们也没有能力增援毛文龙。到是毛文龙从黄泥哇那里得知东宁附近没有多少危险后,便会安心进军,进入大汗的包围圈。”

    皇太极想了想,问道:“可是黄泥哇现在是祖大寿所部的关宁铁骑驻扎,本汗担心祖大寿一旦接到毛文龙的信使,会出兵策应,佯攻东宁。”

    范文程笑了笑,道:“这好办!等到毛文龙的信使返回时,大汗只需要从辽河上游的胡丽部借兵一万,佯攻黄泥哇即可。眼下正值入冬前最后的打围时间,胡丽部不会拒绝的!”

    皇太极想了想,于是点头同意。

    果然,正如范文程所料。毛文龙的信使到达了黄泥哇后,祖大寿因为接到袁崇焕严令,不得将宁远兵变的事情说出去。祖大寿知道这是朝廷在趁机除掉毛文龙,也是袁崇焕借机打击他的竞争者,因此没有告诉毛文龙的信使。

    不过,祖大寿认为毛文龙虽然拥兵自重无法无天,但毕竟同属大明陆军战斗序列,因此得知毛文龙请他策应攻击东宁卫时,祖大寿点头同意派出三千关宁铁骑掩护。

    然而,当毛文龙的信使刚刚离开后,黄泥哇便遭到了胡丽兵的包围。祖大寿怕黄泥哇有失,因此不敢擅自出兵。想要派人通知毛文龙,却无法突围。

    好看的电子书shuba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