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历史小说 > 海上马车夫 > 海上马车夫第159部分阅读

海上马车夫第159部分阅读

    徙。

    本来十分繁荣的华瑞滋城,短短两天时间,便人去楼空。萧瑟的春风吹着大街小巷上的垃圾,春天的复苏景象顿时变成了死气沉沉的鬼地方。

    只有坚定的天主教徒们继续留在城里,他们指挥着西班牙军队继续坚守城池,力图来一次螳臂当车之战。

    午后,天气有些阴沉,似乎要下雨。

    这种天气对于中华帝国的火器部队来说,不是一个好兆头。一旦下雨,不光战斗力大打折扣,而且十分危险。

    然而,何治还是准备给华瑞滋城里的西班牙人一个教训,告诉他们中华帝国军队又打回来了。

    三师的两个炮兵营被调到北城外,距离华瑞滋城七百米左右的一座小山丘上布置了炮兵阵地。

    为了策应这两个炮兵营阵地,马光远派出了一个骑兵团游弋在附近。

    三点左右,炮兵阵地架设完毕,天气没有好转,但也没有恶化。

    十五分钟后,两个炮兵营阵地开始对华瑞滋北城实施炮击,为了增加威慑力度,考虑到对方已经没有军队驻扎在城外了,因此可以放心大胆的使用开化炮弹实施打击。

    此时,中华帝国炮兵部队装备的开花炮弹工艺较以前已经大为提高,炮弹爆炸控制时间和距离准确性提高,生产成本亦有所下降,使得炮兵部队装备开花弹的数量从之前占基数的半成增加到了一成。

    “开炮!”

    令旗落下,两个炮兵营阵地,四十门神武步兵炮依次开火。

    炮声轰鸣,一发发炮弹射向空中,划出一道道抛物线射向华瑞滋城头。

    城头上,炮弹呼啸而至。西班牙守军还是按照之前的规避实心炮弹的方法,左右移动。

    然而,经验救过他们很多次,但是也害得他们丧命。

    炮弹落地瞬间,轰然爆炸。猛烈的冲击波瞬间将附近的西班牙士兵掀飞到空中,做着各种各样的自由落体运动。气浪裹带着碎裂的弹片四处飞射,造成大量伤亡。

    一团团火焰腾空而起,化作一朵朵蘑菇云直冲云霄。

    城头上到处沙石飞溅,尘土飞扬,硝烟弥漫,大量的西班牙士兵被炸的血肉横飞,残肢断臂到处都是,惨烈无比。

    大批的伤亡造成附近的西班牙士兵惊恐万分,纷纷抱头鼠窜,一时间哀嚎遍野,慎人心扉。

    炮击仅仅持续了七分钟,直到三师的两个炮兵营将所有开花弹都打光为止,但对于城头上的西班牙幸存士兵来说,这无疑等于度日如年。

    十分钟后,华瑞滋城头上挑起了白旗,正准备休整明日攻城的何治见到后,顿时苦笑了一番。

    “进城!”

    半个小时后,中华帝国美洲派遣军先遣队骑兵开进华瑞滋城,接管了华瑞滋城城防。

    一个小时后,美洲虎豹骑控制了全城,在华瑞滋市政府大楼上空升起了龙旗。

    立时六个月的华瑞滋会战以中华帝国最终获胜而宣告结束,从此西班牙墨西哥殖民地中部地区的门户洞开,墨西哥首府墨西哥城面临中华帝国的铁蹄和火炮的直接威胁。

    第三卷 怒海争锋上 第三百七十五章 产业革命

    第三百七十五章 产业革命

    中华帝国美洲派遣军攻占华瑞滋城后,展开了洗劫,但效果甚微,除了占领了一些空置房屋、商铺和农牧场、矿厂外,油水微乎其微。

    西班牙人似乎知道了中华帝国美洲派遣军的习惯,因此不是把财宝运走转移,就是偷偷的埋藏了起来,因此造成偌大的一个华瑞滋城,仅仅抢掠了不足三百万银元,让美洲派遣军上下官兵们十分没面子。

    华瑞滋城内的西班牙战俘超过三万人,加上之前的俘虏,总数超过了八万人。每天这些战俘的吃喝拉撒睡都需要大笔的经费,除了命令他们到附近的矿山、农场当苦工做奴隶赚钱之外,华瑞滋城临时军管处强制城内的西班牙人男女分开,单独成立集中营关押,他们的财产全部充公,沦为奴隶。

    这是自中华帝国发动殖民战争以来,中华帝国军队首次对白人实行奴隶制度。也解开白人当奴隶的历史进程,从而掀开了黄|色人种主宰世界、白种人、黑种人同时沦为奴隶的序幕。

    华瑞滋城临时军管处的做法,得到了中华帝国美洲派遣军司令部的默许,并很快蔓延到了整个北美。中华帝国在北美的各个占领区内,纷纷效仿华瑞滋城军管处的做法,将非华人人种尽数充为奴隶劳作。

    在圣达菲,圣达菲军管处做的更狠。他们除了将所有西班牙人和黑人贬为奴隶之外,不少印第安人,以及和中华帝国没有同盟关系的外国人也一并关入集中营。同时,男女分开。年轻白人女子和女童则运回国内高价出售,首次掀起贩卖白人女奴的贸易。

    所有奴隶贸易当中,女奴的贸易是最受欢迎的。在欧洲,黑人女奴并不怎么受欢迎,因为欧洲白人不希望出现混血人种。在美洲,这种情况差一些,拿西班牙人来说,他们为了控制美洲殖民地,鼓励生育,提高人口,因此政府倒贴钱财给西班牙移民,鼓励他们和当地土著女人、黑人奴隶生育后代,一百多年来,西班牙人的这种政策导致美洲殖民地人口激增,巩固了统治。

    同样,作为新崛起的殖民主义帝国,中华帝国也有这方面的考量。

    增加人口是中华帝国政府面临的一个问题,截止神武十年,帝国在册人口已经接近一亿大关。其中国内达到了八千三百万余人,移民海外殖民地国民达到了一千七百万余人。

    但这依然远远不够,帝国政府鼓励生育,生育年龄调低到了十五岁,超过二十岁不结婚者追究刑事责任,甚至有的州县为了增加人口,单独出台了由政府出钱抚养孩子的法令。更有甚者,有的州县的法令苛刻,结婚两年没有子嗣者处罚,家中孩子少的同样处罚。

    这种政策在今天看了急剧不合理,但是对于此时的中华帝国来说,却是迫不得已。

    帝国辽阔的国土面积,超过三分之二的国土人烟稀少,超过三分之一的国土渺无人烟,而海外殖民地经过殖民战争的烧杀抢掠之后,急需大量人口去填补空白,维持统治。

    这些问题都集中到了一起,那就是人口太少。

    针对这个问题,帝国政府采取了双管齐下的长期战略。一方面严格禁止帝国女子同非华人男子结婚,防止帝国女子资源外流。另一方面,帝国政府使用各种手段从殖民地、附属国地区大规模引入外族女子资源,削弱外国人口增长幅度。

    其中,对殖民地地区的年轻女子和女童的引入数量是巨大的,这主要通过殖民掠夺方式完成。在东亚,每年超过五十万日籍年轻女子以战俘方式,输入中华帝国。在东南亚、南亚各个附属国,越南、东吁王朝、暹罗王朝、澜沧、先佛齐国、锡兰、苏门答刺等附属国中,几十万计女子以供奉宗主国、织女招工等强制、半强制手段引入中华帝国。在西亚、北非,更有从波斯、芒刺加、古力等国沿海袭掠而来的大量女子入境。

    对于殖民地而言,帝国殖民政府直接出动军警,以半强制招工,强制抓捕奴隶等方式,直接贩卖入帝国境内。每年超过百万计的殖民地亚裔黄种女子入境。这些外籍女子入境后,大多数被卖给帝国国民家庭作妾,没有生育能力的则会被主人重新卖入青楼妓寨,沦为妓女。

    至神武十年,帝国境内流入了超过四百万外籍女子,这些女子为帝国带来了新的人口增长和婴儿出生率外,更是繁荣了帝国境内的娼妓事业。

    然而,有喜有忧。大量外籍女子加入帝国大家庭后,造成帝国普通国民三妻四妾成为了普遍现象,增加了华裔女子同外籍女子之间的矛盾。

    为了提高华裔女子的地位,从神武七年开始,帝国政府颁布了新法律。帝国政府便全面禁止了华裔女子从事娼妓行业的法律许可,但是为了弘扬中华文化,帝国政府允许华裔女子从事卖艺不卖身的艺姬工作,而外籍女子则没有这个特权。

    长期的国策是削弱外国人口,提高中华帝国自身人口基数和增长率。但是短期内却只能够通过大规模的抓捕奴隶苦工来完成生产生活。

    不过之前因为中华帝国的人口众多,国内天灾不断,可以转移大批移民充填殖民地。但随着中华帝国殖民地急剧扩张,帝国国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国民大多数成为有产者,不想再从事苦力、危险和下贱工作,因此反而急需大量奴隶来填补这个空白。

    这一点在海外殖民地格外严重,海外殖民地的帝国国民占据着殖民地百分之九十的生产和生活资料,移民过去帝国国民全部靠奴役殖民地原住民进行生产生活。帝国政府每年从殖民地征收的赋税一大半来自这些帝国国民,因此放纵他们对殖民地的奴役统治尤为重要,所以自神武七年夏天吕宋总督宣布将吕宋原住民列入奴隶开始,帝国海外殖民地如加里曼丹、巴布亚等地便开始实行奴隶九等制度。

    殖民地奴隶制度九等十八级,像军队士兵升级制度差不多,奴隶分作三六九等,上等管下等,上等优于下等,以此来控制所有各个阶层的奴隶服从统治。

    这样一来,中华帝国出现了三种并存的社会制度。国内传统的封建制度和渐渐兴起的资本主义制度并存态势,而帝国海外殖民地则进入了奴隶制度时代。北美洲殖民地率先进入了一种近似奴隶社会的制度

    总之,一切政策都是为了中华帝国的殖民战争和殖民地统治而服务。而原本仅仅局限于贩卖东南亚土著和黑人的奴隶贸易,如今转变为连白人都沦为奴隶的贸易,使得十七世纪的人权被极度践踏,长达两百年的奴隶贸易将成为全世界人类难以忘怀的灾难。

    大批的奴隶被使用在庄园、牧场、矿山、工厂,进而推广至中华帝国的各行各业当中,极大的推进了中华帝国各个行业的高速发展。

    至神武十年,中华帝国国内公司企业数量激增,达到了三万多家,涵盖各行各业,成为全世界最大的资本主义经济体。但相对帝国的农场、牧场、纺织、冶铁、制盐等传统封建制经济来说,还是小巫见大巫,差的非常远。

    总体来说,帝国的经济依然是封建经济为主,资本主义经济相辅的混合经济体制。

    但中华帝国的经济思想却是在转变,以前男耕女织的经济模式渐渐改变。

    由于帝国财富的雄厚,使得帝国普通的农民不需要缴纳农业税,以及其他苛捐杂税。这样不但解决了农民生计问题,更是令农民手中有了余钱,可以用来购买商业、工业产品,极大的刺激了帝国商业的发展壮大。

    同时,农民余钱越多,土地占有越多,很快从农民转变为地主,随着大规模的使用奴隶劳作,又从地主转变成大庄园主、大农牧场主。

    帝国农民的身份变了,都成了有产阶级,因此渐渐不再劳作,男耕女织的传统经济方式自然瓦解,变成了剥削奴隶的资本家。

    变成资本家后,钱更加多起来,追求奢侈生活令他们买的东西就越多,刺激帝国各类工商业公司扩大生产规模,进而生产更多、更好、更廉价的商品,推动帝国各行各业不断的发展壮大,技术越来越先进。

    技术的不断进步,最终导致中华帝国各行各业为了追求利润而产生激烈的竞争, 各行各业的公司企业纷纷投入资金研发先进设备和技术,最终导致中华帝国第一次产业革命爆发。

    神武十年夏,中华帝国江南的盐商们率先发起了产业革命。

    由于当年帝国政府允许国民私人制盐,使得帝国的制盐产业发生重大变化,之前盐商垄断制盐行业,使得帝国盐价居高不下。自从帝国鼓励国民个体私人制盐之后,给传统制盐大商人们带来了激烈的竞争,迫使他们不得不降低盐价,利润骤减。

    而盐价大幅度降低的趋势不减,帝国国民越来越多的人投资制盐行业,导致帝国食盐产量猛增,库存积压严重,盐商们即使停产一年,帝国的食盐依然不会短缺。

    盐价持续下降导致利润几乎为零,尤其对大盐商们打击最大,他们无法承受这种巨额亏损。

    于是,盐商们开始寻求彼此间合作,几家盐场进行合并,组成股份公司,缩减奴隶使用人数,合理优化使用生产工具和生产资料,将成本降低。

    他们的动作渐渐的带动了整个制盐行业,江南盐商们组成了商会,成立了拥有七百人加盟的江南制盐股份公司,所有股东将人员和生产资料集中起来调配,将成本大幅度降低,扭亏为盈。而民间小作坊渐渐的竞争不过他们,慢慢的被兼并。

    紧随江南之后,江北地区、山东京畿地区、东北地区、华南地区纷纷组成区域性的大型制盐托拉斯公司与之抗衡。这样盐商们复活了,并率先进行了优胜劣汰的初级产业革命。

    不过,靠海的盐商们纷纷组成大型制盐公司来降低成本,但是内陆的盐商们却没法进行这种托拉斯式的联合生产。

    内陆的盐商靠着井盐、湖盐来生产,本来他们就竞争不过沿海的海盐商人们,靠着内陆交通不发达来平衡竞争劣势。

    如今全国盐价太低,利润本来就几乎为零了,经过沿海盐商们的产业整合,使得内陆盐商们顿时亏本,大批倒闭关门。

    然而,在青海湖附近的内陆盐商们却不甘心失败。盐池的大盐商们意外的认识了帝国龙江造船厂的机械师,得知帝国龙江造船厂使用蒸汽机进行造船,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和时间。

    于是,他们便从龙江造船厂引入了蒸汽机到盐池,用于抽取井盐和湖盐的水到山上的梯田。

    本来蒸汽机最初的用途就是用来抽水的,经过帝国十多年的技术改进后,蒸汽机的功率大幅度提高,用来抽水简直就是小菜一碟。

    于是乎,盐池的盐商们立即大规模的从采购中华帝国江南机械制造厂生产的蒸汽机和取水管道设备,并运回盐池投入制盐工厂当中。

    有了大量的蒸汽机抽取盐水到山上的梯田当中,使得盐池的制盐流程缩减了三分之二,只需要几个给蒸汽机加煤炭的工人和技师就可以完成之前几百人,上前奴隶用来挑水的工作,大大的减少了开支,使得盐池的盐商们复活了。

    很快,内陆的盐商们纷纷效仿,进行机器设备引进和升级,同样完成了产业革命,可以和沿海的盐商集团们进行竞争。

    来自制盐行业的产业革命兴起后,一发而不可收拾,帝国国民开始认识蒸汽机这种机器带来的巨大思想冲击,改变了以往全都靠人力工作的思维。

    而蒸汽机的应用也首次从帝国军工企业转入民营企业,并给民营企业带来了 巨大的利润空间。

    随着制盐行业率先进行了产业革命后,帝国其他行业也开始了一定程度的产业调整,随着帝国国民对机器工作模式的渐渐了解,各行各业也都渐渐转变生产模式,从传统手工作业慢慢向机器大工厂作业方式转变,渐渐的为帝国掀起大规模的工业革命奠定了基础。

    事实上,中华帝国的产业革命最早出现在帝国造船厂当中。当初建造木质战舰的时候,只要有足够的技术工人即可,不论多么大的船都可以最终建造完成。然而,随着帝国开始采用蒸汽机、水压机等机器工作后,建造全钢制战舰已经不是光靠人力就可以完成的了,必须用强大的蒸汽机和水压机来完成。

    不过,这种发生在军工企业当中的产业革命不算真正的国家产业革命,因为他仅仅是用于战争消耗,不属于为民生服务的国家产业革命。

    虽然只是初级产业革命,但对于中华帝国来说,这是十分难得的。

    邓浩楠原本以为中华帝国的产业革命和工业革命会发生在纺织行业,或者造船行业,没有想到竟然最先发生在了制盐行业。

    帝国国内的纺织行业没有率先发生产业革命,主要是因为帝国的殖民战争带来了巨大的奴隶资源导致。从附属国、殖民地抓捕、拐骗来的大批女奴隶有相当一部分进入了帝国的纺织行业,使得帝国的纺织手工作坊人力成本几乎为零,导致利润空间依然庞大,因此让纺织工业的作坊主们还没有想到进行产业整合重组,扩大生产规模的问题。

    不过,邓浩楠并不担心。他知道现在产业革命已经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