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历史小说 > 红警大中华1985 > 红警大中华1985第83部分阅读

红警大中华1985第83部分阅读

    工资和改变生活水平的机会。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兴盛于人民生活水平有着绝对的正相关,有了工作才又收入。另外,关系到人们最基础的衣食住行的轻工产业,直接决定人们生活的方便程度、富足程度。同样是吃饱,只能吃于粮咸菜跟有数十样副食品选择能一样么?同样是穿衣,一件土灰旧军装跟换季纯棉新潮t恤能一样吗?

    所以在齐一鸣的认知中,有基地相助的产业改革中,轻工业的发展次序甚至要优先于重工业和其他高新产业。于是近年来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的纺织厂、食品加工厂、家具厂、陶瓷厂、玩具制造厂、小商品加工厂等等,不仅解决了就业问题,而且如点火箭般推着国家从一个贫穷落后的过度高速向中等收入国家迈进。

    轻工业的高速发展不仅使得国内内需市场得到了数千年来从未有过的满足,也创造了大量可以用于出口的产品,为国家创汇和原始资本的积累创造了便利。

    “我国的轻工产品出口已经连年保持爆炸性地增长了,难以想象外部的需求会有这样的大,今年上半年外包生产基地到我们国内的欧美企业也越来越多,纺织品、成衣仍旧是我国一枝独秀的状态。根据发改委的权威预测,估计在1995年左右,全世界百分之七十以上的成衣将由我国制造,到那个时候如果我们不做了,说不定各国人就要没衣服穿了。”

    齐一鸣闻后轻笑,他穿越前可不就是这样一个世界么?欧洲屡次针对中国纺织品收报复性关税,进行反倾销调查,可是真的中国不卖衣服了,他们就没衣服穿了。从最低级的地摊货到国际知名品牌,基本都在中国生产。

    变成世界工厂没有什么不好的,关键是工厂里的工人(中国人)同样能够享受到最好的生活条件。这也是他一直以来奋斗的最高目标。

    正文 300 顺便把他yan了

    美丽的阿富汗女人阿妮娜为眼前的男人奉上饮品,然后乖巧地偎在英俊的男子旁边。命运是一件离奇的东西,那一日她被残暴的独眼奥马尔殴打,差一点被打死,直至塔利班的人赶来救下了她,甚至伟大的领袖奥马尔还亲自接见了她。

    领袖奥马尔似乎为阿妮娜的美貌所折服,当众询问她道:“可怜又美丽的姑娘,你愿不愿意成为我奥马尔的女人?”

    阿妮娜被震惊了,羞意让她无法抬起头,但身旁的塔利班士兵却欢呼着,街上的人民善意地怂恿她,于是阿妮娜成为了奥马尔的合法妻子,也是第一个妻子。阿妮娜不确定将来领袖是不是会再娶几个女人,因为新颁布的阿富汗婚姻法条中宣布,男人最多可以娶四个老婆,但是阿妮娜从一个街边贩卖水果的平民女人变成了奥马尔的妻子,这样的精力仍旧让她觉得梦幻。

    阿妮娜一直是仰视她的这位男人的,即使两人独处的时候,奥马尔也总是会沉思,他站在居所阳台眺望坎大哈全城的模样,让阿妮娜觉得这个男人生来就是一只雄狮,睿智而勇猛,但他又长着一张英俊而文秀的脸庞,令女人沉迷

    奥马尔选择阿妮娜作为自己的妻子,并不单单是因为阿妮娜的美貌的。这个深沉而多智的红警间谍会用一切有效的手段增强自己对于坎大哈“解放区”的控制。阿妮娜是坎大哈当地人,一个没有什么身份的平民,但奥马尔没有跟部族酋长的女儿们结婚,反而娶了一位平民姑娘,让很多当地的贫民对他感觉到更加亲切。

    另外,自从阿妮娜嫁给了奥马尔,再也没用用波尔卡遮住自己美丽的容颜,甚至有的时候纱巾都没有保住头发,也没有遭到任何的谴责。奥马尔会带着这位美丽的女人出席一些正式场合,而在传统的阿富汗绿教文化中,这是不可想象的。奥马尔会牵着阿妮娜的手,步行在坎大哈的大街上,慰问这里的生民,赢取自己的政治威望。

    同时,因为他的这些举动,引起了对他崇拜的人们的模仿,男人对女人亲昵的动作,放弃保守的生活作风,正由他开始方方面面地影响着这里的人们。

    阿妮娜并不知道奥马尔的心机,她只当这个男人十分宠爱自己,已经陷入迷情中的女人愿意为她的男人奉上一切。

    奥马尔的一位心腹弓着腰进来,向奥马尔行礼道:“领袖,美国中情局派来的特使已经到了。”

    奥马尔点点头表示知道了,低头对身旁的阿妮娜道:“你先退下吧,为我和这位巴基斯坦特使准备一些晚饭。”

    “是的,我的丈夫。”阿妮娜恭顺的退下。

    办公室内走进来一个肤色比较暗的大胡子,满面笑容地与奥马尔握手道:“能有幸见到奥马尔阁下,实在是一份大荣耀,我是穆塔赫尔,来自巴基斯坦,但服务于cia带来的是友谊,希望能够跟阿富汗塔利班达成合作关系。”

    奥马尔不奇怪于这家伙的开门见山,倒是他的开门见山中有一种隐含地居高临下和不容置疑,让他微微皱眉。

    “穆塔赫尔先生你好。”他表现则矜持的多。

    两人各自落座,开始一阵没什么意义的寒暄,随后穆塔赫尔先进入正题,道:“塔利班崛起的速度令人惊讶,最早不过是数百人的队伍,但没有几个月的时间已经席卷了整个阿富汗南部,我打听了这里的人民,他们都